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么一个问题,在寒冷的冬天,无论天气再怎么残酷,白酒都不会结冰。很多人就会觉得很神奇,白酒为什么这么抗寒呢?怎么一点不怕冷呢?

  乙醇的冰点要比水的冰点低,所以冬天不易结冰,纯乙醇的冰点在-117°C,乙醇水溶液的冰点也根据乙醇含量的不同而有差异,40度的白酒的冰点,应该在大概-25°C左右。

  酒精的冰点是-117度,白酒60度大约-80度才能结冰,一般我们平常是达不到这个温度的。可以试试把60度白酒放在冰箱里,它是不结冰的。

  中国的酿酒技术和西方一直不同,中国酒绝大多数是以农作物原料酿造的,洋酒多是以葡萄等水果酿造的。

  北宋时期,辽国、金国等进驻中国以后,才创出蒸馏酒。元朝建立了莫大的欧亚版图以及完全统治中土后,将蒸馏酒放在了所有酒类之上,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他们蒙古人自身的文化。虽然明朝时又兴起了发酵酒,使得华夏传统的酿酒工艺得到发扬,但后来满清入关后,对高浓度和极度抗寒的蒸馏酒情有独钟,因此入口辛辣、浑身发热的蒸馏酒渐渐替代了香醇浓郁、后劲很足的发酵酒,成为了主流,直到现在。

  酒度的定义是指酒中纯乙醇(酒精)所含的容量百分比。如某酒100毫升中纯乙醇含量为10毫升,这种酒的酒度就是10度,但容量是随温度高低有所增减的。我国规定是在温度20℃时检测。也就是20℃时,100毫升酒中纯乙醇含量多少毫升,是为该酒的酒度。白酒的酒度多少,并不是、也不能代表着酒的质量风味的优与劣,高酒度作为过酒瘾来说尚可起些效果。

  现行标准白酒通行度数一般有28度、33度、35度、38度、39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3度、56度、60度、68度。

  酒遇红颜,即使铮铮铁汉,倒上一杯, 也会多愁善感,起舞徘徊,情难自己;酒烈似火,哪怕道姑僧汉,吞下一口,也难免放荡不羁,抛仙弃佛,大呼痛快。

  酒,天生为男人而生,一壶在身, 可驰骋于沙场之上,弹剑于江湖之中,缠绵于儿女之间 , 陶然于桃源之内。如此看来,男人的魅力,一半系于身,一半寄于酒。

  男人懂酒,自然也是离不开酒。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流觞曲水,借酒抒怀;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需酒助兴;杨柳岸晓风残月,执手送别,需酒饯行。

  无论是“春风得意马蹄急,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欣喜,还是“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的苦闷,酒始终相伴在男人的左右,唱欢和悲。

  男人一生难免起起伏伏,跌跌荡荡。当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之时,酒能及时消融男人心潮里的冷月黑波,此时,酒成了男人心灵栖息的港湾。

  大多时候,男人喝下的不仅仅是酒,而是几丝感伤、几点回忆、几多心痛、几缕哀愁。推杯换盏之后,拼一拼牌酒让男人暂时忘却一切爱恨情仇的纠缠、成败得失的困惑,回归真我,或笑、或哭、或痴、或颠。但醉过后,男人更加清醒;醉过后,男人更加懂得珍惜;醉过后,男人更加体味到几重繁杂、几多倦意。

  男人不喝酒不一定不是好男人,但不喝酒的男人,难免会失去一番人生情趣。试想,一个中规中矩、一天到晚小心翼翼地固守着单调的虚伪,麻木地披挂着伪善的面具的男人,活得该有多累!

  酒后的男人,多了一份率真与可爱,潇洒与大气。这时的他们,是嵌入成人世界里的一段孩童般的梦,是闯入净水里的一股激流,分分明明、清清楚楚。此时的男人,心明如镜般地肆意扑捉生命中激越的音符,毫无忌惮地谱写生活中难得的浪漫篇章。

  “酒到半酣是佳境,月逢半圆最企盼”。 诸葛亮曾说“夫酒之设,当合理致情,延体归性;可至酒,勿致迷乱。”意思是喝酒若未尽兴,偶尔也可小醉,切不可酩酊大醉。男人喝酒当以微醺为宜,半酣为妙。此时,既能挣脱理智之缰绳,又不忧失智之恶果。此时,再回首以往凡尘俗事的种种纷扰,早已化为烟云,已没了往日那份默默的凄凉和隐隐的哀愁。

  男人与酒,犹如一对情侣,彼此用真挚和纯洁去浇灌对方的心灵之壤,幸福之花即从那里萌芽并绽放。

  酒是有生命的灵物,珍惜她,香醇与灿烂与你相伴,你的人生也一路盈芳;亵渎她,心中的日月便染上一层黑色,失去缤纷色彩和昂然生机。君子以酒养性,不以酒乱性;悟了酒道的男人,才是真君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