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我以前好像答过.

太阳,又名恒星.是宇宙普遍存在的基础星体.

恒星又何两种.一种是一代恒星,又称太古恒星.诞生于宇宙创世之初,大爆炸后的十亿年左右.当时,爆炸产生的原始星云,其成份主要是氦,氢轻元素,它们因为质量产生的引力,不断的向质量最多的地方聚集.物质聚集的越多,星云核心开始旋转,温度就越高.当温度高到极点时,氢元素便被点燃产生聚变反应.然后,最初的恒星就产生了.

一代恒星系的特点是没有重元素.星系内也只是气态行星.这是一个相对非常纯净的世界.

第一代恒星在其漫长的燃烧过程中,许多的元素在其核心的高温高压下产生.许多年后一代恒星生命结束,其内部的铁元素在大爆炸时元素转换成金,铅,铀等重元素.然后随著爆炸,第一代恒星重新化作星云弥漫在大概一到数光年之内.

随著数亿年甚至更久的时间,这些星云又重复著第一代恒星诞生时的轨迹,重新朝质量最大的地方聚集起来.

这时候的星云已经不是当初宇宙初生的星云了,它们充满了各种各样的重物质.而不是简单的氢和氦.这些物质聚集在一起,当质量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密度超过热压力,于是氦开始反应聚变.核聚变再次点燃了密集的星云.新的恒星在一代恒星的尸体上重生.

这是不是有一点像凤凰涅磐,浴火重生?

不过,第二代的恒星的组成与一代恒星并不相同了.我们知道恒星越大寿命越短.一代恒星是氢和氦组成的.相对于后来的重元素密度底,那么达到点燃恒星时需要的星云体积更大,形成的恒星也更大.所以,一代恒星的寿命较短.

但二代恒星点燃的星云当中,拥有一代恒星制造出来的许多重元素.所以,二代恒星的寿命更加的悠久.

而且,二代恒星点燃时,并不是整个星云全部变成了恒星的燃料.还有大约百分之零点零零一的物质逃过一劫.

其中铁元素,硅酸盐石等其他重元素,形成陨石.陨石被恒星引力吸引,在环绕飞行时,相互之间因为轨道重合而相撞.相撞后两者有一部分融合体积变得更大.当它们的体积大到一定程度时,便在自身引力下变成圆形.

这就是地球和火星这种类地坚态行星和小行星的产生原因.这些星体的大部分组成元素都是一代恒星制造出来的.所以,一代恒星系里,应该是不会有固态星体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气态行星.它们的主体是氢氦等元素在铁元素的吸引下聚集成而成.

这就是恒星诞生的经过.我们的太阳是一个标准的二代恒星.但我们也要对一代恒星抱有敬意.如果,不是一代恒星的牺牲,我们人类现在生活的世界便不会出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