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该问题,编辑认为:吉利于2月24日确认了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集团通过海外主体公司成功收购了戴姆勒股份公司9.69%的股份,一举成为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

吉利近年来频频致力于海外收购,先后收购了宝腾、路特斯、美国太力飞行汽车、沃尔沃等,累计在海外投资上付出了约万亿元。吉利通过雄厚的资金运作,成功扩大其汽车版图,在汽车行业占据优势地位。

吉利此次成功收购戴姆勒,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戴姆勒的拒绝,后来吉利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戴姆勒股权,看起来更像是一笔财务投资。

吉利早在去年11月就被曝出有收购戴姆勒的意愿,但是这遭到了戴姆勒的婉拒,戴姆勒表示只欢迎吉利从二级市场购买公司股票。经历三个月的时间,吉利成功完成二级市场的购买和行业布局,成为了戴姆勒的第一大股东,但是吉利也为此付出了高达90亿美元的昂贵代价。吉利为收购戴姆勒而付出的高昂资金仅仅换来了不到10%的戴姆勒股权,而之前吉利收购沃尔沃相较于此次对戴姆勒的收购,则仅花费18亿美元。

吉利尽管没有实现股权要约收购,但是二级市场收购也令吉利收获颇丰。由于戴姆勒的业绩抢眼以及戴姆勒优异的投资回报能力,吉利将拿到丰厚的股票分红。按照戴姆勒历年的股票投资回报率计算,投资戴姆勒股票的潜在回报率在25%左右,也就是说,以吉利投资90亿美元的数额计算,一年后吉利便可从戴姆勒赚取22.5亿美元。另外也有猜测认为,吉利收购戴姆勒或许也与其试图发展电池技术有关,由于戴姆勒在锂电池和燃料电池方面的行业领先技术令吉利觊觎已久,此次合作不排除会促进双方共建合资电动车公司意向的达成。


根据彭博社2月24日的报道,吉利董事长李书福通过一家投资基金购得了9.69%戴姆勒股份。这一持股比例意味著,李书福成为了戴姆勒集团最大的股东。

仅次于李书福的是科威特投资局(Kuwait Investment Authority)和贝莱德(BlackRock),后两者分别持有6.8%和6%的股份。

有趣的是,这笔交易似乎进行的并不是十分顺利。

早在2017年11月29日,就有外媒爆料称,戴姆勒婉拒了吉利通过折价配股收购3%-5%的股权,理由是不愿意看到现有股权遭到稀释。但是,戴姆勒也没有完全拒绝这笔生意,对吉利表示欢迎其在公开市场上买股票。

果然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常有外媒爆料,吉利创始人李书福正在大量购买戴姆勒的股票。

功夫不负有心人,时至今日这笔交易终于完成。戴姆勒发言人在电话中说:「很高兴又迎来一位长期投资者」。

数据显示,本周五德国股市收盘时,戴姆勒的总市值在750亿欧元以上。虽然过去几周股市普遍较为低迷,但在吉利入股消息公布之后,戴姆勒的股价盘后上扬了1.4%。

老李算了算一笔账,按照收盘时戴姆勒750亿欧元的市值,折合成美元就是920亿美元左右,那么也就是说9.69%的股份,需要花费约90亿元美元,570亿元人民币左右。也许很多人会有疑问,这笔庞大的资金从何而来?

对此,李书福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表示,收购资金是吉利海外公司通过海外资本市场安排,实现收购资金自我平衡。并强调吉利此次入股资金没有使用中国境内资金。整个交易本身是在完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完成,是一场极具价值的入股行为。

针对此次吉利入股戴姆勒原因,李书福认为:「全球汽车行业面临巨大变革,有变革就有机会,机会巨大,挑战也是巨大的。如何抓住机遇?必须要协同发展,共同占领技术制高点,尤其是在数字技术、线上技术取得主动权。」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拥有危机意识,寻找协同发展的合作伙伴。

在变革的大背景下,李书福预测未来世界传统汽车行业只有2~3家企业能活下来,谁能届时占领技术制高点,谁就是胜利者。在李书福看来,戴姆勒是全球汽车领导者,在电动化、智能化、无人驾驶与共享出行各领域都是引领者,从战略协同的角度,戴姆勒与吉利、沃尔沃产生协同效应,这是吉利入股戴姆勒的一大原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