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前什么都不记得,这种感觉跟高等教育的普遍现状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侧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质量控制管理方面的严重缺陷

1.第一,对于在大学里认真读书,目标明确的学生来说,这种情况是很少存在的。但是这种是少数情况,少之又少。

2.第二,对于大部分参加考研的同学来说,这又似乎是一个是一个普遍情况。主要是从为什么而考研的动机出发分析,也存在两种情况。

A.第一种,工作无望跑去考研。学生自己在大学的大一大二阶段并没有认真读书,没有为未来的考研等目标做好长期规划。很多学生都是到了快大三大四了,感觉工作无望才去考研的。一开始就没做好考研打算,半路出家,不忘才怪。

B.第二种,跟风考研型。这可能是大学里参加考研动机最多的类型。很多学生是看到自己身边的人,特别是同寝室的人在考研了,自己也报个名,跟著去跑个图书馆。感觉自己也在考研啊。我们把这种学生叫做陪考型学生。你别说,不但有很多人会感觉为什么学的知识都忘了,甚至到了考研的时候考完英语就不考了。还有报名了交钱了然后考研那天睡一觉醒来,哇,英语考完了!

实质上,一开始目标明确,以考研深造为目标,大一大二就开始准备的学生,是不存在所问的问题的。就是因为后面两种情况的学生存在的比例太大,所以才会有这种困惑。

表面上看,这仅仅是考研的一种状态。实质上,根本原因是我们的高等教育处于失控的状态造成的。教育部根本就无法对大学进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管控,每个大学对教育部而言就是一个教育系统里的地方军阀,导致大学管理。大学自身行政化,教授普遍自身利益最大化,学生醉生梦死混吃混玩等毕业常态化,这才是造成考研感觉什么都不记得的根本原因。


这并非反常情况,当你学完东西之后没有适当总结,逻辑上来说,你不明确知道你都会什么,所以觉得大脑一片空白。但是,当你拿到题之后,大脑依旧会做出相应反应,明确的知道该怎么做。

学过的东西会变成一种能力,就像做饭,你可能说不出具体你会做什么菜,但是别人让你做什么菜,而你以前会做,那么手到擒来。

差的只是一个总结清单,并非什么大事。最后两天,熬过去也得熬,熬不过去也得熬。不要太在意外来意见,不要动摇决心。

加油吧,我的竞争者。。。。。。。。来自同样考研的苦逼一份子的小小意见。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