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流新闻网 梁夏怡/台北报导

脂肪肝,俗称肝包油,吃完食物,我们血液中的三酸甘油酯会上升,如果没有立刻活动消耗掉,多余的脂肪酸就会储存在身体腹部、臀部、手臂等部位,等到各部位都存满了,接下来就会转存到肝脏。当肝内脂肪含量,超过肝脏总重量的5%以上,就属于轻度脂肪肝。

据国卫院最新研究发现,脂肪肝为代谢疾病,可能形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还会诱发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更是导致肝癌的重大危险因子,而且台湾约有6成国人有程度不一的脂肪肝。目前台湾每年有超过1万1000人诊断出肝癌,2016年有高达8353人死于肝癌。

大部分罹患者没有明显症状

代谢异常现代文明病脂肪肝,根据临床研究,超过6成以上的肝患者,若非透过身体健康检查,通常没有症状可以发现得病。仅少数出现上腹部饱胀、食欲不振或全身倦怠等现象。必须要小心防范,因为很可能会演变成肝癌或肝硬化。

导致脂肪肝的普遍因素

检视相片

饮食油腻

饮食油腻容易带来肥胖、高血脂都容易造成脂肪肝,尤其外食者要特别注意,大部分食物都高油、高盐、高糖且含有各种食品添加物,摄取过多容易影响代谢功能,不仅会增加心血管和肾脏的负担,也可能导致脂肪肝。

饮酒过量

平日小酌怡情,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好的酒还可促进血液循环。但若是过量酗酒,将造成造成肝细胞损伤,肝脏对脂质代谢的功能障碍,促使中性脂肪、三酸甘油酯堆积,而引起脂肪肝等症状,这是酒精造成肝脏的直接伤害。

药物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要经过肝脏的代谢才排出体外,平常不按照医嘱喜欢乱服成药,施打毒品,或长期使用止痛药、抗生素等伤害肝细胞的药物,这类病患将导致肝硬化。

肥胖

肥胖与脂肪肝几乎是划上等号。根据统计,BMI(体脂肪率)大于24者,近一半患有脂肪肝;而BMI大于30者,得到脂肪肝的比率更飙升到85%。统计数据也发现,因肥胖造成的脂肪肝,有3成会演变成脂肪性肝炎,得到肝癌的机率更是一般人的3倍,就算幸运没得肝癌,死于中风、心血管疾病的机率还是很高。

外瘦内胖

脾胃功能差、消化不好的人,身体的转化能力和代谢能力都比较差,即使吃的多也不长肉,还常常沾沾自喜有著吃不胖的本钱,养成大吃大喝、饮食不均和不运动的习惯,更容易让多余的脂肪堆积在内脏器官上,养出脂肪肝。

减肥不当

减肥时没有保持营养均衡,或长期处在饥饿状态,如此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全身的脂肪将被逼燃烧,使大量脂肪进入肝脏,等待代谢。但因长期缺乏蛋白质会导致脂质代谢异常,使脂肪囤积肝脏,这种是营养缺乏性脂肪肝。

检视相片

运动出汗,疏肝第一法宝

如果平常爱吃肉、常喝酒、少运动一族,得到脂肪肝的机会就很高。要避免脂肪肝,就要回到源头求解决,少量喝酒、少吃肉、饮食清淡、保持营养均衡、多运动。总而言之就是,从日常生活习惯改变起,如果不宝贝自己的心肝,它反扑力量可是很大的。

养生专家白雁表示,目前医学上公认消除脂肪肝的最有效方式,还是减重和运动。减重严格来说是减脂肪,而燃脂的最好办法就是规律的运动,你看那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得到脂肪肝的比率越来越高,最主要还是运动量不足。

身体代谢不好的人,平时不容易出汗,运动则是帮你加一把劲,让身体出汗排毒。同时运动也会增进肝的疏泄能力,恢复肝胆功能。

※「散怒气」小功法

《相关文章》
嘴巴苦苦的?小心你的肝正在发炎上火

你有没有过经验,一早起床觉得嘴巴苦苦的?小心,这是肝在跟你求救,尝尝你的口水,如果发现嘴巴苦苦的,代表你的肝正在发炎上火。

哑巴肝怎么喊累?看这3个地方

很多人说,肝脏是沉默的器官,肝病初期没有症状,最容易被轻忽。其实肝疲劳,就是身体发出的求救讯号,更是肝病的一大警讯。

照片来源:白雁气功提供、PxHere

【汇流笔阵】
CNEWS欢迎各界投书,来稿请寄至[email protected],并请附上真实姓名、联络方式与职业身份简介。
CNEWS汇流新闻网:https://cnews.com.tw

【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