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01月12日 10:46

马先权

2008年6月20日,注定是中国民主政治进程中一个值得永远纪念的日子,胡锦涛总书记通过人民网与网友在线交流,问候网友,倾听民意,指出互联网是「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非常关注网友们提出的一些建议、意见」。总书记此举堪称具有丰富的时代内涵和政治意蕴,开启了中国民主政治新时代一个崭新时代。2008年是中国网路环境更加开放的一年,网民的表达更加活跃。社会深层次的矛盾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诉求在网路平台上展现,不同政治观点和社会思潮也借助网路平台激荡发酵,网路舆论的多样性、离散性、复杂性在该年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2008年发生的三大公共事件——西藏事件、奥运火炬传递受阻、汶川大地震。在这几大公共事件过程中,网民所表达出来的主流民意不仅震撼了海外世界,也震撼了中国的高层。胡锦涛上网与网民在线交流,有著指标性的意义。这几件公共事件以后,领导人看到网路上表达出来的主流民意帮了政府很多忙,一些政府做不到的事情普通民众在网上做到了。

  自从网路到实际的政府部门实现对接后,民主终于不再是一个政治辞汇,而逐渐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了。网路民主背后下的亿万网民正以其对时代及对政治的准确把握,掀起了新一轮狂飙突进的公众参与、社会参与、政治参与——一个全新的有别于精英政治的网路民主时代已经来临。无论是政治民权领域的西丰事件、钉子户事件、孙志刚事件、林嘉祥猥亵幼女事件或者是社会经济事务领域的厦门海沧PX事件、王石事件、跨国企业捐款门事件,成都帐篷事件、「久耕托市」事件、网路的民主性、开放性、包容性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介入政治和社会领域,并产生深远影响。而在抗震救灾和抗击南方冰雪灾害中,广大网民以高度的理性,积极捐款捐物,利用互联网民主、开放、兼容的特性汇聚力量,支援灾区,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这种影响不但对政府的行政行为构成监督和制约,对社会精英甚至一系列反社会的普通民事行为也构成强大的公众监督和制约,是以跨国企业在商务部「哭鼻子」、王石再三道歉。而且这种网路监督,由于中国市场和消费力量的增长,让那些对中国采取歧视政策的外国政府和组织、个人构成监督和制约,无论是对「藏独」3.14打砸抢烧暴力活动的抗议,还是对破坏奥运火炬传递的行为所形成的强大舆论氛围,都充分显示了网路的建设性作用,中国网民第一次在外交领域发出中国公民的声音,震动国际社会,精英代言民众的历史从此一去不复返了。

  中国自由知识分子、那些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高在上远离群众土壤的知识精英、专家、学者,终于发现,民主不再是自己口中的专利,借助网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及草根阶层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一个基于网路发展催生的公民社会开始发育,一个基于网路技术成熟的自由表达开始显现,一个基于信息透明的公众监督开始形成,从精英民主到人民民主,指向个人权力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终于有了实现的路径,那些远离普通民众个体权益的宏大叙事和民主实在太过抽象,尽管这个理想的状态非常漫长,但毕竟开始来临了,我们命名为个人民主时代。这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应该遵守的基本信条和发展趋势。对人的尊重,个体个性的尊重,差异的尊重。只有这样,人的幸福感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回顾全球化时代以来人类民主发展的历史,「网路民主排除了传统意义的社会中心结构,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结构、非中心结构,还表现出话语的多元化和异位化」, 这是网路民主发展给中国政治生态带来的最重大的时代发展大趋势。现在的网民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白领、官员、学界等各种阶层都开始接触网路。高层官员也开始高度关注网路,和网民见面,上网聊天,网上征求公众意见,把政策放到网上让公众讨论等等,网路已经成为政府决策最重要的吸收民意的渠道。

  同时,信息时代的新型民主——网路民主已经破题,迅速崛起于中国大地,借助网路,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公民社会开始形成,为传统政治对接民意,开展第三方尤其是公民监督创造了条件,这固然与传统行政领域上下疏通缺失,传统媒体监督力度不大、不作为有关,出现一定程度的传统媒体正面报道,网路媒体负面报道的尴尬局面,但要看到,网路作为新兴主流媒体,作为虚拟社会的独立品格已经逐渐成型,并显示出巨大的威力,为中国传统政治实现转型奠定了难得的机遇,这个机遇就是在不知不觉间,信息的公开和对称为公民监督行政权力、监督社会精英、快速集结网路民意开展社会活动,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在汹涌的网路民意背后,是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经历改革开放30年的思想启蒙和经济发展,公民的权力意识等主体意识大大增强。决策层深刻把握天下发展大势,亲近网民,了解网民,沟通网民,不但极大的鼓舞了广大网民积极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建言献策的公民参与热情,而且已经在客观上催生了一种有别于政府与精英知识阶层的第三方力量,在西方社会,良好的教育催生了一个强大的传统公民社会作为第三方力量。而今天,得信息时代所赐,含蓄的中国人以互联网为纽带,逐渐催生出一个强大的现代公民社会雏形,并以中国人家国一心的人文传统关心国家发展,关心民族复兴,在一系列重大事件中崭露头角,中国2.9亿网民正逐步成为一支理性包容而且充满现代性的力量,在他们的背后,是我们传统政治思维关于民主构建和设想所缺失的,那些试图从传统政治构架和思维进行民主诉求的设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个变化就是在信息时代我们如何推进政治民主!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快速发展给中国政治改革和民主进程带来一个新机遇——就是关于社会监督和民意通达的问题。一切政治的核心就是对构成权力要素形成制衡,对不平衡的利益形成制衡,但不少知识精英和改革痴狂者不讲改革策略,不看时空背景,用传统政治思维方式分析当代的监督和制约问题,进而开展政治诉求,但整个中国的政改何去何从,实在是一件关系国家兴亡的大事。

  公众参与积极性是非常高的,随著网民数量的壮大,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产生的正面作用也是非常积极的,应该充分肯定。当然,网路民主的表达形式是多元的,也确实有网路犯罪、过激言论等,这种现象不可避免,由于社会贫富差距等原因,希望多多利用网路的力量揭示更多的贪官污吏,网民会表达出一种愤怒情绪,这种情绪是值得注意的。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毕竟网路发展时间不长,网路问政的时间也不长,网民自身的成熟也需要时间。一些言语上的「网路暴力」,不能去堵它,而是引导积极的因素发挥出来。汪玉凯认为,价值导向的引导是重要的,但是它和整个社会的政治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成熟度有关系。如果我们的政治结构本身不合理,民众对这方面有很大的情绪,他没有其他正常的利益诉求的途径的话,就可能通过网路发泄。它是和制度的进步相配合的,这样才能提升网路表达的文明度。不能简单地指责网路暴力,你要看暴力后面的问题是什么,这是需要我们认真分析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总书记对网路的重视,并非仅仅是在人民网与网民视频了20分钟,而是自2007年以来的网路民意逐步发酵,事实上, 由「网路问政」凸显的倾听网路民意、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行动早已经在重庆渐次展开。并由地方政治的「问计求策」渐次升级,推进到了国家政治层面,其对执政模式的影响、政治历史进程的影响将难以估量。

  网路的出现其巨大意义,堪比人类历史上的猿人开始使用和制作工具、蒸汽机带动欧洲工业革命、以及上世纪电能的普及使用。从这个意义上说,网路问政,不亚于一次伟大的革命或变革。

推荐阅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