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航太国防展
▲海剑二飞弹研发多年一直无法上舰,也因此海军舰艇的区域防空飞弹一直无法升级。(图/军情与航空提供)

甫结束的2019年台北航太科技暨国防工业展,结束仅仅三天的展期。每次展览完毕之后,主办单位一定宣布今年参展厂商增加多少、增加商机多少云云。对但是每届必定报到的笔者而言,除了展期缩短之外,核心参展厂商逐年减少,今年整个国防展甚至没有较新的展品,显示台湾国防科技的发展,瓶颈化的情形很严重。

面对这个问题,吾友汉和防务评论发行人兼总编平可夫批评更直接且无情: 「这项装备进展如何?」台湾、印度官员的回答惊人地相似:「年底测试完毕。明年交付使用。」四年过去、八年过去、还是停留在「年底测试」!有几个年底啊?…..总体上看,两个的国防工业问题很像。基础薄弱,技术问题繁多。国营化的权威主义体制缺乏竞争能力。台湾与外部世界技术合作不够。…. 土耳其、韩国完全是大国化的国防思维。台湾要学习!

在部训高教机的研发生产上,笔者多年一直认为这项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不难,且有机会让台湾航空工业可以学习与吸收21世纪初航空工业科技的装备,应该和国际合作,除了有机会可以打进国际供应链之外,最重要的是让台湾在F-CK-1战机完工后就中断的航空科技,可以借此提升。但是随著T-5教练机确定由F-CK-1B研改,并且在这次航太国防展中展出模型与部分机体零件后,可以确定的是这飞机未来会像幻象一样,让空军头痛30年。

每每行文至此,就会有不少网友,又来指责笔者:文组背景也懂军事;中科院和汉翔不会把机密通通告诉你;唱衰自主国防…….等。其实是不是文组背景、知不知道机密并不重要,对国防事务长期且固定的观察,审视国际相同装备发展方向和进度,对照国内产品,你就知道国产装备到底跟不跟得上国际脚步。

本届国防展期间,刚好美国川普政府正式宣布66架F-16C/D Black 70战机售台,因此媒体焦点全部聚焦于F-16战机是否具有抗衡大陆战机能力、售价、搭配武器等相关议题,也让媒体对国防馆的注意力因此下降,对于航太国防展整体水准不复以往的问题,较少著墨了。

▲这届台北航太国防展期间,美国宣布对台军售66架F-16C/D Block 70战机的消息,也成为新闻聚焦的焦点。(图/军情与航空提供)

以T-5部训高教机来说,本届航展展出了更为正确的模型。的确可以看出中科院与汉翔,利用这两年的时间,将原本F-CK-1B的机身,移除高教机不需要的装备,并将机身加大以容纳更多的机身燃油。但是后座并未加高,这在高教机上未来可能成为严重的缺陷。因为后座的飞行教官在前座学官可能失能下,必须在视野较差的环境下操作飞机;而且F-CK-1原本就较窄的主轮,在T-5上虽然看到改进,但整体而言还是很窄,也就是说常发生在F-CK-1战机上因主轮间距过短产生的煞车问题,在T-5上可能改善空间有限。

▲国防展会场上的T-5部训高教机模型,外型的确有所修改,但是不是一架适合高教机的教练机。(图/军情与航空提供)
▲T-5的一段格框,可以看出该机和F-CK-1B的血缘关系,并拼命将飞机上可用空间作为携带燃料空间的努力。(图/军情与航空提供)

部训高教机当初在马政府时期确立了「洋机国造」,到蔡政府改为「国机国造」。我并不是反对国机国造,但是这种在国际上获得现货和技术难度不高的情况下,也需要无条件的「国造」,增加了技术和时程的风险,其必要性让人怀疑。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海剑二和海剑羚舰基防空飞弹。

康定级舰在接收之际,就显示出防空能力严重不足,服役至今已经超过20年,但是这问题完全没有改善。而问题就是平可夫点出的关键:基础薄弱,技术问题繁多、台湾与外部世界技术合作不够与缺乏大国化的国防思维。

台湾在研发各类飞弹上成效的确卓著,但也不是全面向的各种飞弹都是翘楚。天剑二型飞弹当初是中科院的荣耀,但也是输入关键技术和零组件的成果。当外购技术缺乏舰基改装的部分,技术上捉襟见肘的情况就明显展现。原因很简单,当国外有成品可以进口,你的成品可能危害技术来源的海外销售时,关键技术的输出就会受限,让你在有限人力物力上迟迟无法完成开发。以目前我国舰载防空飞弹来说,点防御和雷达半主动导引的区域防空都是亟待更新的产品,而国际现货市场上也有先进海麻雀ESSM与海公羊系统可供出售,但由于同级产品有能力「国造」,因此受限在国造遥遥无期,外购又因国造优先的情况下,海军舰艇防空能力的升级就这样一天拖过一天。

▲海剑羚飞弹也是相同问题,因为国造而无法从国际市场上引进成熟的现货。(图/军情与航空提供)

国防工业的确可以提升国内产业结构和能量,但也要量力而为。台湾的航空工业并未像韩国发展出几乎具备全机自制的能量,至今能停留在「精密机械加工」这个阶段,现代战机关键的雷达、飞控电脑、任务电脑、飞控与作战软体、各类电子装备,并不具备如KAI那样的自制能量。如果要开发自己的下一代战机,部训高教机国机国造的帮助并不大。

政府要很现实的面对国内国防工业的能量,而不是被「世界多少百分比的航空扣件是台湾制造」这种看似华丽其实无关能力的数据就此自满甚至与世界脱节。

●作者:施孝玮/军情与航空网站主编

●本文为作者评论意见,不代表《NOWnews今日新闻》立场

●《今日广场》欢迎来稿或参与讨论,请附真实姓名及联络电话,文章欢迎寄至[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