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孩子们的玩具越来越多了,但却没有整理玩具的概念,往往是玩过之后就丢弃一旁。

  整理玩具其实是非常有意义的活动,是一种自我管理的表现。

  自我管理除了意味着孩子能合理收纳自己的物品,上学后还能管理好自己的各科家庭作业、为体育运动和兴趣爱好合理分配时间等。研究证明,有自我管理能力的孩子,学习成绩往往更优秀,将来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

  自我管理从哪里来?宝宝收拾玩具这件小事,就是很好的自我管理启蒙,因为在收拾的过程中,宝宝学会了物品的分门别类、学会了有序的美,学会了负责和自律。

  培养孩子整理玩具的能力

  1.给玩具安家

  在房间里辟出一块靠墙的地方,当做孩子的玩具角。备一个玩具箱、小筐或玩具柜,柜子最好有一排抽屉,留有一小块空地。告诉孩子大的玩具放在箱子里、小的玩具放筐里或抽屉里,拼图、桶装拼插玩具或带盒子的玩具可装好放在空地一角。即便孩子有自己的房间也要井井有条,不能让玩具“天女散花”。

  给孩子做示范。让孩子收拾玩具前,妈妈应反复演示几次给孩子看,速度要慢一点,边收拾边说,比如:“积木坐回自己的小车吧”、“送玩具熊到沙发上歇一会儿”,加深孩子的印象。顺便问孩子:“你想试一试吗?”激发孩子参与的兴趣。

  2.和孩子一起做

  利用孩子愿意做妈妈小帮手的心理,请孩子递给妈妈一件玩具,或替妈妈把某件玩具物归原处。起初以妈妈为主,慢慢过渡到你收一样我收一样,最后让孩子独立完成。对孩子的一点点进步要及时表扬。

  3.循序渐进

  孩子初学阶段,应把收拾玩具的过程分解成几个小“段落”,待一个段落“达标”之后,再继续下一个段落。比如,先要求孩子把玩具放到指定的容器里;做好之后,再要求孩子将它们摆放整齐;最后再放回到玩具角。这样大事化小,分步完成,可以减少孩子的挫折感。每一步要求都要具体,不能笼统地说:“把玩具收好。”让孩子摸不着头脑。

  4.要求适度

  不让孩子做超出他能力的事,比如搬太大、太重的玩具,或者把东西放到高处。避免让孩子体验失败。

  5.有始有终

  从2岁起,就要给孩子灌输善始善终的意识。比如玩儿下一件玩具前,要先把手里的玩具“送回家”。收拾时切忌丢三落四,一定要把一件玩具的所有“零件”都收到一起。告诉孩子,有些玩具,像积木、拼插玩具、英语字母板、数字板、拼图中的每一个小“零件”,都是兄弟姐妹,少一样他们都会伤心的,而且也不好玩了。在此过程中,让孩子懂得爱惜物品,一举两得。

  6.体验游戏的快乐

  和孩子做游戏,使孩子感到收拾玩具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而不是负担。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娃娃和乖乖兔困了,你送它们回架子上睡觉吧!”或者“你的小火车没电了,让它回家充电吧!”也可以和孩子比赛,或两个小朋友比赛,看谁收得又快又好。孩子会兴趣盎然。

  7.分类和归纳

  孩子的所有活动,都是一种学习。妈妈和孩子分工合作,比如孩子把红色的积木放一起,妈妈把绿色的放一起;妈妈收三角形的塑料板、孩子收正方形的;或者,把小汽车、球放到箱子里,把小炊具、橡皮泥放回抽屉。如此,既学到了知识,又避免杂乱无章地堆放物品,给下次使用提供了方便。

  8.使用自然结果法

  如果孩子随处乱扔玩具,又不喜欢收拾,妈妈可将孩子的几件小玩具收起来,让孩子找不到。让孩子尝到随处扔东西,没有秩序的害处。

  9.及时鼓励

  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比如“今天比昨天收得快”、“今天摆得更整齐”,激励孩子更认真、更有效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