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在中國的渤海和黃海東部有2個國家,一個是朝鮮,一個是韓國。隨着近些年韓劇、韓國代購等在國內的流行和興起,還伴隨着韓國將中國很多古典文化、傳統節日等申遺,我們對韓國的瞭解也越來越多。韓國全稱大韓民國,總面積大概是在10萬平方公里左右,首都首爾也是一個國際化的大都市。但你可能不知道,其實“韓國”最早作爲一個地名,是在中國的幾千年前,而且如今韓國之所以被稱爲“韓國”,也是因爲中國古代對於韓國的稱呼。

  韓城,是陝西省渭南市代管的一個縣級市,韓城有着非常悠久的歷史,從文化發展的角度來看,韓城更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源地之一。早在西周的時候,周武王將他一個兒子分封在此地,這裏最早的名字就是“韓國”。直到春秋戰國的時候由於戰火紛飛,各地對於城邑的名字都隨着城池的建立又毀滅或者有另外的分封人物而改動。直到1984年,“韓城市”的名稱才最終確認下來並沿用至今。

  而現在的大韓民國的韓國,其實說起來還是中國古代政權對這個“彈丸之國”的稱呼。這可以追溯到中國的東漢時期或者是三國時代,那時候因爲朝鮮半島南部的3大部落的名稱中都有個“韓”,所以當時中原的統治者就以“韓國”來代指朝鮮半島南部的這幾個部落形成的國家。《三國志》中對此有明確的記載。“韓國”這個稱呼,被正式作爲國名是在1897年,距今也僅有100多年。而韓城被稱爲韓國是在西周,距今2700多年,比現在韓國被用於國名早了2600年左右。

  韓城作爲陝西省的一個縣級市,自然沒有什麼太大的名氣,但是這裏卻出了一個非常著名的人物——司馬遷。司馬遷是中國西漢的一位非常偉大的歷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這樣一個人生可以稱之爲屈辱,但是其作品卻又充滿了熊文膽略,並且彪炳千古的人物自然值得所有人尊敬。後世對於司馬遷的褒讚非常高,司馬遷也是後世公認的歷史之父,被人們尊稱爲“史聖”。

  韓城最有名的景點也是司馬遷祠墓,除此之外還有一片保存比較完好的元代的建築羣——文廟,也是陝西省重點保護的文物建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