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給你舉幾個栗子。

在文王還活著的時候,周討伐了黎國。這個黎國在哪呢?在山西省黎城縣,和殷都安陽隔太行山相望。

這已經是飛龍騎臉了,偉大的紂王做了什麼呢?

偉大的紂王啥也沒做。

 西伯既戡黎,祖伊恐,奔告於王。曰:「天子!天既訖我殷命。格人元龜,罔敢知吉。非先王不相我後人,惟王淫戲用自絕。故天棄我,不有康食。不虞天性,不迪率典。今我民罔弗欲喪,曰:『天曷不降威?』大命不摯,今王其如臺?」

  王曰:「嗚呼!我生不有命在天?」  祖伊反曰:「嗚呼!乃罪多,參在上,乃能責命於天?殷之即喪,指乃功,不無戮於爾邦!」

那麼,面對直接攻擊殷商背部的西周,為什麼紂王採取了一種「我們很好,我跟西伯昌關係很好,沒有人比我更懂黎國」的姿態呢?

以前我不懂,只是單純地以為紂王心大,後來清華簡出來之後,才琢磨過來是怎麼回事。

在《清華簡》中,有一篇名為《耆夜》,講述的是伐黎之後周人舉辦慶功宴的盛況,《耆夜》開篇是這樣說的:

武王八年,征伐耆,大戡之,還,乃飲至於文太室。畢公高為客,召公保奭為介,周公叔旦為主,辛公甲為位,作策逸為東堂之客,呂尚父命為司正,監飲酒。

這次飲宴上出現了幾個人,都是周初大名鼎鼎的人,包括畢公高,召公奭,周公旦,辛公甲,作策逸,呂尚。這些人都應該是徵黎戰爭中有所表現的人。

在這羣人裏,出現了一個不太為大多數人所知的人物——辛甲。這是個什麼人呢?

在《史記》裏,你大概只能找到辛甲的這條事蹟:

西伯曰文王,遵后稷、公劉之業,則古公、公季之法,篤仁,敬老,慈少。禮下賢者,日中不暇食以待士,士以此多歸之。伯夷、叔齊在孤竹,聞西伯善養老,盍往歸之。太顛、閎夭、散宜生、鬻子、辛甲大夫之徒皆往歸之。

我們只知道這是一個文王時期就加入了西周陣營的人。在《漢書·藝文志》中,則出現了另一則記載:

《辛甲》二十九篇。紂臣,七十五諫而去,周封之。

我們知道辛甲是紂王的高級大臣,能屢次勸諫紂王,政治上受到打擊之後,投靠了周。

在滅商之後,辛甲也參加了周公旦東徵商奄的戰爭,甚至是周公東徵主要戰略的制定者:

  周公旦已勝殷,將攻商蓋。辛公甲曰:"大難攻,小易服。不如服眾小以劫大。"乃攻九夷而商蓋服矣。《韓非子·說林上》

辛甲為周公制定的團結東夷小國、攻略東夷大國的戰略,事實上瓦解了商王朝與國最後的抵抗。

可見這位辛甲,在西周很可能是作為謀主存在的,本身很有計謀,同時還曾經是商王朝的高級管理人員,這樣的人加入周,為周謀攻黎,甚至在滅商之戰中也出了很大的力。

除了辛甲之外還有兩個人,這倆人在周伐商的戰爭中起的作用也頗令人玩味:

昔周之將興也,有士二人,處於孤竹,曰伯夷、叔齊。二人相謂曰:「吾聞西方有偏伯焉,似將有道者,今吾奚為處乎此哉?」二子西行如周,至於岐陽,則文王已歿矣。武王即位,觀周德,則王使叔旦就膠鬲於次四內,而與之盟曰: 「加富三等,就官一列。」為三書,同辭,血之以牲,埋一於四內,皆以一歸。又使保召公就微子開於共頭之下,而與之盟曰:「世為長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諸。」為三書,同辭,血之以牲,埋一於共頭之下,皆以一歸。

這裡頭,伯夷叔齊見到了周王室和膠鬲、微子啟的兩場盟誓,對膠鬲許以」加福三等,就官一列「,對微子啟許以」世為長侯,守殷常祀,相奉桑林,宜私孟諸「。關於微子啟的故事我在回答

「翦商之戰」中,微子啟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www.zhihu.com圖標

中說過,那麼這個膠鬲是誰呢?

周有玉版,紂令膠鬲索之,文王不予;費仲來求,因予之。是膠鬲賢而費仲無道也。《韓非子·喻老》

費仲是商紂王的近臣,可見膠鬲也是紂王的近臣。

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

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可見膠鬲應該來自東部沿海,可能是東夷出身。

這樣一個紂王近臣,和微子啟一樣,已經跟周王朝接上頭了,周王朝許以高官厚祿,這是不是耐人尋味?

在看後面的記錄:

武王至鮪水,殷使膠鬲候周師,武王見之。膠鬲曰:「西伯將何之?無欺我也!」武王曰:「不子欺,將之殷也。」膠鬲曰:「曷至?」武王曰:「將以甲子至殷郊,子以是報矣!」膠鬲行。天雨,日夜不休,武王疾行不輟。軍師皆諫曰:「卒病,請休之。」武王曰:「吾已令膠鬲以甲子之期報其主矣,今甲子不至,是令膠鬲不信也。膠鬲不信也,其主必殺之。吾疾行,以救膠鬲之死也。」武王果以甲子至殷郊,殷已先陳矣。至殷,因戰,大克之。《呂氏春秋·貴因》

武王伐紂的路上,膠鬲早早就來求見,武王直接告訴他,我要去伐紂,甲子日到。膠鬲走了之後,天降大雨,武王為了不耽誤和膠鬲說的甲子日這個日期,輕裝倍道而行。在甲子日到了牧野之後,一戰克商。

這段記錄裏,你可以用兩個讀法來讀,第一個讀法,膠鬲是商紂王派出的,武王告訴他自己的軍事機密,膠鬲回去復命,武王遇雨之後,因為仁厚之心,怕膠鬲因欺君被殺,於是加速行軍。

第二種呢?

那就是膠鬲的」主「並不是商紂王,而是殷商貴族,這裡膠鬲是殷商內應和西周的信使,串聯消息,約定發動戰爭的時間,共同消滅紂王。

你覺得哪個解釋更接近」理性「?假如我們把膠鬲在周和周人暗通款曲的情節一起考慮上,這裡是不是第二種解釋更加合理?

還有一個人,是商容:

商容嘗執羽、籥,馮於馬徒,欲以伐紂而不能,遂去,伏於太行。《韓詩外傳》

商容也是商王朝高級貴族,這位直接逃出殷都,自己在太行山建立根據地要自己伐紂了。

綜上,在商王朝末年,武王伐紂之前,商王朝的貴族、臣正們早就跟西周穿一條褲子了,辛甲加入了周王朝成為高級智囊,膠鬲、微子啟潛伏朝內隨時反正,商容太行練兵準備支援,他們都有美好的前途。

什麼紂王,不過是案板上的肉而已嘛。你是紂王你慌不慌,反正我估計嚇死了,滿朝都是反賊,大臣皆可殺。然而殺並沒有效果,你看,我都把王叔比干殺了,結果太師、少師直接反水逃到周去了,要怎麼搞嘛。

所謂伐紂,不過就是商王朝貴族們聯絡了外族打手除掉棘手的紂王而已,他們打算在除掉紂王之後馬照跑、舞照跳、繼續砍人牲玩。但是沒想到的是,西周如此能打,當然這就是另一個故事了。

(P.S:新建了一個公眾號:阿成說史,目前在連載商周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


因為這一個月僅僅是最後一次軍事行動的過程。

周武王即位後九年,就到孟津觀兵,「不期而會盟津者八百諸侯」。但是,周武王沒有動手。

為什麼。

堡壘是要從內部攻破的,當時的商王朝還很強大,就算獲勝,周也是慘勝。

從此後兩年,商紂王殺死王子比干,囚箕子,內部分崩離析。

這個時侯,周武王才組織軍隊,召集同盟,揮兵牧野。

效果如何呢?

牧野之戰中,「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紂師皆倒兵以戰,以開武王。武王馳之,紂兵皆叛紂。」

克勞塞維茨說過,政治鬥爭的目的是消滅潛在的敵人,而戰爭的直接目的 就是消滅敵人。所以兩者還是要聯繫起來看。

周武王用鉞斬下了商紂王的頭就算完了麼?

沒有。

周武王攻陷殷都之後,紂的兒子武庚封在那裡管理殷遺民;又把商的王畿分為邶、鄘、衛三個封國,分別分封給周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來監視武庚。似乎天衣無縫。

結果周武王一死,武庚還是夥同三叔叛亂了。直到周公和召公「內弭父兄,外撫諸侯」,花了三年時間平亂,纔算是大局初定。

大邑商可不是一個月就能徹底滅亡的。


因為在寫一本戰爭中化學元素的作品,牧野之戰作為一場和軍事技術息息相關的戰爭,為此查閱了不少史料,在此分享一部分內容。

戰爭的勝負,根本當然是在政治,但是絕不可能忽略技術的作用。

牧野之戰之所以勝得如此之快,一個關鍵原因在於,紂王的軍事力量真的不行。

商周時期,雖然是青銅時代,但是以青銅近乎於奢侈的加工工藝,不可能大量裝備給普通士兵,所以那個時候,戰爭的主力不是近身格鬥,而是車戰。馬拉的戰車,在世界各大文明的青銅時代,都是主要的武器裝備,埃及波斯更是把戰車玩出了花兒。直到鐵器時代,戰車才退出歷史舞臺,因為更牛逼的騎兵出現了。

總而言之,在牧野之戰時期,戰車就相當於現在的主戰坦克,我們從這個角度看看牧野之戰的雙方實力對比。

據《史記·周本紀》記載,武王這邊「戎車三百乘,虎賁三千人,甲士四萬五千人。」一輛戰車的乘員是3人,所以戰車部隊至少是900人,加上配套的步卒,也就是說,周武王的軍隊總人數大約是五萬人。我國古代史書誇大軍隊人數是常態,不過邏輯上來說,武王這邊的數字相對是可靠的,因為武王此時還要會盟,這是對盟友的一個交代。打個比方說,我要做一個公司,召集合夥人,這時候說我能拿得出100萬,那就不會差太多,因為這是話語權,要是實際只能拿出10萬,後面就失信了。

反觀後面所說,「諸侯兵會者車四千乘」,八成就是誇張了。想想看,周武王作為召集人,而且是沖著滅國去的,全部家當三百輛戰車,在會盟之後,佔比不到10%,這股份稀釋得有些太離譜了。要真是這樣,這幫諸侯在滅了殷商之後不造反就奇怪了。所以,這裡的四千輛戰車,更像是註冊資本,嚇唬人用的。

那麼紂王的實力呢?《周本紀》裏是這麼寫的:「帝紂聞武王來,亦發兵七十萬人距武王」……

我滴個乖乖,七十萬人,比武王的五萬人多了十幾倍去了。但是,再往下看,關於戰車的描述,居然一個字也沒找到,直接就是「紂師雖眾,皆無戰之心」。

我不死心,翻了一本《中國科學技術史·軍事技術卷》(盧嘉錫總主編,王兆春著,科學出版社),權威性應該還是夠的,其中寫道:「300輛可能是商代擁有的戰車總數。」

所以,通過這兩個數據不難看出,周武王這邊是聯軍,自己作為原始股東就出了三百輛戰車,其他諸侯可能沒有貢獻那麼多,但是最終總數肯定會比300輛高不少,紂王旗下的編製,總共也就300輛,能不能全拿出來還兩說。

實際上,史學界普遍認為,紂王的主力在牧野之戰的時候是拿不出來的。

《左傳》裏有句話說:「紂克東夷,而殞其身。」意思是說,紂王的死,和他攻克東夷有很大關係。東夷是個很大的概念,而且是西周纔出現的概念,很難說這句話是說的什麼事。不過《後漢書·東夷列傳》還是記載了一點:「武乙衰敝,東夷寖盛,遂分遷淮、岱,漸居中土。」武乙執政是在紂王上臺之前的三四十年,這個時候,住在現在蘇北、魯西南、皖北的少數民族(不知道殷商人怎麼稱呼),紛紛在往河南遷徙,侵佔殷商地盤。也就是說,無論從地理還是從動機上說,紂王執政時期,都有徵戰這一支「東夷」的必要。

《左傳》裏還有一句話,說「紂為黎之菟而東夷叛」,意思是說,紂王去「黎」這個地方打獵,東夷就叛變了。當然了,這裡的「菟」實際上是「蒐」,所謂的打獵就和曹操跟孫權寫信「會獵於吳」一個意思,實際是軍事威懾。從黎所在的位置來看,也只能是威懾當時的周。

這句話的信息量很大,一是說明此時「黎」在紂王控制之下,二是說明這是個軍事戰略要地,三是紂王有對周用兵的意思,四是這個時候東夷叛變了。叛變的前提條件是東夷曾經歸順過,這就說明此前紂王已經伐過東夷了。有一些甲骨文資料反映,紂王和他的爹帝乙,對淮河流域東夷的徵戰開展了很久。

再回到《史記·周本紀》,在周文王死前幾年,居然把黎這個軍事要地拿下來了,更讓人匪夷所思的是,紂王說:「不有天命乎?是何能為!」

這部分故事在 @徐成 的回答中已經涉及到了,總之就是紂王什麼都沒幹。

但是沒有動手的原因,從已有的證據來看,未必是紂王不想動手,也不是輕敵,而是分不開兵力,力不從心。

總之,我們不難看出,牧野之戰前不久(七年),紂王很可能深陷於對東夷的平叛中,面對周的咄咄攻勢,沒有足夠的兵力對付。

那我們就不難推定,紂王攏共就300輛戰車,不管當時主力是不是在東夷,因為長期的平叛,這些主戰坦克不可能全用到戰場上。當時的工業水平取決於對資源的開發能力,所以我們也不用推測紂王是不是有能力像羅斯福那樣發起戰時動員,動員再多的人也不能彌補物質的消耗。

所以,主戰坦克的數量,周聯軍>殷商。

那麼有沒有一個可能性,紂王的戰車品質佔優呢?

也沒可能。

還是剛才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裏說到,根據實物和一些記載確定:殷商戰車的配置,是兩匹馬拉一輛車,車上三個人;西周的戰車,是四匹馬拉一輛車,車上也是三個人,而且每輛車會配置最多七到十名步卒。

西周畢竟離馬場近,更容易獲取馬,所以戰車動力方面,西周佔便宜也是理所應當。

但這不是問題的關鍵。正常來講,戰車的優勢就是速度快,馬匹越多,速度就越快。但是,西周的戰車部隊裏還有步兵,可見,這支戰車部隊不只是能打閃電戰,而且還能做到「步坦協同」,這纔是殷商部隊的噩夢。本來,以當時的青銅水平,要想靠步兵去破壞戰車,基本就是玩命,何況人家還有防禦的措施,可以說,在「主戰坦克」這個技術點上,兩支軍隊是有代差的。

所以,主戰坦克的質量,周聯軍>殷商。

不僅如此,西周軍隊能發展出「步坦協同」,絕對不是偶然的。我們看一個細節,牧野之戰的軍隊輸送,西周軍隊需要在盟津渡過黃河。盟津就是現在的孟津,洛陽一帶。一提這個地方的黃河,很容易讓人想到小浪底工程。毫無疑問,在沒有水利工程的時候,這裡的黃河水流會很湍急,西周能夠在此把幾萬人和幾百輛戰車(還有馬),完完整整地送達對岸,這已經是很逆天的輸送能力了。實際上,以西周的地盤,都已經控制到黎這個地方(在黃河對岸),完全可以慢慢地把兵力渡過黃河,又不用擔心在渡河的時候被襲擊。但是,武王還是選擇這麼渡河,毫無疑問,黃河洛陽段早已是西周的內河,他們可以隨意地掌控,而且拿得出比較大也比較多的船,一次性運送大量馬匹,畢竟一匹馬好幾百公斤重,還是不規則的形狀,不是那麼好運的。一個以車戰為主的軍事力量,能夠造得出這麼多登陸艦,發展出步坦協同戰術很奇怪嗎?

所以,戰術水平,周聯軍>殷商。

實際上,就最後一點說,我沒有很強的證據,但是僅有的這些描述,我隱隱感覺到,周的戰術不只是超過殷商這麼簡單,而且可能是吊打。在殷商滅了之後,東夷先是對周武王投降了,但是周武王一死,他們又叛亂。於是周公去東徵,三下五除二就平定了東夷,而且自此以後,這片區域就很難再脫離華夏民族的控制,這還是號稱馬放南山的時期,而殷商和東夷糾纏了半個世紀,地盤反倒被迫收縮,這還不能說明戰鬥力的差距問題嗎?

從這麼多方面進行對比,只能說,西周輕輕鬆鬆滅商,不是偶然,再加上週武王還是個戰略大師,第一次會盟的時候,諸侯都說可以打,他說再緩緩,等到殷商內部矛盾徹底爆發的時候,才發動了牧野之戰。技術上如此不對稱的兩方,堪比小布希和薩達姆的對決(武器多且良,投送能力強,戰術思維超前),戰爭結束的時間,我想主要取決於前鋒奔跑的速度吧。當然,對勝利果實的消化,那就是另外一個故事了。


沒滅的了 牧野之戰其實更像是一場政變 周武王扮演了董卓進京的角色

有可能 翦商的說法 是周人得了天下之後的便宜說法 當時真正的鬥爭 發生在商朝宮廷內部 血緣貴族集團 和紂王扶植的軍功集團 矛盾公開化了 請來周西伯 做武力調停

高贊的大佬們說的很細了 除此之外 最有意思的是 武庚 紂王的乖兒子 他站在哪頭?

商朝的舊貴族 要搞死自己的君主 總得有個旗號 有個名義的領導吧?

打微子啟的旗號嗎?問題是微子啟本來就是紂王的大哥,但因為是庶出,紂王他爹還在的時候就明確廢了他繼承人的位置,立了紂王,現在紂王都幹了好多年了,反過來立微子,說不過去吧,有違先王的意願。

既然是打旗號,那最方便的,當然是直接打太子武庚的旗號造反,不對,清君側,名正言順。如果武庚直接親身參與,反他爹的,那就更舒服了……當然 這都是猜測 歷史對這個人基本沒有任何描述 也沒有和他直接相關的文物出土 他經歷了什麼 只有鬼知道了

翦商之後 真正的大戰在後面 三監之亂 纔是硬碰硬的硬仗 打了三年纔打完

要知道即使是在近代排隊槍斃的時代 戰爭也會在幾個月內結束 一場戰役 打一上午就差不多了 三千多年前 連打三年的大戰 很恐怖了

周公他們纔是周朝的實際奠基者


一般小說給人的印象是這場戰鬥以少勝多。

但實際上,當時周對商已經形成包圍之勢,孟津的誓師大會有八百諸侯會盟,天下三分二諸侯願意支持周,並非單純的以少勝多。

但是呢,從直接控制的人口疆域來看,周確實又遠遠弱於商。

一般認為商王畿當時約有70到80萬人口,周國自己的人口是十幾萬,稍微有控制力的地區是關中,但和商王畿還是不能比,周國出戰時能組織起來的聯軍一般認為5萬不到。

感覺那場會盟好像大家只是精神上支持,並表態軍事上絕不響應商王朝號令。實際上很多小國連發動戰爭的能力都沒有。

光拼人數的話,商王畿所有青壯年出動加上奴隸,周國大約只有被燙平的份。所以有些細節說,周武王一直等到商民不敢開口抱怨,離心離德到極點纔敢動手。

而受同學有恃無恐也就能理解了,老子人多,淹都淹死你,而且還是主場,可以臨時動員(最後壞也壞在臨時動員),再者鹿臺鉅橋並非小說裏單純的享樂場所,是囤兵囤糧的地方。

這場戰爭,有商王的掉以輕心,有裡應外合,有民心向背。

實力上週弱商強,在大勢上週強商弱。

大勢這種東西很可怕,要麼沒法發動,一旦引發就是摧枯拉朽,就是按下葫蘆浮起瓢,一言蔽之,積怨。

最近現實有很多例子都可以說明這點啦。

所以,不要把這一個月看成是單純的以少勝多的傳奇,在戰略上,周國可是成功引發了大勢,翦商的奧祕也就在此,翦的是勢,不是實力,實際上商朝實力還在增強中。

不過現實生活中,大勢多是被動引發,忍無可忍無需再忍,周是主動引發大勢,還是有些許運氣的成分,一旦沒引發,搞不好還是會被燙平,所以歷史的蛛絲馬跡中,可以看到周對商採取的一些不太光彩的小動作。

這一個月看似輕鬆,但前期準備可是兩代人近二十年,如果從季歷之死開始算起那就更長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