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秦末楚漢戰爭的大部分祕密應該都在這裡面,甚至於可以說,《史記》中大部分有關秦末楚漢時期的本紀及列傳內容也都是脫胎於這裡。

正如我曾經在另外一個回答中說過的那個例子,如果只看本紀和列傳,則韓信在掃平北方諸侯國時他的下屬就只是漢軍中的那些將領,但如果再參照《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的記載就會發現,當時加入韓信麾下的諸侯降將其實並不少,甚至於他們有些人的地位也不見得就比漢軍將領的地位低。

另外就是漢太尉盧綰和荊王劉賈的問題,他們二人在本紀和列傳中好像就是靠著劉邦的親密關係上位,但如果參照《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分別屬於他們二人的下屬功侯,則完全可以判斷出他們二人在漢初軍方中的也是有著很強的影響力。

再有就是悼武王呂澤的問題,單純拿《高祖本紀》中記錄的那麼一條呂澤的內容只能證明呂澤毫無重要性。但如果再參照《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那一羣「屬悼武王」的功侯記載,則誰都不敢說呂澤就不重要。

而除了以上幾人外,事實上還有很多目前無法考證的丞相、將軍,他們很多人其實也都是自成一派的,並且也都在當時的漢廷有著很強的影響力。只不過現在因為資料的缺失,所以沒法準確判斷出那些人在楚漢時期所擔任的真正角色。

雖然我之前確實對這些功侯進行了逐個分析和比對,但限於對那段歷史的掌握還是非常有限,所以之前的很多結論也都是有問題的,後期依然有必要進行重新梳理。


本人最喜歡的,也私認為在史記中價值最高的是 貨殖列傳

貨殖列傳裏介紹了中華各地富饒的山川特產,每個地方產什麼、民風如何等等,看的時候就像看一部超級宏偉的關於中國的影視紀錄片,兩千年前的Super China,隨著太史公的腳步丈量中華每一寸山河。裡面不但介紹瞭如子貢、白圭、烏氏倮、巴寡婦清等各地富商的傳奇故事。還記錄了齊桓公、越王勾踐等國家領導人採取的金融戰爭。最為可貴的是記錄各地百姓喫什麼不同的食物,種何種不同的樹木和莊稼,做什麼不同的零工等等,把幾千年前各地的中國人的生活真真實實地放在你面前。

我愛人是做金融貸款的,相比我,是個喜歡現實而不太喜歡歷史的人。但是通過貨殖列傳,我可以和她聊得很有意思。因為貨殖列傳裏還記載了兩千年前,咱們百姓去向有錢人借錢,貸款的年利率是多少等有意思的事。(大家要是有興趣的話可以自己去看看哈,對比對比現在的貸款利率,看看是屬於高利貸還是普惠金融哈。)

我看到很多知友們都很喜歡史記裏記載的王侯將相的故事,但我還是感慨這篇貨殖列傳記錄了最遼闊也最真實的中國。貨殖列傳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去閱讀,能收穫到對現代中國經濟政策制定的各種啟示,明白中國各地文化經濟的博大與包容。


謝邀。

我讀的《史記》原文有限,只舉一小段,那是最令我震撼的片段。

《史記·項羽本紀》

「於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餘人,直夜潰圍南出,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餘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餘戰,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於此,此天之亡我,非戰之罪也。今日固決死,願為諸君快戰,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之罪也。」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裏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

於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檥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獨籍所殺漢軍數百人。項王身亦被十餘創。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乃自刎而死。王翳取其頭,餘騎相蹂踐爭項王,相殺者數十人。最其後,郎中騎楊喜,騎司馬呂馬童,郎中呂勝、楊武各得其一體。五人共會其體,皆是。故分其地為五:封呂馬童為中水侯,封王翳為杜衍侯,封楊喜為赤泉侯,封楊武為吳防侯,封呂勝為涅陽侯。

項王已死,楚地皆降漢,獨魯不下。漢乃引天下兵欲屠之,為其守禮義,為主死節,乃持項王頭示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谷城。漢王為發哀,泣之而去。」

項羽本人我並不是很推崇,但是純粹從文學角度,這段真的太令我震撼了。


年輕時候,是《項羽本紀》;現在,是《封禪書》。具體原因回頭補充。


如果我強答《天官書》

會不會有點不講武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