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福利小菜官網”,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收到最新內容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看圖猜成語(答案最下面)   

           



01


借 “點”


一個人姓卜,名字叫不詳;另一個姓冢,名字叫不消。他倆交了朋友,結拜爲把兄弟。


一天,把兄對把弟說:“咱倆的姓氏都很出奇。你看‘冢’字很像‘家’,只是少一‘點’,好像官員沒有紗帽一樣。今日特和兄弟你商量,如果你能將你的‘卜’字腰那一‘點’,押在我的‘冢’字頭上,使我成了‘家’,不是很好嗎?”


把弟聽了回答說:“借給你一‘點’,使你成了‘家’,也無不可,但是你成了‘家’,我就只好耍光棍了!”


感悟:想要自己有個“家”也不能讓別人“打光棍”。生活中,我們要多爲別人着想。

02


心 田 不 正


從前,有個大財主叫胡心田,心術很壞,專門刻薄窮人。一天遇到文三說:“文三,都說你會講古,今天講個聽聽。”


文三答應,就講了一個故事:


從前有個姓十的和姓喻的結親家。


姓十的嫌自己的筆劃太少,再說《百家姓》上也沒有這個姓,就對姓喻的說:“你的嘴巴吊在旁邊,是多餘的,把那個口字讓給我姓古,在《百家姓》上也可歸宗。”


姓喻的想,把我旁邊的口字送給他,我改姓俞,音還是不變,就答應了。


可是,姓十的還不知足,不久又對姓俞的說:“親家,我這古字的筆劃還是太少,你把那個月字也給我,讓我姓胡吧!”


對方一聽,火了:“想把我的下面掏空嗎?你這人真是心田不正!”


胡心田捱了罵,自討沒趣。


感悟:留點餘地,分寸做人。


03




彼 此


自古有一句俗話說:“秀才認字,念半邊。”


認字念半邊,很容易出錯,這句俗話是用來諷刺“白字先生”的。


有一個周姓秀才,就是一個認字念半邊的。有一次與一個姓陳的互遞名帖(名片)。


周秀才看了一下對方的名帖說:“東兄,久仰,久仰。”


姓陳的也看了一下手中名帖,拱手說道:“吉兄,久仰,久仰。”


周秀才聽了不高興,說道:“我明明姓周,你怎麼扒了我的皮?”


姓陳的迴應道:“我明明姓陳,只許你割我耳朵,就不許我扒你的皮?”


感悟:沒事就多讀書吧,免得被人“扒了皮”!


04


個 個 草 包


權臣和珅新修了一所府第,請紀曉嵐題一匾額。


紀曉嵐提筆給他題了“竹苞”二字,說是“竹苞松茂”之意。


和珅高興地把它懸在正廳,乾隆皇帝見了,對和珅說:“你被紀曉嵐捉弄了!把‘竹苞’二字拆開來,不就是‘個個草包’四個字嗎?”


和珅頓時哭笑不得。


感悟:有時候,換個角度看看也不錯。

05


張 弓 李 木


明末,南京有一個習武的後生,名叫張弓,射得一手好箭,但他有個毛病,好自吹自擂。


有一次,他正在練習射箭,不少圍觀的人連連叫好,張弓十分得意,當即揮毫寫了一上聯:


弓長張,張弓張弓手,

張弓射箭,箭箭皆中。


衆人都對不上來。恰好這時,走過來一個賣弓人,看過上聯之後,拿出自己的弓來,請張弓試一試。


張弓連試了幾張都拉不開。賣弓人問:“你知道這是什麼木料做的嗎?”張弓搖頭說:“不知道。”


賣弓人說:“我這弓是李木(李子樹木)做的。”張弓非常奇怪:“李木並非良材,怎麼能做這麼硬的弓?”


賣弓人笑道:“這就是木匠的本事了。”說罷,提筆出寫下聯: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

李木雕弓,弓弓難開。


衆人不解,請教是什麼意思。賣弓人解釋道:“他姓‘弓長張’,我姓‘木子李’;他叫張弓,我叫李木;人稱他‘張弓手’,卻喚我‘李木匠’;他善張弓射箭,我卻會用‘李木雕弓’;他射箭是‘箭箭皆中’,可惜拉我這李木弓卻是‘弓弓難開’。”


衆人聽了,哈哈大笑。張弓羞得無地自容,忙收拾起弓箭,灰溜溜地走了。


感悟:常言說: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強中自有強中手,且不可有一點本事就自吹自擂,一旦遇上高人,則是自尋其辱。


06


字 同 命 不 同



兩位讀書人一起去占卜。其中一位先寫了一個“串”字給算命的拆字先生看。


拆字先生認爲“串”可以分解爲兩個“中”字,這一年他一定能夠高“中”兩次(科舉考試分爲不同的層次和階段,有時一年內可以有不止一次的等級考試)。


這時另一位讀書人也想得到幾句恭維,也寫了同樣一個“串”字。


不料拆字先生板起面孔說:“閣下不但不能高中,而且即將災禍臨頭。”


那人詢問原因,拆字先生回答道:“剛纔那位先生是無意中寫的‘串’字,閣下則是故意書寫的。故意,就是‘有心’。‘串’下有‘心’,成了‘患’字,就是將有禍患了。”


後來,前一位讀書人果然連中雙元,而後一位讀書人則因考試作弊,犯了欺君大罪,被下獄。


感悟:人生就是一個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走的過程,這裏的關鍵是一個心態問題,不同的心態會演繹出不同的故事。



07


“會” 字 新 解



1956年簡化字剛開始推行,有人一時間還不能順利掌握。


甲:簡化字的“會”字怎麼寫?


乙:“人”字下面加一個“雲”字。


甲:爲什麼這樣簡化?


乙:“開會的時候,別人怎麼說你就怎麼說,這叫‘人云亦云’。”


感悟:內心再強大一點,就不會聽風是雨。知道的事再多一點,就不會人云亦云。




答案:黔驢技窮

這麼大的好看看見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