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ative school

台湾教改源于戒严解除后社会风气的开放,至今快三十年了,在一团混乱争议的烟雾中,我们也曾经辉煌一时,1980年代后电脑工程师刷新了台湾科技的一页,更撑起了台湾经济的半边天,他们是一群由联考制度筛选出的佼佼者,到现在依旧是我们社会的中流砥柱之一。

这么棒的制度为什么要舍弃?是当政者像要标新立异,还是全球化的潮流逼得我们不得不?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演进。

教改是被动下的结果

从古至今每一次的教改都是因为社会变动,人们发现知识不够或者不再为当代所用而被迫不得不的革新。

西方教育最早有系统且留下纪录是从古罗马开始,当时课程已经涵盖文理科,这套教学指标一直到中世纪仍居主导地位,后来西方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导入戏剧、绘画、运动类科目,到了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才有历史、地理、数学这种现代课程。

到这里为止,教改可以说缓慢而温和,也因此欧洲教育的主流一直到十九世纪中叶还是接续文艺复兴前的古典课程。

接下来人类发生前所未有的震荡──工业革命,所有人类的一切深刻地划下一道鸿沟,对于教育这一块,已经不能再局限于少数人手中,为了应付工业革命后的劳工需求,必须迅度而大量的提升整体素质。

这波教改就是你我都经历过的标准化公共教育,一堂课40-50分钟,上完国文上数学,上完数学换历史,当时教改之初「平民」对知识的渴求犹如蝗虫过境,教育变成垂手可能,人生的疑惑、日常的问题都从听天由命转而操之在己,更因还没毕业就有成千上万的愿景,等著将所学运用在实战工作上,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篇又一篇为了求学奋不顾身的励志故事。

一百多年过去了,现在的学生转而期待下课钟响,「一代不如一代」则是上一代对下一代的轻蔑与惋惜。

事实上我们正面临新一波科技的冲击,电脑网路的世代不需要一模一样的罐头,一台电脑连上网路就能创造无限可能,各个领域也大力推广个人化与客制化的多元服务,健康检查要量身订做,理财规划要专人设计,连生日蛋糕也可以打造独特风格,没道理只有教育停留在标准化的规格里,何况莘莘学子埋首书堆的内容,只要在搜寻引擎输入关键字就能得到解答,而机器学习还以一日千里的速度逼近人脑运作,那么我们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还剩什么?

创新吗?独立思考吗?弹性与适应力吗?跨领域的整合吗?...如果你认同前述所有的能力,工业革命下的标准化公共教育就不是我们现在甚至是未来该有的教育蓝图。

过往的辉煌盛世

联考当然好,但它好在过去的历史里。

标准化测验绝对可以训练出一批整齐划一的高素质人才,但问题就出在「标准化」容易执行也就容易模仿,当所有的问题都用一个标准答案框住时,讲一遍不会,讲十遍、一百遍...即使不明就里也能反应出正确的作法,那么你会的我也会,而且我们两个一样好,对应到两国的竞争力,时间成本较低的一方就会胜出,因为他们可以较低廉的薪资提供一样好的技术。

台湾竹科曾经盛极一时,如今一个个变成血汗工厂,原因错综复杂,但我们绝不能忽视这条所带来的伤害。

这个时代不是在比谁懂得广记得多,没有一个单一个人对知识的理解胜过网路资料库里储存的内容,现在每年平均有一百万个职位从美国现存的企业中消失,新创的公司却也同时提供三百万个职缺求才若渴,这些新的工作技巧往往都是最先进的知识应用,光知道学里还不够,有时创业家也不知道公司会摆向何方,创新是唯一生存的道路,但创新不是前无古人的新诞生,只要是有价值的原创过程,人类福祉就会跟著进步,地球上的每一份工作也不过是追求每一个人在生心理上过得更舒适。

讲到创新,大家的反应大概是:又来了,喊喊口号谁不会!类似的宣导还有创意、创造力...任何观念只要冠上「创」就可以交差了。

一般对「创」的印象就是跟别人不一样,不过更重要的是引发创造的动力,也就是对该领域的热情,放到学校其实就是提升学生的学习欲望,好笑的是,现在的教育制度年级越高中辍的情形也越高,最后坐在教室最大的功用是锻炼心智,学习欲望?那是什么东西?

改变只需要回归基础

学习欲望跟天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可能是在某个领域比别人得心应手,也可能是在某个领域比别人更快乐,要发掘天赋,非动手做不可

大家都认同,小孩是最有创意的发明家,每一个小孩都喜欢角色扮演跟实际体验,透过角色扮演,慢慢修正每一个人物的真实运作,随著经验的累积与回馈,角色扮演慢慢退居幕后,唯独实际体验在任何年龄都是大家最爱不释手的活动。

到莺歌看师傅捏陶,你会想坐下来实际体验,到盐田看老妇耙盐,你也想走进去实际体验,去音乐会听人家演奏、去戏剧院看别人展演,感动之余,你几乎把自己投射在表演者身上,如果可以,谁不想站到台前实际体验一下?

回归学校,如果让学生没有假设前提下票选最喜欢的科目,所有动到四肢的,包含工艺课、家政课、体育课、童军课、实验课...都会名列前茅,这些课程与实际生活连结,看的到摸的到甚至感受的到实际「产出」。

现在欧美教改成功案例都是与现实连结的实际体验出发,而且大多是从学业成绩低落,社经地位较差的学校开始,这些被标准化测验扫除的学生,仅存的一点热情寄托在没有考试或者无法考试的运动、工艺、音乐上。

曾经有一群汽车迷的学生,在课堂中不断试验,从保丽龙模型到真正改装报废车,每个人在实地操作中与生活发生了连结,知道为什么要学这个,学这个有什么好处,最后开著他们的「成品」到美国各地巡回演讲。在这样的过程,他们学会了各种高科技原理(譬如:动力学、电力学、热力学)、团队合作、简报技巧及沟通能力,当初他们是教育系统最后百分之二十的学生,有的高一时连量尺都不会用,这是非营利组织「心灵之旅」(Minddrive)里的一个小故事。

这样的故事不是特例,以《让天赋发光》书中提到的事迹,这股力量正在各地蔓延,如果学生认为踢球是世上最重要的事,就想办法帮他留在足球队,如果要抓住学生上音乐课的目光,就把广告跟游戏配乐带进教室,当学生重燃学校的热情,他会愿意有所牺牲,做点有意义的正事:把阅读念好,作完数学作业。

这些体制外的教学并非摒弃基本的学术基础,因为任何的学以致用都是跨领域且连续性的深入,才有机会更上一层楼,一个运动员为什么需要念书?每天练习就好了,但为了精炼技巧,他必须开始了解环境对人体的阻力、人体的构造,甚至了解该项运动的历史以及国家乃至世界各地的看法,才能更加深对它的使命感。而我们最喜欢提的创意,往往就发生在某些技术跟知识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与熟悉。

教改如果不是修正微调原来的系统,要彻底改变,实作或许是一个契机,从实作可以发现每一个人的天赋,有时也用来修正对自己错误的认知,任何的知识都是缘于对现实生活的需求,那么就应该让学习的内容连结到现实的世界。

 

所有的改革都是痛苦而艰难的,依照《让天赋发光》的成功案例,每一个教育体系的人,校长、老师、有志之士、热心义工无不牺牲奉献,以现在对教育人士的待遇及所赋予的权力,只有牺牲才有机会让天赋发光,这些人有的以校为家,有的没有家庭;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我们无法是个先锋者,当圣火传到你手中时,也请不要浇熄它。

我们都不希望攸关自我的切身问题:「你的兴趣是什么?」、「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你知道自己的专长在哪?」变成一个模凌两可又迷惘的千古难题,年轻学子也许还不那么确定,但帮助他们至少保有对世上某一领域很有意思的火花。

我们都有下一代,这不关乎你的小孩还是我的小孩,他们是国家的未来,让天赋发光深植到每一个人的ㄎ心理,世界就真的会亮起来。

 

※刊登关键评论网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280311/

延伸阅读

【陶冶性情】教育不是我想的那样,「异数」的震撼 

 

上脸书,轻松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