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对论证道的存在性具有特殊的意义,见道必须断眼耳身三门。

学人对第十四章的位置有疑问,上章讲「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宣说人生在世的尴尬和无奈,此章突然离开现实世界,进入「形而上」的道的世界。

《易经》最著名的二句话是:「形而上者为之道,形而下者为之器」。

此章与《易经》的思想有内在的对接,这没有什么奇怪,因为从最高处看,华夏文明具有同一个顶层设计。我们眼前呈现的是分裂的两个世界:一个是眼花缭乱的器世界,一个是微妙玄通的道世界。二个世界的法则是完全不同的,世人该如何抉择呢?

世人习惯于用感觉器官(眼、耳、身)三门感知对境(外境和自我)的存在性,眼所见、耳所闻、手所搏正是世人感知器世界的经验法则,但道是超越感觉器官的经验法则的。

如何认识道呢?道世界因为超越感觉器官就不存在了吗?上章已经宣说,世人在「现实世界」(即器世界)是尴尬无奈的——「宠辱若惊」,那世人的出路在哪里呢?发奋修道才是世人的出路,才能获得自由。不仅如此,认识道就能够洞察未来。道必须存在,也确实存在,不然世人就会永远生活于一个无序的世界,这样的世界是会令人崩溃的。

如果这个世界果然是无序的,则这个世界就不会存在,人也不会存在。人作为一个生命体是完全有序的,那么产生人的世界怎么可能是无序的呢?这个世界是有序的,这是道存在的最强大的证明。因为有序,一旦见道就可以洞察过去未来。

《道德经》第十四章

第一段: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 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第二段: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第三段: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第四段: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此章分四段。

第一段经文: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作为一个修道士,老子知道万物背后的主宰是道,万物本身不能决定自己为什么如此,会变成什么,只有道才能决定。没有一个人自己购买了来到这个世界的机票。

世人问老子:「道在哪里?」

不认识道,那么这个「现实世界」永远是一个迷,生命也永远是一个迷。

后世的禅宗弟子反复向师父问这个问题。赵州禅师被问的烦了,就说:「庭前柏树子。」世人不看见点什么是不肯罢休的,这是凡夫病。赵州禅师终于满足了弟子的心愿,道原来是庭前的柏树子。不管是否相信,但总算看到「一物」了。

赵州禅师为什么单单拿庭前柏树子来喻道呢?因为柏树长在庭前,弟子天天从柏树下经过,柏树子就明晃晃的长在枝头,密密麻麻,可以说无量多,无处不在。但赵州禅师断定,弟子虽然天天从柏树下经过,但对于柏树子却视而不见。

弟子们太忙了,要想得道,苦思冥想,明明就在眼前的柏树子却没有看见。赵州开示:能否看见不是你的眼睛决定的,而是你的心决定的。你心不在焉,密密麻麻的柏树子你还是没有看见,更何况无形的道呢?

来源:公众号「道一讲道德经」,专注道德经研究。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