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菜就是这么简单,没有过多的炫技,因为东西太新鲜了,完全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就这样喝著全球只有两百多瓶的单桶单一麦芽,几个小菜,一直到凌晨三点,终于满足的回家找周公。

来分享最近吃的一些潮汕菜,给各位更直观感受下:

腌生蚝!是潮汕地区一道比现在谁都年纪大的菜,是白粥的好搭档!

卤水大肠头,卤水也是传统的潮汕特色,喝粥一定少不了这道菜!

扒皮鱼,都是活的!既然新鲜,又何必多此一举去炫厨技呢?!

带鱼,有著比舟山带鱼还好的名声,根本不需要用酒腌制,去油炸!

白菜,鲜嫩!

丝瓜搭配连天津人都不知道的天津冬菜,就是一道夏天的亮丽风景!

当然少不了美食大神的定制单一麦芽!

最后潮汕的小伙伴认为必须吃了宵夜才能回家睡觉,夜晚的潮汕仍是美食涌动。此时已经是凌晨一点,而这个时候的富苑仍然没有辜负这家超级网红店的声誉,仍人山人海!

说回潮汕菜,每个人对于食物有不同的见解,那些历史和百科我就不说了。作为一个当地人来说,觉得最大的特色来源于它的食材以及对食材鲜味的保留。没有过度的烹饪,恰到好处,让味道和幸福都来得很简单。

一碗粥,都能吃出花样吃法。实在也是坐拥了好的地理位置,享受了得天独厚的天然条件。所以,潮汕人是幸福的,有吃不完的海鲜。

部分内容来源:东家匠人归元生活功夫茶的分享。


玩转文化生活知识,关注【东家APP】,更有有品、有趣、值得买的匠人美物等你挑选!


食材的认知、烹饪的手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著时代改变,反映当下的需求及审美。

因此,我并不打算从食材和技法上回答这个问题。潮汕菜是潮汕人精神世界外化的表现,现在潮汕人是什么样,潮菜就是什么样。

潮汕人做生意是低调的务实主义者,潮菜、潮汕工夫茶亦然。务实即不追求花俏的手法和过度的烹饪,用简单实用的料理方式呈现精力食材之本味;不搞意境,也没有仪式感,我们深信将技巧隐于无形,用味道直指人心。

务实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不自限,天津的冬菜,姑苏的豆腐,南洋的沙茶,最新的科学设备、日法的烹饪技巧,皆可为我所用。一如李小龙在采访中提到:「不拘泥于流派,流派带来风格的同时也是局限,只有像行云流水一样才能持续不断成长」。

潮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 精细的审美。潮汕人「种田如绣花」,在茶和料理上同样有著吹毛求疵般的匠人精神,具体表现在对食材的认知和技法的精进上。

潮菜能做到轻加工,不失本味的首要原因是对食材的深刻认知,理解其一年四季的变化,什么时刻呈现最佳状态,应该如何料理。

另一方面,潮人无论事茶还是料理,都非常专注。汕头街头有许多数十年如一日,只精研某一种食材的小店,这就是日本人所形容的「一所悬命」。有20多年的牛腩汤粉、粿汁冰,40多年的鸭粥,一份牛肉粿条要分三次炒成的牛肉店。传承是创新的基础。唯有正确的理解常规,才能超越常规。

你问我潮菜最大的特色是什么? 不过是潮汕人的文化传承和发扬光大。


与其他很多地方美食相比,潮汕菜是最「上得厅堂」的菜色之一。独到之处在于总是能吸纳其他菜系的优点,而不失「色香味形」的本色。潮汕菜就像一个大家闺秀,端庄大方,但同时它又有让人亲近的感觉。

早在秦始皇时期,潮州就受南海郡所辖管,潮汕隶属于广东至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而在盛唐时期更是初步形成潮菜的某些特色,被贬至潮州担任刺史的韩愈,就曾在元和十四年写过《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一诗描绘了潮汕地区的特殊饮食习俗,其中「调以咸与酸,笔以椒与橙」记载了当时潮汕菜喜好的调味,而入诗的蚝、蒲鱼、蛤、章举(章鱼)等则可看出彼时潮汕菜已经形成了以海味入菜的体系。

重调味

潮汕菜的特色是调味品多,几乎每一道菜都会有一样不同的调味品。蚝烙要配鱼露、香菜;油炸海鲜要配桔油;白焯海鲜要配梅糕酱和芥末;牛肉丸要配沙茶酱;炸豆腐要配盐水、韭菜;卤味要配酸醋。浓香的卤肉轻蘸了带著蒜香和椒粒的白醋,香味立即柔和了起来,吃下也不觉油腻。

动辄海鲜

潮州菜的烹饪特色具有岭南文化特色,最大特点是注重海鲜,很多菜式都以鱼、虾、蚌等海产为主,清代的《潮州府志》称:「蚝生、虾生之类,辄为至味。」《潮阳志》也说潮人:「所食大半取于海族鱼虾蚌蛤,其类千状,且鲍生鱼生虾生之类,辄为至美。」潮汕人喜欢吃生猛海鲜,在烹饪上也有自己的一套。

潮州冻红蟹:红蟹可说是潮州菜必点的菜式之一。虽说深秋是吃蟹的季节,但是汕尾的红蟹四季都有,且以春天最为肥硕。红蟹是汕尾的特产之一,这里出产的红蟹,背壳上都有一个明显的十字架印记,这个印记正是其有别于其他产地的红蟹的一个独特标志。成年红蟹一般都可长到四五斤以上。不过红蟹并非越大只味道就越好,味道最鲜美的红蟹为3斤左右。

从深海打捞的红蟹先用自家调制的配料蒸熟,再冰镇住。蘸上红醋和普宁酱食用,由于被冰镇过,所以蟹的肉质除了鲜甜之外还很滑爽。

羔蟹配九节虾粥:粥在潮汕菜里面应该算一道主食,最早的潮汕粥都是白粥,据说渔民打鱼回家之后,把海鲜掺进了白粥发现味道鲜美无比,于是就有了现在的潮汕粥。如轩砂锅就是以潮汕粥闻名,东城如轩的店长张明祥介绍,进如轩点砂锅粥的人大多是冲著潮汕粥去的。这里所有粥品不加味精,选上好生米,配以土鸡、大骨、鲜菜、水果等熬制的高汤,再加上20多种天然调味料,经慢火长时间精心煲制而成,粥的口味鲜甜、自然。羔蟹配九节虾粥,羔蟹富含人体大脑发育所需必要元素(DHA)及蛋白质,能有效改善虚寒体质,防止肌肤衰老。


  潮州菜源于潮州,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潮州菜可追溯到汉。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发展很快。唐代韩愈临潮时,对潮菜美味赞叹说:「……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至明末清初,潮州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潮州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我国名菜之一。潮州地处亚热带,南临大海,海产丰富。潮州菜的最突出特点,是以烹制海鲜见长。对海鲜的烹调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至于以酱碟佐料,达到新鲜美味,清而不淡, 鲜而不腥, 郁而不腻。如鸳鸯膏蟹、生菜龙虾、红炖鱼翅、蚝烙、清炖乌耳鳗、清汤蟹丸等,是潮菜海鲜类的代表名作。

  潮州菜的另一特点,是善于烹制以蔬果为原料的素菜。对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如护国菜、马蹄泥、厚茹芥菜、糖烧地瓜等,皆为美食家所称道。 潮州菜之所以享有盛名,不仅在于用料丰富,还在于制作精妙,加工方式依原料特点而多样化, 有煎、炒、烹、 炸、焖、炖、烤、焗、卤、熏扣、泡、滚、拌等,而且刀工讲究。多样化的制作方式,形成了潮州菜的风味特色。   潮州菜特别重视配酱调味。不同菜色,配以不同酱碟,一菜一碟,咸甜酸辣,各有讲究。而酱料中的南姜、梅膏、鱼露、红豉油、三渗酱等,尤为潮州特产。潮菜酱碟繁多,蔚为大观。

  潮州菜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还著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厨师用竹笋、萝卜薯类等,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样花鸟造型,作为点缀或菜垫,形成独特的「彩盘」艺术。潮州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道菜,其中咸、甜点心各一道。喜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称为「头尾甜」。为弘扬潮州饮食文化,使潮州菜面向全国走向世界, 使人们真正领略南国美食之都的风采,本栏目将陆续推出富有潮州风味的名菜系。远方的朋友,此时此刻,您也许会感觉丝丝清香,这阵阵的香哟!它将乘载您的思绪悠悠飘向风景如画的潮州,那道道喷香的潮州菜加上潮州人的热情好客,一定会令您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生腌海鲜,一试难忘!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