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秋霞

据县志记载:1942年12月,日军对湖西地区抗日根据地进行了万人大扫荡后,在单城东枣庄集增设了大据点,派汉奸团长陈万福和张杰玉先后坐阵,还派一小队日军盘踞,控制著单东和曹芳地区的所有据点。

枣庄集是日军在单县的一个重要据点,不知道当时情况如何?这村的老人都经历了什么?枣庄集位于去往县城的公路边上,离得不远,骑车十几分钟即到,在村东边的公路旁,有两位大爷正在放羊,我停下来向他们打问。

一位大爷说:枣庄集有一位百岁老人叫郭东灵,盛庄的盛延科也90多岁了,他还干过八路军的通讯员呢!我一听很高兴,决定先去盛庄拜访盛延科老人,再去枣庄集拜访郭东灵老人。两个村是一个行政村,相隔很近。

大爷告诉我:盛延科在他儿子家,在大坑边上。从小路走比较近。我于是下了公路,走田间小道,直通盛庄村。来到村里,很快就看到一个大坑,问了坑边一位剥棉花的妇女,找到盛老人家。

我推著自行车来到门口,大门开著,院内没有人,我站在大门口喊了一声:这是盛延科大爷家吗?出来一位大哥,说:是是,我是他儿子,你有啥事啊?我说明了情况,他表示很欢迎。大嫂也从屋里出来了,笑著说:他爷爷腿不好,一会把他架出来说吧!盛大哥进屋对老人说:人家来问问您以前打仗的事,您出来说说吧?老人的身体不太好,二人左右搀扶著走出来,让他坐在门口一个椅子上。我说:大爷,您以前当过八路军通讯员对吗?当时什么情况?您参加了哪些战斗?您都说说,我给您拍下来,留个纪念!

盛老人头发胡须都白了,皮肤较白,身体很虚弱,说话也没有力气,但思维很清晰。

他是1925年生人,那年(1942年)李专员(李贞干)被鬼子打死了,专所新来了一个郭专员(郭影秋),专所向区里要人,他首先报名去了。为保卫郭专员又成立了一个连(二连),连长是朱法团(音译)。他为朱连长当通讯员。攻打曹县胜利后,在大刘集打了败仗,朱连长受处分转业了。又换了个连长叫刘晓仁(音译)。打单县东关时,打得日伪军躲在城内不敢露头,日伪军把像屋梁一样粗的木头,从城墙上往下滚,把他们攻城的梯子砸断了,伤亡不小。攻打金县城后,打垮了中央的三个军,中央军一个团往南跑要过黄河。领导派去两个团追打,结果这两个团闹误会了,上去打得太猛了,两个团打到一起了,一要口令是自己人!当官的领著他们向北撵,跑了一百多里地。不知从哪里上来的敌人,把他们这个连给包围了,整个连打散了,刘连长被打死了。当兵的死的死了,跑的跑了。他一看没人了,只好回家了。他反正是不死心,又去找部队,结果被鬼子逮住了,带他到了砀山,要他跟著搭车去开封。

老人指著自己的心口说:我跟著共产党干,死了也心甘,不能当亡国奴!说著他哽咽起来,眼泪止不住往下掉。大嫂站在旁边劝说:别难过了!

他平静一会,接著说:鬼子让我给他们刷饭盒,我把饭盒往井边上一扔,就偷跑回来了。回来上专所跟著时念忠当通讯员。后来又到分局当通讯员。有一次去黄河北送信,差点被国民党在油楼逮住,他顺著抗日沟跑,十几条枪在后面没打中他,一口气跑到韩庄西门,累瘫了。

盛延科老人回忆起往事,几次抑制不住伤心,哽咽得不能言语。他儿子站在旁边也泪水满眶。

解放后,盛延科成为一名本本分分的农民,结婚生子,守著二亩地,踏实过日子。他从未向孩子们提过他的过去。组织上的证明材料,也在翻盖土屋时没注意扔掉了。

抗日老兵参军前多数是农民,复员后也大多回原地务农,他们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挺身而出,不惜牺牲生命。在和平年代,他们安贫乐道,从不怨天尤人,他们身上具有老一代农民的木讷寡言、淳朴厚道的品质。

从盛延科老人家出来,往南不远就是枣庄集村。我打问了路口的一位大哥,找到了郭东灵老人家。老人今年101岁了,记忆还挺清晰。他6岁没妈,16岁没有父亲。他被日本兵抓去当民工,挖河,抬担架,从张集抬到砀山。他瞅著敌人不注意,偷跑了,那时刚打完前双楼(1942年5月,国民党高、米军与日军战斗),地里死了不少人,挖的都是大沟,也没有路,他从死人身上迈过去,爬了几道沟,跑回家了。后来国民党抓壮丁,有四个人,就他自己偷跑回来了,那三人都当兵战死了。日本鬼子进村,他领著村里几个姑娘到处躲藏,生怕被日本抓住。(现在大家都说他心眼好,活得岁数大。)后来在单县给八路军抬担架,挖路,没有一天闲著。解放单城后,扒城墙也去了。解放后做屠宰生意,卖过鱼,困难时期在砀山南北集逃荒有2.3年,在生产队当队长,领著社员干活。

郭老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说著,他的儿媳过来给他做饭,向我提供了一个信息,这村有个烈士叫时念恕,他儿子叫时坤,他家里好几个人都干革命。

我通过拜访时坤大叔了解到:他的父亲时念恕是在曹县上的学,初中文化,1937参加地方革命,1946年跟著县大队北撤,在河南柳河县遇到国民党部队,在战斗中牺牲。曾任县宣传部长,发动群众抗日,在张寨待过。母亲朱静淑当过樊庙乡乡长和妇女主任、支部书记,解放后一直在村里当干部,曾经被邀请到处做报告,讲她被日本抓去蹲监狱,又被七路抓去,带著五岁儿子时坤,坐水牢的事迹。堂姐时允祥是抗联妇女主任,47年在成武遭遇土匪围攻牺牲在沙河前。时坤本人当过民兵连长和大队支书。

枣庄集86岁的时念升老人回忆说:日本在枣庄集正月修的炮楼,过完年放的白旗,两道封锁沟,三米宽四米深,枣枝篱笆。便衣队有500多人,鬼子也就几个人。便衣队的家眷在这里住著偷百姓的麦子,百姓向八路汇报,八路派人蹲在麦子地逮住了几次,不敢再来了。日本鬼子走后,小孩子们在坑里玩,挖出一颗没有爆炸的炸弹,不知道危险,还用砖头敲打,别人敲没事,一个孩子敲的地方和别人不一样,炸弹爆炸了,当场被炸死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