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写作文的孩子,不代表就会写读书心得报告! 

中年级的孩子,刚学会记叙文的方式写作(人事时地物以自我的经历观察感受来表达为主),当换成「读书心得报告」孩子就会有点卡住了。

我观察,以自我为中心写作,要转换成以别人写的中心思想来思考,并延伸到自我感受与心得,会有些理解角度的瓶颈。我觉得,有时候不是孩子书本阅读的不够多,而是需要一些多角度的引导。

就算是大人,有时书上的一句话,可能我们经历个三、五年后,读起来感受就不同了。时间、岁月的人事物,让人激发更多感触……

 

因此

给孩子一些引导,视野会变得更宽敞,思绪和读书报告成绩都会明显的提高喔!

我自己下一个逻辑,「从外面看从里面看为什么?

拿出一张纸,列出7 个为什么? 让孩子完成答案「读书心得」就串成一篇文章了。

 

1.这本书你喜欢吗?为什么?

2.故事的主角叫什么名字? 他的背景或特征?

3.你印象最深的哪个章节(转折)发生了什么事情?主角在哪里?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4.若换做你是主角你会怎么做?

5.故事中有哪个对话? 你会觉得有意义?为什么?

6.故事的作者是谁? (可以了解作者的生平)故事和作者的经历有关吗?

7.故事的结局你觉得如何?你想到什么?体会到什么?

 

 

当孩子习惯了这样写作的视野渐渐会内化为自己的思考模式

我发现让孩子思考「若自己是故事中的主角?会怎么做?」这题除了可以强化孩子自我启发的正反对话,更是很棒的加分题喔!

 

P_20180824_133509_vHDR_Auto.jp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