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标草「百字令」是快写汉字动员令

——且议普及汉字的简易快速手写

【提要:标准草书中确有不少十分易学、易识、易记的汉字简略快速的写法。对已掌握规范汉字书写的人来说,这些写法精华,相当容易理解、应用,且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十分利于在日常手写汉字时就便随学随用】

标准草书创制者、百年巨匠于右任曾作《百字令·题标准草书》,并曾于上世纪40年代、60年代两次改定其稿,据《于右任年谱》记,1961年2月他还曾多次书写此「令」,可见其属意之深切。其第二次定稿文如下(附图):

草书重整,是中华、文化复兴先务。古昔无穷之作者,多少精神贯注。汉简流沙,唐经石窟,实用臻高度。元明而后,沉荒久矣谁顾。

试问世界人民,超音争速,急急缘何故。同此时间同此手,且莫迟迟相误。符号神奇,髯翁发见,标准思传付。敬招同志,来为学术开路。

于老在这个《百字令》中说:「草书重整,是中华、文化复兴先务。」并疾呼:「超音争速,急急缘何故。同此时间同此手,且莫迟迟相误」!

这些,都不是仅仅在说书法练字,讲字写得好看不好看。而是说,用规范的草书来写汉字,是惜寸阴,争速度,提高效率。——这是于老在发标准草书普及的动员令!

这是在告诉我们:标准草书不仅可以是书法艺术,而且更是「求制作之便利,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发挥全族传统之利器」。

正如于老在其他宣讲标草的文章中所说:「文字只是人类思想的符号,以便利实用为主」;「国家之建设,尤利赖于进步之文字,以为推动而速其成功。」「欧美日各强国,科学进步,文字亦简,印刷用楷,书写用草,习之者,皆道其便。」

「吾国文字,书写困难,……文字改良,虽仅为节省时间之一事,然以其使用之广,总吾全民族将来无穷之日月计之,岂细故哉!」

可见,于老创制标准草书,是要普及到全体国民的,是要解「吾国文字,书写困难」,要使中华汉字「尽文化之功能,节省全体国民之时间」。

以上还是近百年前于右任先生的感慨和给出的解「难」方案。

而汉字手写,在当今又正在面临一个新的挑战——用惯电脑的新的一代,可能面临不会、不善写汉字之虞。汉字的应用前景或许可能会面临一种十分尴尬的局面:相当多的人能认得汉字、电脑录入汉字,但记不得、记不准或不善写汉字。

这就使得改进汉字的手写,能够「文字亦简,印刷用楷,书写用草」,使手写汉字易识、易写,更加有必要了!

当然,也看到有人评说,于右任标准草书的符号系统比较复杂,难于普及。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为了标草普及,于老对标准草书的应用是提出了规制上的重要规范的。在《于右任标准草书·千字文》「凡例」中,于老提定:「凡简字之草体亦可采用。凡过于简单之字,不必作草。凡过于冷僻之字,可不作草。」可见,于老从普及出发,是把标草做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提出标准、规制,但并不一律要求「必须按此、分毫不差」。其所制标草「易识,易写,准确,美丽」的原则,也以「易识」为首。因此,完全可以说,就标草的创制目的,从于老以上提出的规制而言,并不是要求所写的字,必须分毫不差的用标准草书的严格「标准」来写。

这就为标草的普及应用确定了极为重要的「凡例」。

实际上,标准草书中确有不少十分易学、易识、易记的汉字简略快速的写法。对已掌握规范汉字书写的人来说,这些写法精华,相当容易理解、应用,且易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十分利于在日常手写汉字时就便随学随用。一旦有所应用,能节省书写时间,也能让并未学过标准草书的别人认得。

这样,标准草书就能为汉字的简易书写,提供非常有价值的指导。人们可以普及型的简要应用,可以先易后难的学用,乃至只「易」不「难」的使用。

如此,于老的「百字令」,就会成为能够广泛普及的汉字简易快速手书的「动员令」!

今天,我们可能更应该谨记于右任先生的教诲与疾呼,在「超音争速」的现代,在我们与世界发达国家「同此时间同此手」之时,「且莫迟迟相误」!

陶文庆(文磬)

备案个人主页中文域名: http://www.陶文庆.cn

非中文「备案个人主页」域名:ttp://twq5105.isitestar.cn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