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是什麼,小馬以爲,除了娛樂,還要樹德。除了感官刺激,還要要心靈撫慰。除了宣泄,還要批判。除了關照現實,還要引領理想。除了……,還有……。總之,如果文藝不擔負起還有的部分,這個世界將會是這樣的,早上起來,一家人在喫昨晚剛生下來的孩子。喫孩子的原因很簡單:孩子是兒媳和他老爸生的,近親生出來的後代毛病多,喫飯的時候,一家人在討論,奶奶老了沒用,咬着太老,啃着太硬,不如賣給鄰家餵狗或者賣給工廠裏做罐頭,到底是餵狗還是做罐頭引發了兄弟倆的爭吵,結果老二身手好,早一步結果了老大,一家人拍手稱快,因爲晚飯有着落了!……


《竊聽風雲3》說的故事其實和我上面例舉的情況差不多,就是欲亂人倫的故事。 


麥兆輝和莊文強自《無間》之後,一直在尋求超越。於是把結構和人物關係弄得比《無間2》更復雜,竊聽設備比前兩集也越來越先進。


同《無間2》相同,《竊3》動用了政治鬥爭的結構。陸瀚濤家族是保皇派,陸金強兄弟是少壯反皇派,羅永就是中間派。司徒光一夥是同宗敵國,萬山是新買辦,背靠華爾街。陸永遠是投敵未遂的受害人。阮月華母子和金嫂是受害的老弱孤寡。金叔和XXX是少壯派的幫兇和爪牙,萬山和羅永就是三小姐的幫兇和爪牙。三小姐陸永瑜是男權社會的受害人,又是殘酷的女王,爲了家業和地位不惜間接害死自己的父親。陸瀚濤是封建男權的守護者,他重情義,重門第,爲了家族的興旺不惜犧牲自己的女兒,爲了死去的妻子至死不肯與仇家合作。金強兄弟爲了利益不惜害死自家同姓兄弟,自家兄弟也搞紅杏出牆……。總之,近代以降中國社會能上演的多出鬧劇都在《竊3》裏上演了。作爲局外技術人員的阿祖成了男性演員的唯一正面人物。


 可惜的是,香港電影傳統的現實主義精神和批判精神在天朝大一統之後被閹割了。電影的最後,所有的實力派全出了局。統治階級一起上天見了馬克思,草民的政治理想和環保理想得以實現。應該說,這個貌似美好的大結局和《無間2》韓琛抹乾眼淚走馬上位的結局相比實在相形見絀。因爲後者是合理可信的現實生活,前者是自我安慰的成人童話。


其實,如果麥莊再下些功夫,讓電影出現一個《卡薩布蘭卡》或《申肖克的救贖》這樣驚豔迷人的結局也未嘗不可,可惜兩位力不從心的老文藝青年並沒有做到。這也難怪,莊麥這羣在現實主義,自然主義重圍中成長起來的文化人,極度缺乏理想主義的氣質和精神。


孔孟的成仁取義,孫毛的革命精神在歷史的濁浪中被淘盡,普世的信仰何在?這是對《竊3》導演留下的疑問,也是歷史對道德淪喪,人慾橫流的當前中國社會的拷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