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这部大乘佛教的著名经典到底说了什么?或许不同的人看了金刚经,会有不同的体验和感悟,虽然每个人对金刚经的理解不同,但有三条中心思想,是不可否认的。

  如果把整部金刚经做一个总结,这三句话就可以概括到整部金刚经的经文,佛在于须菩提的对话中,大多数的话都是围绕这三句经文来展开的。

  第一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金刚经所要表达的最核心思想,就在这里,佛说,世间的一切,都逃不过一个空字,什么是空?虚妄不实就是空。一切有为法,都是如梦如幻,虚妄不实的。

  虚妄不实就是因缘和合的事物,并不长久,一切我们所见所感的事物,都会经过成住坏空这四个阶段,我们学佛正是要发现这种虚幻的现象,并透过虚幻的现象,去发现与虚幻相对存在的真实的现象,用佛家的四个字来形容就是:真如实相。

  这句话后面还有两句,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佛告诉我们,见诸相非相,也就是不被假象所迷,我们看任何现象时,都可以看到那个事物最真实的样子,这个真如实相,也就是无所从来,也无所去的如来。

  第二句:如来所说众生,即非众生,是名众生。

  整部金刚经中经常提到,如来所说什么,即非什么,是名什么。这样的句式反复出现,要传达给我的意思只有一个,那就是一切都是名相。

  因为我们执着了名相所以才见不到如来,见不到事物本来的样子,很多人都会认为,我们看到的什么,就是什么,其实并不是这样的,我们看到的汽车,并不是汽车本身,而是由各种元素各种零部件组成的,我们看到的表面现象,只是一个名相,并没有哪个零部件就是汽车本身。

  我们见到的世上任何事物都是名相,并不是事物本身,当我们在马路上遇到一个熟人,你叫了一声他的名字,这个名字就是名相,很多人都把一个代号当成了事物本身,其实那个人并不是一个名字。

  佛在金刚经中说,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如果我们可以不被名相所迷,做到离一切相,也就与佛没有区别了。

  第三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前面两句都是佛在与须菩提谈论世间的现象,而这句话,也是禅宗六祖慧能听闻后恍然大悟的一句,正是佛在告诉我们,具体该如何学佛,如何去做。

  无所住是要我们不要执着在任何现象上,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做到无所住,布施要无住,学佛要无住,吃饭睡觉都要做到无所住,做到了这一点,也就是达到了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这种境界,就是佛要我们去修的境界。

  金刚经这三句话了解以后,才算学佛入了门,后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所有学佛人,都能在学佛的路上,越走越顺,早日离苦得乐。感恩阅读与分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