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多瑙河之旅》的责编,克劳迪欧·马格里斯的这部游记收录在我策划出版的《远行译丛》中,在至今收录的近三十部游记中,如果不能说它最「好」,那它绝对是最「难」、最「深」的,你必须熟读欧洲历史及古今名著才能去读懂他哪怕轻描淡写的一句话。

克劳迪欧?马格里斯(1939- )生于义大利的里雅斯特,毕业于都灵大学。他是一名学者,也是一名作家和翻译家。1960年开始研究中欧文化,1978年起在的里雅斯特大学教授德国文学至今。马格里斯同时是义大利报刊的撰稿人和专栏作家。《多瑙河之旅》是他的成名作,1987年因该书获得义大利巴古塔奖。马格里斯还获得过义大利斯特莱加文学奖、伊拉斯谟奖、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等,并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其代表作还有《微型世界》。

哈佛大学教授伊格纳季耶夫曾评价《多瑙河之旅》是「一部书痴写的游记」,称马格里斯「了解保加利亚农民的壮举,也读过斯洛维尼亚的咏山诗」。通过马格里斯的叙述,多瑙河在变得模糊而可疑的同时,也变得丰富而宽厚起来,读者仿佛穿梭古今,时而航行河面远眺,时而漫步岸上寻幽,无数角色登场、展现,而远离、消逝,跟著沉静的河水,缓缓流入深邃的黑海。

以学者身份旅行的马格里斯,描写的不是旅途本身,而是如同欧洲血脉的多瑙河。他在这一过程中,与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维特根斯坦、卢卡奇、贝多芬、斯特劳斯、莫扎特、海顿、歌德、卡夫卡、卡内蒂、裴多菲等结下了不解之缘。


《多瑙河之旅》的作者克劳迪欧·马格里斯,是一位义大利学者,毕业于都灵大学,1960年开始研究中欧文化,1978年起在的里雅斯特大学教授德国文学至今。他同时也是一位作家兼翻译家,在义大利报刊撰写专栏。

多瑙河是欧洲最富诗意、最受音乐家宠爱的河,也是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河。连接欧洲和亚洲、德国和希腊的通衢,沿著这条路,诗与文字在神话的年代降临,将存在的意义带到西边的德国。

本书作者马格里斯因为一个机缘,受某机构邀请,从河流的源头开始游历多瑙河。从书中的章节便可看出旅行轨迹:第一章描写多瑙河的源头,第二章描写德国南部的多瑙河世界,第三章描写奥地利的多瑙河世界,第四章作者来到了维也纳,第五章作者在布拉迪斯拉发,第六章描写匈牙利的多瑙河世界,第七章作者穿行于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之间,第八章描写保加利亚的多瑙河世界,最后一章是河口三角洲,多瑙河沿著这里,奔向黑海。

马格里斯沿著多瑙河游历中欧地区,从颇具争议的多瑙河源头——德国南部的黑森林,到达罗马尼亚地域中黑海的入海口,再现了所游城镇当地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并感受到东西方宗教给文化带来的迥异影响。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许多地区都曾受苏联统治,如今,马格里斯描绘的不一样的城市犹如梦境般掠过。

马格里斯不仅是一位细心的旅行者,更是一位擅长讲故事的人。这本书看似是旅行文学,实则是对多瑙河流域文学、历史的评述,其间夹杂著各种趣闻逸事,从古罗马到近现代,书中提到了人名书名不计其数,作家、学者、哲学家、艺术家,在马格里斯的笔尖游走,书中还有作者对人生和社会的评述与哲思,想读懂此书,需要一定的知识储备,但是若你读完了此书,必定会有所收获。

《多瑙河之旅》是马格里斯的成名作,1987年,该书获得义大利巴古塔奖。马格里斯还获得过义大利斯特莱加文学奖、伊拉斯谟奖、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等,并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

「如果生命是一趟旅程,我们就是地球的过客。」想要跟著作者游览一遍美丽的多瑙河,并打算在游历中收获颇丰,不妨去看看《多瑙河之旅》!


我来回答《多瑙河之旅》为何是「最好的欧洲游记」吧,因为这句话就是我说的。发表在《南方都市报》。

我至少可以说,义大利作家克劳迪欧·马格里斯的《多瑙河之旅》是我读过的最好游记。

这本游记厉害的地方在于多瑙河沿岸的文化被他写得像美剧般扣人心弦。充满了妙语、血腥、冷笑话。

在文化被滥用的今天,旅行者能读到的游记都是枯燥的景点ABC。其中也许还混有当地旅游局干部与文联作家的私货(蒲松龄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一本客观、真实、有见解(随时随地开地图炮,高冷的地域歧视应接不暇)的好书哪里看得到?

多瑙河沿岸出了多少人?茜茜公主、裴多菲、昆德拉、卢卡奇、海德格尔、策兰、卡夫卡、弗洛伊德、穆齐尔……你不知道,不用急,马格里斯会娓娓道来那些从各种典籍里面精心摘记下来的真实记录,以及他犀利的眼光所发现的陋俗与精良美食。

 他穷追某本旅游指南里提到的旅店,因为那里「可以吃到全世界最美味的鱼汤」,结局可想而知。普通人会愤懑乃至在旅游APP中恶毒地给低分,马格里斯不会,他找的就是这个,所谓的「真相」。

他寻访某博物馆,碰到了脾气蛮横的守门人的阻拦。「你们看,脾气真的很坏。」他写道。

此书出版三年后,东欧剧变发生,讲究繁文缛节的资本主义侵蚀了多瑙河两岸,坏脾气的计划经济服务业荡然无存,想体会只能付更高昂的飞机票到亚洲来。想想看,这本书的写作犹如一个大导演抢在九龙城寨被拆毁之前拍下了纪录片。

历史学家EugenWeber写了书评,与马格里斯比拼冷笑话:「多瑙河是欧洲最长河流,如果我们排除掉没有欧洲人居住的伏尔加河(我会和地理学家争个够)。」「每个维也纳、布拉迪斯拉发、布达佩斯的小诗人他都要提到,甚至包括布拉勒斯特(它的河不是多瑙河而是登博维察河)。」「马格里斯先生从来没有好奇过为何维也纳将这条伟大河流挡回,不让它穿城而过,而仅仅允许它擦身而过。」每句话都是对东欧的蔑视。相比之下,马格里斯客气多了。

他越过了意识形态的壁垒去欣赏低收入生活中的美感与传统。

他如果在一个小镇上找不到可找的东西(比如说铁铸的阳台和沉寂的喷泉、二手书店橱窗的旧书、十六世纪建成的大学、图书馆,或者至少得有一个价格公道的中产阶级饭馆),那么,至少要有一段血腥的历史遗迹让他凭吊,否则他就会开始地域歧视。如下面这个例子:「即使陷入情网,塞格德的居民似乎也无甚有活力,宁愿看父亲来挑选嫁妆够分量的女孩,或至少是够强壮、挑得动大麻袋的肩膀。」

谁不知道茜茜公主呢?那害羞腼腆、离群索居、引起民众诸般遐想的女子茜茜。马格里斯发现真实的她爱偷偷写诗,频繁地旅行和缺席,最后荒谬地死于日内瓦。这些我们都不知道。

  在我看来,裴多菲也是枯燥的,马格里斯照样能找出裴多菲动人的句子:「岁月飞逝如一声枪响后的群鸟四散。」是的,他能从每个小诗人那里引用一句诗打动你。1986年的东欧,占据记忆第一位的不是诗歌而是血腥的记忆。在某个小镇的清晨,他写下这样的句子「这个小镇,满是血腥记忆的小镇,真的很美。」

  在描写匈牙利事件的最后一段,他从四处打听来的故事中挑出一个近景给我们,斯大林塑像被拉倒,众人分拣碎片,「我还记得当坦克履带隆隆转的声音愈来愈大时,两名女工还在耐心地锯著靴子。」

从2009年起,马格里斯进入过所谓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名单」已经有八年了。他获奖对文学有好处,他对整个欧洲文学的风味的保存异于如今大行其道的美国文学,以及地方热点中涌现的小众文学。叙利亚人民遭受苦难,那么你想了解叙利亚人民的精神创造吗?东亚核武器威胁了当地人民,你知道高银讴歌了东北亚春天的冷酷吗?够了,够了。我想读最尖锐的文学,没有政治正确的文学。我跟一个聪明睿智的人在咖啡杯旁边谈这个小城的血腥往事。

他获奖,参加欧洲游的旅客会人手一本认真阅读他的书,比附庸风雅的故事爱好者更愿意体会文字与细节。


提起多瑙河,想必很多人第一时间想起的就是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多瑙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发源于德国西南部流经奥地利、捷克等9个国家后,流入黑海。多瑙河,是欧洲最富有诗意的河,最受音乐家宠爱的河,世界上「最文化」的河。在多瑙河畔,作者将带领你一起欣赏迷人的风光,领略历史的变迁,与顶级文化大师们对话。

多瑙河是欧洲最富诗意、最受音乐家宠爱的河,也是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河。

连接欧洲和亚洲、德国和希腊的通衢,沿著这条路,诗与文字在神话的年代降临,将存在的意义带到西边的德国。

本书作者马格里斯作为一位谦虚的向导,用他神采飞扬的笔触引导我们领略这条古老大河里流淌的文明。

马格里斯沿著多瑙河游历中欧地区,从颇具争议的多瑙河源头——德国南部的黑森林,到达罗马尼亚地域中黑海的入海口,再现了所游城镇当地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并感受到东西方宗教给文化带来的迥异影响。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许多地区都曾受苏联 统治,如今马格里斯描绘的不一样的城市犹如梦境般掠过。

多瑙河,欧洲最富有诗意的河,最受音乐家宠爱的河,世界上「最文化」的河。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维根斯坦、卢卡奇、贝多芬、斯特劳斯、莫扎特、海顿、歌德、卡夫卡、卡内蒂、裴多菲等都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在多瑙河畔,作者和您一起欣赏迷人的风光,领略历史的变迁,与顶级文化大师们对话。在优美的月光下,轻柔的乐曲伴著静静的夜和沉静的河水,让您假想悠远……

克劳迪欧?马格里斯(1939- ),义大利学者、作家、翻译家。生于的里雅斯特,毕业于都灵大学,1960年开始研究中欧文化,1978年起在的里雅斯特大学教授德国文学至今。马格里斯也是义大利报刊的撰稿人和专栏作家。《多瑙河之旅》是他的成名作,1987年因该书获得义大利巴古塔奖。马格里斯还获得过义大利斯特莱加文学奖、伊拉斯谟奖、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等,并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其代表作还有《微型世界》等。


多瑙河是一条著名的国际河流,发源于德国西南部流经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埃西亚、前南斯拉夫、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等9个国家后,流入黑海是世界上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河流。

多瑙河,欧洲最富有诗意的河,最受音乐家宠爱的河,世界上「最文化」的河。弗洛伊德、海德格尔、维根斯坦、卢卡奇、贝多芬、斯特劳斯、莫扎特、海顿、歌德、卡夫卡、卡内蒂、裴多菲等都与之结下不解之缘。

在多瑙河畔,作者和您一起欣赏迷人的风光,领略历史的变迁,与顶级文化大师们对话。在优美的月光下,轻柔的乐曲伴著静静的夜和沉静的河水,让您假想悠远……

多瑙河是欧洲最富诗意、最受音乐家宠爱的河,也是欧洲最古老、最长的河。连接欧洲和亚洲、德国和希腊的通衢,沿著这条路,诗与文字在神话的年代降临,将存在的意义带到西边的德国。本书作者马格里斯作为一位谦虚的向导,用他神采飞扬的笔触引导我们领略这条古老大河里流淌的文明。马格里斯沿著多瑙河游历中欧地区,从颇具争议的多瑙河源头——德国南部的黑森林,到达罗马尼亚地域中黑海的入海口,再现了所游城镇当地的传说、故事和历史事件,并感受到东西方宗教给文化带来的迥异影响。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南斯拉夫,许多地区都曾受苏联 统治,如今马格里斯描绘的不一样的城市犹如梦境般掠过。

克劳迪欧·马格里斯(1939- ),义大利学者、作家、翻译家。生于的里雅斯特,毕业于都灵大学,1960年开始研究中欧文化,1978年起在的里雅斯特大学教授德国文学至今。马格里斯也是义大利报刊的撰稿人和专栏作家。《多瑙河之旅》是他的成名作,1987年因该书获得义大利巴古塔奖。马格里斯还获得过义大利斯特莱加文学奖、伊拉斯谟奖、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奖、奥地利国家欧洲文学奖等,并在法兰克福书展上获得德国书业和平奖。其代表作还有《微型世界》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