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序号(0505)

今天晚上,朋友请我在本地的一家饭店用餐。

刚进入这家饭店,我就被放置在前台的三个巨大玻璃瓶吸引了。

因为在这三个巨大的玻璃瓶之中,放置了大量的名贵中药材,而它们的作用就是用来泡制药酒。

很明显,这三大瓶药酒是饭店老板用来招揽生意的「法宝」!

为什么这种自己泡制的药酒能够帮助饭店老板招揽生意?

因为有很多人都迷信这种所谓的「药酒」,也有很多人会在家中自己泡制各种药酒。

几天前,在重庆市发生了一起原本可以避免的悲剧:在原本应该充满快乐气氛的生日宴会上,有人带来了自己泡制的药酒,结果导致15人不同程度的中毒,其中有5人抢救无效最终死亡。

到目前为止,网路上并没有具体报道导致15人中毒,5人死亡的药酒具体为何种成份。

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类似这样的悲剧,几乎每一天都在上演著。

作为一名急诊医生,我经常能够遇见因为各种药酒中毒而被送进抢救室的患者。

有一位中年男性患者,在西南某地旅游时购买了三七粉,然后自己泡制药酒,结果最终因为肝硬化而被送进医院。

有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因为有关节炎而自己泡制了曼陀罗药酒,结果饮用后出现幻觉,紧接著昏迷不醒。

有一位大叔,自己泡制了含有乌头碱的药酒,邀请好友一起饮用,结果三人同时中毒,因为自己喝的最多,而第一个死亡。

有一位中年男性,因为脱发而服用自制的何首乌药酒,结果不到一个月便出现了严重的肝功能衰竭。

有一位老年男性,用毒蛇,蟾蜍,蜈蚣泡制药酒,第一次饮用后便出现了严重的意识障碍,最终胃穿孔,肝肾功能衰竭。

类似以上的情况,现实中我见过很多。

如果你不相信,可以通过网路搜索而得到很多信息。

总而言之,我的观点是:

1,药酒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危险性的东西,甚至其副作用远远大于药效。

2,用酒泡制药物,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3,很多中药材的性状并没有那么简单,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掌握的。

4,大多人人普遍缺乏基础的医学常识,并且在骨子里深信所谓的「秘方」「偏方」。

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


近些年,很多人都喜欢自制药酒饮用,以为这样起到保健治疗效果。其实市民自制药酒大多没有经过专业医师指导,风险极高,特别是含有乌头碱成分的中药,过量饮用极易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导致心跳骤停。如抢救不及时,反而会有性命之忧。急诊科每年都会收治较多喝药酒中毒的病例,因每个人体质不同,对药酒的适应性也不同,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饮用。中医一向讲究辨证施治,因此同样的药酒未必同时适合所有患同类疾病的患者。这需要医生经过明确的诊断,根据不同的体质,开出不同的组方,进行科学配置。如有需要自泡药酒的,一定要在中医师、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并到正规药店采购药物。(网路图,仅供参考)自制药酒注意事项(1)严格控制剂量。服用马钱子制剂时,1次服用含量应控制在6mg左右,这是避免中毒的关键。(2)必须依法炮制。马钱子内服必须经过炮制,炮制时无论砂烫或油炸须掌握好火候,炸烫过度则药效降低,过嫩则毒性较大,服后易中毒。(3)初次服用剂量不宜过大。因马钱子的最佳有效量与轻度中毒量十分接近,所以应由小剂量开始递增。如果出现舌麻,口唇发紧,轻度头痛、头晕,全身肌肉轻度抽搐时,应立即减量服用。(4)睡前服用可减少副作用,但晚间起床应有人扶持。

(5)马钱子与倍量以上的甘草或苏木同煎,可减少或缓解马钱子的毒性作用。

马钱子中毒如何做

(1)防止惊厥与呼吸抑制。

(2)及时洗胃。可用稀释的碘酊(1:250),解除马钱子毒性。(3)做好呼吸监护,心电监护。(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5)禁服酸性饮料、酸类药物,更不能使用阿片类药物。喝药酒必须要注意的四个禁忌1、不宜饮酒的病症对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结肠炎和肝炎、肝硬化、消化系统溃疡、浸润性或空洞型肺结核、癫痫、心脏功能不全、高血压等患者来说。禁饮酒,即使药酒也是不适宜的,以免加重病情。不过,也不是绝对的,有的病症服用针对性的低度药酒,不仅无碍,反而有益。但也应当慎用。此外,对酒过敏的人或某些皮肤病患者也要禁用或慎用药酒。2、不宜饮酒的人凡是药酒或饮用酒,不是任何人都适用的,不适用的,就要禁饮。如孕妇、乳母和儿童等人就不宜饮用药酒,也不宜饮用饮用酒。年老体弱者,因新陈代谢功能相对缓慢,饮用药酒也应当减量,不宜多饮。3、药酒一次喝多少最佳服用量以每天20毫升左右(半两)为宜,且不可长期饮用,避免酒精对人体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的损害。不善饮酒的人配制补益类药酒,不妨选用低度的发酵酒,如黄酒、米酒等。会饮酒的人配制祛病疗疾的药酒,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度数较高的蒸馏酒如烧酒、大曲酒等,度数以50度左右为宜。补益类药酒宜在饭前服用,这样才能迅速被人体吸收,较快地发挥药效,不宜佐餐服用,以免影响药效。最佳服用量以每天20毫升左右(半两)为宜,且不可长期饮用,避免酒精对人体心肝肾及神经系统的损害。使用治疗性药酒者,应依据医生的处方或经验方来配制和服用。药酒的服法还要根据体质、年龄等决定。患有慢性肝炎、脂肪肝、急慢性肾炎、高血压、胃溃疡等病者应慎用,酒精过敏者禁服。老年人与妇女儿童当少量,以低度为宜。如遇感冒、发热、咽喉痛及气管炎等,均应停服。妇女月经过多时要慎用活血类药酒。4、要根据病情选用药酒每一种药酒,都有适应范围,不能见药酒就饮。如遇有感冒、发热、呕吐、腹泻等病症的人,要选用适应药酒,不宜饮用滋补类药酒。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急诊科 唐静霞


洒家嗜酒,闲暇之余经常约朋友小酌,即使独处,饭前也忍不住浅饮几杯,追求那种晕乎乎、飘飘然、思绪翻飞、天马行空的感觉!但是,很少去碰那些所谓「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劳什子药酒,更不敢自己动手,捉几只毒蛇、蝎子、蜈蚣、海马去瞎泡制。

酒非一般饮品,主要作用是麻痹神经、激发兴奋、壮怂人胆量;药也不是一般食品,其功效自然是以毒攻毒、克制细菌、治病救人。听说过个别老中医间或以酒作药引,但更多的西医却嘱「服药期间,禁止饮酒!」中西医嘱咐相悖,也就不敢盲从。

术业有专攻,俺不谙岐黄之道,但还清楚「是药三分毒」,看过电视剧《大宅门》,认同中药「十八反」的药理,也知道药物都有适应症,世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担心配制不当,作用适得其反——不能防病健身,反而有损体质。

奇怪某些药酒,几十味中药与酒混搭,居然喝不死人,还能「扶正固本、预防疾病、改善体质、祛病强身」?

告诫中老年朋友:生病上医院,吃药、打针、做手术,消解病痛;无病别折腾,喝酒、吃饭、睡大觉,享受生活。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