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吴铭峰/台北报导

「司法,不是有钱判生,没钱判死。司法,是正义最后一道防线。」在立法院中,守住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著名人权律师出身的立法委员尤美女。在面对人民对司法不信任的大环境之下,司法院虽然提出《法官法》修正草案,打算加速淘汰不适任司法官,但尤美女提出她的修正版本,并指出前者的盲点。

我国宪法保障法官为终身职,只要法官不犯重大刑责,几乎无法淘汰任何司法官。经过长久以来的讨论后,《法官法》中订出「法官评鉴委员会」与「职务法庭」,这也是现行唯一淘汰不适任司法官的途径。但因评鉴委员与职务法庭多为法律人(法官、检察官、律师)组成,以至于评鉴效果不彰、个案稀少;职务法庭更因性骚扰案的北高行前法官陈鸿斌案,暴露出「官官相护」的问题。

▲▼法律云专访--尤美女立委谈法官法修法。(图/记者汤兴汉摄)

▲尤美女立委认为,加速淘汰不适任司法官,才能让司法更加获得人民信赖。(图/记者汤兴汉摄)

司法院提出《法官法》修正草案,决定增加「法官评鉴委员会」的外部委员人数,从原本的11名委员中有4名外部委员,增加到13名委员中有6名外部委员(仍未过半数);另外,职务法庭的5名专业法官,也要改为3位专业法官与2位外部参审员。看似顺应民意,决心改革,但真的如此吗?

「其实法律人的养成,同质性很高,而今天都是法律人在评鉴法律人。」尤美女点破问题核心。在她提出的修法版本中,「法官评鉴委员会」的外部委员人数是11名委员中过半数的6名外部委员,「法律人多待在同温层中,因此必须多给些外部刺激,就像鲶鱼效应一样,才能让评鉴制度多点外部监督,也才能发挥实际功能。」

至于职务法庭的成员中,尤美女也赞同外部参审员的加入。「今天放了一些外部的委员,他跟法律人是没有关系的,就比较能够客观的去就事论事,针对事情提出不同的观点跟看法。」

迟来的正义是不是正义,依照现行《法官法》,法官评鉴结果出炉后,必须经过监察院调查,才能送职务法庭作出判决,经常一起案件到了职务法庭判决后,距离事发已经超过3年。因此尤美女的修法版本提出,职务法庭应采「双轨制」,除了保留原本的监察院提案外,也让法官评鉴结果在罪证明确下,可以直接送职务法庭判决,更加速淘汰不适任司法官,让正义不迟延。

 ▼尤美女立委的《法官法》修正版本中,针对职务法庭提案「双轨制」,当法官评鉴结果罪证明确下,可以直接送职务法庭判决,加速淘汰不适任法官。(图/记者汤兴汉摄)

▲▼法律云专访--尤美女立委谈法官法修法。(图/记者汤兴汉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