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院外观▼。(图/记者屠惠刚摄)

▲人民要对司法有信心,何俊英认为消弭法官的英雄主义,非常重要。(图/记者屠惠刚摄)

记者吴铭峰/台北报导

人民对司法的信赖度低迷,「台湾司法人权进步协会」理事长何俊英指出,是因为少部分法官追逐「英雄主义」,希望靠著对高官、富商重判,营造打击黑金的形象,来博取美名,也因此,审案时常对涉案高官采严格标准外,也显见仇富心态,影响人权甚钜。另外他也认为,检察官要「慎重起诉」、「慎重上诉」,以重拾人民对司法的信赖。

何俊英曾任一审主任检察官、法务部参事、检察司副司长,长时间参与我国司法制度。他在接受《自由时报》专访时,针对国立中正大学犯罪研究中心发布的民调,显现近八成的民众不信任法官审理案件的公正性,人民对法官满意度低落的问题,作出解释。

他认为,法官审案时应该要有同理心且要「接地气」,判决才不会悖离民众的感情。何俊英也指出,少部分法官追逐「英雄主义」,希望靠著对高官、富商重判,营造打击黑金的形象,来博取美名,也因此,审案时常对涉案高官采严格标准外,也显见仇富心态,影响人权甚钜。另外法官审案太慢也令民众诟病已久,何俊英建议除增加审案人力外,法院应采「集中审理」,检察署也应「慎重上诉」,以利案件早日定谳。

其中对于仇富心态,何俊英非常忧心地指出,一般民众都希望司法能够「打老虎」、「打金权」、「打贪腐」,但有少部分法官,希望靠著营造打击黑金的形象,来赢得民众的掌声及博取美名,但是,一个司法人,要严守「我心如秤」的立场,不要因为当事人是高官,怕民众认为会官官相护,检视的标准就特别高;也不能因为当事人是富商,担心外界认为没有好好打击金权,以致使法官的公正天平产生倾斜。

和俊英接著表示,特别是限制出境的问题,有些商人因案一直被限制出境,甚至达到十多年之久,官司也迟无结果,导致他们无法赴国外经商,这对人权影响非常大。他们因为事业与家庭都在国内,应该没有逃亡的意图,也没必要逃亡,像这种案件,假设当事人真有出国的必要,甚至可以要求当事人把他所有财产都拿出来,采类似信托方式后,让他一次性出去,若如期返国,这些东西就还他,若跑了,就没入,对国库也有帮助

此外,对淘汰不适任司法官,何俊英也有见解。他肯认司法院在法官评鉴、职务法庭中,引进外部人士的做法;但他也说,汰换不适任司法官,主要是看司法首长有没有魄力要解决,但也要注意到评鉴的后遗症,现在司法院也推动当事人可以请求对法官评鉴,这也是好事,但若受理过于浮滥或宽松,恐造成法官不胜其扰。

最后提到如何重拾人民对司法的信赖,何俊英认为,改变人民对司法的感觉,就是要集中审理,缩短审案时间。此外,希望将来法官的调动时,积案不能过多,若是手中的大案已经审理到一定程度,希望他判完再走,否则,一个案子,一审要过手好几个法官,损及当事人权益甚钜。另外他也希望检察官要「慎重起诉」,若法官判无罪,也要「慎重上诉」。而「慎重上诉」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检察官起诉了一件案子,法院判无罪,若认为法官这样的判决实在没道理,当然要上诉,不过,有时法官判得很有道理,检察官也会担心,若不上诉的话,会不会被认为是草率起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