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几年前的公知群体?你对他们有什么看法或者意见。

为何当年呼风唤雨而现在沉寂了?什么原因导致的,可以从各个方面或者角度来探讨。

之前所谈论的公知对社会做出了哪些有益或者有害的影响?

想听听不同的意见或者看法,请小伙伴们畅所欲言,不惜赐教。

谢谢大家,Thanks?(?ω?)?。


首先跟2012年后舆论与社会政治环境收紧有关(这后头的原因不再赘述)。

其次有人说国内的「公知」群体对应的是欧美的「白左」群体,这个我并不同意——「老公知」群体不少都是90年代大陆实现制度转轨由原先的中央集权指令性经济体制转入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的产物,其主张也是偏向于「保守自由主义」(Conservative Liberal,美国与英国语境下的「保守派」)的:我就不说之前因为自身对metoo态度而挨批的刘瑜,就说说经济学界的张维迎,他可是在2006年的时候说过「企业家改变中国,爱国就是要扶植民企」这种话并且声明「劳动法修改不利于经济发展,妨碍了企业雇佣自由不说并且给政府以寻租空间」;吴敬琏这个坚定的科尔奈大弟子就更不用说了——他的老师科尔奈(他也可以说是很多当初推动中国向市场经济转变的经济学家的启蒙老师)做为原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制度转轨问题的权威,这些年不仅从自由主义逐步变成新保守主义不说而且还旗帜鲜明的批判皮凯蒂的《21世纪资本论》,相比之下真正的「白左」立场的经济学家,例如美国知名的中左派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则对皮凯蒂的这本书大加赞赏还声称从保守派人士对于此书的歇斯底里来看「右派在观念上已经乏善可陈」;厉以宁,「厉市场」;茅于轼(曾有言「我们要保护先富裕的人,只有富人得到保护,穷人才可能变富」),张五常(「大叫收入不均是哗众取宠的政治游戏。目前中国农民的收入增长实在快」),刘军宁(现在已经在微博上沦为以反犹主义为乐的人[1])等,我也就不一一赘述。

其三,说句实话,中国大陆舆论场上正儿八经旗帜鲜明摆明自己Social Liberal(「白左」)立场的,反而不少都是在2016年美国大选在中国舆论场上刮起「川普旋风」之后才纷纷涌现的(因为这些人不少支持Demos而且活跃在微博,故而华人川粉给他们送了个外号叫「微博民主党」 ),这些人之所以会纷纷宣布脱离「右翼」行列乃至公开声明自己从保守主义向社会民主主义转向(例如北大飞),其一大原因就是「川普旋风」导致他们逐渐对于过往的Conservative观点出现怀疑,就以一个简单的例子,美国保守派的经济学家曾经公开反对民主党政客们支持的普及公共交通系统的政策,原因有二:①公共交通系统不会帮助穷人,使用者基本都是纽约这些大城市的富人(基本避而不谈像亚特兰大的黑人聚居区因为附近没有公交以至于搭公交到工作地点起码一个半小时以上);②公交系统费用很高,与其搞公交,算下来还不如给穷人每家买辆车合算。总而言之,对于这些人而言conservative liberal(英美保守派)一边说市场大法好一边绝口不提自动化以及新自由主义对于「民主社会」的威胁时并且拒绝必要的经济再分配政策时,是个人就会犯嘀咕——这可能么?

反正这些「老公知」已然陷入了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做为一群在80--90年代渡过自己事业青春期的人,对于民族主义者而言,这些人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西风压倒东风」时所产生的媚外者;对于亲建制的网民(一般被敌对阵营丢上「自五」与「小粉红」帽子)而言,这些人基本可以说是妨碍祖国崛起的危险敌人;对于2010年代后活跃在网路上的新生代的野生左翼与许多social liberal而言,这些人不仅实际立场上亲建制(「告别革命」)、思想陈旧还喜欢摆出高高在上的一副新知识贵族气派的臭架子——总而言之大家对于这些人的看法是一样的:一群从旧时代穿越过来的精神遗民,其思想很多已经不适用于新时代的情况乃至于无助于解决现实问题。这些人的失败某种程度上也是注定的,不然诸君可以看看东欧那些「后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维谢四国,与咱国「老公知」实际上秉承类似路线的这些国家的建制自由派结果硬是把国家走出了个山穷水尽,最后就是像欧尔班与卡钦斯基这种接近于极右翼的民族保守派政治家或者跟极端民族主义与社会保守主义有染的「保守左翼」政客(诸如捷克总统、前社会民主党主席米洛斯.泽曼以及斯洛伐克方向—社会民主党的罗伯特.菲佐,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的德拉格内亚与登奇勒)出来接盘,你也就不奇怪这些人后来为什么会没有市场了。

参考

  1. ^始于保守,终于纳粹。中国保守主义先驱几十年修炼终成正果。 https://mp.weixin.qq.com/s/iBnuop70abA3ndk_nb2vNA


谢邀。

有些话题沉默了,但整个模式还在。

就是你们现在常见的「新」公知。

自有天涯猫扑以来,炒作就是互联网的经典手段,核心是通过制造话题来获取流量。等到微博诞生后,这个手段得到了万倍级的爆发。

微博刚上的时候,不止是微博,还有腾讯微博、搜狐微博、网易微博等一堆微博。当时各家的微博之多,以致有人专门做微博聚合客户端,一条微博一键发送七八个平台。

照理论来讲,微博——microblog——这种产品形态,应当专注于内容和流量的匹配、以及内容的展现逻辑。可惜新浪的演算法能力稀烂,到今天热搜榜的数据采集都是瞎编。

面对彼时中国互联网的血海竞争,面对移动互联网可能的船票,面对投资人对纳斯达克的要求,练内功是来不及的,必须野蛮生长。

微博决定加速,直接将平台方向全部倾斜至媒体。

讲到这里要先明白一个概念:尽管号称社交媒体,但媒体从属于内容,内容不等于媒体。媒体追逐时效性与热点,而内容追求体量和深度。

从传播学角度来说,媒体属性强的平台关注话题性、权威性、群体性。因为一旦能引爆热点,热度就会从上往下传导,激活大量流量;

而内容属性强的平台,虽然也会有相当的媒体属性,但是更鼓励每个用户的表达。从今天的午饭,到想读的一本书。用户的社交表达越丰富,在这个平台上的留存就越完整,越有商业价值。

前者的重心是头部,媒体资源整合得越好越快成型;后者的重心是底部,用户之间的流量匹配越好,互动越强,就越容易刺激表达。

后者做好了,前者自然会有;只做前者,后者需要大代价补课。Twitter当年也是媒体平台,后来被股价和广告主教训后,现在正在艰难地改回社交。而微博把媒体为主的属性贯穿始终,直到今天。

媒体平台的身份确定后,微博的用户逻辑从常规社交媒体的「用户之间」的关系,异化为「顶部用户和关注者之间」的关系。

用户在微博不再是为了和其他普通用户互动,而是来寻找话题的。于是乎,微博开始疯狂追热点、制造热点,满足用户需求。

一有热点,流量暴涨,新用户又涌进一大波,依然是为了话题。这个循环驱动运营团队走向越来越激进的手段:只要谁有争议就邀请谁开号,开完号后催促发声,真的假的不重要,打起来更好。

但天底下名人就那么多,名人每天能说的话就那些。中国这么大热点倒是不缺,但是反复就那些人说这些事,本质还是个大号媒体平台,价值不大。

怎么形成一种内容生态,把这个大号媒体平台包装成资本觉得性感的社交平台呢?

做号卖号的朋友们出现了。

做号卖号是互联网一门古老的生意。

大量依附微博的运营机构疯狂开号(对,今天大家反应过来了,知道这些叫营销号),疯狂搬运,疯狂追逐热点。

你不能怪他们,他们没能力邀请名人也不知道如何生产内容。当年这票人里,蔡前辈带领的域名党是主流,这伙人只擅长倒买倒卖。

用户可能的偏好被详细规划:时尚、动物、科技、美女,当然还有最大的,时政热点。这块的话题跨越性别收入学历等分层,能刺激全社会的关注。

微博蓦然回首,发现这票兄弟正在自发地给平台创造内容(虽然是假的和抄的)、制造热点(虽然还是夸大造假)、吸引用户(多数僵尸粉)。

不得了,我们事业的同路人。

微博给予这些机构重点流量扶持。

平台扶持做号卖号,在用户数量上就是疯狂造假,在内容质量上就是抄袭搬运,在舆论氛围上...

就是极端化。

只有极端化的热点才有讨论价值,才能吸引流量,才能让号值钱让平台得利。如果没有热点,就去制造热点;如果热点不极端,就引导至极端。

彼时的我们,是生产社会热点的大好素材库。四万亿下的黑社会强拆是每日标准新闻,各地职能部门对民众的嘴脸最能激发情绪,隔三差五的小官巨贪又能集中愤慨一波。

关键是,这里绝大多数新闻,还是真的。

热点一炸,记者主动曝光真相,律师跟进点评药丸,一堆营销号转发收割。风平浪静后,再把用户慢慢倒到美食、生活、萌宠等岁月静好的号里。

这是个矩阵,而最具有收割流量效应的,就是作为刀尖的「公知」,这就是他们当年的流量价值。

慢慢的,人均收入上来了,自信心上来了,这套操作越来越不灵了。

平台也玩不下去了。媒体属性彻底压倒内容乃至社交属性,用户的动作只剩关注。而用户的表达被朋友圈、QQ空间、快手、抖音一点点吸走。长此以往,平台用户的商业价值只会越来越低。

但是依附于平台的机构不会坐以待毙,他们找到了新的金矿:

饭圈,以及「新公知」。

前者负责岁月静好,后者负责慷慨激昂。

这套操作他又回来了。

还是从前的故事:新公知负责制造话题,依然是真假相混的七八手消息,依然是制造对立与愤怒,依然是慢慢倒到别的号里收割。

素材库也同样充足。海外的歧视是真的,对立也是真的,信手拈来都是引爆点。

公司还是那帮人,不过是从当年的养公知号到如今的养「爱国」公知号。你们不是觉得当年的公知讨厌吗?没事我换了点新的,你看中意不?

唯一的长进大概是收割更有效率了。从股票到电动牙刷,从公众号到给某些宣传任务引流,精细化操作上比以前只能卖些公关业务要进步多了。

在老互联网人眼里,这套机制从来没变,只是话题变了,never changes。

王哥你这么说就不对了,以前是张嘴骂自己,现在好歹张嘴骂别人,能一样么?

没关系的,都一样。

以前骂自己的时候,有没有该骂的地方?有没有实现社会的改进?有没有起到监督的作用?

讲道理,真有。

但结果是什么?是这套机制最后只筛选出最极端化的舆论,挤压中性空间,引导群体间的情绪对抗。最后「公共知识分子」和「理性客观中立」这两个词沦为人人喊打。

我们真的不需要公共知识分子和理性客观中立?我们不是不需要,只是这两个片语已经被这套机制绑架了,这套机制干的所有烂事也得算在这两个词上。当大众无法忍耐时,这两个词,斩首示众。

现在这套机制盯上了「爱国」这个词,还有「中国」这个词,还有很多我们珍视的词。兄弟,要小心。

如果你对以前「公知」那套造假、煽动、打压的手段深恶痛绝,那我觉得你最好用同一判断标准去审视这些新公知,因为还是这些人。

说实话,只要是媒体平台,这种机制必然存在,只是轻重缓急之分罢了。

但是唯独在这种议题上,一定要清醒。

你把「公知」、「理客中」这种词消费过度了,舆论会反弹到「爱国」这个区间里;你把「爱国」这个词消费过度了,舆论要反弹到哪里?

有些词之所以神圣,就是因为经不住消费,这些词背后象征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所以在我眼里,没变,都还在呢。


讲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

我读高中的女儿,两年前认识了一个网友,是正在国外读大学的男生。那男生从小学到高中都在深圳上学,中学读的是深圳数一数二的名校,家境也挺富裕,高中毕业就直接考取了国外的名校。平时和我女儿大多聊聊共同的兴趣、彼此学校的见闻。

去年(2019年)下半年,香港局势最混乱的时候,我女儿告诉我,那个男生微信上聊天时对她说:「在香港问题上,你可以没有倾向,但如果你支持的是政府的立场,那么请你把我拉黑。」

故事二:

前年年底,老婆把我拉进一个微信群。我很快就觉察到,这个群的一两百人,可以分为三类:已经出国的,计划出国的,想出国而出不去的。他们在那个群里,也只做两件事:一,散布道听途说的中国负面新闻;二,批评中国和中国政府。

因为实在无趣,我不久就退群了,但我老婆一直在群里。她喜欢听听群里的政治八卦,我劝退无果也就只好随她了——我们家还是挺尊重人权自由的。

那个群对中国的批评有时吹毛求疵到了可笑的程度,比如说:有一次群里大骂中国地铁都要安检,说国外不用安检,这充分说明了中国没有人权,等等。我当时看了都有点懵逼,上地铁做一下安检,不是对人民生命权的重视吗?那是简单过一下安检,又不是对你脱光了搜身,怎么也扯到人权了?

去年年初,我老婆看到那个群在传:中国经济近两三个月会崩溃,米价油价将飞涨,甚至可能会闹粮荒。她就问我:要不咱也在家里囤一些大米?我说:扯什么扯,中国经济都不好,世界就没几个国家经济好了,而且大米那玩意不适合久留,新米变为成米,也不好吃啊。

结果呢,一年下来下没见中国经济出啥大事。

故事三:

我老婆在教育上挺欢喜赶新潮,她说现在有一种理念叫「在家上学」,就是不读任何正儿八经的私立公立学校,孩子在家自学,包括上网课,到社会上的一些私教上零散的课程,等等。

这种教育的目标,不是参加国内高考、上国内大学,而是到国外去上大学。

我曾经听过一位这个领域颇有名气的私教的讲座,参加讲座的有两三百个家长。整个宣讲过程,那位老师对国内进行了种种抨击,从教育体制僵化到中国环境污染。总之,在他的眼里中国一无是处,出国、出国接受教育才是正确的选择。虽然宣讲过程,几乎不会直接推广课程,从表面看似乎他还是一个充满教育理想、具有人文关怀的老师。但最终呈现的效果是,让部分家长对中国、对中国教育产生不满,将大学教育的希望寄托在国外,中小学时在家上学,并选择像他这样体制外的「名师」。

回到这个问题,「公知群体」为何现在大多沉默了?

因为随著网路科技和商业模式的发展,资讯的传播方式变化了,信息流动、商品推广都面向更精准的人群。以前那种胡子眉毛一把抓,比大家声音大的宣传方式已经过时。你听不到「公知」的声音,只是因为你不是他们的受众。

他们不是沉默了,是变更聪明了,无论这种变化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我希望所谓「反公知」的声音也能变聪明,那种简单粗暴瞎嚷嚷,胡乱听个响动可以,实际效果不大好。

PS:此处「公知」仅指逢中必反、逢西必赞的那群人,我个人不赞同对这个群体搞扩大化。

----------------2020-04-01----------------

大伙似乎对故事里的三类人挺感兴趣,我就拉起板凳多说几句。

「公知」是「公共知识分子」的简称,从「公共」的程度,他们都不算是严格意义的「公知」,但体现了「公知」的影响,身上有「公知」思想存在。而且,我想在未来的中国,「公知」私密化、人群化会是趋势。

这三类人中,我最不屑的是第二类人,即微信群中的那些人,散播谣言,唯恐中国不乱,中国人民、政府面临的困难甚至会让他们幸灾乐祸。

第一类人,即那个留学生,我不赞同他的观点,但我理解他观点的形成背景。他中学就读深圳排名第一的名校,是一所自由开放的公立中学,颇有一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校风;在高中毕业后升读海外大学,在香港问题上接触的是西方媒体的报道、宣传,持有西方式立场就不奇怪。至少他向朋友坦诚自己的看法,由朋友决定是否和他交往。

我认为,这个留学生的身上,很可能代表了在中国大城市成长、早早接触西方教育和文化的某类年轻人。我女儿还认识一个深圳的女生,是大学女神级的人物,没有留学,但在香港某大学内地校区读书,她肯定不算「公知」,因为对政治就不感兴趣,是个小布尔乔亚。她对我女儿说:她不关心政治,未来哪里让她自由、自在,哪里就是她的祖国。

最后说一下那个「私教」。老实说,除了他对中国的看法过于片面、负面,其他方面我还是挺佩服的。他对中国教育抨击虽然偏激,但也不乏针砭时弊。他是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有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中也不是只讲英语,也讲做人,以及传授文化、科普等方面知识。他不在讲座中直接推销他的课程,但他的课程奇贵,一周四十小时左右的小班课,每人要交一万几千元。他也会花大量时间做免费的事情,比如带孩子去看展览,和家长带来的问题孩子一聊几个小时。

他在这个领域已经小有名气,因为实在贵我没有报过他的课程,但我接触的有些家长反响不错。他的讲课特点大体总结为八个字:「寓教于乐,因材施教」。上课发言不用举手,这节课讲西方美食,怎么做比萨?讲完后真端上来一大盘比萨,师生一起分享。

至少有一点我个人觉得不错,他有自己的立场,即使不正确,但赚钱方式是和自己的立场一致。以前有位「公知」叫连岳,后来不做「公知」改做生意,当了资本家,前阵子说「搞市场经济的君主制胜过民主制」,立场改变如此之大,让人不知道是后来赚钱了才改变,还是要改变才能去赚钱。

说了那么多,就是为了说明一点:以前那种在公众面前发言、有巨大影响力的「公知」会越来也少,但不表示「公知」影响不在、「公知」思想不存在,传播方式聚众转为分众。就像微博里有人说:这次疫情会让很多人分化,以前的朋友话不投机就不是朋友,投机的朋友会成为更好的朋友。

那么反对「公知」言论时,社会也不必过于情绪化,李医生说「社会不应该只有一种声音」,你不让他说,转换一种方式,他的影响在他的受众中一点不少。鲁迅说「恐吓与辱骂决不是战斗」,消除危害的方法是以理服人,这点上咱知乎很多回答比微博强多了。

------------------2020-4-2------------------

也许有人会质疑:为什么要讲道理,而不是直接封杀、直接拍死?你这个「以理服人」,是不是一种放纵、软弱。

今天说说这个。

首先,无论你是否接受和喜欢,这个社会都必然走向多元化,看这个回答的评论就略见一斑,有反「公知」的,有反「反公知」的。

内地三四线以下的城市我不了解,我说一下北上广深的情况。

我女儿在深圳的一所公立重点中学上学,去年香港黄丝废青最肆虐的时候,她所在班级用了整节课做专题讨论,虽然课堂结论还是要与中国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课堂结论由老师总结时做出),但讨论的过程可以说异常开放。真有不少学生收集了苹果日报等香港毒派资料,具体讲解废青的诉求,分析哪条诉求相对合理,暴露了哪些深层次的问题。

这就是21世纪中国一线城市,一所比较好的公立中学的教育气氛,已经相当自由开放。如果是私立中学(深圳最大私立学校有八千多名学生),情况就更参差多态。

一线城市重点中学的学生,大约一半以上会进入中国前十、世界前一百的高校,出国比例异常高。这些学生的思想以后必然多元化,有出国后深受西方价值观影响的,像那个留学男生;有个人主义者,像「哪里让我自由哪里就是我的祖国」的女生;有功利主义或利己主义者,比如我认识一个在国内完成本科、目前在美国读金融硕士的男生,还没毕业就被摩根斯坦利预录,人生志向是40岁前实现财务自由;其中也有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者,关心和热爱自己的国家、民族;还会有理想主义的左派,那种不计回报到最穷的地方扶贫支教,为底层争取利益的人。

去年有一则新闻,深圳一个区的公立学校,一次性就录取了几十名清北的毕业生任老师。实际上不只是清北,深圳学校的老师来自国内外各类名校,包括牛津剑桥毕业的都有。

教育是人做的,有人就有思想,老师中会有民族主义者,也会有所谓的「公知」,他们当然会影响学生。连我读中学的女儿都说:学校里北师大出来的老师比较有知识分子情怀和理想主义,因为受了老师的老师影响。

我前面三个故事的三类人,恰好代表了价值观传递的三种方式:出国,社交圈,社会化教育。

影响人的价值观,以后根本不用通过公共化的媒体。师生相授,出国教育和国外资讯,同类相吸或近朱者赤,都是影响的渠道。

思想、价值观会分众化、圈层化、私人化,你属于哪类的受众,就容易受那类影响,根本不用比公共声音的大小。有时候不同意见会出现碰撞、争论,这时候比的就是见识的广博,资讯的占有,以及说理的逻辑。

------------------2020-4-17------------------

本来这个回答不再更新了,但今天遇到的一件事情似与这个话题有关,拿出来分享一下。

大家知道,这个回答下有一些评论让我晒晒所谓「公知」圈的信息。我觉得这不好,在圈内说什么都是别人的隐私,只要不触犯法律,就不适合公开。

但今天有人转给我一篇公众号文章,因为是公开的内容,我就不妨晒晒了。

那篇公众号作者晒出了自己在微信群中的发言,大概是表明自己看问题多么深入、有远见:

下面还有一番作者对此的评论:

这个算不算所谓「公知」言论我暂且不说,但文字对于华为、中兴这样的民族企业可以说恶意满满、恨意满满。而且,我作为一个曾经的资深IT工程师,认为作者对华为中兴所做的工作完全是一知半解。

问题是这样不乏偏见甚至有点偏执情绪的文章,截止我看到时就已经有几万人阅读,几百人点赞。

这就是我所说的,无论你喜欢不喜欢,不同观点、言论的圈子已经形成。类似上面随便喷喷的文字,应该也不违反国家法律吧?

我想,无论是「恨国党」、「爱国党」,可能都不乏一些观点极端、情绪极端的言论。

作为理性的爱国者,努力让自己具备常识和判断力,不被各种偏激、煽动性的言论忽悠,就成了应该有的修养

PS:新近相关回答:

为何知乎现在这么多「小粉红」??

www.zhihu.com图标

当年那一批「公知」在网上获得大量拥护的原因,并不在于他们的理论有多先进,不在于他们的论述有多完美。而只在于一个简单的事实:当年中国网民能够在中国讨到的生活水平与他们到欧美发达国家讨到的生活水平差异太大了。

有句话说的很糙但又非常富有哲理:菜就是原罪。

三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相比发达国家,中国的生活水平就是菜,这个没有借口可找。

我有一年开车从盐湖城到纽约去,路过艾奥瓦的时候,在一家中餐馆吃饭,发现餐馆老板夫妇当年都是国内大学的教职员工。当年这些人舍弃在中国的中产上层的社会地位,跑到美国来刷盘子、开餐馆,是为了什么?为什么今天没再听说有国内的教授舍弃教职跑到海外开个小餐馆了?为什么今天没再听说有舞蹈团到美国访问期间有演员跑掉、滞留当地做非法移民了?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嘛。

当国内民众心怀怨气,希望得到更好的生活,那么自然而然地,就会倾向于那些抨击当前格局的声音——不管这种声音所发出的具体论调是不是靠谱。

——————————————————————————

一种声音是否得到广泛传播,一般只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钱和认同度。

钱可以推动大量媒体资源散布某一种声音。这是资本对经济、政治、社会理论进行拣选的基本原理。尽管学者们未必是为了有利于资本而专门发明了一种论调,但是资本总是可以在诸多论调中寻找最有利于自己的论调,放到媒体上进行放大,资本总是可以把持有相关论调的人送到所有的聚光灯大量的地方去,让大家看到。如此一来,就让社会充斥著有利于自己的声音。

但如今并不只是钱能做到这一点,认同感也能。社交网路的兴起,使得认同感带来的传播能力与资本不相上下。看到了认同的文字,读者有可能就会去转发,让更多的人看到。很多文字,并不是自身有多么正确,而是人们产生了认同感,这是他们愿意去相信,愿意去传播。

公权力比较特殊,它可以阻碍一种声音的传播,也可以主动广泛散布一种声音。不过通常来说,这种阻碍只在那些不会或不能主动寻求信息的人那里有效,对于中产及以上人群的有效性就大大降低了。而广泛散布声音,通常效果不佳,因为如今在世界各地,民众对公权力的信任度都不高。

——————————————————————————————————

绝大多数民众对于复杂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分析并没有特别强的分辨对错的能力。即便是受过高等教育、有手段获取专业信息、理解专业信息的中产人群,常常也会被一些错误言论迷惑。毕竟,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人在转发信息(无论是口头的还是网上的)之前先去学习专业知识并分辨对错。所以,一篇文章是不是得到转发,常常与其本质上的对错没有必然联系。

当年的公知占据网上舆论的主流,是因为人们真的对现状很不满,而公知只是恰好在那个时间持有反对现状的观点而已。他们得到广泛传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如今并不是公知沉寂了——虽然很多代表人物确实已经离开,但不断有新人涌现——而是民众越来越不愿意转发类似的言论了。

要说正确,今日拥护国家、拥护我国发展路线的声音,也不是每个都无懈可击。其中有很多文章,细究起来也是不堪入目。但恰恰是因为民众对现状相对满意,才使得这些声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当一种声音占据主流的时候,最有传播力的,往往不是其中最正确的部分,而是其中最有煽动力的部分。我们可以理解,现实是极度复杂的、矛盾的,如果要正确地反映现实,往往表现力就会大大下降。

就好像《摔跤吧爸爸》里面那个大反派国家队教练,其实在现实中的原型是个好人,但如果剧中这个人物也是个好人的话,整部影片后半部分就会显得没有矛盾,平铺直叙之后高潮也就不会很出彩了。同理,一篇表现力极佳、煽动性满分的文章,往往在内容上是有疏漏的。

一旦一种声音占据(哪怕是只在某个人群的)主流,一定就会有大量鱼目混珠的文章出现,一定会有大量罔顾事实、凭空捏造的文章出现。公知群体当年泥沙俱下的情况,建制派今后也会出现,这并不是他们衰败或必将衰败的原因。

这种思潮的核心,还是在于人们更「愿意」相信什么。只有人们愿意相信,他们才愿意传播。他们愿意传播,才会让持有这类观点的人愿意发声,甚至于引诱大量的投机分子跳到这一边来大肆鼓吹。

公知的沉寂,核心在于近十几年来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使得人们不再愿意相信他们的论调,而更容易青睐建制派的声音。但这只是当下这个时代的特点罢了。如果我国发展受阻,并不见得不会反转。如果有一代人生活水平基本停滞不前,而且和发达国家还有非常大的差距,那么同样会落入当年苏联的境地。苏联当年的核心问题是,生活水平发展停滞多年,而且和美国存在肉眼可见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反建制成为主流几乎是必然的事情。当然,否定建制的声音并不只有一种,如果还有下次的话,走上主流的也未必就是推崇国外的那种声音。


时间来到了2021,你猜咋著?公知又大面积回来啦!

其中最让我欣慰和激动的,是包括陈年老酿——《故事会》经典款古墓派公知也纷纷回归:

越来越多的网友发现了这个问题

前情回顾

日前,特朗普宣布即将停止向海外负责颜色革命的团伙输送资金。

并明确表示,美国继续推行错误的民主之春和颜色革命,没有实际意义,奥巴马此举大肆浪费纳税人的钱,不仅是极其错误的,而且会招来全世界对美国的仇恨,将正式终止「一切联邦财政开支的民主款项」。

公知前几年确实慢慢沉默了,但海外某些油管up依然韭菜割地飞起,一些「名嘴」甚至不惜在中国疫情最严重的时期嘲讽我们戴口罩,为什么?因为这骂中国依然有流量,流量就是钱。

所以什么公知不公知的,恰烂饭而已。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