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在意评分,就算在以前没什么人故意刷分的情况下,评分也不是完全理智的。

而且看得多没看懂也没什么用,只看电影不读书更没用。

农村大妈们在广场舞流行之前,基本每天都在家里看电视,看了20年的大有人在,你以为她们能提高多少审美能力?

所以,把电影作为专业、作为爱好、和作为娱乐,差别很大。

也许看完一千部还不如认真拉片10部。

翻翻我以前收藏的DVD碟片都有一千多张,还有电脑里有4块4T的盘都是电影。可我仔细的思索一下,真正认真看完了的,有点体会或者有点印象的,未必超过了1000部。很多电影只不过是稍微浏览了一下,特别是在电脑上看电影,忍住不拖滑鼠的很少。

往往是在电影院大荧幕上看过的电影,哪怕是烂片也绝对印象深刻,所以电影这东西还是应该去影院看,哪怕一次没看懂,以后再在电脑上补课,那大荧幕的震撼不会忘记。

当然,那些经典老片是没办法了,最好是在家用投影看,即使音响系统不行,荧幕大一点感觉也会不同。


会更客观一些,但意义不大。评分者的重点不是水平而是动机,假设我特别讨厌周星驰,我在给他的片子评分时绝对不会考虑作品本身。

文无第一,看电影或其他文艺观赏是特别主观的事,就像我视《红楼梦》为垃圾一样,可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著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句话总结本文:影评人前一千部评分没有参考价值,一千部以后的评分会稍微客观一些。

其实,之所以题主希望让观影数上千的影评者重新评价不过是认为当前的豆瓣评分有失公允,希望严格身份后评分可以更为客观公正。

题主提到了观影先后对评分的影响,我想著重谈谈这点。

不可否认,观影先后顺序对于评分影响极大。

例如,同样套路的两部悬疑电影,观众在看第一部时会因为其中的烧脑反转而叫好,但看第二部时则会因为第一部的观影经验而对第二部电影情节套路有所预测,尤其是预测成功后,将极大的减少观众对第二部电影的乐趣。哪怕这两部电影制作水平都类似。

又比如,希区柯克的悬疑手法已被后来的导演广泛应用,但你大量观看相关悬疑片后再回头回顾希区柯克的电影时,你可能很难被其悬疑情节所吸引和惊奇。

因此,对于一个影评者,要做到相对客观或者说相对公平的打分则必须严格按照电影上映的时间顺序来观影。这样那些「有独创性」的电影才能享受到观众第一次惊喜的新鲜感。

所以观影者的第一部电影要从1896年《火车进站》开始看起。(对于《火车进站》是否为电影史的第一部电影尚存争议,这里为叙述方便假定没有争议。)

然后按照电影史的教科书一部一部看过来。据我所知,电影教科书里提到的已经算很新的「新好莱坞时代」也要到上世纪五十年代。距今也有近七十年的历史了。

但是这又牵扯到另一个问题。一是近百年的电影史电影数量多如牛毛,没人可以看遍所有电影。二是即使只看经典,大部分名垂青史的电影都是黑白,甚至默片,这对于「观影新手」而言很不友好。三是现代社会去电影院观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我们很难做到在看遍电影史后再看院线电影。

虽然我们不能绝对做到客观,但我们可以相对客观一些。影评人前一千部电影可以看作是对之前电影史的「补课」。一千部后,我们可以认为该影评人有类似于电影史的「共同经验」,如此一来,之后的评分也可以一定代表人类共同的经验感受。

至于《肖申克的救赎》评分越来越高的问题,这在文科领域是一个普遍的问题。个人认为,经典之所以是经典,一方面是由于经典本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来自于一代又一代的后人反复阅读的价值。

就像《论语》一样,近千年的阅读体悟,在增进文人认识世界的同时,也在扩展《论语》自身的内涵。


虽然这个问题没啥营养,但YY一下还是挺好玩的

首先豆瓣会没落——因为千部观影标记本身是比当年的b站还要高的门槛,都快赶上某些封闭式论坛了——所以豆瓣很快会降低准入机制,导致问题不成立。同样,豆瓣也不会是一个大众的、吸引流量的公正平台,因为没有足够的大众认同。

算了,还是按题主的想法去编吧

千部观影是个有趣的门槛,它显然不能对标猫淘当年的「专业评分」或MTC的媒体评分,但这也肯定更不是个大众化的水准;的确,千部观影并不能定义观影者的审美水准,但经历了如此多作品洗礼的观众也不再会是没有倾向容易被挑动情绪的消费者了,他们更可能是有意识、有极强主体性的评价者。

1、类型片崛起。很多因为「不带有色眼镜」而无法得到正确评价的小众类型片将迎来识货的打分群体,他们将成为这类作品评价的主体而拉高类型片评分,豆瓣从此告别了B级片、恐怖片、喜剧片、动作片、西部片歧视,万岁!

2、也因此豆瓣会更加分裂,维持之前的趋势:一个看似统一的平台上以不同风格的书音影为依托形成多个杂居的社区。

3、同样是之前推论的延伸,动画党将在豆瓣占据更大比例且形成更完整的生态。这里指的不是热门的大众作品,而是依赖大量冷门作品堆积的、很大程度上绝缘于影迷群体的动画迷群体。同样,在逼格的驱使下,相当部分大众神作、童年神作会适当掉分。

4、剧集评分同理。但由于动画刷片(不只有番,还有片)比剧集容易,所以看剧党会变成弱势。当然,随著季数增加评分人数减少评分增高的趋势仍在。

5、温情系整体评价降低,但会有更冷门的作品被挖掘。top250大变样,但仍和IMDb相似。同类型作品中会有冷门作品占据热门作品的评分区间,比如一夜风流对罗马假日等。

6、艺术片评分更集中地维持在6-7分上下。观影多了不就喜欢撕个品味吗?豆瓣评分将和现在一样无法评价艺术片质量的高低,但会提供更多有效的短评。

7、很多影史经典的地位不会更高而可能更低,包括实验电影等弱叙事的作品。因为评分者更多是具有一定审美的观众。如今很多人因为依附权威而在不理解作品的情况下给《2001》《东京物语》《广岛之恋》打高峰,这种行为会因为标记门槛而减弱。此类情况仅适用于名气超高足以覆盖绝大多数影迷的作品。相反,更近的佳作或许会保持较高甚至更好的评价,比如蔡明亮、杜蒙、马特尔等的作品。

8、院线片评分肯定降低。这几年华语片评分走高的趋势也大概率不再。铁杆粉丝刷分将更有影响力。


谢邀。

大概这个问题换个版本就是,如果换批高频次,消费力高,或审美层次更高的人来对同样一批电影打分,是否成绩会迥然不同?

这届乐夏决赛刚结束,里面一个情境就是木马乐队意外跌出了前五,周深貌似圆场在说:因为这批现场观众对某种风格独有情钟,所以不能说明什么。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他个人对木马的肯定。也说明了艺术创作的意义,不取决于被评判的对象,或者说,这种评论只存在某一层面的意义。

但不代表全部。

就如躺在豆瓣高分评论里的粗糙作品,不因为评分高,就真正具备了所谓的价值;

同理,就如可能分数未必高的作品,也在某些朋友的眼里或心里熠熠生辉。

所以,大众的评论重要吗?豆瓣的高分重要吗?

重要!却不是那么致命的重要,毕竟某种特定环境下,也排除不了有注水!

观影,也好似每个人心里有不同的阿姆雷特。

感受 那点评分更为重要!

以上。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