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很喜欢狮子头有一天我看见一个饭店,推出了广告,还原传统美食狮子头,真材实料,烹饪道具食材还原古制,要做地地道道传统美食,弘扬传统美食。我听了很高兴,就进去吃了。菜端上来,样子很精致,我尝了一下味道很不错,厨师应该是下了功夫,可是我越吃越觉得不对劲,总感觉不对,我吃完去找了找菜谱比对一下,才发现原来厨师偷换了食材,将肉偷换成了屎。我大怒,要去骂这个厨师。

这时候路人甲:菜不是挺好吃的吗?有些人就是见不的传统美食的好。

我:我知道菜味道是不错,可是他的做法和传统不一样。。。

路人乙:你是考古的还是来吃饭的,菜和历史上的有出入怎么了?

我:可是是他自己宣称要还原传统美食的呀。。。

路人甲:你吃个饭只管吃饭就行,你又不是厨师,你懂做菜吗?你管他用的什么材料。

我:可是他用的是屎呀!

这名厨师用的是还原传统美食,宣传传统美食的名头,我吃过狮子头,知道菜不是这么做的。可是那些以前没吃过的不知道到呀,他们觉得这道菜好吃,以为这道屎做的狮子头,就是传统美食怎么办。


我们试著忘掉自己,清空主观倾向,不代入认知惯性,还原事物简单真实的面貌。

什么真实面貌?

关于导演管虎的技术段位,电影《八佰》的「化学」属性。

我们从小就被告知,一个故事应该是:开始、经过、高潮、结束的过程。脑子里早就固化了故事的模式,如果有人突然跳出这个故事模式来讲故事,常规思维便受到了极大挑战。被挑战完神经,然后按惯性思维吐槽咒骂表示看不懂,这是人之常情,人类思维代码局限性使然。

聪明如管虎,讲了一个标准的好故事。

但一部好电影难的并不是讲好一个故事,那属于基础技术层面的事。

譬如,后起之秀徐峥、黄渤的导演处女作,《泰囧》和《一出好戏》,均选择了相对稳妥的叙事风格,相对出彩的题材类别。

再譬如《1917》和《寄生虫》也属于技术精湛的行活儿。

不同的是,奉俊昊将撩拨人心情感、触痛人性共鸣的社会阶层命题融入了故事,相对讨巧俘获人心。而萨姆?门德斯,在《现代启示录》《细细的红线》《拯救大兵瑞恩》《血战钢锯岭》珠玉在前的前提下,决定化繁为简,选择将哲学认知观浇灌进极简的故事载体,「存在即意义」,一镜到底再现战争体验。

言归正传。

既然都是技术活儿,看问题的初始角度,就理应投放在「故事」与「技术」层面以外或以上的地方。譬如大卫芬奇电影立意的剑走偏锋,昆汀《低俗小说》的「反高潮」,盖里奇《两杆大烟枪》的「反情绪」解构式叙事,姜文《太阳照常升起》的「不讲故事」,库布里克的「史诗」气质和雄浑人文滋养,雷德利?斯科特的异形畅想、物种溯源、哲学思考。

李安导演曾说过,「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讲,我最安全的舒适圈其实是冒险,如果不冒险我会非常焦躁不安,我觉得事情会变得很糟糕,这是个很奇怪的心理,但我觉得一个电影人应该具有冒险精神。」

说白了,就是开创性,天才属性的打破舒适区、创造增量新价值。一等品质的导演,或多或少都有将电影作为一个容器、一件基础载体工具的自觉意识,他们深知想要写好诗,功夫永远在诗外。万事万物同理,一如顶级产品经理都是生活家,一线金融大鳄都是哲学家。

反观《八佰》,说几句真话。

01

《八佰》是一部严格遵循罗伯特麦基故事「三段论」或「七段论」结构的技术类型片。

与此同时,它还被寄予了临危受命(投资方华谊兄弟濒临破产)、大众传播、情绪撩拨或鼓舞(爱国主义民族情怀)以及资本回报率的厚望使命。

焦雄屏说,好莱坞的类型片电影最容易,也最具有普遍意义代表性,就是试图让观众完全沉浸到电影世界的「伪真实」中,感同身受,让脑子变成编剧、导演和演员的「跑马场」。造梦,致幻,自欺欺人,收获感动、震撼、悲伤、共情,情绪过山车之后通体酣畅淋漓,按照人类简单思维代码的惯性指引去甄别鉴定,然后在心中赞叹一声,这是「好电影!」

所以在大多数观众心目中,奉俊昊和杜琪峰拍的都是好电影,而李沧东和侯孝贤的片子并不那么「好看」。这个「好看」,指的就是故事性是否符合世俗心智的认知惯性,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式的「伪真实」语境,是否让观众沉浸到无力自拔,晕醉在了电影构建出的梦境世界中。

02

罗伯特德尼罗老爷子,在荣获终身成就奖时说了这样一番话,意味深长。

一部电影,观众评价其是否好看(票房口碑),评论家评判其手艺技法(评分奖项),后人验证其艺术水准(文化艺术沉淀价值)。而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自己,只需要担心一件事,是否能够赚到更多的钱,供孩子上私立学校或跑赢子女败家的速度。

没错,艺术或商品皆诞生于世俗,淤泥和莲花本是同一件事

当涉及到资本力量时,一部商业电影的全生命周期无不散发著人民币的味道。这不是贬义,是现实。纵观全世界,极少导演能够把控创作剪辑权,拿著资本的钱自由任性创作自己的作品,而非市场化的商品。

克里斯托弗?诺兰算一个极致典范吧?将艺术与商业完美融合,且足以传世。

常规意义来讲,资本力量渗透电影行业上中下游全产业链条,内容为王让位利益导向。

上游投资方目的很简单,赚钱,所以剧本需要顺应大众传播,诸如爱国主义民族情怀煽动情绪促口碑转化二刷复购之类的因素必然成为立项初始的重点。

中游导演制作院线方排片,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同样需要首选安全方案,不能出格,无力挣脱市场化的惯性窠臼,为的就是保住导演个人的声誉招牌、制片方商誉以及赚到利润。

下游,前期全案宣发与后期影评人助攻,拿钱办事行业惯例,丝毫不亚于科技自媒体圈的生意。

03

我不懂写影评,但知道一个常识,影评不应该是知识的堆砌掩盖认知的硬伤

诚如千百年来人类堆砌累积的数学公式、物理科研、学术思辨,可能都不如古人一句简单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证悟究竟。很显然,影评人拍不出电影,至少拍不出好电影。

04

对历史事件本身的崇敬,对历史时空的尊重,对国民先烈热血忠勇的共情,并不代表你一定要把这份「热爱」投注到捍卫一部商业类型片电影这件事上。制片方只不过碰巧选取了这个题材,朝花夕拾翻拍了这段故事,仅此而已。

历史对你无欲无求,但电影需要票房。

试问,如果贾樟柯或斯皮尔伯格来拍《八佰》这个题材,结果会怎么样?

电影有商品属性,须包装剪裁。历史是如是观照,它真实存在。

山泉水百年流淌,其意义,远大于某一年某一个厂商出品了某一款同名的矿泉水。

05

中国式逻辑有一个通病:问态度不问事实,问动机不问是非,问亲疏不问道理。

地球人有一个特点:看待任何事情,通常不是站这边,就是站那边。

所谓二元对立思维枷锁,沉溺在理性「本我」或感性「自我」的惯性之中,导致世间少有真理真相,只有情绪好恶。信息茧房只是表象,执念循环才是问题本质。少有人知行合一做到跳脱出自己,跃升到半空中(「超我」)如是观照,俯瞰某件「事情」的本真全貌。

站这边或那边都不重要,没有对错输赢,更不需要金刚怒目,傻了这个生殖器,二了那个生殖器。大部分电影只是文娱快消品,不是纪录片或史书。不要被自己骗了。

《八佰》复制了欧美商业战争类型片的成熟基因,中规中矩,国产翘楚。

我猜管虎导演努力过了,恍然大悟天赋有多重要。

无奈,能力不允许,资本不允许,观众也不允许。

作为一个小学肄业生,我给电影打出四星,因为片子挺好看。单纯好看。仅此而已。


作者:森林僧

私人微信:slsPlus

本文原创,谢绝转载。


歪曲历史倒是不至于,这种程度的歪曲我完全可以接受。

但是剧情崩坏不明所以是我接受不了的。


「有人愿意相信外国人无中生有的故事,也不愿相信中国人稍加渲染的历史。」

————一个人的莎士比亚


从细节看起来,确实与史实不符,但这部影片我觉得是为了以小见大,体现当时整个淞沪会战我们国家军队根本不是日本鬼子的对手。反正我看完了之后恨死小鬼子了,老婆看完了说不买日本车了。我觉得挺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