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者》的失望之声一片,豆瓣评论更是一边倒。作为导演的李仁港先生,是否要对电影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烂」负责?

相关问题为什么有些香港导演会出现一到大陆拍电影就水土不服的现象?


《攀登者》绝不止是李仁港一个人的问题。《微信读书》有两个版本的原始剧本,看过之后就明白了。

编剧阿来作为当代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他花两周时间完工的第一稿剧本……居然是个以登山为背景的文艺爱情片?真按他那个版本拍,2亿票房已经是极限了,随便找个实力派中年演员,都能胜任,何必浪费吴京这半年多在雪原陡峰上的辛苦?

之后的第二版剧本,已经努力朝商业片方向去偏回来不少,但依旧没什么可能票房大爆。

这些老一辈的编剧和导演,所习惯的那些套路,和吴京《战狼》系列,和博纳《行动》系列为代表的新一代主旋律商业大片相比,无论商业把控、剧本选择、电影审美上,都已经落伍很久了。

攀登珠峰这个故事,如果真想要和《战狼2》《流浪地球》一样商业大爆,达到40亿以上票房,应该怎么拍?笔者在半年多前的建议,当然是以60年第一次登顶为主线:

【中国人有史以来首次登顶珠峰,登山队还直接参与了平叛战斗,三位登山队员在雪峰之顶高举五星红旗和主席半身像,在和邻国的边境争端中,有力维护国土主权,让世界最高峰北麓永留中华版图。】

连我都清楚的简单道理,吴京能不明白么?他可是从《狼牙》这种小成本制作开始,历时多年在市场中摸爬滚打,终于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准确定位。无论导演叙事能力、节奏的把控、题材的选择、商业的嗅觉,都是当今影坛第一流的。

只可惜,这部《攀登者》,吴京既非监制/制片,又非导演/编剧,不能和自己的《战狼》系列那样全盘操控,虽然他本著对影片的责任感,已经尽己所能地提了很多修改意见:

比如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接任新队长时,那番慷慨激昂、要做建设祖国接班人的台词,就是吴京专门给他改的。

比如吴京进组看过剧本后,就要求将自己和章子怡的人设改成「前夫妻」,去掉两人各种谈恋爱的戏份,然而这么正确的意见却被驳回。

比如吴京还专程在预告片设计了这样一段台词:

学生在课堂问:「现在人连饭都吃不饱,为什么还要登山?登山能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么?」

吴京饰演的「方五洲」回答:「中国六万万人,要是只想著吃饭那点事,那这个民族又还有什么希望?」

何其掷地有声!这本该是升华主题、阐述登山队员艰苦牺牲的巨大意义的画龙点睛之笔,

然而在预告片中出现后,居然被导演李仁港在影片正片中删除了,怎不令人大失所望?而且大量的删改台词,还造成了很多镜头的配音对不上口型,令观众在观影时大感违和。

李仁港这位香港导演,更在许多环节上都证明,他对新中国建国初期,那个火红激情的时代的特有精神,完全不加了解,以至于整部影片尽可能规避了一切历史背景和时代特色,时间背景说是75年,可惜和80年、85年甚至90年,都根本看不出太大区别。

制作方和编导们大概认为,既然请来了吴京这位当今票房top巨星,又有张译、王景春、章子怡、胡歌等好演员的加盟,哪怕尽可能规避掉一切热点和争议话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中规中矩拍个登山片,也能保证票房大爆,然而却忘记了一点:

此前吴京两片封神的军事动作片如《战狼2》,科幻片如《流浪地球》,在华语市场是首次票房大爆,但是在好莱坞已经有无数成功先例。

可是一百多年的全世界电影史,包括美国好莱坞在内,登山片都从来没有票房大爆的先例。在相当长的时间段,风雪特效和头盔将演员的面容都直接遮掩,甚至让观众都分不清谁是谁,本身就极大限制了观影热情。

与之相反,博纳公司这种要靠票房利润,来收回巨额投资成本的企业,会认真通过市场调研,琢磨出了一条将把部门宣传的主旋律影片,拍成广受大众欢迎的商业大片的流水线套路。

缉毒警之《湄公河行动》,海军之《红海行动》,消防之《烈火英雄》,民航之《中国机长》,皆是如此,演员随意搭配,整体品控都有保障,套路已经完全纯熟,有流水线生产的趋势了。

而《攀登者》的编剧、导演、制作方,不得不令人惋惜,因为他们浪费的,是一群华语影坛最顶级演员的群策合力和创作热情。

想想大家如果不是为祖国庆生,当做任务去努力完成。你们要花多少片酬,才凑得齐这样的主演阵容?

可惜之极!遗憾之至!


虽然我也很失望,但我要为李仁港洗一波地。

要道歉的是资方,或者说是项目的负责人。

2018年10月才立项,然后2019年9月30号就定档要上映。

闹呢?

战狼2,哪吒,流浪地球们,哪个不是打磨了3年以上才推出?

这就跟李楠为中国男篮背锅似的,牛逼教练有啊但是不上啊你有啥办法?

就一年能拍出啥玩意儿你心里没数吗?

李仁港是出名的不超预算不赶工期的导演,来这儿基本就是个工具人。丫好歹拍出了一个合格线以上的商业片,换别人来导这波献礼都赶不上热乎的。

我反而觉得,李仁港在业内口碑会变好,片约会增加。有啥赶工的活儿交给他没问题,抗压抗得住。

优秀和神作他水平不够拍不出,良作还是拍得出的。还又便宜又快,业内和资方为啥不喜欢这种导演?


骂李仁港的这些原因,统统都不是李仁港的责任好吧。李仁港知道自己不懂,于是请阿来写初稿剧本。结果被上影老总、攀登者的总制片人任·仲·伦修改成这个鬼样子的。丫的狂加了一堆爱情戏武侠戏。 人家还自以为高明呢:

你看看这表功八股:

第二大压力是如何保障影片的品质。「这部影片毫无疑问是要体现主流价值、英雄本色,但我们要它在市场上取得观众的喜爱,就得为它找到合适的商业类型表达。而中国并没有同类的登山题材电影,需要我们去研究、创造全新的电影。所以我们对这部电影的艺术追求做了很艰难的思考和选择。」任·仲·伦说。

已有的西方登山题材电影,多为写实主义。《攀登者》找到一个突破口:东方叙事,融入冒险和动作的类型片元素。《攀登者》预告片里,有一幕吴京手持两把冰凿飞跃一道山谷裂缝的画面。拍摄时,吴京问任·仲·伦:「怎么解释这个飞过去?」任·仲·伦对吴京讲:「鲁迅笔下有一句,『燕山雪花大如席』,这是艺术夸张。如果说『广州雪花大如席』,那就是荒唐了。有篇描写英国登山运动员马洛里的传记里写,在8000米的高峰上,一阵狂风袭来,他和伙伴像纸片一样被吹走了。这就说明8000米大风口的风是巨大的,你吴京一跃而起,应该就属于『燕山雪花大如席』。」

昨晚看的电影,已经知道这砸锅了,纯粹为了支持下吴京章子怡。看完是真的恼火。一晚上都没睡好。特么的是真的轻而易举的就分辨出来,哪些是李飞碟典型水平的蠢镜头,哪些又是宣口小官僚那种想反党又遮遮掩掩而产生的突兀镜头。我真是自作自受。


我说真的也不是护著李导演,看过的都知道李导演的电影就一个主题,就是谁嗦了蒜。

《见龙卸甲》,很简单,大汉社团倒了,魏蜀吴谁嗦了蒜。

《鸿门宴》,大秦社团倒了,楚汉两个大哥谁嗦了蒜。

《天降雄狮》,在西域,我成龙大哥代表强汉嗦了蒜。

所以我最开始看pv的时候还以为他今天要在珠峰好好论一论这座山谁嗦了蒜。妈耶想想还挺刺激。

我没想到最后成片演的他就没有蒜的事!

我觉得能让一个十几年来在所有故事里都坚持讨论谁嗦了蒜的导演,在一个最适合讨论嗦了蒜的场合,突然就不嗦这口蒜改嗦章子怡了?

我觉得这肯定存在外部压力。


该反思和道歉的应该是当初找李仁港当导演的人!真的王者的局,活活被带成青铜.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