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在意評分,就算在以前沒什麼人故意刷分的情況下,評分也不是完全理智的。

而且看得多沒看懂也沒什麼用,只看電影不讀書更沒用。

農村大媽們在廣場舞流行之前,基本每天都在家裡看電視,看了20年的大有人在,你以為她們能提高多少審美能力?

所以,把電影作為專業、作為愛好、和作為娛樂,差別很大。

也許看完一千部還不如認真拉片10部。

翻翻我以前收藏的DVD碟片都有一千多張,還有電腦裏有4塊4T的盤都是電影。可我仔細的思索一下,真正認真看完了的,有點體會或者有點印象的,未必超過了1000部。很多電影只不過是稍微瀏覽了一下,特別是在電腦上看電影,忍住不拖滑鼠的很少。

往往是在電影院大熒幕上看過的電影,哪怕是爛片也絕對印象深刻,所以電影這東西還是應該去影院看,哪怕一次沒看懂,以後再在電腦上補課,那大熒幕的震撼不會忘記。

當然,那些經典老片是沒辦法了,最好是在家用投影看,即使音響系統不行,熒幕大一點感覺也會不同。


會更客觀一些,但意義不大。評分者的重點不是水平而是動機,假設我特別討厭周星馳,我在給他的片子評分時絕對不會考慮作品本身。

文無第一,看電影或其他文藝觀賞是特別主觀的事,就像我視《紅樓夢》為垃圾一樣,可它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一句話總結本文:影評人前一千部評分沒有參考價值,一千部以後的評分會稍微客觀一些。

其實,之所以題主希望讓觀影數上千的影評者重新評價不過是認為當前的豆瓣評分有失公允,希望嚴格身份後評分可以更為客觀公正。

題主提到了觀影先後對評分的影響,我想著重談談這點。

不可否認,觀影先後順序對於評分影響極大。

例如,同樣套路的兩部懸疑電影,觀眾在看第一部時會因為其中的燒腦反轉而叫好,但看第二部時則會因為第一部的觀影經驗而對第二部電影情節套路有所預測,尤其是預測成功後,將極大的減少觀眾對第二部電影的樂趣。哪怕這兩部電影製作水平都類似。

又比如,希區柯克的懸疑手法已被後來的導演廣泛應用,但你大量觀看相關懸疑片後再回頭回顧希區柯克的電影時,你可能很難被其懸疑情節所吸引和驚奇。

因此,對於一個影評者,要做到相對客觀或者說相對公平的打分則必須嚴格按照電影上映的時間順序來觀影。這樣那些「有獨創性」的電影才能享受到觀眾第一次驚喜的新鮮感。

所以觀影者的第一部電影要從1896年《火車進站》開始看起。(對於《火車進站》是否為電影史的第一部電影尚存爭議,這裡為敘述方便假定沒有爭議。)

然後按照電影史的教科書一部一部看過來。據我所知,電影教科書裏提到的已經算很新的「新好萊塢時代」也要到上世紀五十年代。距今也有近七十年的歷史了。

但是這又牽扯到另一個問題。一是近百年的電影史電影數量多如牛毛,沒人可以看遍所有電影。二是即使只看經典,大部分名垂青史的電影都是黑白,甚至默片,這對於「觀影新手」而言很不友好。三是現代社會去電影院觀影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我們很難做到在看遍電影史後再看院線電影。

雖然我們不能絕對做到客觀,但我們可以相對客觀一些。影評人前一千部電影可以看作是對之前電影史的「補課」。一千部後,我們可以認為該影評人有類似於電影史的「共同經驗」,如此一來,之後的評分也可以一定代表人類共同的經驗感受。

至於《肖申克的救贖》評分越來越高的問題,這在文科領域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個人認為,經典之所以是經典,一方面是由於經典本身的價值,另一方面來自於一代又一代的後人反覆閱讀的價值。

就像《論語》一樣,近千年的閱讀體悟,在增進文人認識世界的同時,也在擴展《論語》自身的內涵。


雖然這個問題沒啥營養,但YY一下還是挺好玩的

首先豆瓣會沒落——因為千部觀影標記本身是比當年的b站還要高的門檻,都快趕上某些封閉式論壇了——所以豆瓣很快會降低准入機制,導致問題不成立。同樣,豆瓣也不會是一個大眾的、吸引流量的公正平臺,因為沒有足夠的大眾認同。

算了,還是按題主的想法去編吧

千部觀影是個有趣的門檻,它顯然不能對標貓淘當年的「專業評分」或MTC的媒體評分,但這也肯定更不是個大眾化的水準;的確,千部觀影並不能定義觀影者的審美水準,但經歷瞭如此多作品洗禮的觀眾也不再會是沒有傾向容易被挑動情緒的消費者了,他們更可能是有意識、有極強主體性的評價者。

1、類型片崛起。很多因為「不帶有色眼鏡」而無法得到正確評價的小眾類型片將迎來識貨的打分羣體,他們將成為這類作品評價的主體而拉高類型片評分,豆瓣從此告別了B級片、恐怖片、喜劇片、動作片、西部片歧視,萬歲!

2、也因此豆瓣會更加分裂,維持之前的趨勢:一個看似統一的平臺上以不同風格的書音影為依託形成多個雜居的社區。

3、同樣是之前推論的延伸,動畫黨將在豆瓣佔據更大比例且形成更完整的生態。這裡指的不是熱門的大眾作品,而是依賴大量冷門作品堆積的、很大程度上絕緣於影迷羣體的動畫迷羣體。同樣,在逼格的驅使下,相當部分大眾神作、童年神作會適當掉分。

4、劇集評分同理。但由於動畫刷片(不只有番,還有片)比劇集容易,所以看劇黨會變成弱勢。當然,隨著季數增加評分人數減少評分增高的趨勢仍在。

5、溫情繫整體評價降低,但會有更冷門的作品被挖掘。top250大變樣,但仍和IMDb相似。同類型作品中會有冷門作品佔據熱門作品的評分區間,比如一夜風流對羅馬假日等。

6、藝術片評分更集中地維持在6-7分上下。觀影多了不就喜歡撕個品味嗎?豆瓣評分將和現在一樣無法評價藝術片質量的高低,但會提供更多有效的短評。

7、很多影史經典的地位不會更高而可能更低,包括實驗電影等弱敘事的作品。因為評分者更多是具有一定審美的觀眾。如今很多人因為依附權威而在不理解作品的情況下給《2001》《東京物語》《廣島之戀》打高峯,這種行為會因為標記門檻而減弱。此類情況僅適用於名氣超高足以覆蓋絕大多數影迷的作品。相反,更近的佳作或許會保持較高甚至更好的評價,比如蔡明亮、杜蒙、馬特爾等的作品。

8、院線片評分肯定降低。這幾年華語片評分走高的趨勢也大概率不再。鐵杆粉絲刷分將更有影響力。


謝邀。

大概這個問題換個版本就是,如果換批高頻次,消費力高,或審美層次更高的人來對同樣一批電影打分,是否成績會迥然不同?

這屆樂夏決賽剛結束,裡面一個情境就是木馬樂隊意外跌出了前五,周深貌似圓場在說:因為這批現場觀眾對某種風格獨有情鍾,所以不能說明什麼。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了他個人對木馬的肯定。也說明瞭藝術創作的意義,不取決於被評判的對象,或者說,這種評論只存在某一層面的意義。

但不代表全部。

就如躺在豆瓣高分評論裏的粗糙作品,不因為評分高,就真正具備了所謂的價值;

同理,就如可能分數未必高的作品,也在某些朋友的眼裡或心裡熠熠生輝。

所以,大眾的評論重要嗎?豆瓣的高分重要嗎?

重要!卻不是那麼致命的重要,畢竟某種特定環境下,也排除不了有注水!

觀影,也好似每個人心裡有不同的阿姆雷特。

感受 那點評分更為重要!

以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