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一为他的中文版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图二是他。

图片来自网路,侵删。托马斯沃尔夫,一个身高两米的巨人作家,一个胃口大到要把冰箱作为写作桌的高个子,一个好像知道自己不会活太长就在生前把人生的主要经历写进书里的天才,一个被家乡误解了一辈子流浪了一辈子的游子,一个连福克纳都承认他排美国20世纪文学第一把交椅的叙述者。

托马斯沃尔夫的作品,以五部曲为主,其中三部是连续的自传体小说,一部改了名字但内容相连的作品,还有一部是在他去世后整理而成的。个人认为他最好的一部,天使望故乡,讲述了美国西海岸一个小镇上的一家人的故事,一个石匠娶了一位当地的望族女儿做妻子,生养了数个子女,石匠一生渴望做大事但却因为守旧脾气暴躁而碌碌无为,他的妻子包下了一个旅馆做旅店生意。他们的大儿子,二儿子,三女儿都比较平庸,但个性鲜明,唯一值得一提的是小儿子尤金,一个生性敏感热爱深思且忧郁的天才,从襁褓里的婴儿长到十八岁,要到哈佛大学求学的这段经历。天使望故乡揭露的是一种回不去的乡愁,就像每一个北漂的游子思念故乡再回故乡却发现故乡一无容身之处的情感,属于经验性的叙事作品。托马斯沃尔夫另外的三部作品,讲述了尤金长大后,来到城市的经历,但嫌弃枯燥所以没看完。托马斯沃尔的文笔非常的美,我用三个字来形容,梦,光,月。如果你觉得他的作品能够代表美国迷惘一代的主流,那就错了。托马斯沃尔夫是写的个体经验,那种迷失惆怅与故乡童年时的人物交相辉映 ,读起来非常的带感。同类作品,还有卡波特的草竖琴和圣诞回忆录。总结,他的作品是田园的,也是最接近人类最初生长经验的,更是能把一个游子的一生写的细腻而多情的做好的一位作家。

沃尔夫的文字真是太优美了,哪怕我没有读他的英文原著,光读翻译过来的作品,就可以窥见他笔下华丽的句子。

个人认为沃尔夫在中国是一个被低估的作家。相比起同时代的菲茨杰拉德,海明威,福克纳,沃尔夫在中国明显「遇冷」。福克纳在沃尔夫去世之后将他评价为自己的时代中最好的作家之一,并认为沃尔夫强于他。杰克·凯鲁亚克把沃尔夫视为自己的文学偶像,这就可见沃尔夫在美国文学界的影响力了。而中国这边似乎只把沃尔夫当做二流作家?反正我是没看到什么中国作家谈论沃尔夫。

沃尔夫的毛病也在于自己的文字,他太喜欢倾诉了。跟海明威的简介语调一对比,沃尔夫简直是个写字狂魔。听说他的编辑修改他的作品都会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期间沃尔夫还要不断添加新的东西进去。读《天使望故乡》的时候我也能感觉出来沃尔夫叙述的欲望太强了,什么都想写进自己的作品里去,以至于里面有些段落都让读者感觉到没有什么意义了。

沃尔夫写场面的能力挺强的。我在沃尔夫这里同样感受到了曾经阅读《高老头》那种体验,在酒馆里,在街道上,沃尔夫笔下的人物的声音,他们的动作神态,他们在场景所处的位置,给了我很清晰的感受。

我很喜欢沃尔夫这个作家,不过有时候也感觉读他的作品挺累的…


两米的巨人作家 托马斯沃尔夫!

作家F·司各特·菲茨杰拉德是珀金斯发现的第一位优秀作者。

1918年春天,年轻军官菲茨杰拉德得知自己将被派往海外前线。临行前,他的一份手稿辗转被送到斯克里伯纳出版社,那是当时美国出版界最优雅、最讲究传统的出版社,由家族第二代接班人掌舵。但在《天才的编辑》作者伯格看来,该社的「书目是一潭文学品味与价值的死水」,永远不越过所谓「正统体面」的雷池半步,也极少在取悦读者之外走得更远。当时正受关注的年轻一代作家,一个都没在书目里出现。

3个月后,菲茨杰拉德这部被总编辑评价为「根本读不下去」的书稿落到珀金斯手里。这是珀金斯在斯克里伯纳出版社工作的第8年。在成为公认的优秀编辑之前,哈佛大学毕业的他做过几年《纽约时报》记者。「我们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收到写得这么有活力的小说书稿了。」这年夏天,在给菲茨杰拉德的退稿回信中,珀金斯兴奋地写道,同时对作品提出意见,「希望我们再次见到它,届时将马上重读。」

珀金斯的这封信令身在军营的菲茨杰拉德深受鼓舞。他重新修改后再次寄出,但老编辑们还是固守原来的文学观点,否决了珀金斯的出版计划。1919年,菲茨杰拉德退伍后和珀金斯见了一面。这次,不肯放弃的珀金斯干脆直接建议菲茨杰拉德把小说重新写一遍,同时改变小说的叙述人称。9月,菲茨杰拉德终于交出全新的小说《人间天堂》。这是他的处女作,也是成名作。菲茨杰拉德旋即成为纽约社交场上的新宠,并引领了战后美国崛起的「迷惘的一代」。

「美国现代出版业从一战后开始起步,有很多百年老店,但在图书出版上比较保守传统。一战后新的文学思潮在欧洲出现,诞生了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伊斯等作家,对美国文学也产生影响,出现海明威、菲茨杰拉德这样的作家。」彭伦说,当时美国文学处在发展的黄金时代,珀金斯这样的编辑有很大的发挥余地,不断发现新作者,培养他们的才华,出版他们的作品,既赢得口碑,又畅销。

编辑还愿意花时间吗?

对珀金斯来说,为了物色、成就新天才,花上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等待和编辑也是值得的。影片《天才捕手》中,围绕珀金斯帮助和发掘另一位天才作家托马斯·沃尔夫的过程,展开戏剧冲突。

沃尔夫写出原名为《啊,迷失的》的处女作小说后,珀金斯发现他具有小说家最宝贵的才能:对语言的敏感和直觉。但在激情和宣泄之下,最大的问题是小说缺乏结构。为此,珀金斯删了9万字,还把名字也改成《天使,望故乡》。《天才的编辑》中,珀金斯的朋友就曾回忆,「没有什么书编辑处理的力度能超过《天使,望故乡》」。

沃尔夫另一部代表作《时间与河流》,是珀金斯编辑生涯中最耗心力的一本小说。初稿长达100多万字,装了三个大木箱。珀金斯读完后却发现,其中实际上包含了两个独立完整的故事。他花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和沃尔夫一起修改,这也导致性格敏感自尊的沃尔夫后来被文学评论界的流言击中,最终与珀金斯决裂。

「现在出版节奏比珀金斯时代快得多,中国每年光是长篇小说出版就有几千部,还不包括网路小说,编辑也没有那么多时间沉浸到一个稿子中去了。」作家出版社当代文学编辑部主任李宏伟说。在青年作家康赫写第二部小说《人类学》的过程中,他曾花了3年时间修改,这样的举动在当今出版界实属罕见。

「另外,还有一个不是那么好听的现实原因就是,像沃尔夫那样的天才作家太少了。作为编辑也很难遇到一定要让自己耗费很多心血的作者。」李宏伟强调,编辑和稿子是相互发现和启发的,一定是稿子和作者本身让编辑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更新对文学的了解,才愿意跟作者一起共同探索。

编辑与作者关系的疏离

「在我的记忆里,第一次有人告诉我,我写的东西是有价值的。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相信我能干出点名堂,这个人就是珀金斯。」影片中,饰演珀金斯的裘德·洛说,他甚至将他视为「父亲」。在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珀金斯也解释了自己为何在沃尔夫身上倾注大量心血:「(我)认为汤姆是天才,我也喜爱他,不忍心看著他失败,对他的书我几乎跟他一样拚命,有那么多事情要做。」

不仅是沃尔夫,《天才的编辑》中还披露了他对其他作家的包容。伯格形容他对喜欢追求享乐的菲茨杰拉德,就像「一个颇为古板但纵容的叔叔与一个得宠、爱赶时髦又令人难以拒绝的侄子之间的关系」。与此同时,他也准备好了扮演父亲的角色,一直督促菲茨杰拉德回到小说创作。

「其实在1980年代时,中国作家和编辑的关系也曾经非常密切,与珀金斯的时代有点类似。」彭伦回忆说,那时出版社都是国营,社会上也掀起一股文学热,编辑可以心无旁骛地耐心和作者磨稿子。

不仅是文学,那个年代的学术出版也一样。现任复旦大学出版社学术总监的陈麦青,也是在80年代就和著名历史学家朱维铮相识相知。朱维铮去世前,曾口头交代太太,以后作品出版都交由陈麦青负责。

《天才捕手》中经常出现的镜头就是珀金斯和沃尔夫一起在办公室改稿。国内的出版社以前也有专门的招待所或讲习所,一旦小说将要发表,编辑就会通知作家,索性住进来改稿。贾平凹、陈忠实、蒋子龙、张炜、冯骥才……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个著名的作家,都曾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招待所里留下身影。

在日本,编辑和作家至今保持著某种「准家人」的关系。当被问及是否准备像很多欧美作家那样,在网路上首发作品时,日本著名畅销书作家石田衣良说:「不行,因为编辑和我像家人一样,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喝酒,一起玩,我不能背叛他。书写完必须第一个交到我的编辑手上。」著名编辑见城彻甚至自己写了本畅销书,叫《编辑这种病》,回忆了与村上龙、北野武等11位作者多年深入而亲密的交往。

「编辑和作者这种密切联系的传统,现在在中国已经很少了。其实很可惜。」彭伦说,当前出版竞争太激烈了,一个作家出名后大家都去抢。编辑行业的管理也都数字化了,编辑为了达到考核指标就要「造货」,要多出书,久而久之与作者之间的关系自然疏离。珀金斯时代「手工作坊式的温暖」早已远去。

李宏伟也说,大多数时候,他与作者都仅限于工作层面的合作,「其实人一辈子真正关系亲密的朋友,又有几个呢?」

要有超越时代的眼光

彭伦是在2007年,无意间从外文书店看到《天才的编辑》英文版的。被开头吸引后,决定将其译成中文。「我非常认同他的性格、为人处事,恪守编辑的职责和本分,全心全意为作者服务,这也许也是他发现这么多作家的原因。」

不过他不得不承认的是,珀金斯这样的编辑无法复制。当今中国的文学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出版行业也转向高度产业化,相对于编辑,营销部门在许多出版社更为强势。

李宏伟则认为,就算把每年的出版节奏降下来,也不一定能保证最拔尖的作品就出自其中。「让出版业态慢下来不太现实。作为编辑,更多的是希望从业者对文学有更多的了解,另外就是文学口味更复杂点,这样相对结构和风格更独特的作者更有可能被发现,在需要鼓励的时候得到鼓励。」

「编辑要有超前心,有超越时代的眼光。」彭伦强调,就像菲茨杰拉德最著名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生前销量一般,没有达到出版预期,但珀金斯很相信自己的文学眼光,一直在鼓励他。直到菲茨杰拉德去世后,人们才意识到它的价值。

《天才捕手》中,彭伦很喜欢的一个细节是,《天使,望故乡》发表后,有人问珀金斯为什么他不写作,要是他也写,肯定会比大多数作者都厉害。沉思片刻后,珀金斯才缓缓回答:「因为我是编辑。」

「珀金斯是我的楷模和榜样。」彭伦说。


让我模仿沃尔夫的啰啰嗦嗦特点来答一发流水账,啊,点根烟先……

不少作家的作品都带自身经历的影子,而托马斯沃尔夫(Tom)的全部作品都是自己的同人志,估计他活到80岁会把自己写到80吧,他说要写美国的legacy,我理解他意图是通过个人命运反应时代

比起纳博科夫在《说吧,记忆》的朦胧中绚丽的旧贵族少爷生活,高尔基《童年》里的父母先后去世被外祖父赶去社会混饭吃的悲惨,Tom的家庭类似劳伦斯的《母亲与情人》,工人+落魄中产。

Tom爸爸是个石匠,早年也是有梦想的——当雕塑家,雕刻出美丽的天使。可是触到了自己天赋的上限,接受了只能做石匠的命运;妈妈来自有点名声但没什么钱的乡绅家,一心想脱离原生家庭。二人便结婚。和大部分平民阶层家长一样,生了一大堆孩子放任自流。他们也管吃管住,供孩子上学,但不想学也不干涉,在外面摸爬滚打无所谓,最重要是能带回来钱,至少别啃老。没有规划的教育导致大部分孩子没有出息,父母于是老大不行盼老二,老二不行盼老三…反正有一个孩子出息就翻本了。孩子是否出头全取决天生的悟性。我相信中国六七十年代的那辈人对这种「祸害父母」更熟悉吧。

其中,小儿子Tom是个很敏感爱观察,还喜欢看书的人。他和其他小镇小孩一样玩耍,看性感熟女,打打小工,用课外书的材料玩幻想游戏。会盼望看更大世界,但没有恶狠狠的痛下决心的励志,该玩还是玩,但学习一直不错。

Tom的父母对他也有爱,但是因为钱的掺和,总是别别扭扭的。爸爸会一边把桌上的最好吃的菜放到他盘子,一边说:「别的小孩子都吃不上饭,我给你吃给你穿,你要好好报答我」,故意让Tom自责。Tom妈妈阻止Tom出去旅游,嘴上说我是不放心你,其实是不想花钱。家里的其他兄姐都一方面出于本性疼爱小弟弟,一方面鄙视他是不会干活的书呆子,只有二哥跟他谈心。Tom十岁时候,哥哥带他去卖报纸赚点钱。他不愿意跟生人腆著脸卖力叫卖,于是躲在报刊亭看来来往往西装革履的行人,再低头看妈妈给自己穿的便宜衣服,第一次懵懵懂懂觉察到自己家庭的卑微。

后来Tom妈妈开始炒房,攒钱开了旅馆,让家人都在旅馆帮忙。家里有了余钱,但所有钱都被妈妈扣下来壮大生意。还一直跟孩子哭穷(「还花钱,家里都快破产了!」),对吃穿用度很吝啬。甚至为了招徕旅馆客人,有拉客的住在里面也不在乎。少年Tom看透了父母为了点钱这么抠门,这么没下限,既无力又鄙视。于是书籍是他的避风港,让他从蝇营狗苟中超脱出来。PS 他如果活在现在,也可以在知乎狠狠吐槽父母一番。

Tom一路学校上开挂,考上私立高中,16岁上了大学。本来校长建议他在高中多呆一年,选个更好的大学。但是爸爸不想多给孩子交一年学费,逼他去上了州立大学。Anyway,他成了第一个自己镇上上了大学的凤凰男。

Tom终于可以离开这个闭锁的无趣的小镇,离开斤斤计较吵吵闹闹的家庭。离开前他跟爸爸出去散步,发现高大的爸爸已经衰老驼背了。

(未完)


我读过的最有叙述本能和叙述热情的作家,也是「作品大于作家」的代表。看到后来,甚至会觉得不是他在写作,而是那些文字就那么被创造出来然后把他这个作者困住了。这样的写作,注定是要以生命的消耗为代价的。


正在看英文原版的 《天使望故乡》按下不表

开篇就非常非常散文气


垮掉的一代的代表真不是白说的,说他这种人善于自我表达善于挖掘自己的内心,但是我更觉得沃尔夫这种人用「自私自我」这四个字形容更合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