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学期教得两个班,两个班,一文一理,理科沉闷,文科活跃,基础都比较差,两个班次次考试都倒数。我自认为每次没课都要花几小时来认真备课,作业也做到细批。对于不做作业和不及格的同学我也有督促。比起有的老师,我算是比较负责的了,我看他们都没怎么费力就把班级教得很好。我常常为此否定自己,觉得自己误人子弟,多次想转行,可是我连这个都做不好我又能做什么呢?我也向成绩好的老师讨教过,但也没讨到什么经验。具体私下细节方面老师们怎么做的,我就不知道了。为此我很苦恼,我不知道自己哪里出了问题,我也在自我反思,我自己总结了几点,一是,我缺乏人格魅力,二是,缺乏管理能力,三是课堂上得不够好。四是,我只是自己懂了自己做了,没让学生自己真正学会去主动弄懂主动去做。我知道自己的问题,但是在于不知道怎么去细化解决问题。请有经验的老师们不吝赐教,非常感谢


你有没有想过不是你的问题。

有这份心就是一位非常负责的老师了,一定不要泄气!


这问题不好具体回答,教学好的老师一般都有自己的方法,而最关键的方法一般人家不会轻易告诉你,谁愿意给自己制造对手?你可以向曾经是能力很强的而现在不在教学一线的老师请教或者向教导主任多请教。


你好,我是个理科老师,我今年是入职第三年,我说说我的想法和思考,你看看能不能有启发。

首先,想请问你是什么科目的老师呢?如果本身就是理科老师,你教的两个班不一样,一文一理,按道理理科班的内容就要更深入一些,文科班偏浅显易懂些。如果是文科的,那正好相反。

上课的时候,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很重要的,我看你的描述中,说到学生本身基础就比较弱,既然这样,那就从基础抓起,俗话说得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像这种学生,我一般会要求最基础的内容放学回去复习,养成每节课课前小测的习惯,这比你布置课后作业要好得多。

另外,你说到的问题,因为没有具体去感受过,所以也不能乱给意见,如果真的想要找出自己与其他老师的上课差距,我建议你主动多去听其他老师的课,同科目或者不同科目的都可以,去感受一下其他人的上课氛围,这是最快的学习方式。课后也建议你多去网上找一些优质视频去看去学习,日积月累,一年下来你会有很大的进步。

如果还是没有找到问题,也可以联系我,vx:kuaile123_yes


不要因为一两次成绩不好就否定自己,有时候成绩不好不是一个原因造成的,所以不用把成绩不好的原因都归于自己,你只要多了解你的学生,和他们谈谈,了解他们的现状,知己知彼就自然有办法了。最后希望你放松心情,顺其自然,要知道如果学生心智不够,提高成绩可是个漫长的过程,有很多老师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得了抑郁症和焦虑症,所以,你要学会放松自己。


高中教学经验欠缺,可能没办法给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在这,我给出几点拙见:1、建议研究试卷,虽说现在说素质教育,但是很多情况,还是以分数来评判老师。研究常考点,把这些知识点讲透彻,这个透彻可能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现在孩子们懂的多,所以,网路上找一些新鲜的事物结合知识点讲解,这样可能会大大提高课堂效率。2、知识点讲解一定要通俗易懂,我都是用初中方式解释高中知识,这样他们才懂,一节课知识点不要过多,学生没我们想的那么厉害。3、不要否定自己,总有些学生学习没用心的。4、班级管理方面,说实话,年轻教师就应该学会去借鉴一些外国的管理模式,有一定的作用(对初中生而言,亲测有效,高中没机会尝试)。


提高课堂效率,树立班级威信

如果班里学生基础很差的话,大胆砍掉很难的点,精讲多练,课堂让出时间练习(或者以考代练)。


多和同学们讲一些有趣的故事,最好讲出你威风时的故事


推荐一本书《认知天性》,上面有解释学习的底层方法。可以运用于平时得教学中试试。

要想让学生成绩提高,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思考,怎么学能记得最牢?能花时间最少?

而你总结的是自己如何如何努力,怎么怎么备课了,人格魅力如何如何,自然作用有限(你班上的学生成绩起来了,那你就有人格魅力)。努力还要选对方向,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才行。不是我说哒,是马克思说哒!

再次推荐《认知天性》,这就是客观规律之一。


顺其天命


我不是老师,以学生的经验来凑数。

我想说,初高中题型不多,离不开刷题。单纯的知识点有讲讲就好了,上课还是结合超简单直白的题目针对性的演练知识点更好。

课后,作业不要多,多了就是划水,反正我就是划水。对于一般学生先找找经典的题,分两类。一类简单的,意思是只含单一知识点;一类复杂的,意思是含有多个知识点。然后就是让学生准备专用笔记本,最好是活页的,做题。晚自习强制十分钟用来复习这本笔记,不允许做其他作业。平时的小测考原题,一个字都不改的原题(防止一些人以做过的题不会考为理由自我放弃)。对于尖子生,也就是班里平时前三,除了上述那一点点题,剩下的就是刷题.....

高考621,成绩就一般,所以我有自知之明,以上所说通通仅供参考,如果有不同异见,勿喷,你都对,都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