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

开始无声泪流从电影结束前二十分钟直到结束…

女主的名字叫Fern, 是一种植物的名字,

我自己在家里的后院养过,Fern不开花没有种子,后来她没有成活…

电影里的Fern顽强地活著,只为感受活著,

一直在路上


我不知道为什么国内要撤档,因为这部片子很尖锐的拍出来美国社会矛盾,能狠狠的打国内公知们的脸。


我个人简单地说说影片在视听上带给我的感受吧,因为自身阅历的限制,我个人对于影片内容的表达还不能完全感同身受,所以对于影片主题的感触与有相似经历的人相比可能没那么深刻。

这部片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表达上的极简,很多地方点到为止,几乎没有多余的镜头。比如说费恩和琳达?梅相遇时,简简单单几个一起玩乐的镜头,就给观众准确传达了她们友谊递进的讯息;游牧民生活的困苦是怎么传递给观众的?善良的费恩抛弃了一只被朋友抛弃的狗。就一个将狗拴在桌子旁的镜头,充满了酸楚。这些镜头表达都非常准确,没有冗余的部分,这也是为什么同样的慢节奏的影片,此片能做到娓娓道来、一气呵成效果的原因。

根据搜索显示,影片直接采用了某段原声,这段原声在某个旅游vlog上很火。但我确实没有听过,所以在我观看过程中,配乐和影片融合度很高,能让我投入其中。

影片中人物关系是层层递进的,费恩的身世我们并没有一开始就全部知晓,而是在她的行进过程中不慌不忙地告诉观众的,她遇到的人、遭遇的事,都成为丰富费恩人物形象的要素之一。

此外,影片没有很多花里胡哨的调度,更偏向于一种记录。全片都处于一种笼罩下的冷色调,使偶尔出现的阳光有了更深层次的含义(比如在朝阳下跟拍费恩的超长镜头,也是全片唯一的超长镜头),通常预示著费恩心境的改变。

缺点也有,个人认为是在影片的悬念设置部分,上一个出现的人物肯定预示了下一秒钟会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可预见式的故事讲述,所以对于我个人没能带来太多惊喜。

影片的结尾,这群游牧民的命运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今天这个年代,很多人有家,却还是成为了影片表述中那个「无家可归」的人。


孤独而自由

离群且索居

我在。。州,看见一家麋鹿

我在划著皮划艇,一只海鸥停在我船头

我看见成百只燕子,新生的燕子的壳落在水面上,燕子翩翩起舞,我好像在飞翔


除了导演,片子和中国没什么关系。——美国西部风光不错,有点象一老年人开著房车游美国西部。


美国底层工人的生活现状和出路,这个题材太有优势了,导演随便怎么发挥都不会输掉领先位置。一个无比政治正确的题材,介入当下美国的社会现实,即使没有这个影片,问题也已经提出来了,早就提出来了,资本统治的社会,齿轮不断将下层的资料收割聚拢往上再往上输送于极少数塔尖精英,10%的人占有90%的社会财富,这个游戏,底层能不玩了吗,还有其它选项吗?

连根拔起吧,不要固定的一切,脱离故土故人,脱离社会关系,就以单纯的原子人存在,Fern啊,是厥类植物啊,是植物的最初形态啊,不附加后来种种进化的高等的种子植物的谱系关系啊。弗恩从产业工人的队伍中走出来加入居无定所的游牧族,把自己交给偶然性,在哪过夜,打什么零工,遇到什么人都没有要求。因为弗恩工作了一辈子的工厂倒闭了,工厂所在地的邮编都撤销了,丈夫过世了,无儿无女,她是被迫上路吗,算吧。琳达.梅工作了几十年最后每个月的退体工资只有500美元,只能以最底的生活成本来继续生活,她被迫上路。

这个游戏规则不该好好讨论一下吗?难道是抒情就可以了吗,叹个气就表示关注了?所有的思考和讨论都轻轻带过,Bob几秒钟的演讲,妹夫几秒钟关于房地产的谈论,难道我们只是来看导演表达同情?音乐很好,也很满,三不五时响起,渲染了气氛,抒发了忧伤,广袤的荒野风景和流浪的老人们形成呼应,都是寂寞。没有故事,因此没有紧凑的结构,而是中国画一样这一笔,那一笔的散点透视,它不是小说,是散文,小品文,不是严格意义上、传统意义上的电影,而是非常个人体验的实验作品,它来自一个纪实类的公路小说,但导演虚构了弗恩这个角色来当讲解员的角色,我们跟随弗恩进入到房车游牧族的内部去观看。

我为什么要看你抒情呢,能给出更多吗?导演给出的是她作为异乡人、漂泊客的敏感的感同身受,她用一个深刻社会议题承载了她的个人感受。浪费了这个题材。同样是讲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国工人,去年获奖的最佳纪录片《中国工厂》不比这个带来更多的思考和观察吗?都是纪实类的题材,都历经田野调查,一个真的走向社会反思,一个成了个体的抒情诗。当然有高低之分,轻重之分啰。但怎么选择仍是导演和观众的个人自由。

主演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奥斯卡影后,很成熟也很克制,但她天然的强大气场和存在感为表演带来一丝丝遗憾,这是关于毫无存在感的存在的影片,无依之地,无依之人,多希望片中不要有那些特写境头,弗兰西斯不要有独特的表现,人的独一无二是不需要论证的。

我在这边接触过homeless people, 有参加过一些帮助homeless志愿者活动,也有过在很长的餐馆打工的时候和那些人做过交谈。看到他们的时候常常在想他们住那里,每天怎么吃饭,是不是每个人都吸毒所以才没钱。我自身也在异地他乡,对未来也很不确定能不能在这里站稳脚跟。而也会想我会不会也有一天会就这么流浪。看完这个电影,能深深的感受到和女主一样的孤独。她为什么要流浪?是因为没有人要接纳她吗?不是的,她的姐姐和相好的男主都想让她留下,但是她不想,她觉得她的心不属于那里。迷茫,心无所依的时候真的很难不受到这个给电影的打动。她虽然是个流浪者,但她也在她的生活中追寻生命的意义。就像我们很多人一样。

和能理解国内的人不能理解这个电影,觉得乏味,无聊。首先是大家几乎没有接触过无家可归的人,和社会很底层的人,就不会知道你们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同。其次是国内的人都相信奋斗就能过上好生活。穷的原因就只是因为懒。完全能理解一些情绪化的声音,毕竟我也曾是个小粉红。


自去年捧得了金狮奖,赵婷这部《无依之地》就成了无数影迷翘首期盼的作品。从当前的数据来看,《无依之地》已经拿下了颁奖季大大小小27个奖项,大幅领跑其他影片。

不过除了对影片的期许,《无依之地》直到现在都面临著许多争议。关于导演本人的争议暂且不谈(此前详细写过,点击这里查看),光是影片风格都要被吐槽模仿泰伦斯·马利克,或是不如肯·洛奇的政治性明显,更荒谬的是,连与赵婷前作《骑士》在风格有部分延续,都要被吐槽毫无「创新」。

但今天这篇文章不是为了撕扯细节,相较于利用过往的观影经验审查《无依之地》,我更喜欢用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影片进行对接,随后发觉,他们所奔向的那条路不是逃亡之路,而是在给所有人未来可能遭受的痛苦指一座灯塔。

故事开始于2011年的冬天,由于石膏板需求减少,美国石膏公司关闭了在内华达州昂皮尔建立了88年的工厂。

随后昂皮尔邮政编码89405停止了运营,这意味著整个小镇也将随之关闭。这一状况导致当地数百工人无家可归,为了生存,他们奔往全国各地,在流动的人群和空间里搭建临时社区。

电影改编自记者杰西卡·布鲁德的纪实文学作品《无依之地:生存在21世纪的美国》,书中记录了这些住在旅行车和面包车里的美国老年人,他们像过去几代的移民劳工一样随著临时工作的季节性召唤而迁徙。

赵婷之前的作品《哥哥教我唱的歌》《骑士》里的所有演员都是当地人,这部《无依之地》里仍有很多并不属于专业演员的面孔。

所以赵婷的镜头下既有书中所描述的真实游牧者,也有在拍摄过程中偶遇的漂泊之人,如就让这部影片更像是与布鲁德作品的自由对话和续写,而不是简单的套用与翻拍。

《无依之地》开头,Fern从储物柜里拿出自己的东西,把灵魂与日用品一同塞进车中,抱著已故丈夫的工作服无法控制住悲伤情绪。

这是颇具东方气韵的告别仪式,随后她将开著面包车穿越内华达州一片寒冷的荒地,其目的地是亚马逊的一个大型仓库。这份临时工作将支撑她和其他临时工人撑过长达几个月的寒冬。

片中提到了要试图摆脱「美元暴政的枷锁」,不过这种摆脱很难有后续。其中很多人都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们并没有退休意愿,仍选择自食其力。

Fern就是这种二元性的体现,她的确是经济危机的受害者,却又拒绝表现出「被生活打倒」的情绪。

这些人不再努力维持曾拥有的东西,因为「维持」所需的成本相当高昂,相反,他们著力于削减需求。但这种生活方式伴随著危险性,比如他们会在车里冻死,没有备胎就可能走不出无人区。

这意味著,他们上路不是选择了一种更容易的生活,更不是为了逃离,不管是出于自主选择还是被逼无奈,这些人已经对职业生涯、财产、阶级等诱惑感到麻木,转而寻求一种危险系数很高的「自由」

但这种「自由」靠的是在亚马逊仓库封装快递、把甜菜一筐筐装上卡车、在房车公园做脾气温和的清洁工,或是在一堆薯条汉堡间忙碌。

人的价值与劳作不成因果,典型例子就是Fern,因为她有足够的经验和能力教书或做管理人员。

经济衰退、住房成本上升、社会保障体系失灵……不过赵婷没有将这些鲜活的人简化为冷酷资本主义的副产品,也没有对社会体系里业已「失败」的部分拿出来大写加粗一番

因为哪怕落到如此境地,人们仍有空间上路,而不是资本主义牢笼里的死尸。

也正是这一点让《无依之地》呈现了肯·洛奇式控诉视角的背面。这两种方式没有高低之分,不必因为只选择了一种视角而被苛责。

尽管《无依之地》没有足够愤怒的声讨环节,但悲伤是愤怒的另一种化身,因为这些人已经完全厌倦了谎言和「对剥削的悖反」。

Fern属于工人阶级,经常直言不讳,无法忍受任何人的怜悯,甚至显得不近人情。

但这个角色也有一些充满惊喜的细节,正如她坐在面包车里练习长笛,为年轻的流浪汉背诵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第十八首。

自我毁灭和坦率的热情同时出现在Fern身上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用一个眼神或一个苦笑就能展现这种复杂性。她进入角色,同时并没有成为叙事的棋子。

这种不对人物进行道德评判的模糊性让我看到了《天涯沦落女》《拾穗者》的影子,瓦尔达的摄影机不是为了对准流浪女和拾荒者而存在,却在挖掘隶属于生命体本身的丰富逻辑。

这些逻辑往往有悖于我们的生活经验,却有助于开阔人们对许多辞汇的定义,比如贫穷、流浪、被抛弃……在《无依之地》的角色里,这些辞汇被丰满为生命的「有机体」。

当然,片中还出现了一些令人难忘的配角和故事,比如与Fern年龄相仿的斯万基琳达·梅。作为颇有经验的旅行者,她们引导Fern与自然和创伤进行更加透彻的沟通。

Dave的出现和离开也让Fern明白,她无法停留在别人的栖息之地。

有时人们觉得一个人选择离开或留下是因为另一个「人」,其实不只如此,因为房子也是人类灵与肉的又一重展现。

当镜头跟随Fern仔细观察了Dave家里的每个角落,一切已经明了——Fern离开是因为对这所房间的一切全然陌生,这是属于Dave的另一个世界,而她不想去触碰和融入。

Fern对车的执念也是如此,因为那是她的另一重化身。

除此之外,电影中的圆形叙事结构也与自然步调一致

离开和回归是同时执行的,电影一边重走了布鲁德在书中描述的风景线,一边抚摸著21世纪资本主义景观。

上路之人就在这两者之间流转,他们一半是资本市场的工具人,一半投入到原始的自由,前脚撤离,后脚踏回,永远不会真正地告别。

游牧者的可能性在于对时间的援引,就像光,人们可以把思念的一切解释为还没有抵达手中的「光」。

而这种天然的贴合也体现在配乐里,片中配乐大都节选自义大利当代古典主义作曲家鲁多维科·伊诺第 (Ludovico Einaudi)的作品。它们始于安静的钢琴曲,并逐渐演变为精心编排的音域。

这些配乐并非为《无依之地》量身定做,却是赵婷为影片专门挑选的。

她所选用的大部分音乐都来自一个名为《Seven Days Walking》的选集,集子里面有7张专辑,从Day1到Day7,灵感来自鲁多维科·伊诺第在阿尔卑斯山的徒步旅行。

他沿著同一条路来来回回走了7天,面对不断变化的气候、光照、温度和野生动物,进行了截然不同的情感联结。

赵婷将音乐家的旅途与Fern不断变化的内心状态进行了拼接匹配,因为其共性是「同受大自然启发」,无论是音乐还是行为。

比如Fern第一次在营地漫步,和所有陌生人打招呼时的背景乐节选了《Day 1-Golden Butterflies》;

与Dave的两次告别选自《Day 3-Low Mist》;

旅途上的「闭环」也在音乐中有所对照,Fern第一次上路与结尾回到废弃家园时都是同一首《Oltremare》;

而在她与斯旺基告别之后,是一曲《Petricor》。

斯旺基身患癌症,不久后便去世了,但是谁也没有向她告别,只是向火堆里丢下石块,仿佛她就在某一个时空等待著他们。

其实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集体,「家」都是一个流动的概念,有时寻找这个家,不一定要靠「巩固壁垒」,而是让自己顺流而下。

赵婷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流动」,她把转瞬即逝的快乐和扎实的心痛与大自然的神秘联系起来,这让观看《无依之地》的过程就像是凝视一次浸满永恒的日落。

此外,《无依之地》之所以能引起共鸣,还因为它像是对2020年动荡和焦虑的回应。

这是令许多人(包括我们)感到更加迷茫的一年,大家不知道下一步该走向哪里,也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 而《无依之地》在面对这一命题时表现出了谦逊,它尝试跨越事实与虚构的界限,展开既荒凉又温柔的绘述。它让真实的人们诗意地演绎自己的美化版本,以抵达更深层次的真实。

最后,Fern回到空无一人的内华达小镇和她曾生活了几十年的家,影片以广袤和荒凉收尾,她的创伤以空间形式被精准曝露,我们也终于看到Fern必须上路的理由。

从主流社会退出,开辟自己的道路,塑造新的身份,同时成为流亡者和朝圣者……这部影片似乎带来了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如果世道艰辛,人们仍可以尝试回归永恒。


昨天去看了。周中选择去看因为人少。

我本身是个对生命带有绝望和对世俗生活本身有一些疏离的人,所以这个电影我的解读是这是个关于去性别化的人在对生命中孤独(solitude)的寻求。

女主短发,偶尔穿裙子,干著体力活。对于女性的刻意去性别化,最终她回归的是作为人本身所以孤寂的主动寻找。这是有一定女权主义的,如果主角是男性,整个电影的意义会平淡很多,被视为理所当然。性别的转化,是对女性作为一个人一个生命对于生活抵抗的顽强和追寻独立自由的强调。

影片里,导演对这个群体充满共情,lots and lots of empathy — 充满在配乐和镜头里。对流水的静观,广褒沙漠里的晨曦和余晖,女主独行的侧影,自由困顿的选择成为或被迫成为的流浪者,雨日里对生存的挣扎,是不带偏见的观察。

和讨论房市的普通人相比,女主显得格格不入,没法安顿下来,没法按照主流轨迹去完成她的生命。入世和处世的,总是没法相互理解。

最终回归到,对生命,你要的是什么?


首先表明观点:是值得观看和思考的电影。


以下包含剧透:

电影的故事由Fern在决定当一名以车为家的Nomad后,遇见了Linda May,Bob wells,Dave and Derek 发生的故事组成。

中间穿插一些情节比如,Fern因修理车费陷于钱财穷迫回到妹妹家,以及Bob wells的发言,以及许多Fern找工作打工的情节是对Fern形象的补充完整。

Linda May是一名饱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基层人民。她告诉Fern关于癌症和酒后点烟的事情,依然选择去她认为美好的阿拉斯加,走之前把不会再用到的东西送给其他Nomad。影片中,Linda May是和Fern最像也是最能相互理解的人,在Linda May继续前往阿拉斯加,和Fern相拥作最后的告别,各位可以细品其用语。对于一个罹患癌症,时日无多且受伤的老年妇女,我想此去阿拉斯加是一趟怎样的旅行,不言自明。[这其实影射了基层在当时面对金融危机的影响的一种态度,个人认为不是消极,而是无力。]

Bob Wells 不谈,他是整部影片诠释Fern的关键人物,相当于及时的旁白。

Dave是后半段戏份的主要人物,他让原本逐渐寒冷的Fern感觉到了温暖,为数不多的暖色镜头给了Dave与Fern的相处时光。Dave的出现,主要是丰富Fern这个人物的过去。Fern结过婚,丈夫叫Po,已经离世,没有子女,侧面告诉了Fern作为一名Nomad的原因。在面对Dave的邀请,Fern的心境确实经历了变化,但正如Fern所代表的植物一样,无依无靠,[片中她否认了丢掉一切前行的说法],为了保留Po存在的证据:只有有人念想,那么他就仍然存在。而Dave也从一名Nomad成为一名grandfather。尤其是Fern访问Dave的家时,看见他过去的车子废弃在角落时的眼神,以及提醒对方轮胎坏掉的事实,对方的漫不经心,Fern此时的眼神和话语很值得玩味。[Dave代表的是基层面对金融危机的另一种态度,个人认为可以解释为妥协。]

而Derek是年轻而苦恼的,求而不得,缺少方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影片中,Fern用诗歌指引他回到了女友所在的小牧场。虽然题材是外国电影,但导演是中国人,诗歌在这里有很明显的理想意味,它让年轻人还有奋斗的潜力和勇气。[这是另一类人,依然年轻,收到冲击依然可以再站起来。]


电影里对Nomad这一群体描绘的是有追求,坚持的。即使是在窘迫的日子里,Fern依然说著我会还清这笔钱,以及不停的工作来换取酬资。如果说,这部电影只是为了表达个人情感,那我想,表达的就是Fern这一类真实而又顽强的一类人的欣赏。但电影是有真实背景的,那我也有理由相信,这是一部能引起深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群体的共鸣的电影。不幸中的万幸,2008年金融危机,我国应对的很好。但影片如果从『老龄生活』的角度切入呢?我相信,能获得奥斯卡提名的电影,一定是值得多面切入去解读的。


该影片深谙点到为止的推理极简风[其他答案提到了,细想确实这样],许多场景没有语言,需要观影者自己联系影片前后内容,比如Fern养不起的狗以及Fern梦到科罗拉多的燕子以及最后回到已经倒闭的石膏厂等等。内容其实一直在暗示Fern的糟糕的生活处境以及她顽强的心态。

最后,背景音乐和灰暗的镜头,烘托气氛是真的赞。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