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看完

開始無聲淚流從電影結束前二十分鐘直到結束…

女主的名字叫Fern, 是一種植物的名字,

我自己在家裡的後院養過,Fern不開花沒有種子,後來她沒有成活…

電影裏的Fern頑強地活著,只為感受活著,

一直在路上


我不知道為什麼國內要撤檔,因為這部片子很尖銳的拍出來美國社會矛盾,能狠狠的打國內公知們的臉。


我個人簡單地說說影片在視聽上帶給我的感受吧,因為自身閱歷的限制,我個人對於影片內容的表達還不能完全感同身受,所以對於影片主題的感觸與有相似經歷的人相比可能沒那麼深刻。

這部片給我最大的感受是表達上的極簡,很多地方點到為止,幾乎沒有多餘的鏡頭。比如說費恩和琳達?梅相遇時,簡簡單單幾個一起玩樂的鏡頭,就給觀眾準確傳達了她們友誼遞進的訊息;遊牧民生活的困苦是怎麼傳遞給觀眾的?善良的費恩拋棄了一隻被朋友拋棄的狗。就一個將狗拴在桌子旁的鏡頭,充滿了酸楚。這些鏡頭表達都非常準確,沒有冗餘的部分,這也是為什麼同樣的慢節奏的影片,此片能做到娓娓道來、一氣呵成效果的原因。

根據搜索顯示,影片直接採用了某段原聲,這段原聲在某個旅遊vlog上很火。但我確實沒有聽過,所以在我觀看過程中,配樂和影片融合度很高,能讓我投入其中。

影片中人物關係是層層遞進的,費恩的身世我們並沒有一開始就全部知曉,而是在她的行進過程中不慌不忙地告訴觀眾的,她遇到的人、遭遇的事,都成為豐富費恩人物形象的要素之一。

此外,影片沒有很多花裏胡哨的調度,更偏向於一種記錄。全片都處於一種籠罩下的冷色調,使偶爾出現的陽光有了更深層次的含義(比如在朝陽下跟拍費恩的超長鏡頭,也是全片唯一的超長鏡頭),通常預示著費恩心境的改變。

缺點也有,個人認為是在影片的懸念設置部分,上一個出現的人物肯定預示了下一秒鐘會發生的事情,這是一種可預見式的故事講述,所以對於我個人沒能帶來太多驚喜。

影片的結尾,這羣遊牧民的命運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不過在今天這個年代,很多人有家,卻還是成為了影片表述中那個「無家可歸」的人。


孤獨而自由

離羣且索居

我在。。州,看見一家麋鹿

我在劃著皮划艇,一隻海鷗停在我船頭

我看見成百隻燕子,新生的燕子的殼落在水面上,燕子翩翩起舞,我好像在飛翔


除了導演,片子和中國沒什麼關係。——美國西部風光不錯,有點象一老年人開著房車遊美國西部。


美國底層工人的生活現狀和出路,這個題材太有優勢了,導演隨便怎麼發揮都不會輸掉領先位置。一個無比政治正確的題材,介入當下美國的社會現實,即使沒有這個影片,問題也已經提出來了,早就提出來了,資本統治的社會,齒輪不斷將下層的資料收割聚攏往上再往上輸送於極少數塔尖精英,10%的人佔有90%的社會財富,這個遊戲,底層能不玩了嗎,還有其它選項嗎?

連根拔起吧,不要固定的一切,脫離故土故人,脫離社會關係,就以單純的原子人存在,Fern啊,是厥類植物啊,是植物的最初形態啊,不附加後來種種進化的高等的種子植物的譜系關係啊。弗恩從產業工人的隊伍中走出來加入居無定所的遊牧族,把自己交給偶然性,在哪過夜,打什麼零工,遇到什麼人都沒有要求。因為弗恩工作了一輩子的工廠倒閉了,工廠所在地的郵編都撤銷了,丈夫過世了,無兒無女,她是被迫上路嗎,算吧。琳達.梅工作了幾十年最後每個月的退體工資只有500美元,只能以最底的生活成本來繼續生活,她被迫上路。

這個遊戲規則不該好好討論一下嗎?難道是抒情就可以了嗎,嘆個氣就表示關注了?所有的思考和討論都輕輕帶過,Bob幾秒鐘的演講,妹夫幾秒鐘關於房地產的談論,難道我們只是來看導演表達同情?音樂很好,也很滿,三不五時響起,渲染了氣氛,抒發了憂傷,廣袤的荒野風景和流浪的老人們形成呼應,都是寂寞。沒有故事,因此沒有緊湊的結構,而是中國畫一樣這一筆,那一筆的散點透視,它不是小說,是散文,小品文,不是嚴格意義上、傳統意義上的電影,而是非常個人體驗的實驗作品,它來自一個紀實類的公路小說,但導演虛構了弗恩這個角色來當講解員的角色,我們跟隨弗恩進入到房車遊牧族的內部去觀看。

我為什麼要看你抒情呢,能給出更多嗎?導演給出的是她作為異鄉人、漂泊客的敏感的感同身受,她用一個深刻社會議題承載了她的個人感受。浪費了這個題材。同樣是講全球化背景下的美國工人,去年獲獎的最佳紀錄片《中國工廠》不比這個帶來更多的思考和觀察嗎?都是紀實類的題材,都歷經田野調查,一個真的走向社會反思,一個成了個體的抒情詩。當然有高低之分,輕重之分囉。但怎麼選擇仍是導演和觀眾的個人自由。

主演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奧斯卡影后,很成熟也很剋制,但她天然的強大氣場和存在感為表演帶來一絲絲遺憾,這是關於毫無存在感的存在的影片,無依之地,無依之人,多希望片中不要有那些特寫境頭,弗蘭西斯不要有獨特的表現,人的獨一無二是不需要論證的。

我在這邊接觸過homeless people, 有參加過一些幫助homeless志願者活動,也有過在很長的餐館打工的時候和那些人做過交談。看到他們的時候常常在想他們住那裡,每天怎麼喫飯,是不是每個人都吸毒所以才沒錢。我自身也在異地他鄉,對未來也很不確定能不能在這裡站穩腳跟。而也會想我會不會也有一天會就這麼流浪。看完這個電影,能深深的感受到和女主一樣的孤獨。她為什麼要流浪?是因為沒有人要接納她嗎?不是的,她的姐姐和相好的男主都想讓她留下,但是她不想,她覺得她的心不屬於那裡。迷茫,心無所依的時候真的很難不受到這個給電影的打動。她雖然是個流浪者,但她也在她的生活中追尋生命的意義。就像我們很多人一樣。

和能理解國內的人不能理解這個電影,覺得乏味,無聊。首先是大家幾乎沒有接觸過無家可歸的人,和社會很底層的人,就不會知道你們的生活是多麼的不同。其次是國內的人都相信奮鬥就能過上好生活。窮的原因就只是因為懶。完全能理解一些情緒化的聲音,畢竟我也曾是個小粉紅。


自去年捧得了金獅獎,趙婷這部《無依之地》就成了無數影迷翹首期盼的作品。從當前的數據來看,《無依之地》已經拿下了頒獎季大大小小27個獎項,大幅領跑其他影片。

不過除了對影片的期許,《無依之地》直到現在都面臨著許多爭議。關於導演本人的爭議暫且不談(此前詳細寫過,點擊這裡查看),光是影片風格都要被吐槽模仿泰倫斯·馬利克,或是不如肯·洛奇的政治性明顯,更荒謬的是,連與趙婷前作《騎士》在風格有部分延續,都要被吐槽毫無「創新」。

但今天這篇文章不是為了撕扯細節,相較於利用過往的觀影經驗審查《無依之地》,我更喜歡用自己的生命體驗與影片進行對接,隨後發覺,他們所奔向的那條路不是逃亡之路,而是在給所有人未來可能遭受的痛苦指一座燈塔。

故事開始於2011年的冬天,由於石膏板需求減少,美國石膏公司關閉了在內華達州昂皮爾建立了88年的工廠。

隨後昂皮爾郵政編碼89405停止了運營,這意味著整個小鎮也將隨之關閉。這一狀況導致當地數百工人無家可歸,為了生存,他們奔往全國各地,在流動的人羣和空間裏搭建臨時社區。

電影改編自記者傑西卡·布魯德的紀實文學作品《無依之地:生存在21世紀的美國》,書中記錄了這些住在旅行車和麵包車裡的美國老年人,他們像過去幾代的移民勞工一樣隨著臨時工作的季節性召喚而遷徙。

趙婷之前的作品《哥哥教我唱的歌》《騎士》裏的所有演員都是當地人,這部《無依之地》裏仍有很多並不屬於專業演員的面孔。

所以趙婷的鏡頭下既有書中所描述的真實遊牧者,也有在拍攝過程中偶遇的漂泊之人,如就讓這部影片更像是與布魯德作品的自由對話和續寫,而不是簡單的套用與翻拍。

《無依之地》開頭,Fern從儲物櫃裏拿出自己的東西,把靈魂與日用品一同塞進車中,抱著已故丈夫的工作服無法控制住悲傷情緒。

這是頗具東方氣韻的告別儀式,隨後她將開著麵包車穿越內華達州一片寒冷的荒地,其目的地是亞馬遜的一個大型倉庫。這份臨時工作將支撐她和其他臨時工人撐過長達幾個月的寒冬。

片中提到了要試圖擺脫「美元暴政的枷鎖」,不過這種擺脫很難有後續。其中很多人都到了退休年齡,但他們並沒有退休意願,仍選擇自食其力。

Fern就是這種二元性的體現,她的確是經濟危機的受害者,卻又拒絕表現出「被生活打倒」的情緒。

這些人不再努力維持曾擁有的東西,因為「維持」所需的成本相當高昂,相反,他們著力於削減需求。但這種生活方式伴隨著危險性,比如他們會在車裡凍死,沒有備胎就可能走不出無人區。

這意味著,他們上路不是選擇了一種更容易的生活,更不是為了逃離,不管是出於自主選擇還是被逼無奈,這些人已經對職業生涯、財產、階級等誘惑感到麻木,轉而尋求一種危險係數很高的「自由」

但這種「自由」靠的是在亞馬遜倉庫封裝快遞、把甜菜一筐筐裝上卡車、在房車公園做脾氣溫和的清潔工,或是在一堆薯條漢堡間忙碌。

人的價值與勞作不成因果,典型例子就是Fern,因為她有足夠的經驗和能力教書或做管理人員。

經濟衰退、住房成本上升、社會保障體系失靈……不過趙婷沒有將這些鮮活的人簡化為冷酷資本主義的副產品,也沒有對社會體系裏業已「失敗」的部分拿出來大寫加粗一番

因為哪怕落到如此境地,人們仍有空間上路,而不是資本主義牢籠裏的死屍。

也正是這一點讓《無依之地》呈現了肯·洛奇式控訴視角的背面。這兩種方式沒有高低之分,不必因為只選擇了一種視角而被苛責。

儘管《無依之地》沒有足夠憤怒的聲討環節,但悲傷是憤怒的另一種化身,因為這些人已經完全厭倦了謊言和「對剝削的悖反」。

Fern屬於工人階級,經常直言不諱,無法忍受任何人的憐憫,甚至顯得不近人情。

但這個角色也有一些充滿驚喜的細節,正如她坐在麵包車裡練習長笛,為年輕的流浪漢背誦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十八首。

自我毀滅和坦率的熱情同時出現在Fern身上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用一個眼神或一個苦笑就能展現這種複雜性。她進入角色,同時並沒有成為敘事的棋子。

這種不對人物進行道德評判的模糊性讓我看到了《天涯淪落女》《拾穗者》的影子,瓦爾達的攝影機不是為了對準流浪女和拾荒者而存在,卻在挖掘隸屬於生命體本身的豐富邏輯。

這些邏輯往往有悖於我們的生活經驗,卻有助於開闊人們對許多辭彙的定義,比如貧窮、流浪、被拋棄……在《無依之地》的角色裏,這些辭彙被豐滿為生命的「有機體」。

當然,片中還出現了一些令人難忘的配角和故事,比如與Fern年齡相仿的斯萬基琳達·梅。作為頗有經驗的旅行者,她們引導Fern與自然和創傷進行更加透徹的溝通。

Dave的出現和離開也讓Fern明白,她無法停留在別人的棲息之地。

有時人們覺得一個人選擇離開或留下是因為另一個「人」,其實不只如此,因為房子也是人類靈與肉的又一重展現。

當鏡頭跟隨Fern仔細觀察了Dave家裡的每個角落,一切已經明瞭——Fern離開是因為對這所房間的一切全然陌生,這是屬於Dave的另一個世界,而她不想去觸碰和融入。

Fern對車的執念也是如此,因為那是她的另一重化身。

除此之外,電影中的圓形敘事結構也與自然步調一致

離開和回歸是同時執行的,電影一邊重走了布魯德在書中描述的風景線,一邊撫摸著21世紀資本主義景觀。

上路之人就在這兩者之間流轉,他們一半是資本市場的工具人,一半投入到原始的自由,前腳撤離,後腳踏回,永遠不會真正地告別。

遊牧者的可能性在於對時間的援引,就像光,人們可以把思念的一切解釋為還沒有抵達手中的「光」。

而這種天然的貼合也體現在配樂裏,片中配樂大都節選自義大利當代古典主義作曲家魯多維科·伊諾第 (Ludovico Einaudi)的作品。它們始於安靜的鋼琴曲,並逐漸演變為精心編排的音域。

這些配樂並非為《無依之地》量身定做,卻是趙婷為影片專門挑選的。

她所選用的大部分音樂都來自一個名為《Seven Days Walking》的選集,集子裡面有7張專輯,從Day1到Day7,靈感來自魯多維科·伊諾第在阿爾卑斯山的徒步旅行。

他沿著同一條路來來回回走了7天,面對不斷變化的氣候、光照、溫度和野生動物,進行了截然不同的情感聯結。

趙婷將音樂家的旅途與Fern不斷變化的內心狀態進行了拼接匹配,因為其共性是「同受大自然啟發」,無論是音樂還是行為。

比如Fern第一次在營地漫步,和所有陌生人打招呼時的背景樂節選了《Day 1-Golden Butterflies》;

與Dave的兩次告別選自《Day 3-Low Mist》;

旅途上的「閉環」也在音樂中有所對照,Fern第一次上路與結尾回到廢棄家園時都是同一首《Oltremare》;

而在她與斯旺基告別之後,是一曲《Petricor》。

斯旺基身患癌症,不久後便去世了,但是誰也沒有向她告別,只是向火堆裏丟下石塊,彷彿她就在某一個時空等待著他們。

其實無論對於一個人還是一個集體,「家」都是一個流動的概念,有時尋找這個家,不一定要靠「鞏固壁壘」,而是讓自己順流而下。

趙婷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流動」,她把轉瞬即逝的快樂和紮實的心痛與大自然的神祕聯繫起來,這讓觀看《無依之地》的過程就像是凝視一次浸滿永恆的日落。

此外,《無依之地》之所以能引起共鳴,還因為它像是對2020年動蕩和焦慮的回應。

這是令許多人(包括我們)感到更加迷茫的一年,大家不知道下一步該走向哪裡,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 而《無依之地》在面對這一命題時表現出了謙遜,它嘗試跨越事實與虛構的界限,展開既荒涼又溫柔的繪述。它讓真實的人們詩意地演繹自己的美化版本,以抵達更深層次的真實。

最後,Fern回到空無一人的內華達小鎮和她曾生活了幾十年的家,影片以廣袤和荒涼收尾,她的創傷以空間形式被精準曝露,我們也終於看到Fern必須上路的理由。

從主流社會退出,開闢自己的道路,塑造新的身份,同時成為流亡者和朝聖者……這部影片似乎帶來了一種可能性,那就是如果世道艱辛,人們仍可以嘗試回歸永恆。


昨天去看了。週中選擇去看因為人少。

我本身是個對生命帶有絕望和對世俗生活本身有一些疏離的人,所以這個電影我的解讀是這是個關於去性別化的人在對生命中孤獨(solitude)的尋求。

女主短髮,偶爾穿裙子,幹著體力活。對於女性的刻意去性別化,最終她回歸的是作為人本身所以孤寂的主動尋找。這是有一定女權主義的,如果主角是男性,整個電影的意義會平淡很多,被視為理所當然。性別的轉化,是對女性作為一個人一個生命對於生活抵抗的頑強和追尋獨立自由的強調。

影片裏,導演對這個羣體充滿共情,lots and lots of empathy — 充滿在配樂和鏡頭裡。對流水的靜觀,廣褒沙漠裏的晨曦和餘暉,女主獨行的側影,自由困頓的選擇成為或被迫成為的流浪者,雨日裏對生存的掙扎,是不帶偏見的觀察。

和討論房市的普通人相比,女主顯得格格不入,沒法安頓下來,沒法按照主流軌跡去完成她的生命。入世和處世的,總是沒法相互理解。

最終回歸到,對生命,你要的是什麼?


首先表明觀點:是值得觀看和思考的電影。


以下包含劇透:

電影的故事由Fern在決定當一名以車為家的Nomad後,遇見了Linda May,Bob wells,Dave and Derek 發生的故事組成。

中間穿插一些情節比如,Fern因修理車費陷於錢財窮迫回到妹妹家,以及Bob wells的發言,以及許多Fern找工作打工的情節是對Fern形象的補充完整。

Linda May是一名飽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的基層人民。她告訴Fern關於癌症和酒後點煙的事情,依然選擇去她認為美好的阿拉斯加,走之前把不會再用到的東西送給其他Nomad。影片中,Linda May是和Fern最像也是最能相互理解的人,在Linda May繼續前往阿拉斯加,和Fern相擁作最後的告別,各位可以細品其用語。對於一個罹患癌症,時日無多且受傷的老年婦女,我想此去阿拉斯加是一趟怎樣的旅行,不言自明。[這其實影射了基層在當時面對金融危機的影響的一種態度,個人認為不是消極,而是無力。]

Bob Wells 不談,他是整部影片詮釋Fern的關鍵人物,相當於及時的旁白。

Dave是後半段戲份的主要人物,他讓原本逐漸寒冷的Fern感覺到了溫暖,為數不多的暖色鏡頭給了Dave與Fern的相處時光。Dave的出現,主要是豐富Fern這個人物的過去。Fern結過婚,丈夫叫Po,已經離世,沒有子女,側面告訴了Fern作為一名Nomad的原因。在面對Dave的邀請,Fern的心境確實經歷了變化,但正如Fern所代表的植物一樣,無依無靠,[片中她否認了丟掉一切前行的說法],為了保留Po存在的證據:只有有人念想,那麼他就仍然存在。而Dave也從一名Nomad成為一名grandfather。尤其是Fern訪問Dave的家時,看見他過去的車子廢棄在角落時的眼神,以及提醒對方輪胎壞掉的事實,對方的漫不經心,Fern此時的眼神和話語很值得玩味。[Dave代表的是基層面對金融危機的另一種態度,個人認為可以解釋為妥協。]

而Derek是年輕而苦惱的,求而不得,缺少方向,也不知道自己想要的,影片中,Fern用詩歌指引他回到了女友所在的小牧場。雖然題材是外國電影,但導演是中國人,詩歌在這裡有很明顯的理想意味,它讓年輕人還有奮鬥的潛力和勇氣。[這是另一類人,依然年輕,收到衝擊依然可以再站起來。]


電影裏對Nomad這一羣體描繪的是有追求,堅持的。即使是在窘迫的日子裡,Fern依然說著我會還清這筆錢,以及不停的工作來換取酬資。如果說,這部電影只是為了表達個人情感,那我想,表達的就是Fern這一類真實而又頑強的一類人的欣賞。但電影是有真實背景的,那我也有理由相信,這是一部能引起深受2008年金融危機影響的羣體的共鳴的電影。不幸中的萬幸,2008年金融危機,我國應對的很好。但影片如果從『老齡生活』的角度切入呢?我相信,能獲得奧斯卡提名的電影,一定是值得多面切入去解讀的。


該影片深諳點到為止的推理極簡風[其他答案提到了,細想確實這樣],許多場景沒有語言,需要觀影者自己聯繫影片前後內容,比如Fern養不起的狗以及Fern夢到科羅拉多的燕子以及最後回到已經倒閉的石膏廠等等。內容其實一直在暗示Fern的糟糕的生活處境以及她頑強的心態。

最後,背景音樂和灰暗的鏡頭,烘托氣氛是真的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