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头这事儿我可能要先澄清一下,是哪种什么事都喜欢冒尖,让大家注意到的状态么?

如果是的话,那这是一个基本正常的青少年。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青少年这个阶段要完成的任务是「自我同一性」(埃里克森),我要整合我各个角色,我要找到那个统一的自己,在这样的前提下,之前的状态会是什么呢?答:我不知道自己是谁,延伸——我自己了不得了!再延伸——想法:我如果跟别人都一样,我就不知道我自己是谁了………………种种状态背后,他需要做的事情就是一件事——不停的展示出自己,并且磕磕碰碰,最后在磕碰中就知道自己到底几斤几两了……

从毕业至今,我一直跟青少年一起工作,举个栗子说下吧:初中的孩子,初三了,还会觉得自己能当NBA球星……这就是还不知道自己到底在什么位置,认为自己什么都行的一种表现,当他后天磕磕碰碰后,会慢慢知道自己的。再举个栗子:初中总有学生会格外喜欢「哲学」,「天体物理」……这样的内容,为什么?这是我独特的领域,这个领域会充分的体现出自己,而之后,不论什么场合,都喜欢在这些内容上夸夸其谈,结果呢?被同伴嫌弃和鄙视后,他会慢慢有所收敛,但也会有自己的独特……这就是一种整合和调整。

另一种心理视角:青春期在心理方面的任务就是独立大人而存在,在这之前,务必要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性,而我自己怎么知道自己有了独立的能力?在各种地方表现出自己的独立、成就、能力……这样的前提下,爱表现就变得很自然了。

从脑科学的视角看:青少年青春期的大脑多巴胺会比平常时候多很多,这意味著什么?好的事情会被无限扩大,而风险、危险会被觉察到格外的小——展示自己时出彩的事会被自己无限的扩大,但是不好(例如丢人),会被自己想的尽量的小……所以干嘛不展示自己呢?另外,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多巴胺带来的「容易尝试新鲜事物,尝试风险」的背后,实际上是创新的一个前提,人类发展总要创造新的东西嘛~~如果他们按照原本规则进行,这些可能也不存在了。

以上是我认为的原因,至少是帮我理解这些行为的理由。在这基础上,我还是好奇题主问这句话时的角色,是不理解?还是好奇,如果是后者,可能还好,如果是前者(出风头这几个字看著不像是好词,所以我猜也许多少都有前者的感觉)

如果一个青少年觉得、并且爱表现出自己「可能耐了!」,打压是很难解决的,越拦著、越批判他越还觉得自己行,反之给一个平台,磕磕碰碰后,他自然会知道很多的~~


首先我自己是个青年(高二玩家),对于爱出风头应该不能用总来说,一些同学可能是如其他答主说的,一些可能归纳到自身经历或者说童年经历等等,当然我没有什么太深沉又丰富阅历,就只能说说我周围,抒一孔之见,各位玩家多多指点交流

高初中是塑形期,,很多高中生(至少我同班同学)很多都活得很迷茫,有些男生很喜欢表现自己,表现在故意接老师嘴,(有很明显的作秀给班上同学看的现象),在人多的时候插进来开一些玩笑(经管真的冷场且不好笑。),自尊心强好面子,等。我不知道他的经历 ,但我知道他无知,消极。

个人认为是自卑心理,尽管他们不承认(可能我眼光不长远判断有误。)但我能感受得到。因为我比多数人更了解自卑。(小学阴影不多提。)

另外的部分青年应该是如同上位答主所言,希望被人认可,希望尝到成功的滋味而采用了更有朝气的方式,个人认为每个年龄都有他应该爱 和去做的事,比如十几岁的人普遍会去想玩一门乐器,二十的玩家可能更加迷恋围棋或者国际象棋之类的东西,而立之年的人在意于工作,花甲耄耋的人都叹气黄昏等等。

出风头没错,每件事都有它的意义,只是它作用发挥在将来。


英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散文家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曾说:你要克服的是你的虚荣心,是你的炫耀欲,你要对付的是你的时刻想要冲出来想要出风头的小聪明。

诚如毛姆这样对人生、对生活有深刻认知的智者还有时刻警醒自己,那有何尝是尚在塑构自己三观的青少年呢?

其实,这个问题狭隘了,爱出风头的不一定是青少年,青少年也有不爱出风头的。

百度百科解释:出:显露。表现自己,自鸣得意地显示自己比别人行。也作」出锋头」。「出风头」是指故意引起别人注意,贬义词。

哈哈,像我这样的中年九零后老阿姨不也是想要写出个出色的答案,出一出「风头」吗?哈哈哈

当然,也希望青少年们努力修炼,真正的有「风头」。加油。


青少年的一个特点是自我中心性,也就是认为自己是他人关注的中心。


荷尔蒙:基因让我这么干的!

基因:我遗传我妈爸!跟他们学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