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句话提问者想问的是怎样把曲子演奏的有感情,有音乐性。这是要建立在基本功稳固扎实,演奏法成熟的基础上才能做到的 比如你内心想要表达深沉忧郁的情绪,光是内心有,而演奏上面不下功夫是完全做到的,而这种有音乐性的表达,需要的音色,振动,是要用技巧,最后加上自己对于曲子的理解,加入情感,才会使曲子诠释的有表现力


你是想说怎么在弹古筝时候和伴奏融在一起吗………?如果是录好的伴奏那就是听伴奏然后跟著它弹,如果你独奏伴奏是活人那就让伴奏跟你弹。

你要是说乐感,要么就是感觉特别灵敏的,凭直觉来理解,要么就要从作曲家角度分析它为什么这么写的内在逻辑。每一个音的用意都清楚以后通过技巧控制出来的音色,达到你分析出来或者感觉出来的音响效果。


「听」!你首先要会「听」。

「听」的是细节(技术,处理)

「听」的是感情(情绪,感悟)

「听」的是思绪(思想联通)

你先好好「听」吧!「听」不出来,说什么都没用!


首先对于所演奏曲目要有一个基本的情感共鸣,比如这首曲子带给题主什么样的直接感受和情绪,悲伤的、欢乐的、压抑的、愤怒的、温柔的等等,在这种情绪中可以试著在脑海里建立一个画面,具象这种画面,可以多听一听不同的演奏家版本找一找感觉。情绪和画面确立后可以试著带著这种情绪唱一唱曲子里的旋律部分,或者是想让听众听到的比较主要的部分;具体到每一个乐句,分析一下是如何处理的细节让这句话听起来更有感情(比如乐句的走向、起伏、演奏法、触键、发力方法等等,非常细节的东西使句子听起来不一样)。唱出来想要的感觉以后再弹会有所帮助,分析过细节后才能将所唱出的感觉落实。当然这部分可能需要有能力的老师帮助题主分析和引导,但是对于音乐的感觉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老师能做的是帮助学生尽量弹出自己脑海中的效果,落实到演奏中,但没法强加自己的情绪给演奏者;当然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情况是学生并没有任何感受,老师只能「强加」式教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曲目积累,多听多弹,教师多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些学生对音乐慢慢会有自己的理解。


这个一方面看演奏水平,一方面看领悟能力吧!

因为刚学习的时候很多人都是以先把曲子弹奏出来为基础去练习的,包括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很多人都会弹琴,也有很多人过了十级之类,但是很少有人能把曲子的情感啥的演奏出来。

那种把曲子演奏出来然后让观众感受到意境和情感,并且自身也融入其中的真的很少。一般能这样子的都是演奏家了,还有一部分是有天赋的,演奏曲子的时候就可以将自己的情感和曲子融入到一起!

还是对曲子的熟练掌握程度是基础,然后在练习的时候试著去了解曲子的寓意和表达的情感。


主要是两个,音量和拍子


我弹琴的时候只会想啊,又弹错了


你还在思考这个问题说明你欠练


除去天生极为感性又有卓越理解天赋的人,普通人很难在没有其他附加信息、仅仅通过音乐来准确且深沉地体会其中的情感的(恐怖电影的那种尖锐阴森的配乐除外,因为这些声音往往伴随著危险,人类出于本能都觉得恐怖。)

我曾对这个问题很好奇,所以对十几个人做过实验,提供他们几段公认的有明确情感内涵的音乐,在不告知任何相关信息的情况下,能相对准确领悟其中情感的案例极少,甚至对情感色彩(愉悦、悲伤、激昂、哀悼这种层面)的领悟都大相径庭。诚然,从统计学的角度看,我做实验的样本数不足以让我得出有信服力的结论。相关的正式的研究性实验有一些,作曲家往往能准确理解音乐,但这离我等凡人太远了。

不过我发现,阅历(包括生活经历、学习经历)越深厚的人,理解的越准确。「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这些随便回忆起的诗句所描述的情感或场景,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深刻理解的。

总而言之,曾跨过山和大海、历经过人间百态悲欢离合的人往往更有体会。年轻人多闯荡,中年人就带著孩子多经历,老年人多回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