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句話提問者想問的是怎樣把曲子演奏的有感情,有音樂性。這是要建立在基本功穩固紮實,演奏法成熟的基礎上才能做到的 比如你內心想要表達深沉憂鬱的情緒,光是內心有,而演奏上面不下功夫是完全做到的,而這種有音樂性的表達,需要的音色,振動,是要用技巧,最後加上自己對於曲子的理解,加入情感,才會使曲子詮釋的有表現力


你是想說怎麼在彈古箏時候和伴奏融在一起嗎………?如果是錄好的伴奏那就是聽伴奏然後跟著它彈,如果你獨奏伴奏是活人那就讓伴奏跟你彈。

你要是說樂感,要麼就是感覺特別靈敏的,憑直覺來理解,要麼就要從作曲家角度分析它為什麼這麼寫的內在邏輯。每一個音的用意都清楚以後通過技巧控制出來的音色,達到你分析出來或者感覺出來的音響效果。


「聽」!你首先要會「聽」。

「聽」的是細節(技術,處理)

「聽」的是感情(情緒,感悟)

「聽」的是思緒(思想聯通)

你先好好「聽」吧!「聽」不出來,說什麼都沒用!


首先對於所演奏曲目要有一個基本的情感共鳴,比如這首曲子帶給題主什麼樣的直接感受和情緒,悲傷的、歡樂的、壓抑的、憤怒的、溫柔的等等,在這種情緒中可以試著在腦海里建立一個畫面,具象這種畫面,可以多聽一聽不同的演奏家版本找一找感覺。情緒和畫面確立後可以試著帶著這種情緒唱一唱曲子裏的旋律部分,或者是想讓聽眾聽到的比較主要的部分;具體到每一個樂句,分析一下是如何處理的細節讓這句話聽起來更有感情(比如樂句的走向、起伏、演奏法、觸鍵、發力方法等等,非常細節的東西使句子聽起來不一樣)。唱出來想要的感覺以後再彈會有所幫助,分析過細節後才能將所唱出的感覺落實。當然這部分可能需要有能力的老師幫助題主分析和引導,但是對於音樂的感覺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同,老師能做的是幫助學生盡量彈出自己腦海中的效果,落實到演奏中,但沒法強加自己的情緒給演奏者;當然實際教學中更多的情況是學生並沒有任何感受,老師只能「強加」式教學,但經過一段時間的曲目積累,多聽多彈,教師多引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一些學生對音樂慢慢會有自己的理解。


這個一方面看演奏水平,一方面看領悟能力吧!

因為剛學習的時候很多人都是以先把曲子彈奏出來為基礎去練習的,包括我們能看到的就是很多人都會彈琴,也有很多人過了十級之類,但是很少有人能把曲子的情感啥的演奏出來。

那種把曲子演奏出來然後讓觀眾感受到意境和情感,並且自身也融入其中的真的很少。一般能這樣子的都是演奏家了,還有一部分是有天賦的,演奏曲子的時候就可以將自己的情感和曲子融入到一起!

還是對曲子的熟練掌握程度是基礎,然後在練習的時候試著去了解曲子的寓意和表達的情感。


主要是兩個,音量和拍子


我彈琴的時候只會想啊,又彈錯了


你還在思考這個問題說明你欠練


除去天生極為感性又有卓越理解天賦的人,普通人很難在沒有其他附加信息、僅僅通過音樂來準確且深沉地體會其中的情感的(恐怖電影的那種尖銳陰森的配樂除外,因為這些聲音往往伴隨著危險,人類出於本能都覺得恐怖。)

我曾對這個問題很好奇,所以對十幾個人做過實驗,提供他們幾段公認的有明確情感內涵的音樂,在不告知任何相關信息的情況下,能相對準確領悟其中情感的案例極少,甚至對情感色彩(愉悅、悲傷、激昂、哀悼這種層面)的領悟都大相徑庭。誠然,從統計學的角度看,我做實驗的樣本數不足以讓我得出有信服力的結論。相關的正式的研究性實驗有一些,作曲家往往能準確理解音樂,但這離我等凡人太遠了。

不過我發現,閱歷(包括生活經歷、學習經歷)越深厚的人,理解的越準確。「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些隨便回憶起的詩句所描述的情感或場景,不是親身經歷過的人是無法深刻理解的。

總而言之,曾跨過山和大海、歷經過人間百態悲歡離合的人往往更有體會。年輕人多闖蕩,中年人就帶著孩子多經歷,老年人多回憶。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