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上确实是德国从道理到诉求都占了上风,英法不能不退让。然而希特勒和希特勒粉却把它当成了起点,先是吞并捷克,接著打波兰的主意,一步一步地把英国相对亲德的力量挤下台,换成铁杆帝国主义者丘吉尔。

然而,没有丘吉尔英国就会一直绥靖下去吗?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搞清楚的是,当但泽危机还在发酵的时候,主动站出来为波兰提供近乎无条件安全保证的,恰恰是签订了《慕尼黑协议》的所谓绥靖派总头子张伯伦啊!

你还以为到了那个时候就只有丘吉尔一个人是主张对德开战的?所以,不管启用不启用丘吉尔,英国都不可能和德国和谈了。除非德国能在大西洋上取得重大战果,真的把英国的航运线路全部掐断,然而这个事情以德国海军的能力是做不到的。


英德媾和不是英国对德投降,英国的底线是保住海上霸权去交换在一段时间内给予德国在大陆行动的自由,自由法国、自由波兰等流亡抵抗政府可以礼送出国——如果1940年不列颠空战失败、绥靖派掌权,就可能触发这条历史线。

如果让英国交出舰队丧失海权那就等于让它投降,英国再绥靖,就是跑到加拿大组流亡政府也不会签字。这是一条基本判断。

有人认为英国一旦媾和,殖民地就被陆权强国瓜分了,这不可能发生。英国殖民地的位置,多数都在海权可以牢牢控制、其他陆权国家无法取得压倒性优势的地方:

英国殖民地都离海不远,大陆深处的、紧邻陆权强国的没有

海权不失,海外殖民地近一些的如中东、非洲就丢不了。非洲只有少数有扩张意愿的南欧国家会下手,主要有三国四家:

义大利:牙口已经在衣索比亚崩过一次了,埃及和苏伊士运河都在英国手里,义大利也无法投送军队去撒哈拉沙漠以南。

法国:本土被推,维希法国作为德国扶植的伪政权,其控制的非洲殖民地不可能出击扩张,德国不会让它破坏「英德亲善」的大局。二次流亡的自由法国首要任务是和维希争正统进而复国,不会去抢英属非洲(西辽这种主基被推、现开分基苟著的确实少见)。所以自由法国或维希法国连同其控制的西非、西北非也无法抢夺英国殖民地。

西班牙:最多在西北非暗搓搓的和维希法国较个劲,抢英国地盘他是想多了。

中东也是差不多,英国不失去东地中海的制海权以及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义大利、土耳其这些国家啃不动。

印度面临的陆权危胁只有苏联,但英德媾和的话它面对德国的危胁会剧增,万万不会派兵穿过阿富汗夺取印度。

中国、中南半岛本就不是英国殖民地,而且日本现实中本来就下手了,它面对的阻力主要是美国和维希法国而不是英国,英国如媾和,皇家海军不用防德国可以增兵防守亚洲,日本扩张的阻力反而会更大,经过一番缠斗最终日本还是能把远东殖民地占下来。荷兰在东南亚也有殖民地,但它本土被占,只能猥琐发育不敢浪。

那么当时唯一能挑战英国海权的美国,能不能拿下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甚至加拿大、澳大利亚、纽西兰?

一个全球殖民帝国如果与德国媾和并以中立姿态放任其在欧陆侵略,美国的最优解并非是「你不行靠边站,我来」,而是寻找、等待让英国跳反的契机,这个机会就是英国不可能长期容忍德国在欧陆的独大,因为这早晚会危及英国的本土。德国在东线无论是胜是败,英国放弃中立重新下场是迟早的事。如果美国出手夺英国殖民地,反而会跟英国陷入内耗而推迟它与德国反目。

所以如果英德真的媾和,盟军用北非-南欧+东线的路线还是能打赢,英国迟早还是会跳反,战后与法国一样又是一条殖民主义好汉,殖民地人民的解放还是要靠他们自己的奋斗及美苏的支持实现,这个本位面的世界不会与现实有太大差别。


英国会出现一个傀儡政府,让前国王爱德华八世复位,同时劳合·乔治出任首相。


海军舰队被交给德国托管,成为德国的仆从国。


即便英国事先把舰队转移到加拿大去,王室和政府也流亡加拿大,美国站出来援助英国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英国反抗德国的著力点也将不复存在。


其实,即使丘吉尔成为了首相,哪怕在战时内阁内部也充斥著各种和谈的幻想。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英国真正选择和德国开战是 5 月 25 日到 28 日那几天当中所进行的重要、焦虑甚至激烈的政治交锋,以及交锋之后所做出的决策。


英国当时已经与德国处于交战状态,后来也继续打了下去。


但这又确实是一个抉择,而且是一个命运攸关的抉择,因为英国人选择了拒绝另一条路线,一条跟希特勒和谈,让英国退出当时还前途未卜的战争的路线。


当然,即便是主张请求义大利调停开始和谈的哈利法克斯勋爵,也从未考虑过屈膝投降的问题,甚至绝不接受任何可能危及国家独立的和平条件。

无论哈利法克斯和丘吉尔之间有多大分歧,他和丘吉尔一样站在坚持国家独立自由的立场上。


战时内阁成员在这一点上是一致的。


首相和外交大臣之间的分歧在于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


这里也说不上是爱国主义和丘吉尔的战斗意志战胜了软弱和失败主义情绪。哈利法克斯也是一个爱国者,如果战斗是唯一的出路,他也准备战斗到底。


但他的主张比较理性,他认为继续战斗一定会导致更大的牺牲,那么战争不应该是英国唯一的出路。


他反感丘吉尔不经过充分考虑其他选择就一味宣扬战斗到死的说辞。其实丘吉尔虽然言辞激烈而又冲动,冒犯了冷静理性的哈利法克斯,但是丘吉尔的决策也是建立在逻辑和理性的基础上的。


其他战时内阁成员,尤其是张伯伦,最终站到丘吉尔而不是哈利法克斯一边,就因为丘吉尔的逻辑更有说服力。


哈利法克斯主张尝试,看看请出义大利调停是否可以达成欧洲总的和平。他也认为不太可能,但是他不愿意未经尝试就轻易下结论。


事实上,这一主张高估了墨索里尼对希特勒的影响力。自从 1938 年墨索里尼促成了《慕尼黑协定》之后,领袖对元首的影响力就开始走下坡路。


丘吉尔本人在战时内阁会议上曾经说过,如果和平的代价只是英国付出一些地中海的领土,甚至是德国统治中欧和东欧,那么丘吉尔并不反对尝试跳出「战争的泥潭」。

但是他认为任何通过墨索里尼进行的和平努力都是徒劳,尤其在罗斯福的试探性接触被义大利一口回绝之后更是如此。更加糟糕的是,一旦开始媾和就无法回头了。


张伯伦在丘吉尔与哈利法克斯之间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也持有同样的观点。 艾德礼和格林伍德也同样。一旦开始和墨索里尼跟希特勒谈判,英国的国家声望与国内的民心士气都会遭受到严重打击。


德军铁蹄踏遍法兰西,希特勒的谈判地位空前有利,他可以对盟国予取予求。


希特勒的要价肯定不止要回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殖民地这么简单。他的条件一定会威胁到英国作为强国的独立性。


哈利法克斯的观点是,如果德国要价过高,英国可以退出和谈。丘吉尔却在越来越多的同僚支持下,指出和谈将会造成严重损害,即便稍加暗示表示愿意接受如此苛刻条件的谈判,也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一旦公众知道政府有可能屈膝投降,对士气所造成的损失不是退出谈判就可以恢复的。


而如果接受条件的话,那些条件可不是丢掉几块海外殖民地那么简单,仅仅是贿赂墨索里尼出面调停的代价,就足以大大削弱英国在地中海和中东的战略地位。


英国会出现一个傀儡政府,德国不可避免还会要求英国解除武装。


英国很可能被迫把海军舰队交给德国托管。


无论在陆地还是空中,英国都不可能再建立起有效的国防。即便英国在名义上还是独立国家,实际上却不经一战就变成了德国的仆从国。

即便英国事先把舰队转移到加拿大去,王室和政府也流亡加拿大,美国站出来援助英国的可能性也会大大降低,英国反抗德国的著力点也将不复存在。


因此,丘吉尔可以雄辩地证明,希特勒的任何条件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英国继续战斗但是输掉了世界大战,所面临的结果也不会比媾和更糟。


所以,他的结论非常合乎逻辑:英勇地战败并没有太多坏处,而继续战斗的好处则是能够鼓舞自由世界的英国盟友们,鼓舞大英帝国的海外自治领,鼓舞美国和英国一起战斗。


丘吉尔的论点最终赢得了战时内阁除哈利法克斯之外所有成员的支持。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购买该盐选专栏查看完整 14 篇内容

盐选专栏

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 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

伊恩·克肖 作者

¥44.00 会员免费

发布于 2020-08-24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divinitusdivinitus

参见油管The great war channel

阿希在1940年法国capitulation之后尝试说服英国接受与德国停战,承认德国在欧陆的霸权是维持英帝国的最优解。

二战德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自己的Autarky 系统,也就是德国版的封闭经济。德国不像我大清一样「物产丰盈」,必须把西欧的工业,北欧的矿产,和中东欧的农产品关进一个德国为主导的封闭的经济系统,才能保证这个体系的正常运行。把英国打一顿,打疼了,保证不干涉德国在欧陆的经济特权,最好还能像英国之于欧盟那样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合作关系,就足以满足阿希对英国的胃口。

对英国而言,相比于拿破仑战争时代,欧洲大陆市场在一战前就已经不那么得重要了。尤其在一战后,各国大幅提高关税的行为,反向刺激了英帝国逐渐形成了本岛与各殖民地以及各自治领直接的内部原料/成品交换体系。德国在欧陆建立的限制于欧洲大陆范围的封闭经济,并不会像当年拿破仑那样,强烈刺激著英国这个「小商贩」的国家的那根敏感神经。

英国的崩溃将导致日本和俄国两个对西方文明产生潜在威胁的势力的崛起。尤其是俄国可能在取得百年英俄大博弈的最终胜利后,在中亚取得特权并将势力推进至南亚地区。在二战前,俄国的工业名义产能已经略超过德国,跃居欧洲第一位。

从阿希大大的「自传」来看,与英法的战争是泄愤,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修正。而东征才是文明间,不可调和的决战。与仍旧掌握世界金融霸权,人均gdp是德国两倍的英国和解,可以有效阻止英帝国的瓦解,进而组织传统西方文明对俄国所处的世界岛的封锁。这样的局面,是远好过冷战时期,美国面对的那个在新生第三世界国家间四处出击的「失控的」俄罗斯帝国。


参见油管The great war channel

阿希在1940年法国capitulation之后尝试说服英国接受与德国停战,承认德国在欧陆的霸权是维持英帝国的最优解。

二战德国的最终目标是建立自己的Autarky 系统,也就是德国版的封闭经济。德国不像我大清一样「物产丰盈」,必须把西欧的工业,北欧的矿产,和中东欧的农产品关进一个德国为主导的封闭的经济系统,才能保证这个体系的正常运行。把英国打一顿,打疼了,保证不干涉德国在欧陆的经济特权,最好还能像英国之于欧盟那样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合作关系,就足以满足阿希对英国的胃口。

对英国而言,相比于拿破仑战争时代,欧洲大陆市场在一战前就已经不那么得重要了。尤其在一战后,各国大幅提高关税的行为,反向刺激了英帝国逐渐形成了本岛与各殖民地以及各自治领直接的内部原料/成品交换体系。德国在欧陆建立的限制于欧洲大陆范围的封闭经济,并不会像当年拿破仑那样,强烈刺激著英国这个「小商贩」的国家的那根敏感神经。

英国的崩溃将导致日本和俄国两个对西方文明产生潜在威胁的势力的崛起。尤其是俄国可能在取得百年英俄大博弈的最终胜利后,在中亚取得特权并将势力推进至南亚地区。在二战前,俄国的工业名义产能已经略超过德国,跃居欧洲第一位。

从阿希大大的「自传」来看,与英法的战争是泄愤,是对凡尔赛体系的修正。而东征才是文明间,不可调和的决战。与仍旧掌握世界金融霸权,人均gdp是德国两倍的英国和解,可以有效阻止英帝国的瓦解,进而组织传统西方文明对俄国所处的世界岛的封锁。这样的局面,是远好过冷战时期,美国面对的那个在新生第三世界国家间四处出击的「失控的」俄罗斯帝国。


其实正统的英国做法就是跟德国求和,丘吉尔才是个变数,他根本不懂英国政治和英国利益,也不知道最需要防备的是谁。

英国的敌人从来不是德国,英国的敌人是苏联和美国,德国是英国最好的棋子,如果用好了可以保证英国殖民地不会被瓦解。

英国几百年来的政治路线路线都是正确的,那就是搅屎,只要欧陆在打仗,那英国的外交目的就成功了一半。

和德国和谈,祸水东引,保证德国的苏联内耗,德国快赢了就背刺下德国,苏联快赢了就背刺下苏联,避免不列颠空战,攒战斗机和航母去维护海权,等到苏德打的差不多了就联合自由法国维希法国背刺一波,避免美国参战,和苏联瓜分欧洲。(当然,背刺只是个形式,不为打仗只为了抢地。)

经济上卖军火物质,德国人,苏联人,占领区游击队,义大利人,法国人,谁出钱卖给谁,疯狂放贷款,吸引德国流亡人才,跟德国交易法国资产,趁荷兰凉凉吹东印度的喇叭,屯橡胶石油,增加中东影响力。

政治上阻止美国掺合欧洲的事,不让美国卖军火,罗斯福敢发战争财搞新政就吹他喇叭,疯狂向民众证明美国政府老想拿屁民的命给自己赚名声,让美国不敢掺合。

等到苏联反攻的时候(其实美国支援不支援,英国帮不帮忙都不太会影响东线局势,到了冬天德国人肯定坚持不住),大英再发动殖民地的人力,打出解放欧洲,打倒法西斯的口号给殖民地一个意识形态buff~为女王而战,为自由而战,上了这个buff,到时候找个地方登陆德国,死个几十万印度人黑人,跟苏联平分欧洲,苏联不乐意就叫美国出来。

这样可以保证英国海权不受挫,如果美国不参战那就不能暴兵,也就不能在海权上如此压制英国,还可以保证殖民地独立情绪没那么高,毕竟印度人黑人回家之后告诉家人女王带领他们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意志,他们永远是女王的子民之后,他们的独立情绪一定没那么高了。

亚洲就都给苏联了,北太平样自古以来就不是皇家海军的游泳池,没几个优秀的皇家海军军官愿意开几个月船去北太平样遛弯,加勒比多舒服呀。

丘吉尔的抉择对他个人来讲是最优的,因为这是他这个军事政治都不行的人名留青史的唯一做法,但这个抉择对于英国来说不是最好的,毕竟几百年来英国从没做过这种决定,即便是拿破仑时期英国也没有跟它表弟求援过。

张伯伦更垃圾,他居然想要和平,英国的外交目的就是让别人打仗然后自己获利,一个优秀的英国外交部应该让德国跟义大利打起来然后一头撞死在马奇诺防线上,顺便让苏联跟德国人拼个你死我活最后再卖一波法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