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上確實是德國從道理到訴求都佔了上風,英法不能不退讓。然而希特勒和希特勒粉卻把它當成了起點,先是吞併捷克,接著打波蘭的主意,一步一步地把英國相對親德的力量擠下臺,換成鐵杆帝國主義者丘吉爾。

然而,沒有丘吉爾英國就會一直綏靖下去嗎?那是不可能的,你要搞清楚的是,當但澤危機還在發酵的時候,主動站出來為波蘭提供近乎無條件安全保證的,恰恰是簽訂了《慕尼黑協議》的所謂綏靖派總頭子張伯倫啊!

你還以為到了那個時候就只有丘吉爾一個人是主張對德開戰的?所以,不管啟用不啟用丘吉爾,英國都不可能和德國和談了。除非德國能在大西洋上取得重大戰果,真的把英國的航運線路全部掐斷,然而這個事情以德國海軍的能力是做不到的。


英德媾和不是英國對德投降,英國的底線是保住海上霸權去交換在一段時間內給予德國在大陸行動的自由,自由法國、自由波蘭等流亡抵抗政府可以禮送出國——如果1940年不列顛空戰失敗、綏靖派掌權,就可能觸發這條歷史線。

如果讓英國交出艦隊喪失海權那就等於讓它投降,英國再綏靖,就是跑到加拿大組流亡政府也不會簽字。這是一條基本判斷。

有人認為英國一旦媾和,殖民地就被陸權強國瓜分了,這不可能發生。英國殖民地的位置,多數都在海權可以牢牢控制、其他陸權國家無法取得壓倒性優勢的地方:

英國殖民地都離海不遠,大陸深處的、緊鄰陸權強國的沒有

海權不失,海外殖民地近一些的如中東、非洲就丟不了。非洲只有少數有擴張意願的南歐國家會下手,主要有三國四家:

義大利:牙口已經在衣索比亞崩過一次了,埃及和蘇伊士運河都在英國手裡,義大利也無法投送軍隊去撒哈拉沙漠以南。

法國:本土被推,維希法國作為德國扶植的偽政權,其控制的非洲殖民地不可能出擊擴張,德國不會讓它破壞「英德親善」的大局。二次流亡的自由法國首要任務是和維希爭正統進而復國,不會去搶英屬非洲(西遼這種主基被推、現開分基苟著的確實少見)。所以自由法國或維希法國連同其控制的西非、西北非也無法搶奪英國殖民地。

西班牙:最多在西北非暗搓搓的和維希法國較個勁,搶英國地盤他是想多了。

中東也是差不多,英國不失去東地中海的制海權以及蘇伊士運河的控制權,義大利、土耳其這些國家啃不動。

印度面臨的陸權危脅只有蘇聯,但英德媾和的話它面對德國的危脅會劇增,萬萬不會派兵穿過阿富汗奪取印度。

中國、中南半島本就不是英國殖民地,而且日本現實中本來就下手了,它面對的阻力主要是美國和維希法國而不是英國,英國如媾和,皇家海軍不用防德國可以增兵防守亞洲,日本擴張的阻力反而會更大,經過一番纏鬥最終日本還是能把遠東殖民地佔下來。荷蘭在東南亞也有殖民地,但它本土被佔,只能猥瑣發育不敢浪。

那麼當時唯一能挑戰英國海權的美國,能不能拿下英國在美洲的殖民地,甚至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

一個全球殖民帝國如果與德國媾和並以中立姿態放任其在歐陸侵略,美國的最優解並非是「你不行靠邊站,我來」,而是尋找、等待讓英國跳反的契機,這個機會就是英國不可能長期容忍德國在歐陸的獨大,因為這早晚會危及英國的本土。德國在東線無論是勝是敗,英國放棄中立重新下場是遲早的事。如果美國出手奪英國殖民地,反而會跟英國陷入內耗而推遲它與德國反目。

所以如果英德真的媾和,盟軍用北非-南歐+東線的路線還是能打贏,英國遲早還是會跳反,戰後與法國一樣又是一條殖民主義好漢,殖民地人民的解放還是要靠他們自己的奮鬥及美蘇的支持實現,這個本位面的世界不會與現實有太大差別。


英國會出現一個傀儡政府,讓前國王愛德華八世複位,同時勞合·喬治出任首相。


海軍艦隊被交給德國託管,成為德國的僕從國。


即便英國事先把艦隊轉移到加拿大去,王室和政府也流亡加拿大,美國站出來援助英國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英國反抗德國的著力點也將不復存在。


其實,即使丘吉爾成為了首相,哪怕在戰時內閣內部也充斥著各種和談的幻想。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英國真正選擇和德國開戰是 5 月 25 日到 28 日那幾天當中所進行的重要、焦慮甚至激烈的政治交鋒,以及交鋒之後所做出的決策。


英國當時已經與德國處於交戰狀態,後來也繼續打了下去。


但這又確實是一個抉擇,而且是一個命運攸關的抉擇,因為英國人選擇了拒絕另一條路線,一條跟希特勒和談,讓英國退出當時還前途未卜的戰爭的路線。


當然,即便是主張請求義大利調停開始和談的哈利法克斯勛爵,也從未考慮過屈膝投降的問題,甚至絕不接受任何可能危及國家獨立的和平條件。

無論哈利法克斯和丘吉爾之間有多大分歧,他和丘吉爾一樣站在堅持國家獨立自由的立場上。


戰時內閣成員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


首相和外交大臣之間的分歧在於達到這個目的的手段。


這裡也說不上是愛國主義和丘吉爾的戰鬥意志戰勝了軟弱和失敗主義情緒。哈利法克斯也是一個愛國者,如果戰鬥是唯一的出路,他也準備戰鬥到底。


但他的主張比較理性,他認為繼續戰鬥一定會導致更大的犧牲,那麼戰爭不應該是英國唯一的出路。


他反感丘吉爾不經過充分考慮其他選擇就一味宣揚戰鬥到死的說辭。其實丘吉爾雖然言辭激烈而又衝動,冒犯了冷靜理性的哈利法克斯,但是丘吉爾的決策也是建立在邏輯和理性的基礎上的。


其他戰時內閣成員,尤其是張伯倫,最終站到丘吉爾而不是哈利法克斯一邊,就因為丘吉爾的邏輯更有說服力。


哈利法克斯主張嘗試,看看請出義大利調停是否可以達成歐洲總的和平。他也認為不太可能,但是他不願意未經嘗試就輕易下結論。


事實上,這一主張高估了墨索里尼對希特勒的影響力。自從 1938 年墨索里尼促成了《慕尼黑協定》之後,領袖對元首的影響力就開始走下坡路。


丘吉爾本人在戰時內閣會議上曾經說過,如果和平的代價只是英國付出一些地中海的領土,甚至是德國統治中歐和東歐,那麼丘吉爾並不反對嘗試跳出「戰爭的泥潭」。

但是他認為任何通過墨索里尼進行的和平努力都是徒勞,尤其在羅斯福的試探性接觸被義大利一口回絕之後更是如此。更加糟糕的是,一旦開始媾和就無法回頭了。


張伯倫在丘吉爾與哈利法克斯之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也持有同樣的觀點。 艾德禮和格林伍德也同樣。一旦開始和墨索里尼跟希特勒談判,英國的國家聲望與國內的民心士氣都會遭受到嚴重打擊。


德軍鐵蹄踏遍法蘭西,希特勒的談判地位空前有利,他可以對盟國予取予求。


希特勒的要價肯定不止要回第一次世界大戰前的殖民地這麼簡單。他的條件一定會威脅到英國作為強國的獨立性。


哈利法克斯的觀點是,如果德國要價過高,英國可以退出和談。丘吉爾卻在越來越多的同僚支持下,指出和談將會造成嚴重損害,即便稍加暗示表示願意接受如此苛刻條件的談判,也會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


一旦公眾知道政府有可能屈膝投降,對士氣所造成的損失不是退出談判就可以恢復的。


而如果接受條件的話,那些條件可不是丟掉幾塊海外殖民地那麼簡單,僅僅是賄賂墨索里尼出面調停的代價,就足以大大削弱英國在地中海和中東的戰略地位。


英國會出現一個傀儡政府,德國不可避免還會要求英國解除武裝。


英國很可能被迫把海軍艦隊交給德國託管。


無論在陸地還是空中,英國都不可能再建立起有效的國防。即便英國在名義上還是獨立國家,實際上卻不經一戰就變成了德國的僕從國。

即便英國事先把艦隊轉移到加拿大去,王室和政府也流亡加拿大,美國站出來援助英國的可能性也會大大降低,英國反抗德國的著力點也將不復存在。


因此,丘吉爾可以雄辯地證明,希特勒的任何條件都是不可接受的。如果英國繼續戰鬥但是輸掉了世界大戰,所面臨的結果也不會比媾和更糟。


所以,他的結論非常合乎邏輯:英勇地戰敗並沒有太多壞處,而繼續戰鬥的好處則是能夠鼓舞自由世界的英國盟友們,鼓舞大英帝國的海外自治領,鼓舞美國和英國一起戰鬥。


丘吉爾的論點最終贏得了戰時內閣除哈利法克斯之外所有成員的支持。

最低 0.3 元/天開通會員,查看完整內容

購買該鹽選專欄查看完整 14 篇內容

鹽選專欄

命運攸關的抉擇:1940-1941 年間改變世界的十個決策

伊恩·克肖 作者

¥44.00 會員免費

發佈於 2020-08-24繼續瀏覽內容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打開Chrome繼續divinitusdivinitus

參見油管The great war channel

阿希在1940年法國capitulation之後嘗試說服英國接受與德國停戰,承認德國在歐陸的霸權是維持英帝國的最優解。

二戰德國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自己的Autarky 系統,也就是德國版的封閉經濟。德國不像我大清一樣「物產豐盈」,必須把西歐的工業,北歐的礦產,和中東歐的農產品關進一個德國為主導的封閉的經濟系統,才能保證這個體系的正常運行。把英國打一頓,打疼了,保證不干涉德國在歐陸的經濟特權,最好還能像英國之於歐盟那樣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合作關係,就足以滿足阿希對英國的胃口。

對英國而言,相比於拿破崙戰爭時代,歐洲大陸市場在一戰前就已經不那麼得重要了。尤其在一戰後,各國大幅提高關稅的行為,反向刺激了英帝國逐漸形成了本島與各殖民地以及各自治領直接的內部原料/成品交換體系。德國在歐陸建立的限制於歐洲大陸範圍的封閉經濟,並不會像當年拿破崙那樣,強烈刺激著英國這個「小商販」的國家的那根敏感神經。

英國的崩潰將導致日本和俄國兩個對西方文明產生潛在威脅的勢力的崛起。尤其是俄國可能在取得百年英俄大博弈的最終勝利後,在中亞取得特權並將勢力推進至南亞地區。在二戰前,俄國的工業名義產能已經略超過德國,躍居歐洲第一位。

從阿希大大的「自傳」來看,與英法的戰爭是泄憤,是對凡爾賽體系的修正。而東徵纔是文明間,不可調和的決戰。與仍舊掌握世界金融霸權,人均gdp是德國兩倍的英國和解,可以有效阻止英帝國的瓦解,進而組織傳統西方文明對俄國所處的世界島的封鎖。這樣的局面,是遠好過冷戰時期,美國面對的那個在新生第三世界國家間四處出擊的「失控的」俄羅斯帝國。


參見油管The great war channel

阿希在1940年法國capitulation之後嘗試說服英國接受與德國停戰,承認德國在歐陸的霸權是維持英帝國的最優解。

二戰德國的最終目標是建立自己的Autarky 系統,也就是德國版的封閉經濟。德國不像我大清一樣「物產豐盈」,必須把西歐的工業,北歐的礦產,和中東歐的農產品關進一個德國為主導的封閉的經濟系統,才能保證這個體系的正常運行。把英國打一頓,打疼了,保證不干涉德國在歐陸的經濟特權,最好還能像英國之於歐盟那樣保持一種若即若離的合作關係,就足以滿足阿希對英國的胃口。

對英國而言,相比於拿破崙戰爭時代,歐洲大陸市場在一戰前就已經不那麼得重要了。尤其在一戰後,各國大幅提高關稅的行為,反向刺激了英帝國逐漸形成了本島與各殖民地以及各自治領直接的內部原料/成品交換體系。德國在歐陸建立的限制於歐洲大陸範圍的封閉經濟,並不會像當年拿破崙那樣,強烈刺激著英國這個「小商販」的國家的那根敏感神經。

英國的崩潰將導致日本和俄國兩個對西方文明產生潛在威脅的勢力的崛起。尤其是俄國可能在取得百年英俄大博弈的最終勝利後,在中亞取得特權並將勢力推進至南亞地區。在二戰前,俄國的工業名義產能已經略超過德國,躍居歐洲第一位。

從阿希大大的「自傳」來看,與英法的戰爭是泄憤,是對凡爾賽體系的修正。而東徵纔是文明間,不可調和的決戰。與仍舊掌握世界金融霸權,人均gdp是德國兩倍的英國和解,可以有效阻止英帝國的瓦解,進而組織傳統西方文明對俄國所處的世界島的封鎖。這樣的局面,是遠好過冷戰時期,美國面對的那個在新生第三世界國家間四處出擊的「失控的」俄羅斯帝國。


其實正統的英國做法就是跟德國求和,丘吉爾纔是個變數,他根本不懂英國政治和英國利益,也不知道最需要防備的是誰。

英國的敵人從來不是德國,英國的敵人是蘇聯和美國,德國是英國最好的棋子,如果用好了可以保證英國殖民地不會被瓦解。

英國幾百年來的政治路線路線都是正確的,那就是攪屎,只要歐陸在打仗,那英國的外交目的就成功了一半。

和德國和談,禍水東引,保證德國的蘇聯內耗,德國快贏了就背刺下德國,蘇聯快贏了就背刺下蘇聯,避免不列顛空戰,攢戰鬥機和航母去維護海權,等到蘇德打的差不多了就聯合自由法國維希法國背刺一波,避免美國參戰,和蘇聯瓜分歐洲。(當然,背刺只是個形式,不為打仗只為了搶地。)

經濟上賣軍火物質,德國人,蘇聯人,佔領區遊擊隊,義大利人,法國人,誰出錢賣給誰,瘋狂放貸款,吸引德國流亡人才,跟德國交易法國資產,趁荷蘭涼涼吹東印度的喇叭,屯橡膠石油,增加中東影響力。

政治上阻止美國摻合歐洲的事,不讓美國賣軍火,羅斯福敢發戰爭財搞新政就吹他喇叭,瘋狂向民眾證明美國政府老想拿屁民的命給自己賺名聲,讓美國不敢摻合。

等到蘇聯反攻的時候(其實美國支援不支援,英國幫不幫忙都不太會影響東線局勢,到了冬天德國人肯定堅持不住),大英再發動殖民地的人力,打出解放歐洲,打倒法西斯的口號給殖民地一個意識形態buff~為女王而戰,為自由而戰,上了這個buff,到時候找個地方登陸德國,死個幾十萬印度人黑人,跟蘇聯平分歐洲,蘇聯不樂意就叫美國出來。

這樣可以保證英國海權不受挫,如果美國不參戰那就不能暴兵,也就不能在海權上如此壓制英國,還可以保證殖民地獨立情緒沒那麼高,畢竟印度人黑人回家之後告訴家人女王帶領他們打敗了不可一世的德意志,他們永遠是女王的子民之後,他們的獨立情緒一定沒那麼高了。

亞洲就都給蘇聯了,北太平樣自古以來就不是皇家海軍的游泳池,沒幾個優秀的皇家海軍軍官願意開幾個月船去北太平樣遛彎,加勒比多舒服呀。

丘吉爾的抉擇對他個人來講是最優的,因為這是他這個軍事政治都不行的人名留青史的唯一做法,但這個抉擇對於英國來說不是最好的,畢竟幾百年來英國從沒做過這種決定,即便是拿破崙時期英國也沒有跟它表弟求援過。

張伯倫更垃圾,他居然想要和平,英國的外交目的就是讓別人打仗然後自己獲利,一個優秀的英國外交部應該讓德國跟義大利打起來然後一頭撞死在馬奇諾防線上,順便讓蘇聯跟德國人拼個你死我活最後再賣一波法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