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心生血,脾统血」这句话。 还有 "肾主骨生髓造学」

中医界普遍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显而易见气血是由脾胃所化生的。然而中医界还有一句话是心生血,脾统血,肝藏血。这血究竟是心生还是脾生,或者肾生?


髓造血,其实是精血同源的一个结果,因髓为精所化。

骨髓的造血功能,其实并不是自己做主的,有再障因为暴发了急性肝炎而突然骨髓恢复了造血功能,也有急性肝炎引发再障的。而这一切背后的机理恐怕与「肝藏血」有关。

「肝藏血」的的含义非常广,现在有些人是按照肝能储藏200多毫升血液的解剖知识来强行解读这个概念,咱都无力吐槽了,那脾脏还能储藏40多毫升呢,是不是也藏血?还有人依据肝藏调控凝血系统的生理知识来解读「肝藏血」包含了「使血藏于脉中」的意思,虽然尝试用主流医学知识来阐述中医概念并没有错,有时还能获得不错的结论,但是想用具象完全指代抽象,就一定会有纰漏。「肝藏血」的本意,咱的观点是,肝需要大量血,因为肝脏「用阳」,所以「体阴」要足,若五脏缺血会首先在肝上表现出来,例如患者休克前,常会表现出肝血不足的症状,另一方面,这种现象也可以表示为肝主导血的分布,若分布失衡,当责之于肝。所以,肝因能藏血,而好比是血的调剂仓库一样,负责将用废了的残渣排出,并发出制造新品的需求。

呃,扯偏了……

「奉心化赤」是张志聪的个人理解,血是在哪里「变赤」的,内经说得比较模糊,一般定位在肺。中医很强调物质的功用,没有功用的物质就是无阳之阴(不是完全体),所以血之所以为血,是因为有心在泵,使得它们在脉道中流行,同时,血还必须要有载氧,载氧的血确实是鲜红的。

中医概念里的生血和主流医学直观看到的造血不相同,看上去意思相近,但生血的概念要粗。

#古人知道的比你多系列#

脾脏是巨噬细胞的大营地(却不是巨噬细胞最大的地方),然而免疫器官的身份一点不影响它又是造血组织的事实,因为造血离不开巨噬细胞

「脾生血」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早期脾脏可以造血等,负责给红细胞收尸的巨噬细胞还是红细胞年幼时的保姆,没有巨噬细胞的存在,幼小的红细胞根本没机会长大,只有夭折的份

「脾生血」的理解,不能满足于脾主管吃吃喝喝这样的曲线相关,为什么不能是「就是直接参与造血了」这样的直线相关?所谓的理论自信大概就是我说有这个功能就是有,你认为没有那只是你还没发现,毕竟发现巨噬细胞直接参与造血的历史还不超过50年

#题外话,继续扯远#

巨噬细胞绝对是称职的保姆角色(战斗型保姆,这画风[捂脸]),连癌细胞都说好:一个肿瘤组织的成长,离不了这么几个管家阿姨整理好的内务;就像暴民要造反,能成事的肯定是有能包干他们吃喝的强大后勤的。


与五脏均有关系。饮食入胃,经过腐熟,精微上归于脾。脾土中央,以灌四滂。脾气散精,浊精归心,奉心化赤而成血。肝为之藏血。而脾之运化又必需肾中命门之火的温煦。因此,这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不是单纯的哪个脏腑就能完成的。
脾胃运化水谷后产生的是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心生血的原材料,就是说脾胃提供原材料,然后心生血。肾主藏精,精分先天之精和脾胃运化的后天之精,精血同源,后天之精入血可以化血,所以肾精可以间接性的补充血液。


时代变化,很多字不是当初的意思。

这个血字是指对身体有养护作用的体液/血液。不单单指血管里的血液。更不是单指白血球红血球和血小板。

心生血这个生并不是生产的生,生发的生。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相当于吃饭获得营养而生气血,为最基本的。

心生血相当于汽车的动力把汽油转化为动力,

脾统血相当于CPU,运算和处理血液。

肝藏血相当于内存条,交换数据。

肾相当于硬碟,存储精华。


脾为后天之本是因为营养吸收要靠「脾」。肝藏血是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大量血液循环的时候血会部分储存在「肝」。心生血这个血不是血液,而是「精血」,中医认为「心」中藏有几滴精血,如果少了就会伤神,失眠烦躁坐立不安,具体参考黄连阿胶汤,这个方子就是补心血的。至于肾生水,这个水是构成人体活动代谢所需的一切津液,当然也包括血液了。所以如果你要补解剖学角度的血,建议用健脾补肾阴的方法,比如黄芪当归合六味地黄汤之类的。
我大一问我对床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以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著我说:成年人由骨髓制造血细胞啊,我问为什么,他说,常识啊……如果你想搞清楚五脏都有什么功能,并且不像中基书上那么乱七八糟,就看看张启明写的《中医五藏系统功能定点阵图谱》淘宝有卖,大概20块钱。嗯,在网上也能找到这篇论文。

补充一下一楼,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肾脏分泌还有一部分由肝脏产生,所以临床上肾衰的患者一般都有贫血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