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心生血,脾統血」這句話。 還有 "腎主骨生髓造學」

中醫界普遍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顯而易見氣血是由脾胃所化生的。然而中醫界還有一句話是心生血,脾統血,肝藏血。這血究竟是心生還是脾生,或者腎生?


髓造血,其實是精血同源的一個結果,因髓為精所化。

骨髓的造血功能,其實並不是自己做主的,有再障因為暴發了急性肝炎而突然骨髓恢復了造血功能,也有急性肝炎引發再障的。而這一切背後的機理恐怕與「肝藏血」有關。

「肝藏血」的的含義非常廣,現在有些人是按照肝能儲藏200多毫升血液的解剖知識來強行解讀這個概念,咱都無力吐槽了,那脾臟還能儲藏40多毫升呢,是不是也藏血?還有人依據肝藏調控凝血系統的生理知識來解讀「肝藏血」包含了「使血藏於脈中」的意思,雖然嘗試用主流醫學知識來闡述中醫概念並沒有錯,有時還能獲得不錯的結論,但是想用具象完全指代抽象,就一定會有紕漏。「肝藏血」的本意,咱的觀點是,肝需要大量血,因為肝臟「用陽」,所以「體陰」要足,若五臟缺血會首先在肝上表現出來,例如患者休克前,常會表現出肝血不足的癥狀,另一方面,這種現象也可以表示為肝主導血的分佈,若分佈失衡,當責之於肝。所以,肝因能藏血,而好比是血的調劑倉庫一樣,負責將用廢了的殘渣排出,並發出製造新品的需求。

呃,扯偏了……

「奉心化赤」是張志聰的個人理解,血是在哪裡「變赤」的,內經說得比較模糊,一般定位在肺。中醫很強調物質的功用,沒有功用的物質就是無陽之陰(不是完全體),所以血之所以為血,是因為有心在泵,使得它們在脈道中流行,同時,血還必須要有載氧,載氧的血確實是鮮紅的。

中醫概念裏的生血和主流醫學直觀看到的造血不相同,看上去意思相近,但生血的概念要粗。

#古人知道的比你多系列#

脾臟是巨噬細胞的大營地(卻不是巨噬細胞最大的地方),然而免疫器官的身份一點不影響它又是造血組織的事實,因為造血離不開巨噬細胞

「脾生血」的意義不僅僅在於早期脾臟可以造血等,負責給紅細胞收屍的巨噬細胞還是紅細胞年幼時的保姆,沒有巨噬細胞的存在,幼小的紅細胞根本沒機會長大,只有夭折的份

「脾生血」的理解,不能滿足於脾主管喫喫喝喝這樣的曲線相關,為什麼不能是「就是直接參與造血了」這樣的直線相關?所謂的理論自信大概就是我說有這個功能就是有,你認為沒有那只是你還沒發現,畢竟發現巨噬細胞直接參與造血的歷史還不超過50年

#題外話,繼續扯遠#

巨噬細胞絕對是稱職的保姆角色(戰鬥型保姆,這畫風[捂臉]),連癌細胞都說好:一個腫瘤組織的成長,離不了這麼幾個管家阿姨整理好的內務;就像暴民要造反,能成事的肯定是有能包乾他們喫喝的強大後勤的。


與五臟均有關係。飲食入胃,經過腐熟,精微上歸於脾。脾土中央,以灌四滂。脾氣散精,濁精歸心,奉心化赤而成血。肝為之藏血。而脾之運化又必需腎中命門之火的溫煦。因此,這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不是單純的哪個臟腑就能完成的。
脾胃運化水谷後產生的是水谷精微,水谷精微是心生血的原材料,就是說脾胃提供原材料,然後心生血。腎主藏精,精分先天之精和脾胃運化的後天之精,精血同源,後天之精入血可以化血,所以腎精可以間接性的補充血液。


時代變化,很多字不是當初的意思。

這個血字是指對身體有養護作用的體液/血液。不單單指血管裏的血液。更不是單指白血球紅血球和血小板。

心生血這個生並不是生產的生,生髮的生。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相當於喫飯獲得營養而生氣血,為最基本的。

心生血相當於汽車的動力把汽油轉化為動力,

脾統血相當於CPU,運算和處理血液。

肝藏血相當於內存條,交換數據。

腎相當於硬碟,存儲精華。


脾為後天之本是因為營養吸收要靠「脾」。肝藏血是顧名思義就是不需要大量血液循環的時候血會部分儲存在「肝」。心生血這個血不是血液,而是「精血」,中醫認為「心」中藏有幾滴精血,如果少了就會傷神,失眠煩躁坐立不安,具體參考黃連阿膠湯,這個方子就是補心血的。至於腎生水,這個水是構成人體活動代謝所需的一切津液,當然也包括血液了。所以如果你要補解剖學角度的血,建議用健脾補腎陰的方法,比如黃芪當歸合六味地黃湯之類的。
我大一問我對牀這個問題的時候他以一種看白癡的眼神看著我說:成年人由骨髓製造血細胞啊,我問為什麼,他說,常識啊……如果你想搞清楚五臟都有什麼功能,並且不像中基書上那麼亂七八糟,就看看張啟明寫的《中醫五藏系統功能定點陣圖譜》淘寶有賣,大概20塊錢。嗯,在網上也能找到這篇論文。

補充一下一樓,紅細胞生成素主要由腎臟分泌還有一部分由肝臟產生,所以臨牀上腎衰的患者一般都有貧血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