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其志」弱的并非是「志向」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道德经?第三章》

根据全文来解析,并不矛盾。《道德经》中所说「弱其志」与前文「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及后文「常使民无知无欲」相互呼应的,这个「志」指的并不是「志向」,而是「认知」。「志」在道德经成书年代常作为「识」使用。

《周礼·哀公问》:「子志之心也。」郑玄注:「志读为识。」《广雅·释诂二》:「志,识也。」《集韵·志韵》:「识,记也,或作『志』。」

而这个「认知」其实就是对于万物的「分别心」,有了「分别心」,就会有「高低贵贱」,也就会「多欲」。《化书》中的描述可能会更好理解。

侯者人所贵,金者人所重,众人封公而得侯者不美,众人分玉而得金者不乐。是故赏不可妄行,恩不可妄施。其当也由为争夺之渐,其不当也即为乱亡之基。故我自卑则赏不能大,我自俭则恩不得奇。历观乱亡之史皆骄侈,恩赏之所以为也。

——《化书?恩赏》

君俭则臣知足,臣俭则士知足,士俭则民知足,民俭则天下知足。天下知足,所以无贪财,无竞名,无奸蠹,无欺罔,无矫佞。是故礼义自生,刑政自宁,沟垒自平,甲兵自停,游荡自耕,所以三皇之化行。

——《化书?三皇》

从这里就可以更加清晰的看出《道德经》所表达的本意了,治世有分别,则人心有分别。人心有分别,自然争斗不止。这也是修行的道理,治世之法亦是治心之法。消除妄心,破除名象。烦恼不能生,则心自清静,心若虚空,道自来居。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即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但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清静经》

人心如目也,纤尘入目,目必不安。小事入心,此心即乱。故学道只在定心。若心不定,即纸窗之微,为人扯破,必生怒忿;一针之细,为人去取,便生吝惜。又不徒以富贵乱心,得失分念,烦邪乱想,随觉即除。毁誉善恶,闻即拨去,莫将心受。心受则满,心满则道无所居。要令闻见是非,不入于心。是心不外受,名曰虚心。使心不逐外,是名安心。心安而虚,道自来居。

——《海琼白真人全集?修道真言》


修行务必要「立大志」

而修行当然也要立大志,也就是立「愿心」,志向决定了成就的可能性。无大志遇「魔难」必退缩,遇「名利」必迷茫。趋吉避凶是人之常情,几人可以迎难而上?《度人经》云:「保真者少,迷惑者多。仙道难固,鬼道易邪。人道者心,谅不由他。」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

《道德经》在强调「知足」的同时,同样强调了「强行者有志」。「知足」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上,明白自己当下所承受的一切「福祸」,皆是自身的映射。提升唯有「自胜」,唯有坚定不移,「立志强行」冲破格局。无论「仙道」、「人道」皆是如此。


这就是汉字妙高之处……

前志说的是利众生,

后志说的是弱我执。

四圣六凡十法界,修为过了一定阶位的人,从来说的都是一个道理。


实质上这是一个修行的不同阶段,所表现不同的方式。初修之人肯定是处在红尘,羁绊太多。身上的缺点儿非常多。常说大病用猛药。此时你就要振臂一挥,振聋发聩。需要大的决心。此说的是有为法。随著修为境界的进展,慢慢的是这种执著的意念,渐渐的淡化下来。渐渐的从有为的功法,进入到无为的境界。思想意念都慢慢的弱化。进入到恍恍惚惚似有似无。朦朦胧胧。进入到息其神志之思曰勿忘,顺其呼吸之常曰勿助,凝神丹田,一心不乱。

太上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乃至于无为。这也是要求我人们渐渐的弱化。以柔以默。意念至清至微,最后进入无念入大定。

小周天的功法本来也属于有为。随行有为之法,亦要轻柔缓和。所以运行周天的时候采取药物用武火,但是规规有沐浴。就是调整火候,不要太刚。回归丹田时,阴气不要太盛。所以任脉有沐浴。督脉有沐浴。守丹田要用文火温养之火。处处讲究以柔以默。到了大周天的时候,纯粹就是行无为之法。常常养金丹如鸡抱卵。浑身酥软如绵。10月怀胎,真空大定。更是讲究弱其志,虽有神通慧而不用。修成一颗大阳神。


你邀请我,我就告诉你。

全在凝神处啊,说了好多好多。就是要保住这精神。

总而言之,复归于婴儿,跟婴儿多学习,吃饱睡足,精神饱满。这就是《道德经》第三章中说的「虚其心,弱其志,实其腹,强其骨」,看看婴儿,心中没有欲望,心中无事,是虚心啊。没有大的志向,所以心中无大志,是弱志啊。这是心,心中虚空!然后就是身体,身体好好的,吃的饱,骨也强,有这身形,才可以载道啊。所以,这就是形全神全!

形,即是「实腹骨强」,是厚德,厚德可载物也。形全可载神,神来居之。神来居之,是有前提的。就是要心空。

心,即是要「虚心弱志」,心中空,心中无一物,心中无欲,心中无大志,那么心即是清静的,心空了,这神才能来居呀。

所以,形全,心空,神来居之。


我这个小道童从不认为修行人应立大志。前些日子内省时,我还意识到我对自己的修行的要求就是要往心无志,有宏愿的方面修。

诚如其他答主「志」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欲」,有大欲望这个与清净经与老君爷的思想是相背的。「志」虽与「愿」难分开,但是仍有不同。

如我志愿弘道,若侧重点在志,则我志在弘道,那么便是我具体去努力奋斗的弘道,所做所为皆是我在弘道,为了达到这个志向,名利我可能我便会主动去争取,有欲望带来的就是追求名利地位得失,可能还会排挤他人,不择手段。哪怕确实是我真的做了在弘道的事情,那其中的业也将造不少。

若侧重点在愿,则我愿弘道,这个愿就不只是愿我弘道,更愿大家都能弘道,一起弘道。名利地位谁合适给谁,我不争不妒,若是贤能大德让位给他我也乐意。安排给我的名利地位我也接下,挑起责任,做好事情弘道,有更贤者那就准备让位,一切以更好弘道著想。并不求我要为弘道做出多表面的巨大贡献。

道德经结合社会现象去参读,真的是妙理无穷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