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指西线制空权,那么丢失制空权的关键时间段是1944年3月-6月「流血的夏天」。在此之前,由于盟军护航战术不完善,以及大航程战斗机不够,德国空军可以以相对较少的损失率进行飞行员消耗,这其中在1943年8月,打出了单日让盟军损耗超过25%(26.5%,单次损失25%被认为是维持空中作战的关键节点)的战绩,直接让第8航空队在接下来的2个月里停止出击。但随后,盟军开始集中护航战斗机与轰炸机群持续了近3个月的不间断轰炸后,硬生生的将德国西线空军的鲜血流尽,使之在未来的诺曼底作战中根本无法发挥作用,同时西线空军的巨大的损耗也无法在短时间内补充,飞行员的训练和补充也需要时间的,德军之后再也无法拼凑起可以维持西方防御的空中力量。

如果是东线制空权,那么在1941年12月之后,德军就主动放弃了维持绝对制空权的念头,一个是消耗太大,到了12月德军的东线飞机数量就只剩开战时的一半,这还是算上了马上要被调到地中海去的第2航空队的前提下。另外一个就是东线实在太广,无论苏德空军都无力维持前线的绝对制空权,即使是苏军,一直到战争结束也未能完全控制天空。


1939年底,德国有51万吨的航空燃料库存。1940年,生产和进口72.1万吨,消费量96.6万吨。阻止德国储备大幅下降的原因是从法国库存中缴获了275,000吨,这使得帝国在当年结束时库存增加了613,000吨。

1941年,因为巴巴罗萨行动对燃料供应严重超额,德国生产和进口了91万吨,消耗了1,274,000吨,从而在年底将库存减少到254,000吨,或略高于其1941年1月1日储备的40%。事实上,如果没有被缴获的法国航空汽油,德国将在当年年底之前用完航空燃料!

1942年是非缴获供应量超过消费量的第一年,但几乎没有缴获,一共生产了147万2,000吨,消耗了142万6,000吨,也就是说当年富裕4万多吨,加上之前的储备,也就是总库存是30万吨。

如果大规模增加新飞行员的培训,那么这些库存将会被迅速消耗光!

另外注意一点,即便没有增加新飞行员的培训,但43年美军大量介入,德军战斗出动剧增,同样会大幅度增加汽油消耗。

同样要注意的是41年也不可能扩大飞行员培训,因为库存就那么点。

在42年以前,德国飞行员先要在Fliegerersatzabteilung 进行大概6个月的新兵训练,然后是到 Fluganw?rterkompanie 学习航空基础知识2个月。

再到 A / B Schule 飞行学校接受100到150小时的基础飞行训练,大概为期半年,最后编入 Ergaenzungseinheiten(作战训练部队) 当战斗机飞行员,整个周期大概是13个月,飞行时数为150到200小时。

然后爆发了巴巴罗萨行动,这时候德国空军开始玩命的飞,高强度的飞,虽然俄国空军不经打,但高强度出击导致的事故损失剧增,一年内损失了4400名左右的飞行员,为了确保前线满员,大量教练被派到前线作战,这导致训练质量开始大幅度滑坡,倒霉的是这些教练大头来自Ergaenzungseinheiten。

总的来说到1943年还能勉强凑合,这时候大概能受到160小时的培训,不过44年big week导致德国空军一下子损失了2千飞行员,为了弥补损失,飞行员的训练标准被降低到112小时,其中50小时是基础训练,40小时相当于原来的 Ergaenzungseinheiten ,另外20小时在实战部队训练。

到1944年9月,开始直接取消关闭各种训练学校,教员直接被拉到前线作战,到1945年2月基本上彻底停止了飞行员的培训。


看了许多知友的答案,有说产能的,有说装备的,还有就说是P51的,其实都对,也都不对。因为德军西线制空权的完全丧失是一个综合性的结果,不是某个独立因素决定的。我就从战术的角度简单的谈下,在1944年血染的夏天之前,p51其实就已经在西线投入作战了,德军在军需部长施配尔博士的领导下,1944年军工产能其实反而是二战的高峰,那么为什么1944年夏天德三空军突然从还能顽强抵抗,变成了毫无还手之力呢?

我认为是在于盟军的护航战术做了改进,而且是极其致命的改进-------P51前进控场战术。在解释这个战术之前,我们先要简单的了解一下西线空战的简单概括,二战活塞战斗机,都是视距内用机炮进行格斗,所以攻守双方在进入战斗状态时所处的相对位置,机体当时所保有的能量(什么叫空战能量自己百度)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决定性的。德军在拦截盟军轰炸时,首先要做的是根据雷达的探测结果和前方观察哨的观测结果,推测盟军的大致进攻方向,在得出结论的同时,战斗机部队要起飞,进行集结,编组成一个机群,之后飞往预定空域进行拦截作战。在使用新战术之前,P51的护航方式是对轰炸机群进行伴飞,在遭遇德军拦截时,以轰炸机为保护目标,与德军交火,保护轰炸机。严格来讲P51的空战性能,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出色,该机为了大航程也做了不少牺牲。与德军的后期109,190相比,并没有什么决定性的性能差距。所以双方一直你来我往,打的有来有回。而在新的战术部署中,P51并不对轰炸机进行伴飞,而是先于轰炸机部队,提前起飞,以机群的形式进入作战空域,这个时候德军就难了,如果在探测到P51机群后,德军立刻起飞集结,前去与美军战斗机群交战,得益于P51超大的航程和载弹量,他可以与德军纠缠很久,在双方打个精疲力尽,弹药和燃料都消耗的差不多的时候,轰炸机群飞到了。基本就是在毫无阻拦的情况下对德国的战略目标进行狂轰滥炸。而如果德军按兵不动,不提前起飞集结,等轰炸机部队近了在起飞,你就必须顶著美军战斗机部队强行起飞,P51在交战时会同时拿到相对位置,能量以及数量的三重优势,任德三的飞行员再哈特曼附体,这种仗也打不赢。而德国空军的产能,飞行员数量,装备数量等情况都使得他们没有能力同时应对分别到来的盟军轰炸机和战斗机群。

小小的起飞顺序成了压垮德三西线空军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使用该战术的1944年,血染的夏天后德三西线空军被打的血流殆尽,彻底失去了西线的制空权。


主要是资源和生产力不够,制造业美国,苏联,英国加起来起码是德国三倍以上了,体现在坦克,飞机产量上,还有德国生产的东西质量要求比较高,也不简约。举例子吧,战争事情坦克平均使用寿命可能也就一年,那就没必要按照20年的使用上限精细制作。苏联制造的军事装备更加适合大规模战争,虎式再厉害也干不过5辆以上的t34。 还有德国全面动员得太慢了,主要是战争前期太顺利,苏联,盟军都是很早就全面动员了,妇女都全部排到工厂去了。美国和日本打仗没有尽全力,实际上一直是欧洲优先的战略,大多数空军装备资源都给的欧洲战场,美国先有b17那样的大型轰炸机,而且数量巨大,不列颠岛就像是永不沉没的航母,盟军把德国工业区都炸得稀烂,德军主力一直都被苏联拖著。 资源确实不够,英美两国基本上是全世界的物质和欧洲抗衡,1943年之后,德国的潜艇战术就被制约了,盟军的物资一直都是压倒性优势,德国的战略重心一直在东欧,被拖著,实际上打的是不对称战争。一直打架又一直被放血。诺曼底之前,英美两国,美国确实是只用了半只手和日本打架,主要精力在欧洲就是搞空袭,北非也不是隆美尔不如蒙哥马利,是资源,后勤补给差得太远。相持阶段之后,失去闪电战的优势,德国就必输了,苏联就像是血量不断被奶上去的肉盾,美国英国是经济爆表神装的的adc,德国最多是个孤独的上单。 希特勒太迷信科技了,然后被数量怼死了。 当时那个时代,导弹误差那么大,他相信飞弹能干英国,其实效果很差。德国最早有喷气式战斗机盟军用的螺旋桨战斗机的顶峰p51野马,十几架怼两三架,德国搞不过的。德国还从瑞典弄铁矿石,罗马尼亚搞石油,至于英国美国,面积上最大的地方都是资源产地。 德国人口大概苏联的百分之60,生产力略大于苏联,英美资源储量是欧洲几十倍,生产力应该是3倍以上,战略战术不落后,确实是堆都可以堆死。加上义大利1943年就投降了


喜闻乐见, 又见到瞎吹VVS的德黑了

首先, Yak-3是什么时候开始在作战单位里亮相的呢

The new warplanes began to reach fighter aviation regiments during the summer of 1944, when the Soviet Command was preparing to launch large scale offensives.

而在1944年的东线, 德空已经没几个战斗机联队还装备著Bf 109F吧(笑)

在性能方面上

Yak-3 (VK-105PF-2) 在海平面处的时速为565km/h, 而在4400米的高度上的时速为640km/h。

La-5FN(量产机) 在海平面处的时速为573km/h, 而在6150米的高度上的时速为620km/h。

Fw 190 A-3的性能数据


当然到这里,肯定有x粉会说,你看苏联测试的Fw 190 A-8就不如Yak-3。

然而苏联在模拟狗斗里对抗Yak-3, Yak-9U和La-7的是 重甲+重火力的Fw 190A8/R2或Fw 190A8/R8。

连毛子自己都认为沉重的Sturmj?ger不适合在空战里对抗苏军战斗机。

The Soviets presumed that, rather than being used for downing bombers, the cannon were there for ground-attack purposes. The heavy Sturmj?ger was clearly ill-suited to aerial combat against Soviet fighters but it was regarded as being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Red Army.

至于德国人拿到的La-5FN战斗机, 那就更有意思了

抱歉,从德国测试的La-5FN来看, 不仅没有看出某位答主所声称的La-5FN可以把Bf 109和Fw 190按在地上摩擦, 而且La-5FN在测试中的平飞速度属实丢人。(不过可能和这架La-5FN的发动机存在的问题有关)

德国空军测试La-5FN的原始文件


如果我们将某位知乎答主的结论带入现实

而在现实中的1943年, 苏德战斗机的损失比直接达到了惊人的 8.62: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