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邀》不是說教和灌輸,不是泛娛樂化的嘻嘻哈哈,也並不是表面上看上去表演一個堂吉訶德衝擊風車式的舊派知識分子輓歌,它最可貴之處在於以對撞的思維激發、鼓動觀眾的思考。這個思考涉及方方面面,有文學、哲學、藝術、社會學等人類文明精華,也有網紅直播、追星、二次元等當下的流行文化,有些帶著敬仰,有些帶著懷疑和偏見,相互碰撞,碰出了不同的視角、聲音和思考,節目的效果和精髓就出來了。

許知遠委實不是什麼「窮經皓首」、「遺世而獨立」、「不食人間煙火」那一掛的,他實在是一個相當積極入世的人。他跟他採訪過的項飆、許倬雲那一類能夠沉浸心思做學術研究的學者不是一類人,跟白先勇、蔡國強、坂本龍一這類文學家、藝術家也不是一類人(我這裡用的是「文學家」而不是「作家」)。從他最開始搞單向街書店、和騰訊合作搞網路訪談節目、搞文創產品到現在開始做起了直播帶貨、搞盲盒就足以說明。但他和薇婭、李誕這些「時代的弄潮兒」又有著相當遠的距離,即便許知遠開始迫於生存也好或者其他原因也好開始搞起了一些他過去所懷疑批判的東西。最類似於他的人,應該是陳丹青、梁文道這類知識分子,就像劉再復所說的「永遠扛著大問號的階層,他們在發出問號後也尋求句號,但只是短暫的句號。」但,不要誤會,這並不是想批判他虛偽什麼的,相反我挺喜歡許知遠和《十三邀》的發問風格的,在這個一方面大傢伙要麼是資本浪潮下的嘻嘻哈哈要麼就是網路民粹派的對線撕X,一方面Big Brother的眼睛還在注視著很多領域的時代里,許知遠這種帶有已經幾乎絕跡的舊派的左翼知識精英的憨憨風格簡直不要太刺激,刺激到成為了我唯一有興趣看下去的中文訪談節目。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其實離大眾一點都不遠,跟那類在象牙塔里做學術、寫大部頭的知識分子相比要入世的多,跟馬東李誕這類人只是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都是想能夠用自己的思想引領大眾的興趣取向,只不過許知遠心裡的大眾還停留在十幾二十年前那個時代。

阿道司·赫胥黎在美《美麗新世界》里說:人們感到痛苦的不是他們用笑聲代替了思考,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笑以及為什麼不再思考。挺好的,希望《十三邀》能繼續做下去,再擴展些邊界,能以有那麼些深度的碰撞的對話方式激發些思考的東西當下還是挺稀缺的。目前看來反響也算樂觀,不然騰訊等投資發行方也不會讓它活到第四季。這個時代出不了福柯、薩特、梁漱溟的話,能出個許知遠和《十三邀》也挺好。畢竟只有陽春白雪的環境,和只有下里巴人的環境都不是好環境是吧。


這節目我偶爾看,最近看的一期是《繁花》作者金宇澄。

然後老金關於渣男一詞濫用的反感表達就上了熱搜,於是得到很多人響應:看來不是我一個人這麼想。

在我看,這是整期節目最不重要的地方。它就像餐後甜點,如果你對他講的那些小故事乃至他的作品都不是特別有興趣,那麼這就是一個你一定會感受到的的興奮點。從節目的傳播上講,它不可或缺。

我事實上一直沒來得及看《繁花》,我知道這可能是近幾年中文小說一個不可錯過的收穫。看了節目後,我就開始看小說,我立即知道它的養分來自哪裡,比如吳語方言寫就的《海上花列傳》,比如《金瓶梅》,比如鴛鴦蝴蝶派小說。

小說我也就看了開頭幾章,多的談不了。但幾個感受是,風格是一上來就與眾不同的。美國小說有「偉大的傳統」一說,你去看現在封神的那些,比如菲利普羅斯索爾貝婁等,都是接續在這條大動脈上。這裡頭的辯證關係,艾略特一篇《傳統與個人才能》是最好的注釋。

看《繁花》也有這種感覺,它接在了中國古典小說的偉大傳統血脈上。你乍看會有,怎麼會有人這麼用筆的疑惑,慢慢你會驚訝漢語之美和曲折的表現力,再看下去你還有點畏懼。畏懼什麼?竟然能用這樣的筆法寫一個短文還可以,寫成一個長篇,這太艱難了。

當然了,看著看著,還能體會到看《海上花》的困惑。敘事沒有什麼推進,像是一個個循環。這個後面看完了可以細說。

拉雜說這麼多,是想說,看十三邀,我們愛看的內容,其實在節目之外。假如沒有這節目之外的繼續收看,十三邀的節目魅力,不過是花間一壺酒,喝了也就喝了。

用這個詞來形容一個談話節目,乍聽不像是好話,但確實是一個讚美之詞。這個詞就是,清凈。

我喜歡這種多少和當下有一些疏離但對錶象之下的本質叩問十分有力的風格。

我們大概找不出第二個主持人像許知遠一樣,用語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式的書面語。而且神奇的是,即便文鄒鄒,還有些概念化,比如自由啊,焦慮啊,困境啊。但一旦說出口,你特別能感受到這個詞衝鋒的力度與角度。

在不說兩句網路熱詞就無法表現自己與時俱進和生動活潑的當下,這種言說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清凈。你細琢磨,就發現這些話在我們日常的語言系統中,是多麼稀缺了。

再有,我喜歡看節目里的嘉賓千姿百態的思考者的姿態。他們有人叼著煙捲,或者茶不離口,拄著拐杖,用一種自我意識十分強烈的方式去回應和回憶一些事情,有時候不見得是什麼漂亮的金句或深刻的道理,就像之前看倪大紅那期,整期看下來,你會覺得有點太淺了,不管是提問者的問題還是嘉賓自己的問題,從我們所謂的乾貨角度看,倪大紅說的話,有些和一位老戲骨的份量不相稱。

但這不是什麼大問題。我還是覺得這是別處不一定能看到的好採訪。你看了一期許倬雲,被這位老學者的愛國之情感動了,被他一兩句激勵後生的話啟發了,這就是乾貨么?也不是,能驟然鼓盪人心的話,我時刻都保持警惕,事後會想辦法弄明白它的具體指涉,而不是聞風而動,空自狂喜。

大家最近看好十三邀,是因為他請了不少學者作家來做嘉賓,一方面,許知遠面對他們更放鬆自如了,一方面我們真的真的,好久沒過啥像樣的精神生活了。每天睜眼就是沸騰的消息和沸騰的自以為是,但生活的真相,需要平靜和沉著才能抵達。


許知遠忠實讀者。

很多人不喜歡許知遠,說他太裝13。我到不以為然,甚至觀點相反:他就是太太太真實了。

由此帶來的採訪風格也是:你見過採訪雙方冷場也被間進成片的節目么?你見過彼此尷尬也被剪進成片的節目么?

一切都真實到你覺得不正常。不過不能怪節目,因為我們平日看的訪談就沒這麼真實的。


你聽別人的採訪不會有許知遠的味道。他真的拿自己在撞別人,你能聽到那些巨響的聲音


我覺得書讀到一定的數量的人心裡多多少少會有一部分的個性是許知遠的模樣。當然大眾的含量應該都比較低,低到不會表現出來的數量。而這種個性在許知遠身上佔比就很高,很多人給他起名叫知識分子氣息。

我很喜歡許知遠去採訪那些世俗意義上很成功的人,看著他拿著這種知識分子氣息去碰撞這個市俗社會的氣息。同時拿自己身體里的這百分之多少去碰撞沉浸世俗快樂世俗追求的自己。

屬性不同敲擊的聲音才好聽。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