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認為這一期被低估了,它四兩撥千斤的討論了人和外界的關係,希望你能看完~也希望交流看法~

許知遠作為標準的知識分子,骨子裡是帶著如士大夫般「為生民立命,為萬世開太平」的使命感的,往小了說,即作為個體而言,他有對社會及世界深層次的關切與期待——關切社會的變化,期待更加美好的世界。

相應的,關切與期待的反面是失望與憤懣,所以他看上去憂鬱、擰巴、苦大仇深。這確實是個知識分子需要承擔更多責任的時代,但遺憾的是,各種原因吧導致這一群人無論是數量還是能量,都沒能盡人意。這一點從《十三邀》節目的珍貴就能看出來了。

而徐皓峰含蓄的表達所謂的「如夢如幻」,說白了就是將自身治癒外界之前,世界如此變幻莫測,個人力量如此渺小,改變外界不可能,但卻可以選擇改變、修鍊自己。在繁雜變化的萬千世界「只取一瓢飲」,做好熱愛的兩三件事就足夠了。

所以也就不難理解許老師與徐皓峰的衝突了,但從另外一個角度兩個人能夠這樣相談甚歡,恰恰說明其實雙方都是在尋找某種中和——假如徐皓峰真的能做到「如夢如幻」,他就不會執著的拍逝去的武林,更不會執著的在某種對抗中爭取。假如許老師真的「偏見」到底,又哪裡來《十三邀》呢。

一個人不能對抗一個武林,個體同樣不能承受整個世界。我不相信真的有人可以清醒的、全盤的說我可以承受一切「他者」,也不相信真的有人可以「兩耳不聞窗外事」,人能做的,不過是最大限度與自我和解,所有的觀點,思維碰撞,不過是和解的不同方式。

以及,兩個人能夠進行深度的對話,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底色」——即清醒的認知與足夠的思考,不過選擇面對的方式不一樣,這一點我認同徐皓峰講的「都是欺騙,都可以試試哈哈哈」,每一種認知都有成因也同樣有缺陷,每個人都困在自己思維的牢籠里,我不相信如夢如幻,但我願意接受如夢如幻,因為那是一種認知的和解。

以及,沒有哪一種是更高級的,為外界操半天心可能沒有一點改變,而一個人的改變起碼讓世界多一個溫暖的存在,又或者,一個人總能改變一點什麼,只關心自己可能滄海一粟毛用沒有…

以上。

希望真心喜愛十三邀的觀眾都能與自己和解吧~


建議和上一季對話許倬雲先生那期對照起來看。

順便吐槽一句,我輩青年人還是應該多讀幾遍《三體》,少看兩眼金庸。

能生存下來的民族才有資格談「世界如夢似幻」,幾近亡了種的印第安人,不需要思考「存在主義」。


我感覺這不像是知識分子的對話,更像是科學和宗教之間的對話,徐皓峰沉浸在自己世界,沒有對外界的關心和感知,比起許知遠來說,徐還要來的更不理性。


徐皓峰導演談的反區別反推理,再後面的印光和尚等等,這些很難被接受,即使如許知遠這樣自認是文人的人。這可能是自我修為的方式,但一定不是改變世界的方式。所以徐導是藝術家。區別基礎上反區別,推理基礎上反推理,傳統基礎上反傳統,因果基礎上反因果,於我個人而言更恰當。


哈哈。最喜歡他接受採訪的那間辦公室。還有他說的最後一句話,「如果我修鍊成功,活到110歲」……太好玩了,太喜歡這人了。


我自己印象深刻的是徐身上那種開放和淡然的氣質,他說到因果、反區別、反推理等等那裡,我突然覺得很受觸動。我不知道我理解得準確否,就是,想到經歷過的或者從別處聽來的一些因為某些事而引發的人們的矛盾和爭執,其實並非真的由當事人所認為的原因所導致。也遇到過好心付出結果卻是壞果的,這一件事的結果吧,並不是隨人心意而自然引致,而恰恰因為中間的什麼意外原因使得事情的走向發生了改變,而讓人費解甚至失望難過的是,你根本不知道是哪裡出了差錯,或者是事後的某一天某個時刻,突然有點察覺了,卻發現晚了,再想做點什麼也於事無補。大概是人與人個體間的差異性所帶來的永恆的困境吧。老提倡多點寬容和理解,真要去做才發現挺難的,也挺難受的,人還是想尋求共鳴,逃避孤立。


挺好。喜歡看訪問者和被訪者的各種「不同」,而且喜歡這樣的碰撞方式。感覺這個才像是某種意義上更平等的聊天,挺像兩個理念不同的朋友卻能沉下來了解和尊敬對方的不同。而不是俯視或仰視的採訪,哪怕這俯視仰視是假裝的。個人覺得這樣才能激發出更有意思的東西,只是不知道許知遠這種激發方式還能堅持多久。看上去這是一種挺辛苦且不討好的方式,關鍵是成功率未必高。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