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他学过的知识或技能或语言还会记得吗?


谢邀。

首先大脑中有几个对记忆而言很重要的东西需要了解。

记忆有内隐记忆(implicit memory)和外显记忆(explicit memory)。前者有条件反射性、无意识再认。比如肌肉记忆,比如看第二遍的文章会看得更快。后者则是你知道某个英文单词,但你想不起来什么时候学的,你做梦梦见被游戏形象追杀,但你压根不记得什么时候见过这个游戏形象。

内隐记忆一般认为由小脑担任主要加工责任。小脑受损的人缺少储藏条件反射性记忆的能力。

外显记忆则归功于海马体。左侧海马受损会在语言记忆方面存在困难,比如记单词;但个体视觉形象记忆和视觉定位没问题,比如图片、场景记忆和景致排布。右侧海马受损则相反。不过这些受损害的记忆只是暂存于此的记忆。就是说在海马体受伤期间暂存于此的记忆会淡忘或消失,但已经被分配至其他部分的记忆完全没问题。很多遗忘症病人就是这样的,比如有名的韩国电影《我脑中的橡皮擦》。生病期间会每天忘掉本来要储存在海马体的短时记忆,但因为小脑没问题而且杏仁核(情绪)健康,生存需要的各类技能和情绪反应完全不是问题。

那么海马体移出的长时间记忆去哪里了呢,它们被运转到额叶和颞叶的各个区域了。阿尔莫兹海默症(老年痴呆)就是最典型的脑皮层萎缩到最后,长时间记忆都没有了的。如果有脑受伤的患者伤在这里,长时间记忆的某些部分可能遗失,但生存技能和情绪也与常人无异。


记忆分三种,

知识性记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技能型记忆(如,骑自行车,说话)经验型记忆(如,我生长在一个小山村)如果是第三种失忆,不会影响前两种。就像『我是谁』和『谍影重重』的情节。以上观点出自『找对英语学习方法的第一本书』。我本人没验证过。

谢邀。

首先强调下,过往学习的知识也属于记忆。

神经系统这一复杂的调控网路一直备受瞩目,神经科学家们先后对记忆做出了不同层面的研究。具体来说机体的神经活动是由众多神经元之间的互动产生的,神经回路的形成需要大量的突触参与。突触前、膜的受体联合调控生化分子以及离子信号产生突触的可塑性调控,突触的结构和功能受到调节。突触的可塑性主要分为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通过以上模式可以对对区域内的神经元链接活动强弱进行调节,不同区域的神经元活化以及区域内神经元的链接强弱的排列组合可以储存大量的信息,这一观点是进行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

下面引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王立铭教授在一期课程中的讲课内容。公认的神经生物学之父卡哈尔率先对神经活动的基本单元进行了研究。卡哈尔的研究听起来有点无聊,他每天做的事情就是把各种各样动物的脑袋解剖出来,切成极薄的标本,然后用一种特别的染色方法,把标本里面一小部分神经细胞给染成黑色。之后呢,他就天天对著显微镜,观察标本,再用笔把他们一丝不苟地画出来。顺便说一句,卡哈尔的显微绘画一直到今天,都还是生命科学历史上重要的财富。在很多学术会议的报告里,卡哈尔的图片是常用的开场白。而且到今天,还仍然有人继续分析他留下来的成百上千的图片。

在卡哈尔看来,这些长相怪异的神经细胞,肯定就是靠这些突起彼此联系在一起的。树突是信号接受端,轴突是信号输出端。它们彼此相连,形成了一张异常复杂的三维信号网路。

任何一个神经细胞产生的生物电信号,平均要传递给上万个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反过来,任何一个神经细胞的活动,也受到上万个与之相连的神经细胞的影响。所以,你可以想像这样的情景:挥动魔杖随意点亮大脑中一个神经细胞,它的电信号产生的微弱涟漪将迅速一层层地传遍整个大脑。

人体的大脑处于十分稳定的状态,而且神经细胞的数目和状态也不会出现剧烈波动。那么问题来了,一颗看起来一成不变的大脑,怎么可能装进去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学习过程呢?

著名的心理学家赫布在研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后给出了一个假设。具体而言,赫布说:如果脑袋里的两个神经细胞总是同时被激发,那它们之间的连接就可能变得更强,信号传递就可能更有效率——这就是著名的赫布定律。

如果赫布是对的,那人们应该能在学习过程中,直接观察到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强度变化;反过来,如果人们操纵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强度,就应该能够增强或者破坏学习。这些证据慢慢地积累起来,到现在,赫布定律已经被牢固地建立起来,它已经不是单纯的一个理论猜测了。赫布定律提供了一套能够完美解释学习的微观模型:只要两个神经细胞总是差不多同时被激发,那么它们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增强,这就是学习的微观解释。

学习的过程基于不同神经元之间无限接近的突触活动。前一个细胞的轴突和后一个细胞的树突之间,肯定能够无限逼近并且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两个神经细胞的树突和轴突,会向著彼此无限逼近,最后,在大约20纳米的距离上恰到好处地停下,形成一个被称为「突触」的连接。

那么,现在的重点就变成了,在这20纳米的距离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了学习呢?人们发现了一个总是站在神经细胞膜上的蛋白质—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或者NMDA受体。

首先,如果它苏醒开工,就能够启动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最终让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更紧密。比如:它可以让两个神经细胞之间突触的面积更大,让突触的数量更多,让突触对信号更敏感等等。但是与此同时,它的唤醒却很困难,需要突触前后的两个神经细胞,差不多同时开始活动,轮番呼唤,该蛋白才会开始工作。

那么科学家知道了学习和记忆的分子机制后就开始期待发现储存特定记忆的神经元组合以及能够人为植入记忆。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科学家发现同时被激活的神经元特定表达某种物质,借此对同时激活的神经元进行区域定位;利用某种海藻蛋白的在光照下产生电活动调控神经元的电刺激活动。通过以上两种方法科学家实现了记忆在在动物的大脑里具体是由哪些神经细胞代表的;能够让我们利用光,准确地操纵许多个神经细胞的活动,这使得人为植入记忆成为可能。

因此,虽然记忆分为不同的类型,但都是由特定区域内不同神经元之间的排列组合活动实现的。学习和记忆的细化分子机制可能存在差异,这一问题仍需要不断探索。

失忆原因和种类众多,例如损伤了特定区域,关键蛋白表达异常或者功能能受到影响,或者神经递质出现问题等,因此机体学习获取的记忆是否会收到影响以及受到影响的程度提问者可以自行判断。


占时性失忆的话,失忆期间很有很多东西会记不得了,你会突然不知道怎么回家了。估计是较大的创伤导致的,超出了能承受的负荷。而且那期间还会失去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全是懵的那种状态。恢复后又会记得了。


某种层面上,人类永远不会真的忘记什么,而是在死亡的时候彻底失去对所有记忆的「感知」。 让我们把人类的意识看作最原始的海洋,记忆不过是浮在水面不停翻涌的浪花。而推动浪花不停翻涌的,我们称之为潜意识,也可以理解为「感觉」。 这就回答了什么叫做,「死亡就是无知无觉。」以及「生不如死」这样的说法。

活著本身就是「知觉」,通过生物电流传到的感官信号提醒我们「活著」的状态。

在你学习知识,或者说在你感受世界的同时,你注意到的仅仅是表层意识下所谓的「记忆」。但与此同时,容易被人们忽视的是每一秒都在不断接受各种感觉的潜意识体验。 再回到最初关于海洋的比喻上来,当我们的潜意识,或者更直白的说,当我们在某一环境下触发了与获得知识相同的感觉时,那些被翻涌到底层的浪花就有机会再次汹涌而来。 所以综上所述,人类从未真的忘记过什么,记忆的缺失不过是感觉的匮乏。

会。

失忆的成因有分类的,学名我不记得了。

但有一种是对于自己身份、经历、学识、技能、经历等全都忘干净的;有一种是只忘记身份等,对技能都记得;还有极少数比较混乱,交错忘记,期间恢复的记忆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混淆,这类比较少。


失忆也分很多种,具体看情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