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告诉我您觉得最欣赏的艺术家吗?

不局限艺术形式,如果能附上他们一些不可错过的作品就更好了!


跟大家分享几位拼贴艺术家:

Kurt Schwitters

德国抽象派画家,算是拼贴艺术界的鼻祖人物了,他创立了Merz collage的拼贴概念——「为了艺术目的而结合所有可想像的材料」

在这一概念中,他认为日常发现的物体,包括木头、石膏板、轮子、棉花,包装纸、印刷品等任何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与材质都可以被应用于拼贴。

www.artnet.com

此外,他将自己创作的所有艺术形态统称为Merz,对于Schwitters来说,当时充满动乱与革命的时代背景是在艺术创新方面充满了无数可能性与必要性的,他尝试了印刷、设计、表演、装置、诗歌、散文等不同形式的创作,这种综合全局的观念体现在拼贴艺术中便是更丰富更具创意的存在。

www.artnet.com

Schwitters共创作了2000余幅拼贴作品,通过隐喻美学表达自由思想,使用所有超出想像的五花八门的物件,用「乱炖」的组合形式呈现出它们隐含的全新概念。

www.artnet.com

Hannah H?ch

Hannah H?ch也是一位德国达达派艺术家,她的作品以剪报等物品为素材,常常涉及到20世纪初「新女性」的理想,即挑战女性传统家庭角色的理想。

她于1889年11月1日出生于德国哥达,在柏林工艺美术学院学习,当时很多欧洲女性都是没有接受这种培训的机会的。1926年,她移居荷兰,并与皮埃特·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和库尔特·施维特(Kurt Schwitters)等几位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合作创作作品。

她的作品有非常明确的个人风格,概念上多是探讨时政,以及男性女性人权等,将时尚杂志、插图杂志和摄影结合起来,一种致力于展示艺术本身可以从现代生活的日常杂乱中收集的形式。

下面是她的著名作品《用达达菜刀切除德国最后的魏玛啤酒肚文化纪元》,该拼贴批判了男性主导的政治机构,她认为这一制度导致魏玛共和国的失败和一战后德国日益军事化的状态。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Richard Hamilton

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是英国著名艺术家,毕业于皇家艺术学院,是最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家之一,波普艺术的领军人物,被称作「波普艺术之父」。

下面这幅著名的波谱艺术拼贴作品大家应该都见过,名字叫《究竟是什么使今日家庭如此不同、如此吸引人呢?》

www.pinterest.com

区别于传统艺术家那般追求画功精巧的创作,直接借用了产生于商业社会的文化符号,对现有图像进行复制、挪用和拼接的方式称得上是波谱艺术的开山之作了。

这幅画乍看很热闹,滑稽之下引发人对于现实生活的反思。艺术家本人对当时流行文化颇为敏锐,所以有了画面中对于所有潮流事物及细节的组合,浓缩了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征。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Barbara Kruger

美国后现代艺术家Barbara Kruger毕业于Parsons,毕业后就在纽约一家著名刊物做杂志编辑。

1960年到1970年,她对诗歌、绘画和摄影非常感兴趣,因此,尝试著发展一些新的创作风格,将1950年代美国报纸的图像与挑衅性信息结合起来,作品多是表达对于消费社会的看法。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上面这幅作品也是Barbara Kruger很有名的一幅了,作品名字叫《无题》(你的身体是战场)是该艺术家为支持生育自由而在华盛顿举行的妇女游行而制作的。

这名妇女的脸,没有身体,正反两张,被文字遮住,示意著明显的分歧。

这个图像既是艺术又是抗议。尽管它的诞生与某一特定时刻有关,但作品的力量在于其宣言的永恒性。视觉上来说是非常鲜明的,简洁耐看,在今天看来都是具有潮流性的作品。

www.pinterest.com

Barbara有很强烈的个人风格,作品辨识度高,画面语言都比较直接、犀利,概念的表达角度也比较多。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Jacques Villeglé

法国艺术家Jacques Villeglé也创作了大量拼贴作品,他把拼贴更多的看作是一种「街头报纸」,是真正反映社会的东西。

www.pinterest.com

拼贴海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总是会不断演变,因此总会有新的探索。在对于画面形式的不断探索之后,他创作出独特的分层广告式的海报,表现了一个撕裂和退化的当代法国文化的概念,一种模糊的文化参照感和文明的退化,这对当时新现实主义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

www.pinterest.com

与前面艺术家不同的是,他非常在意色彩元素,它把彩色抽象拼贴看作是是一种「集体现实」的缩影,要求观众重新发现城市空间视觉环境的美丽。

所以他的拼贴作品有时候又纯粹的像一幅抽象画,与鲜明用色的野兽派在画面感觉上有些不谋而合。

www.pinterest.com

Rebeka Elizegi

西班牙艺术家Rebeka Elizegi,大部分作品都涉及到女性形象,以及「共性多样性和性别模糊性」的主题。

作品倾向于脱离传统拼贴画的状态,将画面素材的轮廓处理得极为清晰干净,当这些图像都结合在一起之后,画面出现一种超现实主义的效果。

http://hifructose.com/
http://hifructose.com/
http://hifructose.com/

Ryota Kikuchi

日本艺术家Ryota Kikuchi的拼贴作品也很精彩,他毕业于东京艺术大学,

他的作品将当下年轻人的生活状态与各种社会议题,与一种复古、插画风的画面形式结合起来,对于画面构图与层次也比较讲究,是值得参考的拼贴作品。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www.pinterest.com

—————————————————


为大家推荐三位真正值得被欣赏与记住的艺术家。空闲的时间推荐大家看BBC栏目《艺术的力量》。这档节目对典型艺术风格与艺术家的介绍都生动且言简意赅,代入感之强,适合拿来做日常美商提高的科普。

  第一位推荐的是是具有17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称的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天才中的天才—贝尼尼

  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Giovanni Lorenzo Bernini)义大利早期杰出的洛可可风格艺术家,也是名盛一时的雕刻家与建筑师。当时的罗马教皇曾这样评价贝尼尼「你是为罗马而生,罗马也是为你而生」。

《艺术的力量》是这样评价贝尼尼的,他拥有一切成名的因素,有涵养、讲诚信、魅力足且坚毅,他不像卡拉瓦乔那样暴躁和酗酒,从8岁到80岁,其创作才华从未中断。

  17世纪的罗马,道路是他设计的,教堂是他修建的、广场中间喷泉、大剧院里的布景皆是他的作品。上帝对天才就是这样偏爱。

天才与常人最不同的点在于,天才懂得如何将视觉的感受与深层的体会转化为作品。大部分人不是不懂视觉美感与细微感受,而是缺乏把它们表达出来的天分。

  而贝尼尼的雕刻精绝之处在于,他十分擅长将表达转化。

  石材给人的感受总是刚硬又难雕刻的,而在贝尼尼的手下,他可以让石材变得柔软又富有人类肌肤的纹理感。

「在他刀下,石料变成质地各异的麻绳,精钢,发束……紧绷的肌肉上跳跃出青筋,眼睛的虹膜似乎能捕捉到一丝反光,甚至能够看到人物的肌肤沁出汗珠。」

  他刻凿的人物仿佛摆脱了地心引力,逃离底座的束缚而奔跑、扭曲、旋转、喘息、尖叫、狂呼,或者在强烈情绪导致的阵阵痉挛中蜷起身体。

贝尼尼采取各种危险而惊人的雕凿,由此而得以令大理石展现出从未有过的形态:飞升或飘动,涌动或颤抖。

  《阿波罗和达芙妮》是我最喜欢的贝尼尼的作品,这是一幕关于爱欲的希腊神话故事。坠入情网的阿波罗正在追赶达芙妮,艳丽的少女却不愿将心给他,达芙妮听到身后阿波罗的脚步声后,向她的父亲呼救,当阿波罗的手指触碰到少女的躯体时,达芙妮变成了一棵月桂树。

  两个人的躯体既非完全贴合又非完全分离,达芙妮长出的月桂树完全隔开了阿波罗的小腹,就连他手指接触到的少女腹部肌肤也立马变成了粗糙的树皮,仙女的腹股沟和大腿已消失在树皮之下。

树皮与肌肤之间那道深深的暗影使这无法实现的满足变得更加令人难耐。无法企及的情欲,放大了阿波罗的挫败,也在雕像的表情之间变得格外诱人。

美貌的记录者—VittorioMatteo Corcos、William Waterhouse

  看完名盛一时的贝尼尼,分享一个擅长画女性肖像的画家,义大利画家维托里奥利玛窦霍口斯(VittorioMatteo Corcos),他在以往我们介绍过的艺术家当中名气不大,中文网页少有他的生平介绍。

  1870年就读于佛罗伦萨恩里科美术学院。1880年他移居巴黎,和一个法属艺术画廊签署了15年的合约,专门创作市民日常生活中的女性肖像。

  Vittorio Matteo Corcos的画美在描绘细致,动作细节逼真,他大部分的女性肖像画都有种细腻又柔美的氛围,《待在喷泉边》便是他的经典代表作。

  名字不详的几幅也极美,画中的女子端庄秀美,酥胸半露,十分微妙。

  最后,关于对美人的描绘,约翰·威廉姆·沃特豪斯是我私心偏爱的一位。出生于罗马,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以鲜明色彩和神秘浪漫的画风描绘宗教神话女性而闻名于世。

沃特豪斯传播度最高的一幅画是《海拉斯和水泽仙女》,这幅画取材于希腊神话阿耳戈众英雄远航遇险的故事,

  「英雄少年许拉斯在途中去河边汲水而被众水仙拉下水淹死。清澈的月光照在男子绝秀俊美的面庞上,水泽宁芙爱上了这年轻的异乡人,于是从水中露出了她们美丽的胴体,拉住他提水壶的手臂。」

  那是他未曾听过的娇媚的声音,没有见过的令人迷惑的眼神,还有那晶莹如玉的珍珠。年轻的英雄被魅惑了,于是背弃了他的主人,宁芙把他拉入永远清幽的世界。

沃特豪斯的笔触浪漫又柔美,描绘了一个凄美又充满诱惑的故事。

  作为古典主义的杰出艺术家,他也被认为是拉斐尔前派风格的画家。他笔下的美女具有拉斐尔前派的女性典型特征:纤细、苍白、富有少女的慵懒与浪漫。细心的人会发现沃特豪斯大部分的肖像模特长得都很相似。

19世纪末时沃特豪斯发现了一位据说美若天仙的模特,从那之后他大部分的作品都是为她而做,但至今却无人知道她的名字。

《夏洛特夫人》也是沃特豪斯最著名的作品之一,灵感来源于丁尼生的诗歌《夏洛特夫人》里的诗句「她松开锚链,躺了下来」。

  《夏洛特夫人》完全是用英国人的流行情感构置的图像,原意是在夏洛特,一位美丽女子被神困居在一个古堡里。她只能通过窗户投射进室内镜子里的影像欣赏心中的兰西罗骑士。只要从窗户往外看,她就会被毁灭。

  为了消磨自己,她每天纺织不止。有一天忍不住往外看去,厄运降临,镜子破碎,丝线缠住了她,随后她被神载往死亡之地。画面表现了夏洛特女士正坐在船上驶向死亡,神秘、疏离、哀伤……丝丝凉意爬上暮霭的湖面。

  「这是一个以前少有的孤凄形象,既吻合了维多利亚的压抑情感,又具有难以表述的空蒙悲凉意象,众多的细节象征也符合流行趣味。

  此画也是沃特豪斯艺术基调的开启之作,一种孤苦的自恋情愫在其作品中流露出来。」

沃特豪斯对女性魅力的描绘是极致的,冷艳、慵懒、浪漫、神秘,由于太过喜欢和熟悉希腊神话故事,所有人物生动之余又不会太戏剧化,欲望与克制总是被他拿捏的恰到好处。

  沃特豪斯的画最妙的点还在,他擅长用无数让目光探索的细节,在画中构建出一个自然的「真实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把环境与人物的灵性转化给观赏者。


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 1904年5月11日-1989年1月23日)

著名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画家,因为其超现实主义作品而闻名,他与毕加索和米罗一同被认为是西班牙20世纪最有代表性的3个画家。

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像力的艺术家,达利因为人们触目惊心、与梦相关的超现实主义画面所熟知。他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与卓越的绘图技术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此外达利的绘画艺术同时与电影、雕塑和摄影艺术接轨,促成了与影像艺术家的丰富合作。达利有著塑造极具个性又能得到认可的作品风格的独特绘画才能。这种风格振奋人心并让其他创新都相形见绌。他最知名的作品之一是1931年创作完成的《记忆的永恒》,也被叫做《软钟》。他有一种对做出出格的事物而引起他人注意的狂热爱好,并影响至他的公众艺术形象,使他的艺术爱好者与评论家异常苦恼。

1982年西班牙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封他为普波尔侯爵。

萨尔瓦多·达利承认自己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幻觉,他们像弗洛伊德医生一样,去探索精神病患者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论与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真诚反映,这在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对于超现实主义画家来说,这是些至为珍贵的素材。因此,达利的许多作品,总是把具体的细节描写和任意地夸张、变形、省略与象征等手段结合地使用,创造一种介于现实与臆想、具体与抽象之间的"超现实境界"。读他的画,人们既看懂所有细节,从整体上,又感到荒谬可怖,违反逻辑,怪诞而神秘。

达利在超现实主义绘画中的影响最大,持续的时间也最长。不仅他的画,还有他的文章、口才、行动以及他的打扮,都无不在宣传他的"超现实主义"。他在发挥和运用自己的想像力上,可以说超越了他们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群体。他的有些作品除了传达无理性、疯狂和一定程度的社会哲学观外,有时还反映著人们的时髦心态。达利赞成人应该培养真正的幻想,像临床的妄想狂一样,而受理性控制的人的精神背后,仍保留有一些剩余意识。这些剩余意识使人处在静态之中。

他偏爱的幻觉形象常常被不断重复,如带有许多半开的抽屉的人形,蜡样软化的硬体物体,抽丝样细长的兽腿以及物体向四周无重心地飞开的景象等等。

同时达利的艺术创作被指出与当时的科学发现有关。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两位大学教授埃利纳·冈蒂奥拉(Elena Guardiola)和约瑟厄·贝诺斯(Josep-E.Banos)指出:「达利对科学极感兴趣。1930年代,他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双重影像与幻觉; 1940年代他转向了普朗克的量子论,并于1945年后开始了他的核物理或原子物理时期和核神秘主义时期;在1955年至1978年这段时间,他的作品深深地受到遗传学,特别是DNA及其结构的影响。


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

一个很难让人忽略的艺术天才。说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吧,巴斯基亚之于画家界,就像是池子之于脱口秀界。当然,说的是年少成名,以及颇具天赋并有对得时机遇见自己的「伯乐」,以及他们都叛逆也十分敢表达。

巴斯基亚27岁就去世了,emm……死于吸毒,年少又被老天的金手指点过脑门赋予才华,很难突破27岁的大关。(大概也只能这么解释)这不是重点,重点是18岁巴斯基亚便声名大噪了。人生第一次办画展,就被一首而空,安迪·沃霍尔主动神来友谊之手合作,2017年,尚·米榭·巴斯基亚更成为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作品在拍卖市场上突破1 亿美元大关的出生于美国的当代艺术家,成功跻身「一亿美元俱乐部」。 近些年来,巴斯基亚的作品在拍卖场上,依旧有不俗的交易成绩。

总之,纵观二十世纪艺术史,尚·米榭·巴斯基亚(Jean-Michel Basquiat)【下简称巴斯基亚】的存在如流星般璀璨,他27年的短暂人生,刹那却永恒。他是安迪·渥荷(Andy Warhol)得意门生,后来更成为《纽约时报》的封面人物,他的涂鸦风格、特殊的艺术语言,流传至今。

《Untitled》1982 年,于 2017 年 5 月 18 日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拍出

自 2000 年以来,巴斯奇亚的市场价格稳步上升逐渐成为当代艺术市场的支柱。2018年最贵当代艺术Top10中,艺术家作品占据前三名,且6幅作品上榜。

不只是成交额可观,从2019年初至今的这段时期,巴斯奇亚的作品在最佳利润的转售排名中有三件作品上榜。

2019 年上半年利润最佳的拍卖纪录Top 10

2019 年 3 月 5 日,巴斯奇亚一副于1986年完成的油画《Apex》由苏富比伦敦 拍出 822万英镑,与上一次1988 年 6 月的拍卖价格(2.94 万美元)相比,增长了至少 370 倍。
Apex GBP 8,227,950

一副画于1983年的铅笔画《Soothsayer》证明,巴斯奇亚的作品几乎都是成功之作,收藏者于2002 年 6 月花费3.29 万美元买入,在 2019 年 3 月 5 日的以 99.76 万美元卖出。同一时间,由苏富比伦敦拍出,一副创作于1987年的《Untitled》纸拼贴画,也证实了这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1993 年 3 月 25 日,2.67 万美元(佳士得伦敦)/2019 年 3 月 5 日,131.2 万美元(苏富比伦敦)

而这样一位第一也是唯一拍卖市场上突破1 亿美元大关的美国艺术家,并不是天生的「别人家孩子」,甚至在他身上看不出任何好学的潜质。就像尚·米榭·巴斯基亚自己所说,「我从未去过艺术学校,也没有在学校上过的美术课,我只是看了很多东西,通过这种方式,我便了解了艺术。」说来,这位刷新纪录的天才画一生甚至可以说」如夏花般,摧残又短暂」,而这短暂的一生也承载了伟大的艺术。

「我创作时不太考虑艺术,我试著去思考生活。」

当我们谈论巴斯奇亚,总是逃不脱他的盛名和不寻常的死亡。但,他的成名并不能算到简单的幸运或巧合里去。这一切都要从那个躁动又人人希望成为「艺术殉道者」的年代说起。巴斯奇亚是海地和波多黎各混血的二代移民,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区出生,6岁那年因为一起车祸,母亲为他购买《格雷氏解剖学》 让他打发无聊的住院时间。 而正是这一本书成为了以后很多画作的灵感来源——骷髅、肌腱、内脏等,这些边缘化身体的力量和脆弱深深的震撼著他。

骨子里的叛逆及才华仿佛是与生俱来的,15岁的巴斯奇亚成为了叛逆少年,因将馅饼扔到校长脸上而声名大噪也因此辍学,还被父亲赶出家门,也就是这时候开始他与好友Al Diaz 以「SAMO」(「同样老套」的意思), 之名于曼哈顿苏豪区开始街头涂鸦路,同时也会写下玩味的符号与富有诗意的句子,还闯出名堂。

涂鸦并不能带来收入,为了生活巴斯奇亚去工厂做兼职并兜售自制明信片。他以黑色线条描绘猴子与王冠,并写道「NEW YORK KING」,表达纽约的王者是黑人。而DIY 明信片竟使他与安迪·渥荷结缘。安迪·渥荷买下明信片,也因此成为挚友。

「我想创作出看起来像儿童绘画的画。」

1981年开始,巴斯基亚开始创作油画,作品具有儿童画作般原始驱动力,夸张又胆大的色调,急促的线条,夹杂大量文字,画作中还常常出现黑人形象、自己崇拜的黑人运动员与音乐家、招牌皇冠图腾、街头艺人、玩具和卡通漫画人物等形象,经由剪贴、书写、拼图等多重元素组合构建,散发出丰沛的能量,混合了不羁与诗意。他还有一套独属于自己的视觉语言,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素材,在他的作品中有著深层的隐喻——牛奶代表著白人、棉花代表著奴隶,曾经高高在上象征著权贵的皇冠变成了人人都触手可得的符号。巴斯基亚曾说:「每个人都可以画一顶皇冠。」或许在他的眼中,每个人都生而为王。
La Hara , 1981 USD 34,967,500

同年,经过安迪·渥荷的推荐,巴斯基亚参加了一场名为「纽约——新浪潮」的展览,并在这次展览上初露锋芒。展览后,著名艺评人雷内·里卡德撰文介绍巴斯奎特,把他称为:「光芒四射的孩子」,也因此将他推上了国际舞台。《纽约时报》评论家彼得?施耶达尔(Peter Schjeldahl)其后如此评论他创作的画作:「你学不了他的风格,那是天份,加上强烈的欲望、专注和快乐。巴斯基亚是一名『坚定不移的画家』」。

「我十七岁时就知道自己会成名」

1982年,对巴斯基亚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年三月他迎来了首场个展,作品被抢购一空。同年他还参加了第七届德国卡塞尔文献展,而12月的《Artforum》杂志亦刊登了一篇关于这位年轻艺术家的文章,使他成为家喻户晓的耀眼新星。巴斯基亚其后表示1982年时自己「创作出最出色的作品」。
《Untitled》1982 USD 57,285,000

这期间他将素材都摊开放在工作室地板上, 他通常会同时做好几个计划。 他不仅会纳入碎裂的解剖学、 重新想像的历史场景, 以及从经典静物画中移植来的骷髅, 他甚至重新规划了 现代生活以及艺术史,他用一种将自己嵌入到作品中的方式工作,作品既有和艺术史的对话, 也有和自己的对话。所有这些作品,形成了 一个网路,以实体证据证明 巴斯奇亚那充满创意的大脑完全停不下来。 在他的个人作品Top10中,1982年的作品占了5席位。足以证明这一年他旺盛的创作力,也足以说明这一年所出作品的精彩程度。

在1983至1985年间,巴斯基亚开始与安迪·渥荷合作。渥荷的工作室助理罗尼?卡托尼(Ronnie Cutrone)表示:「他们是共生的关系,巴斯基亚相信自己需要渥荷的名气,而渥荷则需要巴斯基亚的创新力量。巴斯基亚再次令渥荷变得叛逆。」1984年举办2人首次个展。而他也从新锐艺术家蜕变为艺术界明日之星。

好景总不长,巴斯基亚虽闯出一番名气,但黑人身份始终都给了他巨大的社会压力,他开始借由毒品纾压。好友安迪·渥荷的去世,导致巴斯奇亚更加的抑郁,长期过分依赖毒品摧毁他的身心。生命结束前两个月,巴斯奇亚汇集了两个主题于最后一张作品《乘坐死亡》(Riding with Death),这一次,没有文字,没有拼贴,没有激情的笔触和颜色,简单的背景中,只有一个黑脸的人,骑著几乎分解的骷髅……
《Untitled》1982 USD 57,285,000

1988年8月,年仅27岁的他因过量服用毒品而去世,短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已累积数千张的作品。

回顾一生如此传奇性的艺术家,我们发现他生在了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差的时代。他无法回避自己的出身,但他不屈服于命运给予的人设,用作品为自己发声,给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白人艺术一棒重击。还有人曾说:「了解巴斯基亚,才能真正理解街头涂鸦跨入艺术殿堂的霎那。」他不仅拥有独特的绘画语言,在作品中所流露的社会批判、以日常生活元素讽刺时事的手法,也持续影响现在的艺术家。发布于 2020-02-27继续浏览内容知乎发现更大的世界打开Chrome继续老醋老醋照片+纪录片+真心话

一个?!

这问题难死我……我认输,这道题我交白卷。

要是把艺术分若干门类,每个门类允许说几位自己最钦佩的大师,我也许能凑合回答一下吧。


一个?!

这问题难死我……我认输,这道题我交白卷。

要是把艺术分若干门类,每个门类允许说几位自己最钦佩的大师,我也许能凑合回答一下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