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想問一下,當你不喜歡一位藝術家或這位藝術家的人品評價非常低時,你會喜歡他的作品(任何形式的藝術)嗎?

個人是認為應該分開的,但感覺有不少人都不會去欣賞那些風評不好的藝術家的作品。

我想聽一下理由(不要罵我)(?﹏?)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而且也是爭議不斷的一個話題

其實不光是藝術與人品,同樣也有人會問藝術與私生活,藝術與政治傾向,藝術與道德等等,這些問題其實可以統一為探討 藝術家藝術作品 二者之間是一種什麼關係。亦或者我們可以問能否因為藝術家本身的原因而喜愛或討厭一件藝術品,這甚至還能上升為我們能否因為藝術家的緣故而抵制他的作品。

以上,我先分別舉幾個藝術家的例子,讓大家產生一點代入感

講真,我看到藝術家人品問題想到的第一人就是20世紀英國最著名的畫家之一——弗朗西斯 培根(Francis Bacon)。很遺憾PUA這個詞發明的太晚了,如果能夠早出現一百年,將兩任男友逼自殺的培根完全可以算是PUA鼻祖。

培根本人生性敏感多疑,極度缺乏安全感,同時又控制欲極強。在1963年,他與同性伴侶喬治 戴爾開始了一段十年的感情,然而這只是噩夢的開始。在他們相處的日子裡,培根一直處在一種統治者的地位,他對戴爾生活的一點一滴都要加以控制並且處處打壓,他的髮型、衣著甚至講話方式,甚至規定戴爾只有在受到他召喚的時候才能來見他。這種不平等的關係使得戴爾鬱鬱寡歡,逐漸在酗酒和毒品中迷失自己。1971年,在培根一次大型回顧展的開幕當日,人們在房間里發現了戴爾的屍體。

《喬治 戴爾坐像》

培根的性格受其原生家庭影響甚大,但他的無理、自大、漠視和強人所難,將他和愛他的人一次次推向深淵。但無可置疑的是,他的瘋狂並沒有影響他在藝術領域中巨擘的地位,他的藝術造詣令人嘆為觀止,追捧者不計其數。2013年11月,這位畫家的作品在紐約佳士得拍賣行以1.424億美元成交,一度成為成為藝術品拍賣史上最貴的作品。

除此之外,我聯想到另一位在國際上享有盛名的中國藝術家——Weiwei Ai

有趣的是,艾先生的不少作品在國際上知名度不小,但在國內卻算是「臭名遠揚」,而這其中自然也有脫不了干係的政治和法律原因,不少人也因為他的政治傾向而對其作品嗤之以鼻,將其不少行為藝術和裝置藝術作品列為嘩眾取寵之作。相比在國內的不受待見,他卻是為數不多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oyal Academic of Arts)和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舉辦過大型個展的藝術家,其作品在現代美術史中的地位不容小覷。

2010年倫敦泰特現代美術館裝置作品《葵花籽》

這件《葵瓜子》作為其代表作是非常有意義的了,整整一億顆純手工做的陶瓷葵瓜子,由景德鎮一千六百多名陶瓷工匠耗時數月完成。葵花籽作為在中國司空見慣的零食,具有特定的時代與地域象徵,每一顆與眾不同的瓜子的個體意義都會因為身在其中而被龐大的基數所消解。這件作品影射了中國無數處於為了迎合大規模生產而投身於生產線上的廉價勞動力,諷刺的是,這件作品本身卻解決了景德鎮一千多人數月的生計。

正如Tate Modern的策展人Juliet Bingham所說,這件作品針對現代社會提出了不少挑戰: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n individual in todays society? Are we insignificant or powerless unless we act together? What do our increasing desires, materialism and number mean for society,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future?

上述的兩位都是當今藝術界充滿爭議的人物,然而作為觀者,我們是應當排除外在影響就事論事地去欣賞他們的作品,還是應該將其與所處語境結合看待呢。這就關係到藝術品與其藝術背後含義的關係了。

普遍來說,中國觀眾對藝術品的評判標準並不複雜,藝術品所需要具備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好看,而這是導致了中國現代藝術中唯美主義和裝飾主義大行其道的原因。如果針對這類作品,評判藝術的好壞通常與藝術家本人無關,側重關注其繪畫功底與技巧即可,好即是好差即是差,例如「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宋徽宗即使再昏庸無能,也沒辦法掩蓋他在書法繪畫上的高超技藝,而這都是有一套來自學院較為嚴格的標準的。

《桃鳩圖》

然而西方現代藝術則走上了另一條道路,未來主義、達達主義、波普藝術等一種藝術運動,都不可避免的捲入了政治與社會因素。這些作品無一例外的與當時的環境融為一體,任何脫離語境的欣賞都會在某種程度上降低他們的藝術價值,而這也是許多人覺得看不懂現代藝術的原因,因為他們只有配合當時的那個環境才是有意義的,這也導致了藝術家在作品中不可避免的加入了自己的主觀意識。

當藝術品作為藝術家表達思想的一種工具時,他的美學意義相對來說就沒有那麼大了,相應的,作品其中暗含的理念與想法成為了主角,作品本身反而成為了一種媒介。在這種情況下,既然有表達,就肯定會有分歧和衝突,無論是觀者對創作者自身品行不端的反對,亦或是對創作者所持的觀點與立場的反對,都會延伸成為對作品的喜惡,而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也有不少藝術家本身實力過硬,但其身上的確存著在讓人不敢苟同地方,而這個時候,只有做到非常中立的客觀,才能夠將其藝術的形式(form)與內容(content)分開來看待,但能做不帶任何主觀情緒的欣賞自然是非常困難的。所以總而言之,每個人都是有自己思想的客體,藝術家有表達的自由,但觀者也有觀賞的自由,所以從策展人的角度來說,希望每個參觀的人能夠嘗試做到一定的理性與中立,對於與自己觀點相左的藝術家和作品能夠給予基本的尊重和包容,嘗試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那麼你將有可能發現藝術的另一種美。


能也不能。

說能,是因為道德標準不該成為評價作品的主要方式,說不能,是因為作品是藝術家內心想法的外化,帶有藝術家本人的立場以及對世界的審視。

要知道,對一個作品的評價可以是很多元的:可以站在美學的角度、站在歷史意義的角度、站在符號學的角度、站在文化研究的角度——這些角度,遠遠比道德衛士的角度重要。而如果要站在「」這是xxx人品xxx的藝術家的作品」去看待作品本身的話,福柯也說過,我們對藝術家本人的預判會干擾對其作品本身價值的判斷。那這就不夠純粹了。

但是!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往往會「夾帶私貨」,藝術家本人的想法——或者說「人品」「私德」上的問題,往往會被他們於無形之中帶入自己的作品。就像無神論者的孩子很難成為基督徒一樣。大家能從昆汀的電影中總結出他的「戀足癖」,也能從畢加索作品中大量出現的裸體窺探到他情慾的放縱。而沒有辨別力的人,在觀看這些藝術作品時,往往會任由作品塑造自己的三觀。

於是這裡就有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了:一部作品吸引你的,究竟是它的美學價值,還是道德觀念?你接受它的道德觀念,到底是因為它被美學所包裝,還是它本身就讓你信服?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作品中出現的「道德問題」,究竟是藝術家的創作手段,還是他們本人人品的投射?如果是前者,那麼就又有一點要辨別:

藝術作品中常出現出軌、亂倫、暴力,但不要把出軌、亂倫、暴力強說成藝術。

藝術作品之所以成為藝術作品,絕對不是因為出軌、亂倫、暴力。藝術作品之所以成為藝術作品,是因為藝術家本人的創作觀念、作品的美學價值和歷史意義。

出軌、亂倫、暴力在藝術作品中,不具備它們本身的含義,而具備藝術家賦予它們的含義——《包法利夫人》中的出軌,是女性意識的崛起;《俄狄浦斯王》中的亂倫,是命運悲劇性的體現;《垮掉的一代》中的暴力,是信仰缺失的危機——換句話說,諸如此類的「不合道義」的行為,都僅作為達成藝術家目的的手段呈現,而我們最終需要關注的是目的,是藝術家們對人性糾葛的探討。

以及,人性是十分複雜的,一個私生活不潔的人,也可能是一個革命戰士——比如葉芝和海明威。而道德的標準也在千變萬化,對一個人人品的評價,比對這個人作品的評價,要難太多了。

寫了這麼多,也沒說到方法論的問題,我只說一點個人看法好了:我個人是非常不贊同「集體抵制」一類的文化迫害行為的。舉一個例子,我反對因為波蘭斯基的人品問題為他的作品打低分的行為,但我支持法律上對波蘭斯基進行裁決。

純粹個人看法,輕噴。


隨便寫寫。

藝術家的作品和人品是否有關這個問題真的很難回答,因為這個問題的三個關鍵詞都很主觀。人品的好壞是人為定義的,作品的好壞是人為定義的,以及這裡的藝術家到底是指狹義上的還是廣義上的藝術工作者也是人為定義的,能否把問題主語換成作家、書法家、音樂家、攝影師等等,這就又回到了藝術家如何定義這個本體論問題上。

這使得答案與人的主觀判斷有關,與個人的才情、知識積澱以及思考的角度有關。舉個例永遠舉不完,任何個體都不足以囊括古今中外所有類別。

先說一下為什麼人品的好壞是人為定義的。人品是指品格、性格還是其他,本身就是一個很「儒家」的詞。你比如塞林格喜歡喝尿這種怪癖、畢加索情婦眾多私生活十分混亂等等是否影響了我們對其人品的判斷。

再說一下為什麼作品的好壞也是人為定義的。因為在21世紀,當代藝術作品越來越受到資本、藏家和輿論的控制和操縱,很難通過一級二級市場上的價格和辦過多少個展直接得出作品的好壞的結論。好的作品是流傳千年也歷久彌新的那部分,只有時間會告訴你答案。

其次,我傾向於在大部分情況下人品和作品不分開討論。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文人墨客講求德才兼備,講求知行合一,講求詩品和人品合一。在中國傳統社會中藝術一直被教化和道德化,道德觀和審美觀並非是二元分離的,字如其人,畫如其人,文如其人,言為心聲…說得都是這個道理。正如梁文道在「八分」播客「中國人該有怎樣的品德」一文中總結道:「傳統文人的德性和氣能顯現出一種審美的格調。」 是的,傳統國畫中的線條、落筆揮灑的創作狀態都是一種自由馳騁的情感的外化,和藝術家的精神境界有關。

在各大雙年展、文獻展、藝術獎項的頒獎典禮上,當代藝術有一種不斷探討社會議題的趨勢(在這裡且不談極簡藝術為了打破藝術傳遞太多信息的僵局所做的努力),藝術家越來越充當著一種行動主義者的角色。如果物質、色彩表現、空間這些藝術要素都是為作品本身所要傳遞的信息服務的,那麼藝術家本人思想的深度決定了其作品的廣度和厚度。

我偏愛的加繆、黑塞等作家,身上都具有一種人文主義情懷和社會擔當,能夠挖掘人類最深沉的情感;坂本龍一病後復出發行的新專輯《async》 有一種大音希聲、大道至簡的美,悲壯旋律也有一種正義感和人道主義精神;JR在《村莊,臉龐》紀錄片中揭示了自己為公眾、社區所創作的那些有關性別、階級、戰爭等議題的有點理想主義但又接地氣的項目,而藝術家之所以成為藝術家,正是因為他們身上有那種大眾想擁有但又不太敢擁有的理想主義。

加繆在獲諾貝爾獎時發表的演講「藝術家及其時代」中說到,「藝術家在無休止的痛苦與美的衝突中被撕裂,最後,他努力在毀滅的歷史中樹立起永恆的不朽之作」。且不談藝術家的人品,他們最重要的是誠實面對自己,每個人都是。


如果把這個範圍縮小點,縮小到00年左右的搖滾樂圈子,或者所謂的Emo圈子吧,那麼Brand New一定繞不開。

(我真不知道Brand New到底是不是emo,我都給搞糊塗了。他們的音樂和傳統的emo聽起來很不一樣,可是這隻樂隊又的確能讓人十分情緒化。)

除開稍顯稚嫩的YFW, 從Deja Entendu到TDAGARIM到Daisy再到最近的Sci-Fi,Brand New有著實在令人羨慕的discography。可以說,他們的每一張專輯都與上一張不同,卻從來不會顯得突兀。而即使是Jesse本人認為有點不成熟的YFW,也是一張十分流暢出色的Pop Punk,在我看來甚至高於00年代的Emo Punk三大混子-MCR, FOB, The Used(抱歉,我真就不把他們仨當emo看)。而且,專輯尾曲堪稱00年代最美的punk acoustic之一。Jesse本人很喜歡這首曲子,在十幾年後的現場也經常唱這首。

他們的曲子都是圍繞著一個東西展開--Emotional。在Deja中,Jessy Lacey漫談愛情與背叛,性與成熟,甚至有一首很隱晦的以航海故事講述愛情與死亡的曲子。他的歌詞深度與廣度都令人驚訝。在發行三專那段時間,他甚至特地解釋過Degausser一詞的意思,還聲明並不是自己又造了一個詞。而在Sci-Fi中,他將這種廣度與深度拓寬到了極致-Same Logic/Teeth中的精神疾病,137中的對核武器的思考,In The Water中作為知名音樂人的困境.....詩化的語言更是讓人陶醉。

這支樂隊,被WashUp Emo稱為The Radiohead of Emo的樂隊,在17年發行Sci-Fi宣告回歸。Sci-Fi被眾多樂評一致看好,商業成績也可圈可點-Billboard第一,雖然不久就掉了出去,甚至還成為待在Billboard上時間最短的第一名,但這對於Brand New這樣的樂隊已經是天大的成功。自己辦的廠牌Procrastinate! Music Traitors也因為Sci-Fi的成功紅火起來。一切都發展得不錯。但第二年,樂隊旋即解散。18年的建隊時間,回想起首專尾曲中的歌詞:

"Im gonna stay eighteen forever. "

不免令人唏噓。

但是,他們為什麼會突然解散?

回想起17年,還有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就是浩浩蕩蕩的Metoo運動。Jesse Lacey當然也沒能倖免。據報道,"Jesse Lacey被兩名女性指控,稱Jesse從她們未成年起就開始向她們索要裸照。根據Facebook上披露的消息,這兩位女孩在演出上見到Jesse,開始和他聊天。後來,Jesse與她們保持聯繫,為她們梳理頭髮,問她們索要裸照,甚至在視頻聊天中手淫。"

甚至有樂迷由此重新分析過了他的一段歌詞:

"Hey, Hey, Hey, Mr.Hangman

Go get your rope

Your daughters werent careful

I fear that Im a slippery slope"

這首歌叫做You Wont Know, 出自The Devil And God Are Raging Inside Me。這張專輯發行的時間是06年。

也許那時,Jesse就已經開始與自己的心魔交戰了。

在Facebook中寫下的道歉長文中,他坦白說,他在年輕時便對性有了癮,為此他曾感到害怕,感到內疚,卻不敢正視它。在認清他所造成的影響後,他希望他能獲得原諒,獲得救贖。

在樂隊解散後,他們留下了一首絕唱。曲名Simple Man,作為Unofficial Release發布。其中的歌詞表露出Jesse希望獲得自我救贖的想法:

"If I had a second chance,

Id go back and mend all the things that I could have."

羅列了大致情況,現在說說我的看法。

(當然為了精簡省了很多吹的環節,沒必要,去聽過自然知道這支樂隊有多厲害)

在我聽到這樣的消息時我很震驚。Jesse Lacey完全處於我意識中的兩個極端-一方面,他們作為我的All-Time Favorite, 在我心裡永遠有著一個特殊的位置;而另一方面,作為塞林格的忠實讀者,我對未成年人色情一概恨之入骨。現在他出現了,巧妙地分裂了我的意識,為此我曾輾轉反側。

我想,A real emo artist must have a tough life.他們的人生一定是曲折甚至痛苦的,他們人生中的各種凄苦,各種矛盾使他們扭曲,從而在自我沉淪中為我們創作出真正的哀歌。請看這句歌詞

"The tickle, the taste of,

It used to be the reason I breathed and now its choking me up,

Die young and save yourself."

Tickle指代性。聯想到他的所做所言,這種強烈的矛盾便清晰地呈現在一個人面前。

這也許便是Brand New雖然並不具備90年代的Emo特點,卻依然有著強烈的Emo氣質的原因吧。

而在知道這一事實前,我瘋狂地迷戀著他們的一切曲子。他們的抑鬱氣質令我陶醉,他們對死亡的幻想令我嚮往。我喜歡著這憂鬱的一切,而對產生這憂鬱的原因並不過問。我有時甚至還想,擁有這樣的性格,便是Jesse的使命。他被選中,經歷這悲慘的一切,然後化抽象的悲痛為具體的音樂,將死亡的聲音傳播出去。

所以我認為,他們的人生經歷雖然是影響他們創作的一個決定性因素,可這並不表明並我們應該向作品融入作者的人格。作品創作出來後,它們便獨立了出來。對於作者,它們代表的是他的過去,而不會象徵他的未來。對於我們,就更談不上代表什麼了。我們把我們感受到加在作品上,從而改變了作品對於自己的性質。從這個角度上來說,我們已經把作品從作者那裡抽離,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說了這麼多,還是想用Brand New結尾:

"Never had it any other way

Drowning in the praiseNever had a chance to break apart our heart for them to seeIts really a disgrace"

寥寥幾語便寫出Jesse作為音樂創作人的矛盾心態。他寫自己的痛苦,卻因此獲得世人的讚美,然而這並不是他要的救贖。他也希望人們能夠看清他真正的醜惡,從而解脫自己,獲得真正的救贖。

文中所有引用,除歌詞外,均以超鏈接標示。

拓展閱讀(試聽):

Jesse Lacey在Facebook上的道歉長文?

m.facebook.com

性侵、騷擾、歧視,音樂圈的「權力結構僵化」與「漫漫平權路」 by音樂財經?

h5.xiami.com

Simple Man by Brand New?

youtu.be


主觀題一個,沒什麼應不應該,你覺得應該那就應該,你覺得不應該那就不應該,看你看道德多過藝術,還是藝術多過道德。

趙孟頫怎麼樣,為官之後,多少人戳他脊梁骨,他不照樣活著,後世追捧不斷

牛頓,人品不太好,但是貢獻是真的,和他類似的人很多很多。

如果說成年人的世界裡,爾虞我詐,不會遵守道德去行事,也是很平常的事,怎麼還要求別人又有才又有德?

這世上沒有聖人,狄仁傑是不是有才有德?

可我覺得,他太老狐狸了,深知官場的套路,他活的圓滑。

如果才能和德行非要兼得,那就要中庸,我覺得這樣的中庸是比不上純粹的才能的。

當然,如果是一個純粹的變態的藝術,還不如不看。

個人看法,不喜勿噴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