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自殺,這些人究竟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做出這樣的選擇呢?是因為壓力?不滿?情緒的積壓?還是說,他們認為這個世界不屬於他們的世界?又或者說,他們是以這種方式做出了反抗?(這個問題的思考基於提問者認為現代AI等技術正在意圖逐步取代人)


0.本回答理論來源依然是趙毅衡的論文《兩種經典更新與符號雙軸位移》。

1.簡而言之,目前對藝術的評價,可以簡單粗暴的劃分為兩個領域:藝術能力和知名度(流量)。

2.對藝術能力正確、完整的評價,往往只有評論人、同行這樣的專業人員才能進行,大眾會有模糊的認知,有可能會和正確的評論相一致,也許會有偏差

3.知名度目前被操控在資本搭建的傳媒平台中,換句話說,知名度是可以通過資本投入製造的。

4.從現在的社會條件看,我國藝術市場不發達,需求少而基礎,供求對接效率極低,但是偶像娛樂業則發育充分,變現方式成熟,導致知名度變現容易,而藝術能力較難。

5.藝術家自己可以通過強化某些藝術和人格特質、或者實行某些行為,提高資本投入在自己身上轉化為知名度的效率。但是這些需要強化的特質或者所要實行的行為,超過了某個程度,就會阻礙藝術能力的發展和進步。所有的藝術家,對這個程度的認知是不同的。

5.一旦藝術家迎合資本超過了自己的底限程度,就會產生負面的精神影響,積累下會影響藝術家自身的生活健康。而過於迎合資本還會阻礙自己提升藝術能力,而且藝術能力越高,進步越難。

Σ.不單單是所謂的「藝術」領域出現了這種現象,其他專業領域也普遍存在。可以反思一下,目前娛樂業開始滲入各個專業領域,製造出來的一個個披著專業外衣的「明星偶像」「專業網紅」,都是所在領域業務能力最強的么?

δ.知乎作為平台、亦然,只不過由於產品機制的問題,比其他平台略好而已。


拿音樂來舉例子吧,你的問題要從人工智慧,抑鬱症這兩個點來思考。

章節1 今日人工智慧音樂與音樂的情緒

例1,神經網路已經被證明能夠博捉到某些風格的音樂並且根據事先設置好的資料庫來創作音樂產生音樂流。2016年,索尼計算機科學實驗室開發的一種名為 "Flow Machines "的演算法直接以披頭士樂隊的作品為靈感創作了音樂,所有的音樂都被機器 "掃描 "過。然後,法國作曲家Beno?t Carré被請來寫歌詞,並在軟體的幫助下添加一些伴奏。2.0版本披頭士樂隊的《Daddys Car》,在這裡,我貼上Flow Machines寫出的2.0版本的《Daddys Car》,自從在YouTube上在線發表以來,已經有超過265萬人收聽。

Daddys Car沙漏的視頻 · 278 播放

例2,如由CJ Carr和Zack Zukowski開發的Dadabots油管頻道中就有許多人工智慧自己創作的音樂或者與人類合作的音樂。以下是Dadabots發行的一個人與電腦一起唱歌以及演奏的版本視頻,這個視頻發表於4年前。如果你們仔細看這個視頻會覺得很有意思,因為人工智慧作曲不代表不會出錯。仔細聽,在視頻中,電腦自己在某一段唱跑掉了,還把伴奏停掉了,然後他說了一句:「Opppss..! Sorry again... 1 2 3 4...!「

ALB Didadooda AI-composed music沙漏的視頻 · 230 播放

例3,我貼上一個由計算機與人類相互配合的例子:2019年9月9日於日內瓦高等音樂學,由我前教授Philippe Spiesser與IRCAM的兩位博士(法國蓬皮杜聲學研究中心)以及來自佩皮尼昂的一位作曲家一同舉辦的GEKIPE項目研討會。這個項目的主題是---構圖,博捉和記錄。用Modalys創建虛擬樂器並且使用Kinect攝像頭識別手勢來配合演奏者的演奏。說簡單些,就是在沒有樂器的情況下虛擬演奏樂器並且實時控制。

提案摘要

"Geste Kinect et Percussion "是一個研究創作項目。通過分析打擊樂手的特定手勢來探索虛擬樂器的控制。Kinect攝像頭(通常用於遊戲機)不僅可以識別手勢,還可以對手勢進行非常精細的限定(速度、前手勢等)。然後將這些手勢與Ircam公司開發的Modalys軟體進行匹配。這款軟體可以對虛擬打擊樂器進行完全建模,通過發送指令可以對其進行擊打、摩擦甚至吹奏。也可以連續改變它們的大小、材料或形狀。該項目將研究打擊樂手投入的真實物理力量與虛擬聲音的質量與這種姿態的音樂關係之間的關係,以技術的透明度為原創音樂表現力服務的理念。在第二階段的研究中,在目前的kinect攝像頭上增加了一個新的感測器:加速度感測器,從而開發了手勢捕捉系統。 生成性視頻的加入,使得圖像和聲音作品的連接成為可能,創造了新的藝術和場景化的宇宙。這種器樂手勢、聲音和圖像之間的 "超 "同步,讓表演者可以實時控制一切。這個多媒體工具結合了聲音和視頻,旨在最終創造出一個新的曲目,將作曲家、表演者和視覺設計師聯繫在一起,這是一個真正的多學科平台,將為不同藝術學科之間的合作提供潛力。

演奏者是我的前教授Philippe Spiesser.

SCULPT沙漏的視頻 · 59 播放

現在,你們也看見了,人工智慧能夠成為人類的音樂助手。並且能夠根據一些小的元素創作出完整的音樂。並且讓音樂實現各種跨學科的工作。可是問題來了,人類演奏的音樂之所以難以取代。是因為人類是有情感的,而演奏人員也是需要在自己的演奏中加入情感的。在一場音樂會中,一個演奏者根據當天自己的心理狀態和大腦不同區域的活動狀態而結合成演奏情緒。

我們現在第二個問題出現了,人類的情感是否能夠被人工智慧取代?

我們先來定義什麼是音樂的情感。分開來看,情感也可以叫作情緒感知。在心理學中,情感(Affect)是用來描述感覺或者情緒的經驗的概念。而情緒則是對一切主觀意識經驗的通稱,是多種感覺,心理狀態和行為綜合產生的心理狀態。如何去觀察一個人的情感呢?日內瓦大學的情感科學的研究人員們做了一系列對情感與音樂之間的研究。除了讓一個人進行詞語描述意外,其次還可以通過眼動追蹤以及腦電圖和面部表情觀察等方法來分類一個人的情感狀態。

音樂家的魅力,在於他們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除非做一個1比1的真人機器人,擁有相同的聲音,動作,表情,以及演奏風格才能復刻這個人給觀眾所帶來的 「獨特的情感體驗」。而這當然是不現實的。但是我們可以做一種假設:

人工智慧是否能夠辨識人類的情緒並且模仿這個人的情緒呢?

下面我摘選我在Le Monde(法國世界報)上看到的一些關於人工智慧與情緒研究之間的關係的節選。

  1. Deezer的研究人員利用百萬歌曲數據集教人工智慧判斷歌曲的情緒。經過測試,研究人員認為人工智慧確實能夠以很小的誤差範圍檢測出一首歌曲是平靜還是活力,是積極還是消極。在這一切中,我們可以看到Deezer的興趣:在不久的將來,音樂流媒體服務可以檢測我們的情緒,並自動為我們提供與我們的心境、 播放列表更接近我們當下的情緒,在一個字: 更人性化的歌曲。只是在現實中,細微差別才是王道,我們的心情很少是二元的:當我們做得非常好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聽一首憂鬱的歌,而當我們沉思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想聽一首快樂的歌。

2. 索邦大學哲學教授、人工智慧專家Jean-Michel Besnier說:

「 La vie intérieure, on ne sait pas ce que c』est. L』intelligence artificielle a donc fini par dépouiller la notion de conscience de la notion d』intériorité, et l』a définie simplement en termes de comportement : on peut l』imiter chez les machines. 「—— 人的內心,我們不知道裡面有什麼。因此,人工智慧最終剝離了意識的內涵概念,並從行為上簡單地定義了意識:它可以在機器中被模仿。

3. 由德國漢森公司製造的機器人Sophie說過一句讓我覺得很有趣的話,大概是:我們機器人,也在學習同理心。索菲亞於2015年4月19日被激活。與以前的各種型號機器人相比,她更具與人類相似外觀和行為方式。索菲亞具有人工智慧、視覺數據處理理以及面部識別的功能。索菲亞還可以模仿人類的手勢和面部表情,並能夠回答某些問題。

4. 雖然機器沒有感覺的能力,但它們卻可以在外觀上模擬情感和意識:人工智慧的研究者們今天關注的正是這個課題;這個研究領域名為 "情感計算"。

以上的幾個例子說明,人工智慧有可能辨識出人的情感,並且進行模仿!現在最大的問題來了。他如何能夠超越人類,並且給觀眾帶來非凡的體驗呢?

人工智慧在高強度的取代著過去的工種,許多類型的工作人員已經被裁員。因為機器全自動化已經在許多行業內實現了。其實在音樂中就像剛才在最開始的那些視頻中我所說的一樣,他已經取代了伴奏。可是他是不是能真的超越真人?我現在貼兩段視頻。分別由人工智慧演奏的巴赫以及真人版本的巴赫。

DeepBach沙漏的視頻 · 115 播放Bach Brandenburg Concerto No沙漏的視頻 · 196 播放

仔細聽兩段視頻中的呼吸,你會發現人工智慧能夠學習作曲法與演奏出正確音準的音符。但是它還沒有達到模仿風格的高度。模仿音樂風格是一件技術含量很高的事情,因為每隔一段時間音樂風格會隨著節奏,旋律,以及不同的和弦使用來變化。最重要的是演奏的人對音樂的認知,上兩個視頻中的人類與人工智慧對待音樂句子的斷句是完全不同的。人工智慧版本的巴赫,在每次斷句時都是集體停止。而人類版本的,停止的時刻常常或多或少的不同。別看這樣的小細節,這就是一個音樂人的個人魅力。

用我當時巴洛克教授跟我講的話:巴羅克音樂演奏,需要靠一顆心。還要認識這個年代的和聲色彩,我們的每一個音都是有情緒的。

人工智慧目前暫時無法取代人類,因為人工智慧音樂他太完美了。而這個世界因不完美而美。

總結:

目前情況來說,人工智慧的學習速度的確是非常快並且讓人驚訝的。但是它與機器人等等類型的學習速度一樣,目前還不能完全取代人類。什麼時候人工智慧創作能夠真正的取代真人音樂家,需要等到其他的領域也都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並且在心理上被人類完完全全接受並且提供給人類情緒價值。不過,人工智慧成為人類的音樂助手卻是今後的大趨勢。

其次,它無法模擬真人演奏者的情緒。以及對樂句的個人化處理。


章節2. 抑鬱症與藝術家之間的關係

在這裡,我只談什麼情況會導致藝術家自殺。我們先從生物以及心理兩方面去分析抑鬱症成因。再尋找音樂家可能面對的情況。

生理學角度對抑鬱症的影響

去甲腎上腺素、多巴胺讓人感覺精力旺盛、情緒飽滿、感覺振奮,如果缺乏則表現為快感缺失,情緒低落,沒有精神與動力,思考遲緩,學習能力變低。 該學說由Schildkraut等於1965年首先提出,認為抑鬱症的發生是由於大腦中樞神經系統中去甲腎上腺素含量不足所致。 去甲腎上腺素受體主要有α、β受體,其中去甲腎上腺素β、α2受體敏感導致抑鬱症的發生。有研究者認為抑鬱症患者去甲腎上腺素生成釋放減少是由於突觸前膜α2受體過於敏感所致;關於受體敏感性提高的原因,有研究者認為是因腦內去甲腎上腺素功能長期降低而使β受體產生代償性敏感性增高所致。

5-羥色胺又名血清素,它被普遍認為是幸福和快樂感覺的貢獻者。該學說由Coppen等人於1965年提出,認為抑鬱症的發生是中樞神經系統中5-羥色胺功能下降,釋放5-羥色胺減少,突觸間隙含量下降所致。

多巴胺是大腦中含量最豐富的兒茶酚胺類神經遞質,多巴胺系統調節障礙涉及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當多巴胺能低下時,引起快感缺失(無法感受愉快)、情感淡漠(缺乏動機)和心緒不良(感到不滿意、不幸福、痛苦、激惹和焦慮。

心理動力學觀點

心理動力學觀點認為,無意識衝突和童年早期形成的敵意情緒在抑鬱的過程中起了關鍵作用。弗洛伊德認為自我責備的根源是憤怒,這種憤怒起初指向他人,而後轉向自己。這種憤怒被認為與童年時期親子關係中的個人需求未得到滿足有關,成人時期這種憤怒開始指向自己,並引發抑鬱中的典型表現——自責。

行為主義主張應研究可被觀察和直接測量的行為,反對研究沒有科學根據的意識。所以行為學派不去追溯抑鬱在意識中的根源,而是集中探討一個人得到的肯定和否定產生的結果。從這點來看,當一個人生命經歷重大變更時,若總是被否定,就會導致抑鬱,而且會因他人的關注和同情強化此情緒。認知學派的觀點有兩種重要理論,一種理論提出負性認知定勢,這種觀點認為抑鬱患者覺得自己對生命中的負面事件負有責任;第二種理論是解釋風格模型,這一模型認為抑鬱是因為個體堅信自己沒有能力來控制生活。 美國心理學家艾倫·貝克於1960年代初發展了現在被稱為抑鬱的認知模式的理論。他主張三個觀念引起了抑鬱症:一、認知三合一模式——關於自己,關於周圍世界,關於自己的未來的消極認知;二、反覆的消極認知模式或圖式;三、歪曲的信息處理。根據這一理論,他發展了系統化的治療方法——認知行為療法。而根據美國心理學家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人類的抑鬱癥狀與實驗室動物的習得性失助類似。

前面引文中,你們有看到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和多巴胺是住在一個人快樂的最主要要素。而到底是病理性抑鬱症導致心理性抑鬱症,還是心理性抑鬱症導致病理性抑鬱症。這真是雞先生蛋還是蛋先生雞的一個問題。我相信,每隔抑鬱症患者的得病原因都是不同的。所以在這裡我們不多加探討這個問題。

我只提一個例子,今年的疫情對藝術工作者的打擊。

樓主坐標瑞士,自己是一名演奏者,教師,以及音樂科研人員。我下次音樂會是2021年。好在我是音樂學校主課老師,所以我有固定工作。就算學校關門,我的工資也是照常百分之百發放。我提取幾個在疫情中許多音樂家朋友的生活狀況吧,這是我從小到大看過的最殘酷的一場職業淘汰賽。主辦方是大自然:

  1. 在歐洲的朋友們包括我自己,從今年三月份開始取消所有音樂會合同。可是那些靠純演奏,並非教師也不在國家級交響樂團工作的朋友們全部面臨失業與轉行。

2. 在香港的朋友做音樂會,三天兩頭面臨隔離。然後所有的演奏轉到線上。

3. 中國各大最高級別的樂團朋友們在疫情期間全部閑在家裡了。

4. 所有的音樂活動變成線上,已經有許多聰明的人開始做網路教育行業壟斷,以極其低廉的工資聘請網路教師。(不好意思說了個大實話。)

目前,不少地方已經重新開始了音樂會和演出。但是這種毀滅性是巨大的。我們最要關心和保護的人群是靠純演奏去生存的人。或者是那些長期沒有社會活動的藝術家。因為長時間的隔離,和恐慌情緒,很大可能性讓人們從心理性抑鬱症轉化成病理性抑鬱症。再加上人是很難意識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所以病理性的最終後果就是,疫情很可能讓不少藝術家在絕望中選擇離開。

寫到這裡心理挺難過的,在這個世界並沒有隻「殺死」藝術家。我的文章只寫出了這個社會的某個角落的一個群體。這次疫情,可能全世界許多人都面臨著相同的境遇,並不只有藝術行業。希望全世界的音樂與藝術工作者挺過這個難關,也希望疫情後,藝術家之外的受到波及的群體也能夠恢復一個正常的生活。希望你們以後力挺所有的文化活動呦 ;)

參考資料:

視頻資料與文字資料

Colloque GeKiPe | HEM?

www.hesge.ch圖標Modalys?

www.ircam.fr圖標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SHZ_b05W7o?

www.youtube.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7iG4SKbIbY?

www.youtube.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6Dm-SD8FE4?

www.youtube.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iBM7-5hA6o?

www.youtube.com

  1. Schildkraut JJ; Gordon EK; Durell J. Catecholamine metabolism in affective disorders. I. Normetanephrine and VMA excretion in depress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imipramine.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1965, 3 (4): 213–218. doi:10.1016/0022-3956(65)90003-8.
  2. ^ Fountoulakis KN; Kelsoe JK; Akiskal H. Receptor targets for antidepressant therapy in bipolar disorder: An overview.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12, 138 (3): 222–238. doi:10.1016/j.jad.2011.04.043.
  3. ^ Yaniv SP; Lueckj A; Klein E. Dexamethasone enhances the norepinephrine-induced ERK/MAPK intracellular pathway possibly via dysregulation of the α2-adrenergic receptor: Implications for antidepressant drug mechanism of action. European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2010, 89 (9): 712–722. PMID 20605057. doi:10.1016/j.ejcb.2010.05.002.
  4. ^ A Coppen; DM Shaw; A Malleson. Changes in 5-hydroxytryptophan metabolism in depression.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65, 111 (1): 105–107. PMID 14261721. doi:10.1192/bjp.111.470.105.
  5. ^ 汪春運; 喻雪寒. 多巴胺引起快感的機制和應用. 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誌. 2007, 13 (4): 208–210.
  6. ^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 Psychology and life 19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SBN 978-0205743360.
  7. ^ Peter M. Lewinsohn. The Behavioral Study and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Progress in Behavior Modification. 1975: 19–64. doi:10.1016/B978-0-12-535601-5.50009-3.
  8. ^ Lewinsohn P. M.; Hoberman H. M.; Teri L.; Hautzinger M. Theoretical issues in behavior therapy. Orlando: Academic Press. 1985: 331–359. ISBN 9780125863605.
  9. ^ Aaron T. Beck. Cognitive Theories of Depression. New York: Raven Press. 1985.
  10. ^ Richard J Gerrig; Philip G Zimbardo. Psychology and life 19th edition. Prentice Hall. ISBN 978-0205743360.
  11. ^ Blair-West GW, Mellsop GW. Major depression: Does a gender-based down-rating of suicide risk challenge its diagnostic validity?. Australian and New Zealand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1, 35 (3): 322–28. PMID 11437805. doi:10.1046/j.1440-1614.2001.00895.x.
  12. ^ Dale J, Sorour E, Milner G. Do psychiatrists perform appropriate physical investigations for their patients? A review of current practices in a general psychiatric inpatient and outpatient setting.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2008, 17 (3): 293–98. doi:10.1080/09638230701498325.
  13. ^ 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linical Excellence(NICE). NICE guidelines: Depressi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London: NICE. 2005: 5. ISBN 1-84629-074-0.
  14. ^ 兒童青少年抑鬱症,怎麼做心理治療?. 醫學網 (中文(台灣)?).
  15.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0b, 157(Supp 4): 1–45 [2009-10-09]. PMID 1076786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3-17).
  16. ^ Karasu TB, Gelenberg A, Merriam A, Wang P.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Second Edition).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78. 2000年4月. doi:10.1176/appi.books.9780890423363.48690.
  17. ^ Posternak MA, Miller I. Untreated short-term course of major depression: A meta-analysis of outcomes from studies using wait-list control group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001, 66 (2–3): 139–46. PMID 11578666. doi:10.1016/S0165-0327(00)00304-9.
  18. ^ Eaton WW, Shao H, Nestadt G; 等. Population-based study of first onset and chronicity in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rchives of General Psychiatry. 2008年5月, 65(5): 513–20. PMID 18458203.
  19. ^ Nierenberg AA, Petersen TJ, Alpert JE. Prevention of relapse and recurrence in depression: the role of long-term pharmacotherapy and psychotherapy.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iatry. 2003, 62 (6): 17–21. PMID 16955421.
  20. ^ 浙江大學神經學系. [2019-11-0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1-04).
  21. ^ 獲國際大獎的浙大女教授胡海嵐
  22. ^ Lurie, Stephen J.; et al.. 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 American Family Physician (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November 2006, 74 (9): 1521–4[2009-07-26]. PMID 1711189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7-24).
  23. ^ 抑鬱症世界地圖:日本比中國快樂 阿富汗最鬱悶
  24. ^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epressive Disorder Not Otherwise Specified (NOS). DSM-IV. 1994[2009-10-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9-08-06).


突然發現自己比題主還跳,重整一遍。

這首先是看「藝術」是什麼。大眾和市場老說看不懂的「當代藝術」(或許不包括比較喜聞樂見的某些沉浸式和可愛亮麗的某些波普,以及已成名的藝術家的符號性作品),確實會很容易被忽視和窮死。

大眾仍喜歡的那種藝術,不符合今天對藝術定義的要求。畢竟當代藝術的打破探索先鋒不是好看好懂賣慘奶頭樂。

過去的藝術已經進入美術館被朝聖以及被商業化消遣。今天那些恰好長得不好看和不友好的藝術,就很可能被市場「殺死」和「餓死」。為什麼說恰好,因為好看和友好不是當代藝術的要求,但不是說藝術家就不能恰好把一個更有深意(或許沒有)做得好看友好。

然後搞藝術科普的,一味只為了迎合流量甚至下沉市場,永遠只寫喜聞樂見的過去的美術史。科普和學習美術史本身沒問題,經驗越多才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已經被人做過的。但一直讓受眾止步於舒適區,就是在參與「殺死」藝術的發展。

只關注舒服好看治癒,只學習過去,只注重技法,只在乎一時容易被接受。沒有反思,沒有人的主動改變和創造,這樣的「藝術家」再厲害,也鬥不過弱AI。

觀眾甚至金主也一樣,若變得只能接受套路和煽情,只能接受自己看懂的,人類的可能和自由想像力被磨平了,當然越來越看不懂當代藝術,何談支持?沒有支持的藝術,若不走上庸俗恰飯之路,只能餓死啦。

奶頭樂賺大發、應用藝術用於生活不是不可以,畢竟活下去才有希望。我只是偶爾希望奶頭質量高一點,不要毒害祖國花朵的審美,或者資本良心發現,多扶助還沒有市場價值的有未來的真正的藝術。

關於藝術的定義發現自己坑了一篇文……在投票到期前要填上

真假藝術①沉浸式戲劇/王羲之摹本/海洋插畫/維也納行動派?由你決定


貧困是自殺的重要誘因,藝術家自殺很大程度在於將「藝術」這個領域的活動作為職業時,往往缺乏良好的商業盈利模式,藝術活動的經濟投入回報不成比例,最終往往在使得創作者在經濟上陷入困境,誘發精神問題以至於走上絕路。

從歷史上來看,藝術家這個身份本身脫胎於匠人階層,他們的活動屬於服務業性質,而且是吃大客戶的業種,如果沒有金主贊助的話, 藝術作品是缺乏大眾消費市場的,因為藝術在過去不是,在現在也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因此歷史上著名的藝術家們背後都有著一批資金充裕的贊助人,無論是美第奇家族還是明代的江南莊園主們,上流社會的經濟資助是藝術家收入的最主要支柱。

藝術家的創作追求專註於個人性,創意的訴求本身是有悖於大眾消費市場的理解的,說白了就是藝術家做的東西一般人根本看不懂也理解不了,本身如果降格自身的獨特性而去適應大眾口味的話反而會使得作品平庸化,成為商業藝術作者,這作者雖然嚴格意義上從事的依然是藝術活動,但是在大眾的眼光里,他們已經不屬於「藝術家」了。

所以這個身份本身非常傲嬌,如果說要做純粹的藝術家,就很難放下身段去接觸大眾消費市場從而獲得穩定收益獲得自身的經濟穩定,但如果遠離大眾的品味專註創意與藝術性的追求,就必須要獲得大資本或金主的關注才能維持創作活動,所以這種平衡對於大多數藝術家而言都是難以把握的。很多人自然最終也就落得一個兩邊不搭,然後黯然落寞,要麼低頭恰飯,要麼可能就會走上極端,甚至丟掉性命。

其實很多成功的當代藝術家,他們的第一身份都是商人或某種具有穩定收益模式的職業背景支撐他們的創作,比如村上隆就是典型的奸商,他的《藝術創業論》看上去猥瑣,但是確實管用呀。我的朋友給他當打工人的體驗是非常不堪,他每一根毫毛里都透著資本家冷酷和無情。而另一位國內的爭議性藝術家AWW則屬於第二種情況,他雖然是半路出家但是其本身是有建築背景的,建築行業是有穩定商業模式的,他玩兒現代藝術是建立在這種經濟基礎之上的。

所以歸根結底都是一個錢字,藝術家如果解決不了經濟問題,自然會籠罩在精神的困頓之中,我是不相信所謂的遺世獨立,不為金錢折腰的事情的,如果有藝術家是這個樣子生活還不缺錢,那麼很可能就是大資本包裝出來的人設。

當然有的人已經摸清了財富密碼,這種人設或許就是他們販賣的商品本身,藝術品,尤其是現代藝術這種估值主觀程度極高的商品之下,必然會受到很多灰色資本的青睞,有的人自然也就投懷送抱,做一個洗錢的皮囊了。

談到未來,這個世界會殺死藝術家么?我覺得不會,在AI取代人類生產,自動化普及的未來,低價值的匠人階層會被逐漸淘汰,但是創意性工作的價值會逐漸提升,或許隨著新技術的普及,新的商業模式會出現並更普遍地惠及藝術家群體,所以長遠來看,藝術家的價值是提升而不是降低的。

所以好好活著吧,別被世界殺死,也別去自殺,藝術的生命雖然是永恆的,但也不要忽略現世的歡愉,就這樣。


藝術是一種心態,殺不死的心態。

當然,藝術家是個工種,你不給他們飯吃,他們就潛伏到各行各業了。

等到社會對藝術友好、寬容一點,他們還是要起義的。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