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这两个人物的姓氏,是周人为了标榜自己的天命附会出来的,所以不排除他们本不是这两个姓。瞎扯一下,感觉黄帝姓狼炎帝姓牛都是有可能的,所以不知道有没有商人或更早的文献?可惜,殷墟的甲骨坑大概率是周人销户文献的证据,怕文献估计都被周人销毁殆尽了。


1.西周(甚至春秋时代)以前的文献里,无论传世还是出土,就没有「黄帝」」的概念。《国语》是战国时的书。司马迁读过《国语》,但《史记》中只说黄帝姓公孙,不说姓姬。可见直到西汉,并不存在黄帝姓姬的共识。如果周朝已经大力传黄帝姓姬,那这宣传也太失败了。(而且《国语》只说黄帝部族兴盛于姬水,而并未说黄帝姓姬。直接说黄帝姓姬的文字,现存最早的是西晋皇甫谧,已经是经历过东汉以降玄幻小说家们陶冶之后了)

2.周人故意让皇帝姓姬,炎帝姓姜?不存在的,《尚书》中比较可信的那些《诰》里,满满的父辈祖先崇拜的味道,但从来不提黄帝、炎帝。伪造一个从来不提的祖先姓氏干嘛?

3.如果周人认为有黄帝,并让黄帝姓姬,那么,他们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外乎是说自己是这个伟大祖先的后代吧。然而,事实是周人追溯祖先,以后稷为起点,试看周人史诗和颂诗,无论《雅》、《颂》均是如此。「皇皇后帝,皇祖后稷。」而且一般公认后稷是尧舜时代的臣子。由此可见,周人们压根就没有把祖先再向上追溯并加以美化的野心。

4.周朝故意销毁殷商文献。这个阴谋论很难成立。《尚书?多士》中周公告诫殷商人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这「册」、「典」就是殷商文献,比仅仅用于占卜的甲骨还要重要。周若想消灭殷商文献,何必又对他们强调这些文献的存在?

5.周朝想否定商朝功业吗?不存在的。对商朝的贤君,周向来是赞誉有加。《尚书?多士》:「自成汤至于帝乙,罔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乂有殷,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尚书?无逸》:「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其在高宗,……不敢荒宁,嘉靖殷邦。……」

6.商朝微子启及后人,带著部分商民,封于宋国。宋在周之诸侯中,地位相当高。被周朝以客礼待之。《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后也,于周为客。」到春秋时代,宋人还以「商」自称。宋保留著对殷商先祖的祭祀。《商颂》里那些歌颂殷商先祖英明、殷商盛时强大的诗文,不但被保留,而且被编入《诗经》。「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周若要贬低殷商,为何不把这些删去?

7.黄帝的传说,第一次被炒起来,是在战国时期。但还没被当成华夏始祖。也就跟葛天氏、少典氏、大庭氏……之类并称。各家说黄帝,也用自己的意思加以改造。如兵家就强调黄帝的征伐、道家就让黄帝跟广成子学修道。寓言而已,当不得真。

8.在一些战国传说里,黄帝半神半人。在秦汉祭祀中,黄帝也只是和青帝、白帝、赤帝……并列。到汉武帝时代,因为方士的渲染,让武帝有了想把自己跟黄帝并提的想法。「黄帝且战且学仙」云云,黄帝的地位才陡然升高成为至尊。司马迁写本纪始于黄帝,也是这个时代风气下的产物。至于西周,压根不认为有黄帝这么个始祖,又何来伪造黄帝姓姬等一系列复杂的操作?

9.殷周用甲骨占卜,有一种信仰是占卜完的甲骨,若不烧掉或埋起来,会不灵甚至带来不祥。周朝甲骨也是这么处理,并非故意把商代甲骨埋起来以「销毁其文献」。《史记?龟策列传》:「夏殷欲卜者,乃取蓍龟,已则弃去之。」殷商人并不觉得甲骨有长期保存的价值。周朝何必故意销毁殷商人自己都「弃去之」的东西?

10.关于「天命」。周人并不认为天命源于血统,而是认为源于」有德」。夏失德,商汤有德,那么汤自然是天命所归,可以革夏之命。商纣失德,周文武有德,所以周革殷命。这才是周的套路。他们无需向远古虚构个祖先血统证明自己的「天命」。

综上,题中这一套阴谋论的想像,从各方面考察,都难以成立。研究上古史需要一点想像力,但不能一切出于脑补,特别是阴谋论的脑补。


周代早期及以前没有黄帝。

有可能当时黄帝地位不高,不值一提,或者干脆还不存在。

周朝文献提到最多、神格最高的,是大禹。


没有。

首先,现今传世的历史文献以《春秋》为最早,如果不局限于历史,通常认为《书》更早,但今天传世的《书》真假参半,并没有涉及到姓氏的文章。

其次,「黄帝姬水成,炎帝姜水成」的说法出自《国语·晋语四》,这也是所有西汉及之前的文献中唯一一处把黄帝同姬姓联系起来的记载。

最后,并没有可以确定为周代以前的传世文献,据说《山海经》可上溯到夏商,《书》的《商书》部分可能出自商代,但尚无实证。

黄帝所在的那个时代,并不一定有姓的概念,我们所熟知的上古姓的起源是有迹可循的,而且都有各自的传说,集中在距今4000年至4500年之间,晚于炎黄时期。

如,姬姓对应的是周弃(《诗经》),姒姓对应的是禹,姜姓吕氏对应的是大岳(《国语》),祁姓对应的是尧,妫姓对应的是舜,子姓对应的是阏伯(《左传》),己、董、彭、秃、云(妘)、曹、斟、芈,对应的是祝融(《国语》),姚姓对应的是三身(《山海经》)。

关于炎帝与姜姓的关系,《左传》有明确的说法,《左传·哀公九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说的是,姜姓是炎帝的后裔,而不是说炎帝也是姜姓。

事实上,一个上古首领同姓应该是一对多的关系,如前面提及的那个祝融,他的后裔出现八个姓,如《山海经》记载仡姓氐羌为伯夷父之后,自然也是炎帝后裔,那么,炎帝后裔就不仅有姜姓。

我们不能以现在的姓氏传承方式来假想上古。现在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姓氏来倒推出他父亲的姓氏(随母姓除外),所以「于谦的爸爸王老爷子」就成了段子。在春秋时期,通过一个人的「氏」并不一定能确定他父亲的「氏」,如士𫇭是士氏,而他的父亲隰叔却是杜氏,周代施行的是外婚制,所以他们还有一个共有的姓,即祁姓,但在早期的内婚制时期,这个「姓」也是会分化的。


没有

所有的我们能看到的记载,都是后世的人弄出来的。

所以,[考古学]才有价值。


《国语》里面说:「昔少典娶于有𫊸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古本《竹书纪年》认为黄帝是轩辕氏,没有说黄帝姬姓。不过,远古时代的氏可能不止一种说法,比如黄帝居有熊也称有熊氏,还有说他是公孙氏,说他居姬水称姬姓也是可能的。我们今天不能肯定黄帝为姬姓,也不能否定这个说法。

《竹书纪年》把周人祖先后稷追溯到帝喾高辛氏及帝尧陶唐氏时代,此书说姜嫄生后稷名弃,夏少康时「 后稷之后不窋失官,至是而复。」「后稷之孙曰公刘」,公刘是周人祖先无疑。

汲冡书《竹书纪年》「起自黄帝,终于魏之今王」。「魏之今王」大多认为是指魏襄王(?―公元前296年)。此书虽然截止于战国,但不能认为战国时才有黄帝的说法。魏国作为老牌姬姓诸侯国,既然开篇即写黄帝,说明周人是承认有黄帝的。从下面附文可见,魏国史官没必要编造这么多内容。虽然《竹书纪年》散佚,但据称这些文字都是后人辑录的,说它是大段大段伪造的也没道理。「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不仅适用于周朝也适用于商朝。相信周人没必要给自己编造一个祖先,说神化祖先倒是可能的。在黄帝时期,还有一些古帝也很有影响,如《庄子·胠箧》记载: 昔者容成氏、大庭氏 、伯皇氏 、中央氏 、栗陆氏 、骊畜氏 、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可见,轩辕氏或神农氏只是其中之一,我们今天认为炎黄很牛,是受到周文化三千年的影响,说我们都是华夏族、炎黄子孙,反而是近代人的一厢情愿。

附上《古本竹书纪年》:

黄帝轩辕氏

  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弱而能言,龙颜,有圣德,劾百神朝而使之。应龙攻蚩尤,战虎、豹、熊、罴四兽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圣德光被,群瑞毕臻。有屈轶之草生于庭,佞人入朝,则草指之,是以佞人不敢进。

  元年,帝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二十年,景云见,以云纪官。

  有景云之瑞,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赤方中有两星,青方中有一星,凡三星,皆黄色,以天清明时见于摄提,名曰景星。帝黄服斋于宫中,坐于玄扈、洛水之上。有凤凰集,不食生虫,不履生草,或止帝之东园,或巢于阿阁,或鸣于庭,其雄自歌,其雌自舞。麒麟在囿,神鸟来仪。有大蝼如羊,大螾如虹。帝以土气胜,遂以土德王。

  五十年秋七月庚申,凤鸟至,帝祭于洛水。庚申,天雾,三日三夜,昼昏。帝问天老、力牧、容成曰:「于公何如?」天老曰:「臣闻之,国安,其主好文,则凤凰居之。国乱,其主好武,则凤凰去之。今凤凰翔于东郊而乐之,其鸣音中夷则,与天相副。以是观之,天有严教以赐帝,帝勿犯也。」召史卜之,龟燋。史曰:「臣不能占也,其问之圣人。」帝曰:「已问天老、力牧、容成矣。」史北面再拜曰:「龟不违圣智,故燋。」雾既除,游于洛水之上,见大鱼,杀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于海,得图书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赤文篆字,以授轩辕,接万神于明庭,今塞门谷口是也。

  五十九年,贯胸氏来宾,长股氏来宾。七十七年,昌意降居弱水,产帝干荒。一百年,地裂。帝陟。

帝王之崩皆曰陟,《书》称「新陟王」,谓新崩也。帝以土德王,应地裂而陟。葬,群臣有左彻者,感思帝德,取衣冠几杖而庙飨之,诸侯大夫岁时朝焉。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