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修行的本質是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古來各城市都有城隍廟,檐下掛一個大算盤,是要和人算善惡帳的。有一匾額寫道:「你又來了。」兩柱有一幅對聯:「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又「天堂有路,人人不肯去;地獄無門,個個要進來。」凡人常動機謀、弄巧妙,吃不得虧,事事都計較合算不合算。惡人誰也不敢近,怕吃他的苦頭,讓他忍他散場了。但因果報應,天是不怕惡人的。

我們坐禪念佛,本為了生死,由於無明貢高,不能忍辱,不除習氣,雖有修行善因,還免不了苦果。生死不了,隨業受報,所以說「你又來了」。本來在地獄受苦已畢時,十殿閻王吩咐過,叫你不要再來,再來沒有好事。由於你放不下,所以依舊犯罪,去了又來。

世人愚迷,作惡不行善,遂招苦果。出家人是不是想出苦呢?如不想脫苦,何必入空門?入空門則了無一物可得,萬事皆休,還有什麼天堂地獄?但如不證得四大皆空,五陰非有,就不算得入空門。要入空門,最好多多研讀《楞嚴經》。全經前前後後,所說不離五陰,其中開五陰而說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內而身心,外而器界,不出色受想行識五陰。經中說凡說聖,說悟說魔,皆是闡明五陰非有,教我們照破五蘊皆空,最後說知有涅槃,不戀三界,指出五陰魔邪。無一不是說五陰。色陰上,淫色是生死根本,殺盜淫妄是地獄根本。五陰照空,即脫生死,不復輪迴。


仁清法師:佛教是心地法門就是主張修心

一個凡夫,通過正確的修行方法去修行,是能圓滿佛果的。所以說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最好把修行和家庭這個關係處理好,真正地想找平衡點不難。有很多人家庭出現了疑難問題的來問,「師父,我是信佛的,我的丈夫不信佛。」或者是「師父,我是信佛的,我婆婆不信。」或者信其他什麼教,不讓供佛像。我就這樣給她解答,「供佛像有功德,不供佛像你會修行,照常有功德。」要會修行,這就是所謂的平衡點。如果你的家人極力反對你的事相,那麼事相上可以不做,在心裡修行就行了。其實,佛教是心地法門,就是主張修心。


至正至善,愛人如己。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八德,一德盡心,余德無愧。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阿賴耶識從無始來為戲論熏習諸業所系輪迴不已,如海因風起諸識浪,恒生恆滅不斷不常。而諸眾生不自覺知,隨於自識現眾境界。若自了知如火焚薪,即皆息滅入無漏位名為聖人。


爾時娑竭羅龍王。即從座起。前禮佛足白言。

世尊。頗有受持少法得福多不。

佛告海龍王。

有四殊勝法。若有受持讀誦解了其義。用功雖少獲福甚多。即與讀誦八萬四千法藏。功德無異。

云何為四。所謂念誦。

諸行無常

一切皆苦

諸法無我

寂滅為樂

龍王當知。是謂四殊勝法。菩薩摩訶薩無盡法智。早證無生。速至圓寂。是故汝等常應念誦。


由世界觀而言:

佛家認為,世界處於一種苦、無常、無我的狀態,而人們執苦為樂、以無常為常、認五蘊為我

為了從這種顛倒狀態中解脫,從而不再漂泊生死苦海之中,佛教徒相信通過戒——定——慧的修行次序可以達成這個目標(證得果位)

由方法論而言: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是諸佛教

為善去惡,正念攝持,即是佛家修行的本質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